201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百校联合调研考试 历史卷一_第1页
201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百校联合调研考试 历史卷一_第2页
201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百校联合调研考试 历史卷一_第3页
201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百校联合调研考试 历史卷一_第4页
2014届江苏省高三年级百校联合调研考试 历史卷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届高三年级百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 这一观点属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秦武公十年(公元前 688),“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 初县杜、 郑”,这表明 A西周分封制已瓦解 B春秋时期已开始设县 C战国诸雄兼并战争频繁 D秦朝开始推行郡县制 3. 张居正传载:“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 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这表明明朝时 A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君权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4. 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 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 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中国瓷器业不遗余力的开拓海外市场 C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5. 下列这幅漫画中,英国海船上的海军正在给大炮添加“鸦片”炮弹,大炮炮口对准了远 处标明 “中国”字样的城堡,而大炮旁边的船舱里堆满了同样的“鸦片”炮弹,这幅漫 画反映了 A.英国打开中国大门后发动鸦片战争 B.鸦片成为中英正当贸易关系的主流 C.英国把鸦片作为对付中国的武器 D.英国决心推翻清朝的统治 6. 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曾上书说:“女子自童幼加以刖刑,终身痛楚,试观 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回观吾国之民,尪弱纤偻,为其 母裹足,故传种易弱也。 ”康有为的上书 立足于国民的身心健康 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要求男女完全平等 隐含了女性权利的要求 A. B. C. D. 71919 年,陈独秀认为立宪政治“在 20 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 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 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 ”这表明他 A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8. 下面这幅图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 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 D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 9. “铁流两万五千里, 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 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 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 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 ”这段歌词描述 的是 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B.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10. 1949 年 1 月 19 日,毛泽东、周恩来在邀请宋庆龄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中说: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 现” ,这里的“遗志”实现主要指 A.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 B.代议制民主的真正实现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民主主义革命目标的基本完成 1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 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2.古希腊哲学家德谟斯提尼认为: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 为,不仅政制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这一思想的实质是 A.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B.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 C. 强调要在法律的前提下享受自由 D. 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13. 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一次辩论中认为:从达尔文先生的理论当中,我们只能得出 两种结论:要么是人类缺少一个不朽的灵魂,或者相反,每个动物、每种植物都有一个 不朽的灵魂,这种观点 A.认为达尔文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 B.实际上承认了宗教神权思想存在 C.肯定了达尔文对人类进化的观点 D.有意曲解达尔文的观点否定进化论 14. 18 至 19 世纪英国议会通过 4763 件圈地法案,共圈地 269 万公顷,并强调圈地必须在 国会协助下执行,这表明 A.英国用国会立法形式来推动圈地运动发展 B.英国圈地运动造成了农业的萧条 C.英国走上了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道路 D.英国工业革命建立在对外扩张的基础之上 15. 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 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这一条款 A反映出美国户籍管理的混乱 B有利于保护黑人的合法权利 C体现出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 D创造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16. 1932 年英国政府明确提出“从 1932 年 3 月 1 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 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 10%的关税” , 这一规定 A目的在于保护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B出发点是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C体现出英国终结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反映了英美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17. 1946 年 3 月 12 日,杜鲁门在一次国会演说中提到:希腊除美国之外,无其他国家可 以向之乞援,无一国家愿意,亦不能以必需之物供应希腊民主政府,这次演讲的目的是 A.揭露苏联利用经济手段控制希腊的企图 B. 希望国会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遏制苏联 C.表达成为希腊盟友,共同发展经济的愿望 D. 宣传马歇尔计划对希腊经济恢复的重要 性 18.1987 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在近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 增长速度下降一半还多,在 80 年代初期之前又降到实际上使我们接近经济停滞的水平”, 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 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 首要目的在于摆脱苏联经济衰退局面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19. 下列表格是根据世界银行2002 年世界发展报告编写的主要国家发展数据,从数据 分析可以看出 主要国家 GDP 占世界比重(%) 出口额(亿美元) 进口额(亿美元) 美国 3154 10500 14220 中国 345 2790 2510 日本 1493 5280 4580 英国 451 3830 4090 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英国经济发展停滞,走向衰退 A. B. C. D. 20. 19 世纪女作家乔治桑曾对另一位同时代的文学大师说“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 类如你所眼见的” ,这位大师应该是 A.雪莱 B.列宾 C.巴尔扎克 D.萧伯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题,满分 60 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 21 题 第 23 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4 题为选做题,包括 A、B、C、D 四小 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14 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潘楼 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 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 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 领抹之类,至 晓即散,谓之“ 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卷二潘楼东街巷 材料二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一赠程君五十序 材料三 今 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 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 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 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 之人,而 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 社会主 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 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 计划经济,但多年的 实践 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 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 济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 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 年 10 月 23 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出现了怎样的新发展? (6 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 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 观点的。 (4 分) 22.(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使我心中充满又惊又喜的感觉。大炮和破 击炮轰击时,最大射程(即炮弹发 射的最远距离),是在仰角 45 度时获得的但是要理解 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比从 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 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通 过探索原因而达到对某一效应的理解会使人顿开茅塞,从而使理解和确证其他事实无须再 借助实验,目前的例子恰好证 明了这一点 伽利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 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 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 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 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 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 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 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 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 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当法国革命使 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 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梭的社 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 级, 为了摆脱这种恐 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 统治。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 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指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价值。 (4 分) (2)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新思潮对欧 美社会革命的作用。 (4 分) (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什么看法?试举两例文艺作品佐 证这一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2 分) 23.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 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 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英国在 华实际 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 家,12 月以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 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国迫 于形势压力,终于在 1950 年 1 月 6 日,宣布承 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郑启荣、孙洁 琬试论 19451954 年英国 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材料二 1948 年 5 月,斯大林对即将派往中国解放区的苏联专家小组组长说:“ 我们当然要 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 胜利,我 们两国沿着相同的道路前 进,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有保障的。因此,对于援助中国共产党人 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努力。 ” 伍修权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 材料三 1950 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经济、 军 事和文化方面的全部合作,确认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有效期为 30 年。1980 年,第五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约30 年期满后,不再延 长。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英国承认新中国在当时对中英两国分别 有怎样的影响。 (4 分) (2)材料二表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4 分) (3)材料一、二中,苏联、英国承认新中国的含义是否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 分) (4) 材料三中,1980 年全国人大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表明新时期我国奉行了 什么外交政策?总结中国对外关系史,你认为对当今我国制定外交政策有哪些历史启示? (2 分) 24 【选做题】本题包括 A、B、C、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0 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 所拘”“ 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 领之”,故无公正可言。他主 张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 县各公 举其守宰”。他 认为“吾国今处之形, 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 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 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材料二 夫皇上既知法之当变矣,既以康有为之言为然矣,而为能断然行之。必有藉于 群众之议者何也,盖知西后之相忌,故欲藉众议以行之,明此事非出于室上及康有 为之私见 也。而诸臣之敢屡次抗拂上意者,亦恃西后 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严复的主张,这对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有哪些影 响。 (5 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挖掘到了根本问题?(5 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 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 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 所改。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 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 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 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 职,并不曾 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 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朱元璋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逐渐走向专制暴政的原因。 (2 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宗正的设立说明了什么?(4 分) (3)材料三表明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4 分) 历史参考答案 1.A 本题主要注意材料中“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句话,这是道家的核心思想。 2.B 本题的时间 “秦武公十年(公元前 688)”非常重要,这表明这一时期应该是春秋时 期。 3.A 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境遇表明明朝时期君权至上。 4.B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包括欧洲风格的器皿是因为欧洲银器、 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这就说明当时中国制瓷业注重开拓海外市场。 5.C 注意材料中的“鸦片”炮弹这一信息。 6.C 材料没有要求男女完全平等的信息,选项中太绝对的选项一般都要特别关注。 7.A 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陈独秀已经认识到立宪政治的局限。 8.D 材料中“残破扇子”扇风是不能解决实业发展的。 9.C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是指八路军抗战。 10.D 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是要完成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革命任务。 11.D 新中国成立后执行的是民族平等政策。 12.C 材料表明法制的轨道是民主的保障。 13.D 材料信息实际上是在否定进化论。 14.A 材料体现出国会在推动圈地运动方面的主导作用。 15.B 材料反映的内容实际上是有利于原先未能获得合法权利的黑人的。 16.C 1932 年是经济危机时期,英国对进口商品统一征税标准一方面是执行贸易壁垒政策 保护本国工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终结。 17.B 材料是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反映了美国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霸权的目标。 18.B 本题的时间是 1987 年,这是戈尔巴乔夫阐述改革必要性的一段表述。 19.A 表格题主要是对表格反映数据的分析、概括,美国的数据具有明显优势,其他国家 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20.C 本题的提示语有 19 世纪、文学大师、描绘眼见的社会等,据此可以判断这是 19 世 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21 (1)宋代: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有饮食服务设施;(3 分)明代:出 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人积累了雄厚的商业资本,多用于投资,经营活动遍及全国各地。 (3 分) (2)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2 分)变化:自然经 济开始解体。 (2 分) (3)观点: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加速经济发展。 (1 分)过程:邓小平南 方 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目标;21 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分) 22.(1)观点: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应是观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历史价值:推动了经典 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4 分) (2)影响:批判封建神学,形成理性主义思潮。 (2 分)举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 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北美殖民地在启蒙思想鼓舞下获得独立,建立共和国。 (2 分) (3)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 分)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 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