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改进_第1页
探究实验“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改进_第2页
探究实验“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改进_第3页
探究实验“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改进_第4页
探究实验“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改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探究实验“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 征”的改进 生物课的探究实验是中学生获取 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验的成功与 否和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因此,生物教师必须确保学生 的探究实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国论文网 /8/view-12885003.htm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 二章第一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 ”中有一个 探究实验“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 活的特征”,该实验通过安排 3 个相关 的探究活动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观察蚯蚓的行动、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 应,意在让学生自行总结和领悟蚯蚓适 应土壤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笔者根据苏科版生物实验 (七年级下册)的提示引导学生完成该 实验,结果第一个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 效果,特别是在进行“ 观察蚯蚓的行动 ” 这一环节,当把蚯蚓分别放在玻璃板和 硬纸板上比较其运动状况时,发现 24 个小组(2 人一组)中有 13 个小组的学 生认为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比较快, 有 5 个小组的学生认为两种情况下蚯蚓 的运动速度不相上下,而只有 6 个小组 的学生认为蚯蚓在纸板上运动速度比较 快。这样的结果令教师始料不及,这显 然是无法解释蚯蚓体表具有刚毛,并用 刚毛辅助运动的事实。 其他教师也遇到过此事,他们也 有同样的纳闷,而且均认为:为什么认 真按实验提示进行操作的,还会出现问 题?难道书本上的说法有错吗?仔细想 想书本上的说法在理论上没有错误。那 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笔者最早和蚯蚓打交道的时间已 有几十年。儿时用黑色的大蚯蚓钓鳗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钓黄鳝、钓螃蟹,后来又用蚯蚓喂鸭子、 喂鸡、喂猪等趣事仍然历历在目。正当 一筹莫展之时,突然间有一个细节在脑 海闪过钓鳗鱼时为便于把蚯蚓串在 钩子上,一般先要把蚯蚓处死,处死的 方法很简单,用柴灶里烧出来的吸水性 很强的草木灰直接撒在蚯蚓身上,即刻 就会看到蚯蚓及其难过地在草木灰里作 垂死挣扎,并从其体表渗出很多黏稠的 液体,一会儿时间就死去了。联想到发 给学生的硬纸板都是用废弃的包装箱裁 剪而成的,它不仅干燥而且用于做实验 的粗糙的一面吸水性很强,尽管在做实 验时学生也按照教师要求适时地用棉签 蘸水涂搽在蚯蚓身上,以保持蚯蚓体表 湿润,但由于硬纸板很干燥且有较强吸 水性,而蚯蚓对干燥的环境又是非常敏 感,所以估计这样会导致速度变慢。 原因找到后,在第二个班做该实 验的时候,笔者在试验的基础上,先把 硬纸板放在水里浸泡 1 min 左右,然后 将其捞出来沥干,除去多余的水分后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分发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用湿布把玻 璃表面也擦一下,然后再做同样的实验。 实验结果有所改变。24 个组中只有两个 组认为蚯蚓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的速度 不相上下,其他 22 个组都认为蚯蚓在 纸板上的运动速度快于玻璃板。学生在 完成该实验后都毫无悬念地得出蚯蚓体 表具有适于土壤中生活的刚毛的结论。 笔者对该实验的过程进行了重新 考虑和改进。比如在探究蚯蚓对光刺激 的反应过程中,教科书提示用小的手电 筒发出的光照射蚯蚓身体的不同部位, 检验蚯蚓身体的不同部位对光刺激的反 应灵敏度。但发现即使是小的手电筒发 出的光也比较分散,在一条小小的蚯蚓 身上完成这一实验的效果一般都不好。 于是经过研究,采用在手电筒前端的玻 璃上贴一张中间钻了一个小孔的遮光纸, 让手电筒发出的光从小孔里射出来形成 一个光点(手电筒离蚯蚓身体越近则光 点越小) ,用这个光点刺激蚯蚓身体的 不同部位,这样效果会更加明显。另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教科书提示用玻璃棒分别刺激蚯蚓身体 的各部位观察其反应程度,但玻璃棒太 粗,而如果改用解剖针则太尖,容易把 蚯蚓刺伤。笔者想到了用学生随身携带 的圆珠笔笔芯的笔头代替玻璃棒收到了 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做该实验一般都是教师 “将采集来的蚯蚓分发给学生” ,笔者采 用在课前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指导学生 在校园里适当场所亲自挖掘蚯蚓,让他 们体验为什么在有些地方很容易挖到蚯 蚓,有些地方即使挖地三尺也看不到蚯 蚓的蚯蚓影子的真实原因(蚯蚓喜欢生 活在富含有机物的松软潮湿的土壤里) ; 也让学生体验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