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_1_第1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_1_第2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_1_第3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_1_第4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 15 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 变迁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 (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6福州模拟)清末,西方传教士观察到福州家庭“如有客人,男女不在同一张 桌子上吃饭” 。20 世纪 20 年代,日本人注意到福州“夫妇及子与外来的男女席位混坐” 。 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传统伦理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西式社交礼仪普及 C福州引领全国风气变革 D男女身份地位完全平等 解析:选 A。从清末“如有客人,男女不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到 20 世纪 20 年代 “夫妇及子与外来的男女席位混坐”的变化,可以看出女子地位有所提高,传统伦理观念 受到冲击,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福州家庭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不是西式社交礼仪, 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福州家庭风俗变化,不能说明引领全国风气变革,故 C 项错 误;材料只能说明女子地位提高,不能说明“地位完全平等” ,故 D 项错误。 2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 ,服装已不按职 位、身份加以区别,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给以区分。这一变化表明( ) A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 B西方服饰在中国服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C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D社会习俗变化缓慢,带有鲜明政治色彩 解析:选 A。由题干材料中对制服的规定可知,不同职位,身份的人的服饰不再加以 区别,体现了平等原则。B、C、D 三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3(2016山东临沂高三模拟)近代前期,中国整个知识阶层都在浓墨刻画女性的病态 形象,将女性个人权利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认为人种弱,则国弱;人种强,则国强。如 此营造女性形象的思维逻辑是出于( ) A女性柔弱的现实 B塑造人格的要求 C救亡图存的需要 D男女平权的期盼 解析:选 C。从“将女性个人权利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认为人种弱,则国弱;人种 强,则国强” ,可知营造女性病态形象是为了唤醒民众,救亡图存,故 C 项正确。 41912 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 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 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 了不知耻。 ”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B上海服装质地优良 2 C当时女性盲目崇洋 D作者态度相对保守 解析:选 D。从材料中“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 “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 可知,作者认为当时上海服饰跟原来的道德观念相违背,甚至不能接受,反映出作者的保 守,故 D 项正确。材料只介绍了上海服饰出现的变化,没有谈到其他地区是否效仿上海, 不能体现“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谈到服饰质地优良与否,故 B 项错误;不能仅仅根据“衫则仿西制而无领”就说明女性盲目崇洋,故 C 项错误。 5(2016武汉模拟)甲午战争后, “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 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 “剪发易 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 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 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 解析:选 A。根据题干中“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 减”的信息可知服饰西化损害了国内传统纺织企业的利益,故 A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 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相关信息,故 B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故 C 项 错误;题干中也并未提及宪政改革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 6(2016湖南长望浏宁模拟)下图是 1929 年 2 月 10 日官方报纸长沙日报上发表 的打倒正月初一专号,这反映出当时( )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B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 C文化专制趋势加强 D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 解析:选 B。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 打倒正月初一反映出对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中 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彻底否定的做法有激进倾向, 故 B 项正确;这一现象与阶级矛盾尖锐无关,故 A 项错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反映出文 化专制的削弱趋势,故 C 项错误;1929 年新文化运动已经结束,故 D 项错误。 7(2016福建泉州模拟)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 )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3 解析:选 A。材料中反映了中国人使用电话,说明近代中国出现当时先进的科技成果, 故 A 项正确;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反映图中人物的身 份,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电话在中国使用,但是并未说明当时它在中国是否得以 广泛使用,故 D 项错误。 8(2016安徽蚌埠模拟)辛亥年(1911 年),革命浪潮激荡全国,蚌埠亦受影响。 时间 事件 5 月 15 日 津浦铁路蚌埠淮河铁桥建成 11 月 19 日 淮上军光复蚌埠 12 月 2 日 清江南提督张勋率部沿津浦铁路北遁,淮上军奉命阻截,张勋部在遭重创后 仓促乘车北逃 年底 淮上军袁家声所部在蚌设立办事处,并开办敬业转运(运输)公司 本年 淮北烈山煤矿老板周玉山来蚌首开普利煤厂 本年 蚌埠邮政局上升为一等乙级局 由上表信息可知蚌埠在辛亥年间( ) A成为全国革命中心地区 B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较快 C近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D民族工业仍然举步维艰 解析:选 B。表格中“津浦铁路蚌埠淮河铁桥建成” “蚌埠邮政局升级”等信息体现了 该地区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较快,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显示张勋进京复辟事件,此时辛 亥革命已经过去,故 A 项错误;材料表中没有体现该地区近代化水平与全国比较的信息, 故 C 项错误;材料出现民族工业,但并不能体现出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9(2016北京海淀区质检)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 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C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解析:选 B。从材料“电线音驰万里天” “两地语言传顷刻”等信息可以判断是电话, 故 B 项正确;电话的传入不能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动,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衣食住 行的西化,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新生事物是洋务运动引进的,故 D 项错误。 10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各种新报刊纷纷应时而出,其中有晨报 国民公报 新 生活 觉悟 新社会等,形成报刊业繁荣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反映了( ) A鸦片战争后士大夫开眼看世界的愿望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五四时期追求真理和个性解放的潮流 D九一八事变后救亡运动的空前高涨 解析:选 C。根据题干中的报刊类型中有新生活可判断,近代中国的某一时期指 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鸦片战争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故 A 项错误;辛亥革命在新文化运动 之前,故 B 项错误;五四时期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之内,故 C 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在新文 化运动之后,故 D 项错误。 11(2016湖南十三校高三联考)“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 4 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 状态。 ”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 国情主要是( )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D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解析:选 D。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轿车生产滞后不是技术落后导致的, 故 A 项错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但这与轿车生产技术落后没有明 确的联系,故 B 项错误;轿车生产滞后与我国是农业国联系不大,故 C 项错误;轿车生产 滞后主要是基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国情考虑的,也就是需求不足,故 D 项正确。 12(2016河南驻马店模拟)读 19822005 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对此解读 准确的是( ) 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05 年 合 计 100 100 100 100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5 39.58 37.57 四人户 23.22 24.1 14.31 11.11 五人及五 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A.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 B大家庭逐渐消失 C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D家庭观念日益淡薄 解析:选 C。根据表格可知,四人户,五人及五人以上户的比例在不断降低,反映了 家庭的规模逐渐在缩小,故 C 项正确;根据表格信息,有“一人户、二人户”说明小 家庭式样多样,故 A 项错误;“五人及五人以上”的大家庭只是存在减少趋势而并没有消 失,故 B 项错误;家庭的规模逐渐在缩小,但不代表家庭观念日益淡薄,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 13(2016山东滨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 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 “四目相视,具各有情” ,二人通过巧妙的自 我介绍,订下终身。 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三 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 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 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 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 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 材料四 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因此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代言人。但历史地看,梁 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 5 的狭小圈子之嫌。 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 因。(8 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 (10 分) (3)材料四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 会发展的关系。(8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二分别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明朝后期政 治、经济、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可得出明朝中后期婚恋观的成因。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 材料三信息“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概括即可;第 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信息 “历史地看”可得出材料的评价方法是历史的评价,由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来评价可 知是辩证的评价;第二小问,结合影响可得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 答案:(1)婚恋观:材料一遵守礼制(三从四德),坚守妇道;材料二追求个性、婚恋自 由。成因: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 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2)特点:把妇女受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或妇女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强弱)。 影响:解放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女子教育的发展;提高了 妇女救亡图存的使命感。 (3)方法:历史的评价(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的评价。 关系:妇女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妇女观念的解放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两者相互影响。 14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1830 年到 1870 年, 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为了便于交通和 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 1860 年,东北部的 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 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 19 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 开办年 国别 公司 船只(艘) 吨位 1875 中国 招商局 4 5 860 1887 英国 太古、怡和 7 13 922 1898 日本 大阪 4 6 581 1899 德国 瑞记、美最时 5 5 743 材料三 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 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 洋轮船有 30 艘,吨位达 48 670 吨;汉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 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 1881 年为 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 250 艘,吨位达 41 887 吨;外国租赁木船为 127 艘,吨位达 11 289 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 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