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 案解析)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 16题。(19 分) 尽管网络文学利用传统文学走向式微、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契机而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它在对传统文学实施“格式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置身于一个期待认可的共时性 平面上,导致自身知识谱系和意义模式的“合法性悬置”。 互联网上的汉语文学诞生于 1991年,这一年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 在北美创刊,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中文网站。从那时到今天,中文网络文学 走过了 10年时光,但它自身至今仍处于“命名焦虑”期。无论在理论批评界还是在网 络写手眼中,对于什么是网络文学,究竟有没有网络文学,怎样才算网络文学等,都 存在诸多争议。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互联网上一举成名的台湾写手痞子蔡认为 ,还是等到网络文学更多元化之后再来界定它为好,“如果现在一定要一个定义,那 应该是在网络时代出生的写手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暂时被简称为网络文学。” 有人 说:“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也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是一个难以成立 的伪概念:“文学产生于心灵,而不是产生于网络,我们现在面对的特殊问题不过是 :网络在一种惊人的自我陶醉的幻觉中被当作了心灵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才有了那个 网络文学”。还有人说文学“取决于它自身的叙述和表现,同其物化的载体(媒介)形 式 不管是纸质书刊还是电脑网络 并无必然联系。” 一件事物的命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甄淘和疏瀹过程,任何强制企图或焦虑心 态都于事无补。事实上,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今天,已经浮出历史地表的网络文学的 “在场确证”正在舒缓这种“命名焦虑”。 如果说世界华语网络文学诞生于海外学子的家国之思,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学则生 成于众声喧哗的 BBS。由于网络契合了文学的自由本性,网民的游戏心态又切中文学的 娱乐因子,因而文学走进网络或网络介入文学,自然就有了本体论的逻辑依据。 中国加入互联网后,创生于海外的文学网站“新语丝”、“橄榄树”等迅速挺进 中国本土,促使我国的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96 年“网络文学”一词正 式进入纸介传播媒体,1997 年美籍华人朱威廉在上海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原创 文学网站”“榕树下”,从此,迎来了网络与文学的“蜜月期”。截至 2001年 8月 31 日,我国以“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已接近 300个,现在,这一数字已增加到 500多 个,1999 年,“新语丝”、“网易”、“榕树下”相继举行网络原创作品评奖,给火 爆的网络文学添了一把柴,此后,一些大型网站一天发布的作品量就以千篇计。“新 语丝”网站还创下了日点击数 40万次的记录一批网络写手迅速声名大噪,一些文 学网站和网络作品成为网络文化圈的热门话题。 2002年以来,网络文学不像前两年那么火爆,但文学网站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网上的文学也出现两点明显变化:一是文学站点个人主页和收藏的网络写手的个人 专辑大幅上升,二是网络原创作品发布量呈缩水之势,但作品质量却有所提升,TOP 排 行榜的点击率明显增长,这反映了广大文学网民净化网络、回归文学审美本性的要求 。 网络文学的历史性“出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文学性”的在场;相反,它倒可 能构成对文学性新的遮蔽。自诞生之日起,网络文学就面临科技与人文的宿命式追问 :在它所凭附的高科技大树上,结出的究竟是人文审美的丰硕果实,还是会使人类的 艺术传统和精神继续在技术的狂飙突进中花果飘零?在炙手可热的科学势力的边缘,走 进网络的文学是否仍秉承古老的传统与价值,朝着人类审美精神的圣地驰骋,还是在 科学技术的场域中让文学本体的精神取向经历一次技术理性的“格式化”?因而,文学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 在互联网中“出场”后,可否在大众文化读图转向、道与言都出现话语转型的背景中 ,用诗意的寓言铸就网络诗学的新境界,乃至据此重新书写文学的“文学性”,探询 重建精神价值深度的可能性,而不是让文学本该有的艺术承担和价值叙事为世俗的感 性愉悦和消费文化的平面化所遮蔽,使本该在艺术中得到敞亮的生命意义被工具理性 所取代,避免文学应有的审美意义在网络媒体的技术围城中无从置喙,抑或变成欲望 生产而价值退场的游戏碎片这一切都警示我们必须关注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解决好文学“出场”而“文学性”缺席的矛盾。 (节自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纲 新华文摘2005.3) 1第一自然段中的“格式化”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2下列几种说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文学产生于心灵,而不是产生于网络,它同媒介的形式并无必然联系。 B网络文学的唯一逻辑依据是网络给文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C文学在互联网中无法重建精神价值深度、重写“文学性”。 D文学应有的审美意义在网络媒体的技术围城中无从置喙。 3选文谈到了国内网络文学发展的阶段性发展,请你说说各阶段的特点:(4 分) 4“网络文学”本身包含着两项基本要素:“网络”与“文学”,从实质上看 ,“网络文学”就是 和 结合的体现。(2 分) 5文中说“网络文学的历史性出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文学性的在场” ,请你就如何解决“文学性”缺席的问题,谈谈看法?(4 分) 6用自己的话给“网络文学”作个界定: (5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4题。(21 分)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 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仅怜爱你 ;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 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快阁是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 ,我曾经去过了,寒冬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 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 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 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 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 ,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 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翁。 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 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池,自当另有一 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 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园中的映山红都很鲜妍,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花最盛的 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 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 叫着 乱哄哄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 游戏吗? 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象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 的女孩子,她们赤裸裸的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 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她们听,正在奏乐给她们听。 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 的乐土。 这种想象决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 秘的想象来。同我一块儿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 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他又说:“我很想把花朵 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冬青。绕过冬青,穿过一畦豌豆,又 是一架紫藤。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 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 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 一层。原来这架花朵底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我们在架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 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 ,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 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 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感惊诧。即刻又是 “骨碌碌”地响了。 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 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7文中的“放翁”指的是 (朝代)的著名诗人 。(2 分) 8文中多次提到把紫藤花夹在花间集中,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2 分) 9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仿造下面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3 分) 例句: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 从湖面飞来。 仿句:西向, 。 10本文重点写紫藤花,而作者却花了不少笔墨来写快阁的景致,写前园的池 内莲花、池中飞鱼,以及园中的映山红等,这样写是否喧宾夺主?说说你的看 法。(3 分) 11下列诗句与文中“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 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都散尽了。”所表现的情趣完全不相吻合的一项: ( 2 分) A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 红楼梦) B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王实甫西厢记)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D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 1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抒情述景散文,作者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敢于 张开想象的翅膀,抒发自我感受。 B作者描绘的风光“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近处的春野上,油菜花的灿黄 、豌豆叶的鲜绿、紫云英的绯红,远方山影一抹青苍,配着湖面飞来的渔家的 船歌,足可当画。 C作者写放翁居快阁而颓放,其中目的之一是表现自己并不颓放,作者从紫 藤花中体验到的是青春的快乐,是平和生活的恬淡。 D文中写啄木鸟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意在用 “骨碌碌”的响声来衬托 紫藤花生存环境的幽静,起到了以声写静的效果。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 E快阁的美丽有如书中的那朵紫藤花,纵使“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 ”, 仍可使人忆起簌簌的花雨和如梦的眠歌。作者把文化、生命、青春和谐的融会 在对紫藤花的描写与遐想之中。 13文章开头部分就点出两架紫藤“使人难忘”,后文又写了白色紫藤花和青 色紫藤花,试分析作者是怎样写这两种花的?又有何寄托?(5 分) (三)完成下列 14-15题。(4 分) 14填空(任选 3题,每题 1分,共 3分) (1) 采菊东篱下, ,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王勃滕王阁序) (3) ,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 (4)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5为下列的对联补全下联(任选一题,1 分) (1)读书才恨学问浅;观海 。 (2)迎春傲雪梅花骨; 竹子心。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 1618题。(8 分)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6王昌龄生活在盛唐时代,诗歌以绝句见长,因而被誉为“ ”。(1 分) 17找出写景句,说说它在全诗中的作用 。(2 分) 诗中描写 音乐的句子是 。(1 分) 18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 简要赏析。 (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822 题。(15 分) 百丈山记 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 盖自此始。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 循磴而东,既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 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 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bi b ,低 洼、矮小的意思)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 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 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 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 瀑布自前岩穴瀵涌(fn,喷射而出)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 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 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 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 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循磴而东,既得小涧 循: 老屋数间,卑痹迫隘 隘: 日光烛之,璀璨夺目 烛: 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殚: 19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 曲折而上 / 自池而出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 均不同 D不同,相同 2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文章第二节以“ 涧” 为中心,贯串着水的描写,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 此而萌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节主要写瀑布凌空而泻,气势磅礴,水珠在阳光照射下,璀璨夺目, 五彩缤纷,煞是伟观。 本文详略得宜,可观处详写,反之则从略。略写处一笔带过,详写处细描 深绘,多层次,多方位地显现百丈山的美姿。 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 22本文记述了六处胜景,请你依据上文把剩下的几处补全。(3 分) 最其可观者:石磴、 、 、 、西阁、瀑布也。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 2327 题。(13 分) 萧颖士风节 洪迈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至以笞楚童奴为之过。予反 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 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 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 托疾去。禄山反,往见河南采访使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 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 ,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 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 璘召之,不见。刘展反,围雍丘,副大使李承式遣兵往救,大宴宾客,陈女乐 。颖士曰:“天子暴露,岂臣下尽欢时邪!夫投兵不测,乃使观听华丽,谁致 其死哉?”弗纳。颖士之言论操持如此,今所称之者浅矣。李太白,天下士也 ,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23文中提到的“ 东京” ,当指现在的 (地名)。本文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2 分) 24对“愈见疾 ”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病情越发加重了 B越来越被(林甫)嫉妒 C痊愈后又犯了病 D更加遭(林甫)嫉恨了 25文中所述人物,没有采纳萧颖士意见的一组 (2 分) 李林甫柳并安禄山郭纳封常清源洧刘展李承式 A B C D 26作者引用李白事例,是为了 。 (3 分) 27从本文看,萧颖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说你的根据。(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二 写 作(70 分) 28作文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 诗人顾城有一首诗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其实,远与近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也有心灵情感之间的距离。请以“ 远和近”为话题,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文体不限,题目 自拟。 参考答案 (一)(19 分) 1(2 分)消除旧的文学范式,对其重新整理(排列)组合。(2 分) 2(2 分) A 3(4 分)前期(2002 年前),热情高,重数量; 现阶段(2002 年后),趋理性,质量提升 4(2 分)科技 人文 5(4 分)参考角度:避免文学艺术价值的丧失;避免生命意义(人 类价值观)被工具理性所取代;避免文学的审美意义降格。只要扣 紧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6(5 分)参考: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 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注意:电脑创作网上 传播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新型文学样式定义格式) (二)(21 分) 7(2 分)宋朝(南宋) 陆游(2 分) 8(2 分)这样写的好处:自然引出下文回忆;使文章富有诗 意;表达作者对紫藤花的珍视与怜爱之情;首尾呼应,结构严 谨(写出两点即可) 9(3 分)内容 2分,句式 1分。 考单招 上高职单招网 10(3 分)不是。交代紫藤花生长的环境,不会让人产生突兀之感 ;所写这些景物很美,用以衬托紫藤花,更能抒发作者的情感。 11(2 分) C(孟诗毫无伤感之情) 12(4 分)B D 13(5 分)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写的(1 分),白紫藤花:繁茂、 热闹的景象;青莲色紫藤花:凄清萧条的景象。(2 分)作者用 以赞美青春,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iABZI-a1-生命科学试剂-MCE
- Desamino-P-ethoxy-glufosinate-ethyl-ester-d3-生命科学试剂-MCE
- 融资困难导致运营中断应急预案
- 临终关怀剧本课件
- 数据库连接池耗尽应急预案
- 临渭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银行笔试试题目及答案
- 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备赛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初中生手卫生知识竞赛备赛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2025年图书馆工作员岗位职业技能资格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防护用品使用课件
- 日间手术课件
- 人形机器人-价值5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 Humanoids A $5 Trillion Global Market
- 好好说话暖人心课件
- 部队新闻培训课件
- 2025年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膳食委员会流程
- 船员技能评估体系-洞察及研究
- 海洋微塑料污染溯源分析-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