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评价标准_第1页
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评价标准_第2页
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评价标准_第3页
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评价标准_第4页
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评价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备案号:                       XX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XX/XXXXXXX 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 评价标准 (送审稿)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 DB36/T XXXXXXXXX 目 次 前  言 .I 引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指标体系 .3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 4.2 生态效益供给能力指标(7 项) 3 4.3 经济效益供给能力指标(7 项) 3 4.4 社会效益供给能力指标(3 项) 3 4.5 经营管理能力指标( 8 项) 3 5 指标分值及评价等级 3 5.1 指标分值 .3 5.2 评价等级 .4 6 指标分值计算评定方法 4 6.1 生态效益供给能力指标 .4 6.1.1 林地利用率 .4 6.1.2 土壤肥力 .4 6.1.3 龄组结构 .4 6.1.4 单位蓄积量 .4 6.1.5 森林健康度 .4 6.1.6 群落结构 .5 6.1.7 森林自然度 .5 6.2 经济效益供给能力指标 .5 6.2.1 大径级、珍贵树种比重 .5 6.2.2 集约化经营 .5 6.2.3 人工林乔木年生长量 .5 6.2.4 可采资源量 .5 6.2.5 非木质资源产值 .6 6.2.6 职工人均林地面积 .6 6.2.7 职工年人均收入 .6 6.3 社会效益供给能力指标 .6 6.3.1 林权明晰度 .6 6.3.2 社区居民参与度 .6 II 6.3.3 社区农民收益率 .7 6.4 经营管理能力指标 .7 6.4.1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7 6.4.2 年培训职工比例 .7 6.4.3 林木良种使用比例 .7 6.4.4 作业林道密度 .7 6.4.5 防火阻隔带密度 .7 6.4.6 档案管理 .8 6.4.7 森林经营方案 .8 6.4.8 守法经营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各项指标参考值及百分制权重分值9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江西省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名录 10 I DB36/T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山和林业工程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林之源(北京)林业工程咨询有限公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新红、沈泉林、夏芹、刘永铭、游济顺、邓文平、章开灵、廖为明、贺中、 陈根平、杨杰芳、严成。 II III DB36/T XXXXXXXXX 引  言 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评价是编制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指导森林经营活 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标准给出了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评价的 指标、赋分、等级、参考值和计算方法,为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经营活动 提供评价依据。 1 DB36/T XXXXXXXXX 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评价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确立了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对江西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状况和经营管理的质量评定,其它经营主体的森林质 量可持续经营评价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951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8337.1 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 GB/T 18337.2 生态公益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 2007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规范 LY/T 2008 简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 LY/T 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 1706 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面积 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 0.2 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 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3.2 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森林经营过程中,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 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3.3 林地利用率 森林资源调查更新数据库中,森林面积与林地总面积百分比。 2 3.4 土壤肥力 森林资源调查更新数据库中,用肥力等级中等及以上林地面积与林地总面积百分比。 3.5 龄组结构 按照林分生长率、碳储存量大小,划分幼林组、成林组和过熟林组,三者在林分中的百分比构 成,称为龄组结构。幼林组林分生长率高,但碳储量小,包含乔木幼林、度竹林、产前期的经济 林;成林组林分生长率较高,碳储量也较大,包含乔木中、近、成熟林、度和度竹林、初产期、 盛产期经济林;过熟林组生长率低,碳储量大,包含乔木过熟林、度以上竹林、衰产期经济林。 3.6 森林健康度 森林资源调查更新数据库中,水土流失、病虫害、火灾、自然灾害四种森林受损类型里面,轻 度(含轻度)以下受损面积之和与林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3.7 群落结构 森林资源调查更新数据库中,具有完整结构、复杂结构的林分面积之和与林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完整结构森林是具有乔木层、下木层、草本层和地被物层的森林;复杂结构森林是具有乔木层和其 它 1-2 个植被层的森林。 3.8 森林自然度 是指森林群落类型现状与地带性顶级群落(或原生乡土植物群落)之间的差异程度。森林资源 调查中一般按小班的人为干扰强度或次生群落位于自然演替中的阶段划分 3 级。将级(原始或受 人为影响很小的天然林)、级(人为干扰不大的天然林)林分面积与林地总面积百分比来考量森 林自然度。 3.9 大径级或珍贵树种比重 以培育大径级(立木平均胸径大于 26cm)用材树或珍贵用材树(参考附录 B)为目的,并采取 了相应营林措施的林分面积与用材林总面积百分比。 3.10 集约化经营 在同一林地上,使用科学的林业技术,投入较多的资金、物资和劳动力,以提高林业产品的数 量和质量。 3.11 可采资源量 特指商品林中的成、过熟乔木蓄积资源量、毛竹林中度以上竹株数,以及公益林中的度以 上毛竹株数和过熟林乔木蓄积量。 3.12 非木质资源 是指森林中林木的果、根茎、花、叶等材料,可作为食品、饮料、香料、油料、燃料或化工原 料产品,以及因森林环境避护而获得的林下种植、林内养殖产品,还包括游憩资源产品。 3.13 林权明晰度 林地林木的所有权、承包权或经营权有纠纷而影响林场正常经营的林地面积都属于权属不明晰。 将森林四权(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明晰的林地面积与林地总面积 的百分比定为林权明晰度。 3.14 社区居民参与度 3 与林场利益相关且贴近林场辖区居住、生活的居民为社区居民,对于近 3 年可能给社区居民带 来正面或负面影响的林场所有经营、决策事项中,这些居民的参与(或已经知晓)的事项百分比称 为社区居民参与度。 3.15 社区居民收益率 近 3 年社区居民从林场中所得(山租、分成、劳务等)占居民总收入的百分比。 3.16 专业技术人员 相关国家批准设立的专业院校毕业或者经过县级以上人事部门考试认可或者取得技术员以上资 格的在岗职工。 3.17 职工培训 凡是参加了县级以上(含县级)业务部门主办的培训班,或参加单位自行组织并聘请授课老师 授课 5 小时以上培训班的职工人数,均认定为职工培训人数。 3.18 作业林道密度 单位面积中,为了便于开展巡护、造林、抚育、采伐等林事活动或便于运输、集散营林物资而 修建的宽度在 1m 以上能保持畅通的作业林道长度。 3.19 防火阻隔带密度 单位面积中,能起到阻隔林火作用的生物阻隔带、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长度。 4 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森林可持续经营涉及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供给和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衡量指标非常繁 多且复杂,所选指标应遵循代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简洁而可操作性原则、与时俱进原则。 4.2 生态效益供给能力指标(7 项) 林地利用率、土壤肥力、龄组结构、单位蓄积量、森林健康度、群落结构、森林自然度。 4.3 经济效益供给能力指标(7 项) 大径级和珍贵树种比重、集约化经营、人工乔木林年生长量、可采资源量、非木质资源产值、 职工人均林地面积、职工年均收入。 4.4 社会效益供给能力指标(3 项) 林权明晰度、社区居民参与度、社区居民收益率。 4.5 经营管理能力指标(8 项)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年培训职工比率、良种使用率、作业林道密度、防火阻隔带密度、档案管 理、经营方案、守法经营。 5 指标分值及评价等级 5.1 指标分值 按照列出的 4 个大项中的 25 个小项指标,总赋分 100 分。单个小项实际指标值等于或好于参考 值时(R),得满分,未给参考值(R)的按满分计。差于参考值(R)的,将实际值与参考值(R) 4 比较,按照下面计算方法,分别公益林、商品林类型面积权重,得出每小项实际得分值(保留一位小 数),累加得出总分值。每个小项指标参考值(R)和百分制权重分值(M)见附录 A。 5.2 评价等级 总得分在 60 分以下为不可持续,60-79 分为基本可持续,80-100 分为可持续。 6 指标分值计算评定方法 6.1 生态效益供给能力指标 6.1.1 林地利用率 a1=  (1)RMA总 式中:a 1  林地利用率分值 A  森林面积 A 总 林地总面积 6.1.2 土壤肥力 a2=  (2)RMA总 式中:a 2  土壤肥力分值 A  肥力中等以上林地面积 A 总 林地总面积 6.1.3 龄组结构 a3 = (3)MRibi)1(丨丨 式中:a 3 龄组结构分值 bi 第 i 个龄级组百分比 Ri 第 i 个龄级组参考值 6.1.4 单位蓄积量 a4=  (4)RMA 式中:a 4单位蓄积量分值 A单位蓄积量 6.1.5 森林健康度 a5=  (5)RMAi总 41 5 式中:a 5  森林健康度分值 Ai  轻度以下发生面积 A 总 公益林林地总面积 I  分别表示水土流失、病虫害、火灾、自然灾害四种类型。 6.1.6 群落结构 a6=  (6)RMA总 式中:a 6  群落结构分值 A  完整结构、较完整结构森林面积之和 A 总 公益林林地总面积 6.1.7 森林自然度 a7=  (7)RMA总 式中:a 7  森林自然度分值 A  、级自然度森林面积之和 A 总 公益林林地总面积 6.2 经济效益供给能力指标 6.2.1 大径级、珍贵树种比重 b1=  (8)RMB总 式中:b 1  大径级、珍贵树种分值 B   以培育大径级、珍贵树种用材为目的并采取了措施的林分面积之和 B 总  用材林总面积 6.2.2 集约化经营 b2=  (9)RMB总 式中:b 2  集约化经营分值 B   实施集约化经营的林地面积 B 总 商品林地总面积 6.2.3 人工林乔木年生长量 b3=  (10)RMB 式中:b 3 人工乔木林年生长量分值 B  人工乔木商品林分平均年生长量  6 6.2.4 可采资源量 (11)RMPiBbi214总 式中:b 4 可采资源量分值 I  表示乔木或毛竹 Bi 第 i 个可采资源量 Bi 总 第 i 个资源总量  Pi 第 i 个资源面积在林地总面积中的比重 6.2.5 非木质资源产值 b5=  (12)RMB总 式中:b 5 非木资源产值分值 B  近 3 年非木质资源产值 B 总 近 3 年林场林业经营总收入 6.2.6 职工人均林地面积 b6=  (13)RMB 式中:b 6 人均林地面积分值 B  人均林地面积 注:对于公益林和商品林混合型,应分类型算出 B 与 R 比值求和乘以 M.。 6.2.7 职工年人均收入 b7=  (14)M县 式中:b 7 职工年均收入分值 B  上年度林场职工人均收入 B 县 上年度县职工人均收入 6.3 社会效益供给能力指标 6.3.1 林权明晰度 C1=  (15)RM总 式中:C 1 林权明晰度分值 C  林权明晰面积 C 总 林地总面积 7 6.3.2 社区居民参与度 C2=  (16)RM总 式中:C 2 社区居民参与度分值 C 近 3 年社区居民参与或知晓的事项数量 C 总 近 3 年可能与社区居民有关的林场经营、决策事项数量 6.3.3 社区农民收益率 C3=  (17)RM总 式中:C 3 社区居民收益率分值 C 近 3 年社区居民从林场中实际所得 C 总 近 3 年社区居民总收入 6.4 经营管理能力指标 6.4.1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d1=  (18)RMD总 式中:d 1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分值 D 在岗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D 总 在岗职工总数 6.4.2 年培训职工比例 d2=  (19)RMD总 式中:d 2 年培训职工比例分值 D 近 3 年年平均培训职工人数比例 D 总 在岗职工总数 6.4.3 林木良种使用比例 d3=  (20)RMD总 式中:d 3  使用良种比例分值 D 使用良种的人工商品林面积 D 总 人工商品林总面积 6.4.4 作业林道密度 d4=  (21)RMD 式中:d 4 作业林道密度分值 8 D 实际作业林道密度 6.4.5 防火阻隔带密度 d5=  (21)RMD 式中:d 5 防火阻隔带密度分值 D 实际防火阻隔带密度 6.4.6 档案管理 赋分方法:所有林场资料保存档案安全齐全、易查、保存时间 5 年以上,每项 1 分。 6.4.7 森林经营方案 赋分方法:有获得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的得 2 分,基本按方案执行的得 4 分,严格按方案执行 的得 5 分。 6.4.8 守法经营 赋分方法:统计近 3 年林场经营、管理活动中,与国家林业、环保、职工权益、劳动保护等法 律法规不相符的事项次数,每次扣一分,扣完为止。 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各项指标参考值及百分制权重分值 参考值指标名称 序号 公益林区 商品林区 百分制权重赋分 生态功能 a 29 林地利用率 1 100% 80% 5 土壤肥力 2 60% 80% 3 龄组结构 3 10%,60%,30% 30%,60%,10% 5 单位蓄积 4 90 m3hm-2 130 m3hm-2 6 森林健康度 5 100% 3 群落结构 6 100% 4 森林自然度 7 100% 3 经济功能 b 26 大径级、珍贵树种比重 1 50% 4 集约化经营 2 60% 4 人工乔木林年生长量 3 10 m3hm-2 4 可采资源数量占比 4 30% 50% 3 非木资源产值占比 5 80% 40% 3 职工人均林地面积 6 200hm2 10hm2 3 职工年均收入比 7 100% 100% 5 社会功能 c 11 林权明晰度 1 100% 100% 4 社区居民参与度 2 100% 100% 4 社区居民收益率 3 30% 30% 3 经营管理 d 34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1 40% 40% 4 年培训职工比率 2 30% 30% 4 良种使用率 3 80% 6 林道密度 4 30 mhm-2 100 mhm-2 5 防火阻隔带密度 5 30 mhm-2 30 mhm-2 4 档案管理 6 资料保存齐全,5年以上,易查找 资料保存齐全,5年以上,易查找 3 经营方案 7 有并执行获批的森 林经营方案 有并执行获批的森 林经营方案 5 守法经营 8 三年无违法现象 三年无违法现象 3 合  计 100 1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江西省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 树种分组 序号 树种名 学名(拉丁名) 1 黄檀 Dalbergia hupeana红木类 2 降香黄檀(花梨木) Dalbergia odorifera 3 黄杨(黄杨木) Buxus sinica 4 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5 丝栗栲(栲树) Castanopsis fargesii 6 南岭栲 Castanopsis fordii 7 红椎(刺栲) Castanopsis hystrix 8 青钩栲 Castanopsis kawakamii 9 鹿角栲 Castanopsis lamontii 10 鹿角锥 Castanopsis lamontii 11 苦槠(苦槠栲)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12 钩栗(钩栲) Castanopsis tibetana 13 米锥 Castanopsis carlesii( Hemsl.)  Hagaia14 黄樟 Cimamomcom porrectum 15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16 沉水樟 Cinnamomum micranthum 17 福建青冈 Cyclobalanopsis changii 18 青冈栎(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a 19 大果马蹄荷 Exbucklandia tonkinensis 20 母生(红花天料木) Homalium hainanense 21 冬青 Ilex purpurea 22 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 23 多穗石栎 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24 刨花楠 Machilus pauhoi 25 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26 乳源木莲 Manglietia yuyunensis 27 乐昌含笑 Michelia chapensis 28 金叶含笑 Michelia foveolata 29 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 30 米老排(壳菜果) Mytilaria laosensis 31 光叶红豆 Ormosia glaberrima 32 花榈木 Ormosia henryi 33 红豆树(花梨木) Ormosia hosiei 34 木荚红豆树(木荚红豆) Ormosia xylocarpa 35 乐东拟单性木莲 Parakmeria lotungensis 36 闽楠 Phoebe bournei 37 浙江楠 Phoebe chekiangensis 38 湘楠 Phoebe hunanensis 39 白楠 Phoebe neurantha 40 紫楠 Phoebe sheareri 常绿硬木 41 观光木 Tsoongiodendron odorum 落叶硬木 42 色木(色木槭) Acer mono 11 43 光皮桦 Betula luminifera 44 薄壳山核桃 Carya illinoensis 45 锥栗(小红栲) Castanea henryi 46 楸树 Catalpa bungei 47 黄金楸(黄金树) Catalpa speciosa 48 樱桃 Cerasus pseudo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