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概况 1.区位交通 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东经 11810至 11846,北纬 36 24至 3658。东邻昌乐县,南接临胊县,西连淄博市的淄川区、临淄 区,正北与广饶县接壤,东北与寿光县毗连。东西最大距离 53.6 公里, 南北最大距离 60.6 公里,面积 1569 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胶济铁路横贯境内,益羊铁路直达渤 海莱州湾;济青高速公路、309 国道、胶王、荣兰、羊临、博临等公路干 线与 18 条市、乡公路纵横交错。青州成为周边地区的交通枢纽。 市领导机关驻益都街道。益都街道在市镇中部,益羊铁路与胶济铁路 接轨处,东经 11828,北纬 3641。直线距离北至北京市 400 公里, 西至济南市 140 公里,东至潍城区 56 公里。东北至寿光城 31 公里。东至 昌乐城 34 公里,南至临胊城 22 公里,西北至临淄(辛店)20 公里。正 东至昌乐此县界 26 公里,正南至临胊县界 19 公里,正西至淄博市界 23 公里,正北至广饶县界 27 公里。 全市辖 6 个办事处,15 个镇。 2.建制沿革 青州市系县级市,其前身依次是广县、临淄、益都县。 秦置郡县,今市境属齐郡。西汉初年,今市境内广县县城在今益都镇 西南角,晋永嘉五年(公元 311 年) ,在今益都镇西筑广固城,移临淄县 来治,广县并入临淄县。晋义熙六年(410) ,平广固城,在南阳河北岸筑 东阳城,为临淄县。北齐天保七年(556)撤销临淄县,把原在今寿光县 境内的益都县治所移到东阳城,这一建制持续到 1937 年 7 月。 1937 年 7 月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益都县政府弃地南逃,1938 年 1 月,日军侵占益都城。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抗日民 主政权;国民党又成立益都县政府,流动于县境内外;日本侵略者在城里 组织伪益都县政府,境内同时存在三种政权。 1939 年 10 月,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当时县西南境及邻县边区成立益都 县政委会。1941 年,改组成益(都)临(胊)淄(川)博(山)四县边 区行政办事处,1940 年 4 月,改组为“益北行署” ,1942 年 2 月,又改为 四县边区行政办事处,1945 年撤销,建立益寿县。另在 1939 年 7 月,于 县西境(金岭镇附近)及邻县边区成立益(都)临(淄)长(山)桓(台) 四县边区联防处(行政办事机构) 。1940 年,在县东南境曾建立“益东行 署” ,数月后撤销。 1945 年 8 月,日军投降,益都城解放,在城区成立青州市,与益都 县、益寿县同时存在。1946 年 6 月,国民党侵占益都县城,青州市撤销, 仍保留益都县和益寿县。1948 年 3 月,益都县再次解放,又将城区划为 青州市。1948 年 7 月,在今市境弥河以东成立益临县。 在此期间,国民党益都县政府流动于县城及弥河东地区。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青州市及益都、益寿、益临三 县同时并存。1949 年 12 月,撤销青州市,并入益都县。1952 年 6 月,撤 销益寿县、益临县,部分地区并入益都县。 1986 年 3 月,撤销益都县,建立青州市(县级) ,以益都县的行政区 域为青州市的行政区域。 3.自然条件 3.1 地貌 青州市处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处。西南部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区, 东南部为玄武岩岗丘区,海拔 150954.3 米,属鲁中南台隆。东北部为 山前平原,海拔 16.2150 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全市最高点 是西南山区的青崖顶,海拔 954.3 米,最低点在何官镇的张高村北,海拔 16.2 米。 1)低山丘陵 全市有海拔 100 米以上的山丘 75 座,其中 900954 米的 6 座, 800899 米的 9 座,集中在杨集乡和钓鱼台乡南部;海拔 500799 米的 35 座,499 米以下的 25 座,分布在上庄、庙子、王坟、石河、文登、邵 庄、五里、普通等乡镇。弥河、云峡等乡镇的西部及郑母等乡镇也有少量 山丘。 山丘区的微地貌有以下几类: 石质山岭 出现在山丘的顶部,岩石裸露,仅缝隙中有少量土壤残存。 面积 12.32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5.25。 低山岭坡 面积为 68.66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29.3。山丘的中 上部为荒岭坡,土壤为坡积物发育而成,土层薄,砾石含量多,坡度大, 水土流失严重。面积 36.17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15.4。山丘的中下 部为坡麓梯田,土壤为坡积物发育而成,经人工开垦形成梯田,水土流失 较严重。面积 32.49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13.9。 近山阶地 分布于山丘去山前平原的过渡地区,由洪积物组成,上层 深厚,土壤中混有砾石或夹有砾石层。土壤熟化度高,理化性好,但水源 缺乏。面积 18.89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8.05。 2)河谷阶地 基础资料汇编 - 3 - 市境内有大小河流 20 条。河两岸的微地貌可分为河滩高地、河漫滩 和河谷梯田三种。前两类分布弥河、北阳河两岸,后一类分布于西南山区 的河谷部位。 河滩高地 主要为河流堆积物组成,海拔 20100 米,土层深厚,质 地适中,地下水较丰富,水质好。面积为 12.03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5.13。 河漫滩 为河流沉积物组成。土质偏沙,地下水丰富。面积 2.49 万 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1.06。 河谷梯田 分布于山丘地区的河谷部位,呈树枝状分布。海拔 150600 米,多为坡积、洪积物组成。土层深厚,物理性状好,干旱缺 水。面积为 29.69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12.66。 3 )山前平原 主要分布于市中部及东北部各乡镇。 山前倾斜平地 分布于弥河、云峡河既郑母、益都、五里、普通、邵 庄等乡镇。近山地区坡度大于 1/200,主要由洪积物组成,土层深厚,熟 化程度高,地下水缺乏。面积 10.89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4.64。 山前缓平地 分布在弥河、云峡河、东坝东部、益都、东高等乡镇。 坡度大于 1/500,主要有洪积物组成,土层深厚,理化性状好,地下水丰 富,土壤肥力高。面积 10.87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4.63。 缓平坡地 分布于王母宫、朱良、口埠、东夏、黄楼、谭访等乡镇。 坡度 1/5001/1000 地势平坦,主要由洪积物组成。土层深厚,理化性状 好,地下水丰富,土壤肥力高。面积 31.37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13.37。 缓岗 有六个小区。第一区南自徐王,经高柳、北马兰、良孟、主良、 段村至星落;第二区南自东营经臧台至张高;第三区,在里爽、张楼一带; 第四区在刘胡同、堂子、姜家庙、徐集一带;第五区,南自西坡,经张家 楼、拾甲、高家、崔王,至戴楼;第六区在仙庄、老鸦窝一带。主要由河 流堆积物组成。相对高度一至数米,下部多有沙层,土壤肥力较低。面积 15.62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6.66。 浅平洼地 分布在原阳河乡北部,土层深厚,土质粘,下部多有钙质 层,地下水较丰富,面积 2.25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0.96。 背河槽状洼地 北部两河流堆积物地貌之间,土层深厚,土质较粘, 土壤潜在肥力较高,下部多有钙质层,地下水较丰富,面积 19.49 万亩, 占全市总面积的 9.31。 3.2 气候 青州市气候属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明显,四季分 明,热量丰富,降水量中等,雨热同步,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因市内地形 复杂,导致光、热、水状况的地域性差异。 1)日照 太阳辐射年总量多年平均为 121.973 千卡/平方厘米,以 5 月份最多, 为 14.98 千卡/平方厘米,10 月份最少为 5.613 千卡/平方厘米。0农 作物生长占全年的 84.6。春季光照较充足,为冬小麦等下粮的稳产、 高产奠定了光能基础,秋季光能比春季少,对秋粮生产有一定影响。 全年实际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 2608.0 小时,日照率为 59,日平均 气温稳定通过0期间,日照时数为 2098.5 小时,占全年的 80。日 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期间,实际日照时数为 818.1 小时,占全年的 31,一年中实际日照时数平均以五月份最多,为 276.6 小时,日照率为 64,山区受山峰遮光影响,实际日照时数减少,杨集林场一带 1982 年 日照比益都约少 450 小时。 2)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 12.7,最高年(1961 年)为 13.5,最低年(1969 年)为 11.4,平均绝对变率为 0.4,相对变率为 3.1,即年际变化 最小。另外,热害和严重霜冻几率较少。但是境地形复杂,各地气温差异 大。据测定,海拔高程每升百米,年平均气温约降低 0.4。平原地区及 低山丘陵区,年平均气温在 12以上,其中普通东部,王母宫、东夏、 谭访、 (原)宋池四乡镇南部,益都、东坝、黄楼、郑母等乡镇全部及弥 河、云峡河两乡镇北部,气温都在 12.5以上。西南部山区气温较低, 其中(原)杨集乡南部平均气温在 9左右。 全年各月平均气温差异很大。最热为 7 月份,月平均气温 26.3。 最冷为 1 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9。年较差为 29.2。极端最高气温 40.9(1959 年 8 月 1 日) ;极端最低气温19.3(1958 年 1 月 15 日) 。 日平均气温在 9左右。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各界限温度初日、终日,初终日数积温如下表: 农业界限温度表 农业界限温度 () 初日 终日 日数(天) 积温() 20 5 月 30 日 9 月 12 日 105.8 2644.1 18 5 月 14 日 9 月 23 日 133.0 3205.6 15 5 月 2 日 10 月 8 日 159.9 3679.1 12 4 月 15 日 10 月 23 日 191.8 4158.8 10 4 月 8 日 10 月 30 日 205.9 4221.7 5 3 月 21 日 11 月 17 日 241.6 4651.3 0 2 月 28 日 12 月 4 日 280.0 4813.7 基础资料汇编 - 5 - 3)无霜期 地温 冻土 无霜期多年平均 191.7 天。平原地区初霜冻一般出现在 10 月下旬, 极端最早期在 10 月上旬。终霜冻一般在 4 月中旬,极端最晚期在 4 月下 旬。海拔高度每升百米,无霜期约缩短 8 天左右。杨集乡龙宫村附近,只 有 148 天。但山区南部局部地区初霜出现较早,极端最早期间于 8 月下旬。 累年平均地面温度为 14.5,1 月份最低为3.5,7 月份最高, 为 29.6。全年除冬季(12 月、1 月、2 月)各月在 0以下外,其他各 月均在 0以上。历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为 64.1(1963 年 6 月 26 日) , 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27.0(1957 年 1 月 21 日) 。春季(35 月)地 面温度急升。9 月份以后,地面温度急降。 里面最大冻土深度为 45 厘米(1968 年 2 月 1213 月) ,累年平均最 大冻土深度约 30 厘米左右。冻土时间一般集中在 11 月份到次年 3 月份。 年最大冻土深度一般出现在 1 月中旬至 2 月上旬。地中 10 厘米出冻结日 期,多数年份出现在 12 月中、下旬,最早为 12 月 8 日(1967 年、1971 年) ,最晚为 1 月 11 日(1963 年) ,累年平均冻结日期为 12 月 31 日。解 冻日期平均出现在 2 月 12 日,最早为 1 月 31 日(1966 年) ,最晚为 3 月 2 日(1964 年) 。累年平均连续冻结日期为 44 天。 4)降水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平均在 640860 毫米。南部多于北部,西南略 多于东部。杨集乡大于 960 毫米,何官乡、阳河乡小于 640 毫米。 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高度集中于夏季。据市气象局资料,1956 至 1980 年平均年降水量 705.3 毫米。其中春季降水 101.5 毫米,占 14.4;夏季降水 438.5 毫米,占 62.2;秋季降水 130.8 毫米,占 18.5;冬季降水 34.5 毫米,占 4.9。 汛期多年平均开始于 7 月 2 日,结束于 8 月 18 日,降水量平均为 375.4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53。 年际降水量变化差异也较大,年降水变差系数 CV 为 0.19。最大年降 水量为 1058.2 毫米(1964 年) ,最小年降水量为 472.3 毫米(1965 年) , 最大年为最小年的 2.2 倍。 5)气压风 青州市气压累年平均值为 1000.4 毫巴,累年 1 月份平均气压最高为 1014.2 毫巴,7 月份最低为 990.6 毫巴。上半年逐月下降,下半年逐月上 升。年较差为 23.6 毫巴。气压日变化为两高、两低,一般规律是 35 点 出现低压谷,89 点为高压峰,1418 点又出现低压谷,221 点再出 现高压峰。 年平均风速为 3.1 米/秒,7、8、9、10 各月风速小于平均风速,其 他各月大于年平均风速,春季风速最大,且西南风多。4 月份平均风速为 3.8 米/秒,其次为冬季,多偏北风。其中 1 月份平均风速为 3.5 米/秒。 夏季风速最小,8 月份平均风速只为 2.2 米/秒。从 12 月份到次年 2 月份, 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各月频率都在 12以上,1 月份与 12 月份高达 15。48 月份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各月频率多在 10以上,7 月份最 高达 15。其他各月都是西南风最多,各月频率都在 12以上,10 月份 西南风频率高达 15。 6)湿度 蒸发 全市绝对湿度平均为 11.3 克/立方米。一年中 1 月份最小,月平均为 2.8 克/立方米;7 月份最大,月平均为 26.1 克/立方米。历年来极端最大 值为 39.5 克/立方米(1956 年 8 月 5 日) ,极端最小值为 0.0 克/立方米 (1965 年 12 月 17 日) 。 相对湿度累年平均为 62,以夏季最大,秋季次之,5 月份最干燥, 相对湿度小于 50,平均持续 25.6 天;7、8 月份相对湿度在 70以上, 8 月份高达 79。 累年平均蒸发量为 2224.1 毫米,最少年份(1964 年)为 1824.9 毫 米,最多年份(1961 年)为 2585.8 毫米。5、6 月份蒸发量最大,绝大多 数年份都在 300 毫米以上,其次是 4 月份和 7 月份,冬季各月最小,1 月 份累年平均只有 68.6 毫米。 3.3 水文 1) 河流 市境内有大小河流 20 条,分属弥河、淄河、塌河水系,淄河、塌河 又同汇入小清河。 1-1)弥河水系 弥河 水经注称巨洋水, 国语称具水,其他古书又称巨昧、 巨蔑、巨沫,胊称等。从石河乡大刘村东由临胊入境。流经弥河、东坝、 黄楼、杨家庄、谭访、东夏等乡镇,在(原)苏埠屯乡的庄家庄东入寿光 县。市境内流长 29.82 公里,流域面积 662.5 平方公里。主河槽 250300 米,流量变幅较大,汛期旋泄洪水最大量达 4000 立方米/秒, 枯水季节常断流。平均年入境水量为 22836 万立方米,平均年出境水量为 29156 万立方米。境内主要支流有石河、南阳河、康浪河、尧河等,均系 季节性河流。另在(原)石河、弥河、东坝等乡镇自南到北排列有乾河、 墨水溪、温凉河(含另源汤王河) 、云峡河(含另源建德水)等季节性短 河,自西向东流入弥河。 石河 又名石沟河。 水注经称洋水。季节性河流。北源出孙旺乡 鏊子顶东麓。南源出钓鱼台乡摩云崮北麓。流经王坟镇,在(原)石河乡 入弥河。长 31.3 公里,河槽 150 米,流域面积 229 平方公里。 南阳河 水经注称“长沙水” , “出逄山北阜,世谓之阳水” 。季 基础资料汇编 - 7 - 节性河流。源出五里镇玲珑山(古逄山北峰)北麓,旧图志载,另有北源 出朗公山(即今莲花盆乡大阴山)北麓。流经益都城区,在东坝乡入弥河。 康浪河 齐乘又称狗王河。两源均发源于郑母镇灵山北麓,东源 称洗耳河。 淄河水系 淄河 是青州市界与淄博市的界河。南起上庄乡长秋村,中经庙子镇、 文登镇,北至邵庄乡台村附近,入临淄境。青州市境内流长 27.5 公里, 河面宽 80100 米,最大流量为 3180 立方米/秒,枯水季节常断流。 仁河 一名银河,季节性河流,发源于杨集乡三县顶北麓。北流经上 庄乡,在庙子镇入淄河。长 27.5 公里,宽 30 米,流域面积 134 平方公里。 1-2)塌河水系 市境北部自西向东,平行排列着南北流向的裙带河、北阳河、茅津河、 龙泉河、乌阳沟、王钦河、伏龙河、跃龙河等季节性河流,均北流入寿光 县境后,汇入塌河。 裙带河 水经注称女水,旧志又称女织水。东源旧称于家河,发 源于普通乡尧王山北麓,西源发源于夹涧村南,两源在大交流村汇合。流 经东高、 (原)苏闻、朱良、 (原)阳河等乡镇,境内长 28 公里,流域面 积 136 平方公里。 北阳河 河书地理志称浊水, 水经注说:“浊水,一名溷水。 ”古书又称渑水或渑水。 后汉书说:“为山,浊水所出。 ”旧志载,另 有北源山邵庄乡黑山东麓,东流,在石家车马乡岔河村两源合流。共流经 五里、 (原)车马、益都(城关) 、普通、王母宫、东高、高柳、朱良、 (原)阳河等乡镇,入寿光县境,流域面积 193 平方公里。 茅津河 发源于益都镇北,北流经王母宫、徐集等乡,在高柳镇入北 阳河。长约 19 公里。 龙泉河 旧志称灵泉河。西源旧志称滑石沟(画十沟) ,出(原)徐集 乡褚马庄村西;东源旧志称福水河,出(原)徐集乡苗家庄村西。两源在 何官乡杨家营村北汇合,称双龙河。再北流入阳河乡,在双河村北与发源 于张家河的龙泉河汇合北流入寿光境。1986 年版“青州市地图”称此河 为跃龙河,误。 乌阳沟 原源出何官乡时家河村西北,北流入寿光县境。1965 年,从 东夏镇堂子村北,新挖排水沟,名新乌阳沟,北流经徐家乡与口埠镇之间, 在何官乡邢屯村北与旧乌阳沟相汇。 王钦河 旧河源出口埠镇进泮村南王钦墓侧,北流经何官乡出境。 1965 年从杨家庄乡西坡村西,新挖排水沟,名王钦河,北流经东夏镇, 至口埠镇入旧王钦河。 伏龙河 源出口埠镇北大王村东,北流经何官乡北张楼村北出境。 跃龙河 (俗称盐路沟)源出口埠镇村北,北流至何官乡张楼村东出 境。1974 年另在苏埠屯乡石家庄北新挖排水沟,北流至小马家庄出境, 在寿光县与跃龙河相汇。 各河流在历史上流量变幅很大。 水经注记载,北阳河“有时穷通” , 南阳河“时有通塞” 。南阳河在宋、明、清各代的记载中,汛期泄洪量都 很大。 宋史王居卿传说:“青州河贯城中,若泛溢为病。 ”宋代王辟 之渑水燕谈录说:“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洋水,每至六、七月 间,山水暴涨,州以为患。 ”明代杨应奎重修北门南阳桥疏形容 南阳河汛期时“梁崩地坼,岂料坚奇之破败” 。清代安致远万年桥碑铭 说:“山瀑河涨,蔽岩塞川而下河流澎湃,簸荡城基” 。咸丰青州 府志载:道光十八年, “南阳水与万年桥平,漂没居民村舍人畜甚众” 。 但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市境内大小河流流量大幅度下降,80 年代以 来,南阳水不但绝无像上述描绘的洪汛,而且连年断流,仅在雨量较大年 份的汛期,有几天细流,即使流量大的弥河和淄河也常干涸,甚至全年断 流。另外,弥河、南北阳河都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 2)地下水 地下水总储量为 1.5449 亿立方米。但地域差异大,大体可分为三大 类型。 中部、北部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面积 693.44 平方公里,占 44.3,其中富水性强的约 543.8 平方公里,含水 岩组为更新统冲洪积沙砾石层,分布于益都镇和东夏、苏埠屯、黄楼、阳 河等山前平原。富水性中等的约 98.3 平方公里,为更新统和全新统黄色 亚粘土、亚砂土夹钙质结核,分布于东坝、马氏、夹搁等山前地带。富水 性弱的约 19.1 平方公里,为更断统的红色粘土、黄色亚粘土夹碎石,分 布于南辛店、小官庄、后营等山区和平原衔接地带。 西南石灰岩山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碳酸岩类裂隙岩溶水。面积为 744.3 平方公里,占 41.6。其中富水性较强的约 124.3 平方公里,含水岩组 主要为奥陶系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和上寒武系薄层灰岩;分布于邵庄、 文登、莲花盆、刘井等地。富水性中等的约 127.1 平方公里,含水岩组为 上寒武系薄层灰岩,主要分布在兴旺、刁庄、南阎和孙旺等地。富水性弱 的约 492.9 平方公里,岩溶裂隙不发育,多有泉水出露,分布在王坟、杨 集等地。 另有复盖型隙岩溶水,富水性强,面积为 32.2 平方公里,含水岩组 为奥陶系厚层灰岩,分布在普通、赤涧等山前平原地带。 东南玄武岩丘陵区其中玄武岩裂隙水,中等和弱富水性的面积为 53 平方公里,分布在仙庄、夹河一带。复盖型碎屑岩孔隙水,富水性较强的 面积为 73.09 平方公里,分布于张羊、郑母一带。 地下水最丰富的是山前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山前隐伏,灰岩岩溶裂 隙水和复盖型第三系砂岩孔隙水。实际单井涌水量一般在 14405265 立 基础资料汇编 - 9 - 方米/日,最大 11151 立方米/日。西部山区灰岩岩溶裂隙水和东部玄武岩 裂隙水,单井涌水量一般在 150960 立方米/日。西南山区页岩分布区和 山前平原,无沙层分布区,地下水贫乏。 3.4 土壤 青州市土壤共分四个土类,十个亚类,十五个属,五十七个土种。 以褐土为主,潮土次之,棕壤与砂姜黑土也有分布。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 垂直地带性,大致是:海拔 2050 米,主要为湿潮土、砂姜黑土和褐土 化潮土;50100 米主要为潮褐土;100350 米为褐土、淋溶褐土; 350750 米为型较复杂,主要土类的基层单元分布亦较复杂。 1)棕壤 面积 1.95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1.11%,主要分布于西南部。所处 地形部分较高,土壤母质为坡积洪积物,母岩为非钙质沙页岩,PH 值 5.56.5。分为两个亚类: 棕壤性土 俗称石碴土,面积 1.03 万亩,主要分布于荒坡岭,土层 厚度小于 60 厘米,水土流失严重。 棕壤 俗称红土、红粘土,面积 0.89 万亩,主要分布于山间谷地, 土层深厚。 2)褐土 面积 149.49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86.13%;主要分布于低山岭坡至 山前缓平地区。本区地形母质变化较大,分为四个亚类: 褐土性土 俗称山皮土,面积 35.58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20.5%,分布在荒岭坡,未被开垦。土层厚度一般在 1050 厘米,土壤中 砾石含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母岩为石灰岩,PH 值 7.5 左右。在改良 利用上,应以搞好封山育林、育草保持水土为主。 淋溶褐土 俗称黄土,面积 13.26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7.6%,主要 分布于南部局部地区,所处地形高于褐土与潮土亚类,主要为耕作地壤, 母质为洪积物,PH 值 67。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生产上应注意提高灌溉 能力和壤肥能力。 褐土 俗称黄土,面积 64.95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37.4%,为本市 主要耕作土壤之一。母质为坡积、洪积物,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物理 性状较好,土体构型大都较好,PH 值 7.57.8。适宜多种作物,尤其适 种黄烟。不利条件是地下水位低,灌溉能力差。 潮褐土 俗称黄土和二性土,面积 35.7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20.6%,主要分布于山前缓平地带,所处地形部位在褐土土类中最低,土 壤母质为洪积冲积物,土层深厚,质地适中,PH 值 7.5 左右。土壤养分 含量较高,土壤保肥能力最强,是市内最肥活的耕作土壤类型,为粮食主 要生产基地。 3)潮土 面积 20.45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11.7%,主要分布于北部低平区及 部分洼地。土壤母质为河流沉积复盖物,分三个亚类: 褐土化潮土 俗称黄土、二性土,面积 5.94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3.4,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的河滩高地上,土层深厚,质地适中,PH 值 78。适种多种作物,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保肥力偏弱。 湿潮土 俗称黑土,面积 12.21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7.04,主要 分布于北部洼地,质地偏粘,耕性差,易旱易涝,通透性差,养分有效性 低,新土层多为暗褐色棱柱状结构的粘土,对作物生长不利,农业生产水 平较低。 河潮土 面积 2.3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1.3,主要分布于河漫滩, 母质为河流沉积物,土壤质地偏沙,PH 值 77.5,土壤养分含量低,漏 肥漏水,适宜发展瓜果、花生等经济作物。 4)砂姜黑土 俗称黑土、刚沟土、黑粘土,面积 1.68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 1.0。主要分布于北部的部分洼地,质地粘重,耕性及通透性差,易旱 易涝。由于粘土层与砂姜层同时处于 1 米部位以内,对农业生产不利。PH 值 78。 4 自然资源 4.1 土地 青州市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土地资源地域性分布差异明显,土地资 源类型多样,各类用地齐全。全市土地总面积 156014.15 公顷。 根据省测绘局 1975 年航测,全市总面积为 234.57 万亩;按 1982 年 第三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平均,每人占地 3.07 亩。 据市农业区划办公室 1982 年资料:全市耕地面积为 111.96 万亩,人 均占有耕地 1.46 亩,低手本省人均 1.49 亩和全国人均 1.5 亩的占地水平。 另有非耕地 122.59 万亩,其中果园、桑园 4.83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 的 2.06;林地 18.16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7.74;宜林荒地、荒山 29.63 万亩(包括 7 万亩牧场),占全市总面积的 12.63;水域占地 2.68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1.14,其中有水面 7673.2 亩,积水期较长的约 占水面的 67.7;工矿占地 1.05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0.45;路、沟、 河、渠占地 14.58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6.22。村庄城镇占地 21.42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9.13,其他占地(指石质山岭、地堰等)30.24 万 亩,占总面积的 12.89。 在耕地中,水浇地占 52.1,其中 94.7分布在平原各乡镇;旱地 占 47.1,主要分布于山区。 基础资料汇编 - 11 - 按照全国统一分级标准,全市土地分为八级。14 级为农业用地; 57 级为林牧用地;8 级为基岩裸露的石质山岭。 一级地 面积 1.6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 1.09,主要分布于益都 镇周围。 二级地 面积 25.39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14.6,主要分布于 中部平原各乡镇。 三级地 面积 41.85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24.07,主要分布于 北部低平地区,山丘地区的河谷部位。 四级地 面积 43.04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24.75,主要分布于 涝洼地区和山丘地区的岭坡梯田。 五级地 面积 19.32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11.13,主要分布于 山丘的中、上部,大部为荒山坡岭,有少量陡坡梯田。 六级地 面积 40.38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23.22,主要分布于 山丘上部,土层薄,砾石多,水土流失严重。 七级地 面积 1.97 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1.13,分布于山丘上 部阳坡,农林较难利用,可发展牧草。 八级地 面积 12.32 万亩,分布在山丘顶部,大部分为裸岩,农、林、 牧目前尚不能利用。 至 96 年底,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为:耕地 76288.16 公顷,占 48.9%;园地 7663.28 公顷,占 4.9%;林地 13170.15 公顷,占 8.5%;城 镇村及工矿用地 17184.85 公顷,占 11.0%;交通用地 3152.06 公顷,占 2.0%;水域 3887.07 公顷,占 2.5%,未利用土地 34668.94 公顷,占 22.2%。 4.2 矿产 青州市矿产的特点是矿种少,规模较大,有发展前景;主要有铁矿、 水泥灰岩,建筑石材,饰材,柴煤、粘土矿等。 铁矿 位于淄河沿岸庙子镇,有庙子铁矿和店子铁矿,总储量 6778 万吨。这是我国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铁矿类型,故用产地命名为“淄河式” 。 铁矿受淄河断裂控制。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个别呈脉状或囊状。矿石 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褐铁矿,还有赤铁矿、菱铁矿,少量镜铁矿、硬锰矿、 软锰矿等。矿石中:全铁 4050,最高 6163,品位大于 30 者占 6070,平均 49.5。硫含量 0.0020.46,磷最高含量 为 0.13,铜最高含量为 0.208。由于矿区水文地质复杂,地下水量很 大,需采取综合措施,方能大量开采。 水泥用石灰岩矿和粘土矿 市境南部下古生界地层遍布,主要岩层是 石灰岩,资源非常丰富。仅以红山头和明祖山两处为例,做地质评价。红 山头位于益都镇西南 3 公里,矿区为一孤立山丘,由中奥陶系马家沟灰岩 层组成,岩层近于水平,可分为十二个层位,矿体厚度为 220 米。储量 1200 万吨。化学成分是:氧化钙 50.3052.01,氧化镁 0.871.04,二氧化硅 2.846.46,三氧化二铝与氧化亚铁含 量甚低。 明祖山位于普通火车站西南 4 公里处。矿区地层是寒武系风山组和下 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主要岩性为灰岩与白云质灰岩,地层呈单斜产出。 矿体呈层状,长 2 公里,单层平均厚度 41.3 米;最大厚度 49.6 米,储量 3 亿多吨。矿石的化学成分是氧化钙 49.69,氧化镁 1.28,二氧化硅 4.92,三氧化二铝 1.15,三氧化二铁 0.63。矿石的抗压强度为 723.2145.3 公斤平方厘米,抗剪强度为 27.575 公斤平方厘米, 烧失量为 40.51,质量良好,I 级品为主。 明祖山灰岩矿附近有新生代粘土矿,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67.62,三氧牝二铝 14.36,三氧化二铁 5.1,氧化钙 1.56,氧 化镁 1.51,烧失量为 4.73,属 I 级品,是良好的水泥原料。 建筑石材和饰材 市境南部大面积的灰岩结构细密,抗压性能好,易 于成型,是良好的建筑石材。 市内储有黑色玄武岩、混合花岗岩、竹叶状灰岩等石材,色泽鲜艳, 花纹独特,易采易磨,可制成上等建筑饰材。 玄武岩 分布于益都镇东 20 公里的大赵庄一带。呈层状产出,出露 面积约 60 平方公里,主要岩性为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岩体呈深黑色, 致密块状或杏仁、气孔状构造,斑状结构,除可做建筑材料外,并可作岩 棉原料。 混合花岗岩 分布于益都镇南 6 公里宋阁村一带,出露面积约 6 平方 公里。岩体呈灰白色或粉红色,片麻状构造,也有眼球状、条带状构造, 呈中粒变品结构,有花岗鳞片变品结构,花岗纤维变品结构等。 柴煤 分布于益都镇东南赵坡乡高墓一带,产于新第三系玄武岩的底 部。柴煤层厚 20 厘米,紫黑色,较松散。柴煤层的底板是长石英沙岩, 顶板是玄武岩,煤层稳定,含固定碳 12;挥发成分 15,灰分 73。 因煤层薄,且含碳量低,价值不大。 4.3 生物 本市气候湿润,且境内兼具平原与山区,因而动植物品种多,数量大, 不仅人工栽培、饲养的种类齐全,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较丰 富。建国以来,随着人口的繁衍,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生物界也发生着巨 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野生动、植物品种和数量大量减少,有些经济价值 高的转化为人工栽培和养殖。 野生木本植物 据山东农学院林学系专家于 1982 年对仰天山附近的 调查;共采到木本野生植物 130 种(包括 11 个变种),隶属于 4l 科、80 属。其中看松科、柏科、胡桃科、桦木科、杨柳科、壳斗科、榆科、桑科、 桑寄生科、防己科、毛莨科、樟科,虎耳草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 苦木科、楝科、大戟科、漆科、卫矛科、槭树科、无患子科、鼠李科、葡 基础资料汇编 - 13 - 萄科、椴树科、猕猴桃科、胡颓子科、八角枫科、五加科、山茱萸科、杜 鹃科、柿树科、木樨科、马鞭草科、萝蘼科、茄科、玄参科、紫葳科、忍 冬科、百合科。 野生草本、藤本植物 能食用和充当牧草,烧草以及药用的有:苦菜、 大蓟,小蓟(青青菜)、荠菜、苋菜、藜(灰莱)、马齿苋、地肤(扫帚莱)、 蓬、蒲公英、茵陈蒿、黄蒿、车前、苍耳、蒺藜、益母草、艾,薄荷、紫 苏、牵牛(黑丑、白丑),莎草、远志、丹参、柴胡、马兜铃、玉竹、葛、 威灵仙、地榆、狼毒、毛茛、苍术、漏卢、茜草、防风,南沙参、白头翁、 前胡、刘寄奴、王不留、反背草、徐长卿、蛤蟆草、稀莶草,仙鹤草(龙 牙草)、凤眼草、半夏,天南星、黄芩、野菊花、金钱草、地锦草、地丁、 紫草、苦蒌、苜蓿、败酱、蟋蟀草、莠(狗尾草)、蒺草(狼尾草)、旋花 (打碗花)、旋覆花、茅草、野绿豆、野苘麻芨芨草、芦苇、荻,蒲。草、 乖草等。另外境内产的四叶参、龙胆草、紫草,黄精、玉竹、独活,蒿本 等为国内稀有野生药材资源,青半夏,青防风、丹参、远志、柴胡等为地 道药材。 野生动物 历史上野生的动物资源比较丰富,近 30 年来,山区大量 开发,野生兽类大为减少;由于农药大量使用,虫类减产,以及一个时期 对树木的过量砍伐等原因,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减少;工农业生产用水大幅 度增加,水域缩小,再加工业废水的污染,野生的水产动物包括两栖类几 乎绝迹,现有的食用、毛皮、药用或有益的品种如下: 兽类:赤狐,獾、黄鼬、野狸、野兔、蝙蝠、刺猬、鼹鼠; 鸟类:麻雀、乌鸦,.喜鹊、灰喜鹊、猫头鹰、啄木鸟、苍鹰、云雀、 白脸山雀、绣眼、家燕、雨燕、斑鸠、伯劳、黄莺、杜鹃、四声杜鹃、鹌 鹑、戴胜、翠鸟、野鸭。 爬虫与两栖类:蛇、壁虎、蜥蜴、青蛙、蟾蜍、鳖。 水生动物类:鲢鱼、鲤鱼,鲫鱼、麦穗鱼、泥鳅、黄鳝、毛虾、河蟹、 蚌、螺。 昆虫类:螳螂、蜘蛛、蚯蚓、蜻蜓、赤眼蜂、七星瓢虫、食蚜蝇、蝈 蝈、蝎子、蝉、土圆(土鳖)。 4.4 水资源 青州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 33613 万立方米。其中市外客水流入 2.2836 亿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 2.2611 亿立方米,退去地表水与 地下水重复水量,实际天然水资源为 6.7176 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 资源 861 立方米,是全省人均 520 立方米的 1.65 倍,是全国人均 2770 立 方米的 18;全市每亩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 600 立方米,是全省亩均 349 立方米的 1.7 倍,是全国亩均 1827 立方米的 32。地表水资源虽较充足, 但年际变化大,拦蓄能力差,利用率低,各水库拦蓄能力为 8953 万立方 米,实际年平均拦蓄量为 3850 万平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可利用总量 为 2.5469 亿立方米。 最新资料表明,地表径流实际可利用量 4814 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 21594 万立方米,其中可开采量 15460 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情况下少量缺 水,枯水年特枯年缺水较严重。 全市水质较好,PH 值 7.37.9,个别高达 8.79.2。总硬度 123265 毫克/升,属中等到硬水范围。矿化度 0.4190.740 克/升。适 合饮用和灌溉。 但近几年来,工农业用水大幅度增加,又加连年干旱,地下水位下 降幅度较大。 青州市主要河流情况一览表 河流名称 境内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境内长度 (公里) 流量 (立方米/秒) 弥河 662.5 29.8 3500 大石河 229.0 31.3 445 小石河 17.1 9.5 98 南阳河 171.6 32.5 483 洗耳河 100.4 13.5 191 康浪河 46.2 12.5 113 尧河 63.8 14.7 142 淄河 293.0 27.5 960 仁河 134.0 2735.0 400 裙带河 136.0 28.0 229 北阳河 193.0 46.0 332 龙泉河 50.9 15.0 117 王钦河 58.4 24.6 127 伏龙河 38.0 5.0 98 西跃龙河 49.4 15.0 115 东跃龙河 10.0 3.0 40 乌洋河 48.2 14.0 113 青州市主要水库一览表 水库名称 所在乡镇 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库容 (万立方米) 中型 3 座 黑虎山 王坟 190 5680 仁河 庙子 80 2815 弥河大坝 弥河 1151 1080 基础资料汇编 - 15 - 小型 7 座 七一 王府 105 540 龙虎 普通 67.5 211 琵琶 王府 33 136 赵庄 东高 79.5 158 夏庄 王母宫 89.5 300 钓鱼台 王坟 33.8 100 邵庄 邵庄 8 225 5.自然灾害 干旱 干旱是青州市(特别是西南山区)的主要灾害。全年干旱虽极少, 但季节性干旱和连季干旱却经常发生。春旱最为常见,一般 12 年一遇, 往往导致小麦减产和贻误春播。夏季虽少长期干旱,但短期的伏旱一般 35 年一遇,此季节作物大量需水,因而影响较大。秋旱 23 年一遇, 影响大秋作物成熟及小麦播种,极易成灾。 连季干旱,威胁更大。冬春连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秋冬连旱及 三季连旱都有先例;其中以春夏连旱较多,危害最大。文献记载,明崇祯 十三年(1640)“自正月至六月不雨,大旱、水涸、人相食。 ”即是冬、春、 。夏连旱的例子。1942 年春夏连旱,120 天无雨,酿成大灾。1972 年 3 月至 6 月份降水量只有 38.5 毫米,小麦严重减产,并贻误夏播。 暴雨既涝灾暴雨及涝灾发生在 69 月份,日降水量大于 50 毫米的暴 雨日数,由东向西逐渐增多,郑母年平均 1.3 次;朱良、朱崖分别为 2.1.和 2.0 次。一日平均暴雨量,北部地区与东南部地区为 80 毫米,口埠最少, 平均为 64.7 毫米。3 日(长历时)最大降水量、以王坟为中心的西南山区 最大,1974 年 8 月 11 日至 13 日为 263.1 毫米。东北地区也较大,1974 年 8 月 11 日至 13 日,口埠为 220.2 毫米。而中部地区偏小,1963 午 7 月.19 日至 20 日,益都镇为 184.4 毫米。 暴雨,特别是连日暴雨,容易使房屋、地堰、桥梁、水坝塌毁,伤害 人畜,掩毁庄稼树木。在平原地区且易造成内涝,粮食减产。局部内涝几 乎年年发生,大面积成灾一般 35 年一遇。1947 年夏,连雨七昼夜,铁 路北平原多积水,深者达 12 尺,多日不退,22的耕地被淹;1962 年 7 月 13 日至 8 月 13 日,降水 469.6 毫米,全县受灾面积达 34 万亩。 1964 年 7 月份,连续降雨 18 次,平均降水 439.5 毫米,耕地积水面积达 87.7 万亩,有 4 万余亩绝产,有 30 多个村被水包围,房屋倒塌 4000 余 间,伤亡 30 人。另外,秋季连阴雨,虽雨量不大,但因持续时间长,对 秋种秋晒不利,能造成损失。 冰雹 410 月份发生冰雹的可能较大。郑母、王坟、杨集及市境西北 部成灾机遇最大。一般地区为 510 年一遇。 据调查,本市有四条冰雹路径:第一条从广饶入境,向东南移动,经 何官、口埠、 (原)苏埠屯、谭坊,再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原)宋池 进入昌乐、一支进入郑母,向东南进昌乐、临朐。第二条,由临淄区入境, 经普通、东高、向东南移动,到益都镇分为两支,一支经东坝、黄楼进入 郑母出境,一支经东坝、云峡河、弥河、 (原)石河人临朐。第三条,从 临淄区入境,经文登、邵庄向东南,经五里、王坟人临朐。第四条,从临 淄区入境,经庙子,沿仁河谷一直向南出境。 资料记载:本市冰雹直径一般在 515 毫米左右,个别年份和地区罕 见直径达 100 毫米。年降雹次数全市平均 2 次左右。西南山区及郑母镇多 年份达 45 次。降雹时间一般为 210 分钟。历史上最长降雹时间达一 小时之多,积雹深度一般 35 厘米,平地积雹最深 1520 厘米。 干热风 干热风发生在 56 月份。空气饱和差30 毫巴,同时风速 4 米秒的轻干热风,每年都出现。空气饱和差35 毫巴,同时风速7 米 秒的重干热风也几乎年年都有。但由于持续时间较短,或发生在墒情较 好的年份里,并不一定成灾。反之会导致小麦早熟或干死,春苗凋萎,造 成减产。一般危害机遇为 35 年一遇。山区为 510 年一遇。1942 年, 由于干热风的危害,致使 20 万亩小麦减产六成以上。1952 年,全市有 30 万亩小麦,因干热风及部分雹灾,减产四成左右。1972 年,由于春夏连 旱,干热风的危害更为严重,全市 60 万亩小麦减产三成左右。 大风 八级(大于 17 米秒)以上的大风,本市全年平均日数为 15.2 天。春季最多,占 39。4 月份平均出现 2.3 次。其次为冬季,占 31,多集中在 1 月份。历年来 2 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 20 米秒,瞬时 最大风速曾达 30.米秒。平原风速值大于山区,最大风速为 101.1 级。 山区 910 级。山谷风往往给局部造成灾害。1956 年 7 月 17 日, (原) 杨集一带大风,使 3000 多亩玉米、高粱、谷子被刮倒,减产约 16 万斤; 果树 900 余棵刮断,山果损失无算。1964 年 6 月 12 日,大风伴有雨雹, 全市 17 万亩庄稼受灾,刮坏房屋 12000 余间,其中倒塌 7664 间,死伤 100 余人,刮断果树 6130 棵,麦场被刮走小麦 30 余万斤,秋粮减产约 18 万斤。 霜冻 霜冻发生于秋末至春初,往往给晚秋作物及春苗造成危害。本 市的普通、石家车马、文登、五里、莲花盆、观音沟等乡镇西部,王坟、 钓鱼台、杨集等乡镇南部为 35 年一遇,其他地区为 510 年一遇。 1942 年 7 月,霜冻,全市高粱绝产,黄烟冻死。终霜冻比初霜冻的机遇 稍高。市东北部及中南部为 35 年一遇,其余大部地区为 23 年一遇。 1961 年 4 月 15 日晨,气温降至零度左右,部分地区达-1-2出现霜 冻。益都、东夏、 (原)苏埠屯、五里、郑母、文登、邵庄、弥河等乡镇 约 3 万亩小麦受灾,2 万株果树桑树遭冻害。 雷击 青州市雷暴年平均月数为 24.8 天,主要集中在 68 月份。累 年平均开始日期为 4 月 27 日,终止时间为 10 月 2 日。初终间平均日数为 159 天,最长为 263 天。雷暴在一日中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但以午后 1517 时出现频率最大,上午 810 时为最小。主要走向多从西北向东 或东南移去。盛夏期间,山区产生的雷暴极少向东移动,多为就地消失。 基础资料汇编 - 17 - 全市发生雷击较多的地方是西南山区,为 12 年一遇。 雨淞 雨淞又称冻雨。山区为 12 年一遇,其他地区一般 510 年 一遇。持续时间山区平均 45 天,最长 67 天;平原多为 23 天,最 长 475 天一凝结冰层一般直径为 12 厘米,最大 5 厘米,多集中在 1 月 下旬到 3 月上旬,以 2 月份最多。最多年份是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黏土相框设计课件
- 打造书香校园课件
- 2025版企业战略顾问聘请合同模板(未来发展)
- 2025版门卫岗位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合同
- 2025版酒店客房用品环保材料销售合同
- 2025版剧院消防系统安装及施工安全责任合同
- 2025版高端手机抵押消费贷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健身房健身教练职业发展规划咨询合同
- 旬阳县医院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早餐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 余映潮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读书
- 手机直播间搭建课程设计
- 面点师简历模板
- 超详细展览会、展会期间事项推进表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
- 【眼科学基础】眼科症状学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单词(带音标)电子完整版
-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记录
- 特气系统安全操作规范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