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5课 恶乎往而不可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5课 恶乎往而不可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5课 恶乎往而不可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5课 恶乎往而不可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5课 恶乎往而不可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第五课 恶乎往而不可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尻(ko) 曲偻(l) 句(j)赘 B有沴(zhn) 跰 (xin) 鸮(xio)炙 C怛(d) 化 镆铘(y) 蘧(q)然 D眴(xn)若 刖(yu) 者 翣 (sh)资 【答案】 C(A 句:u,B 沴:l,D 眴:shn。) 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予因以求时夜 B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C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D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E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答案】 E(A 时伺,B 县悬,C 兑悦,D 郤隙) 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答案】 C(C 况且。A 恶:厌恶, 丑;B 因:就,沿袭;D 适:往, 恰好 ) 4下列句子中的“卒” 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B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答案】 AD(AD 都当“ 终于” 讲,B 同“猝” ,C 士兵)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D停数日,辞去。 【答案】 B(例句和 B 都当“推辞”讲。A 辞别,C 言词,D 告辞) 6下列句子中的“形” 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答案】 B(形体; 显露 ) 7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B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C还视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 AC(AC 都是宾语前置)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通过子舆、子来坦然面对生死和哀骀它 “才全德不形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 如何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困境,如何摆脱生命的负累。 B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突围, 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C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其实反映了人在现实压迫下的 无奈,和阿 Q 的“ 精神胜利法”是一样的。 D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引导人 们正确对待人生的困境、绝境。 【答案】 C(“其实一样的”不对。)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 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 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 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 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 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 焉。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 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卫有恶人焉(恶人:不善良的人) B丈夫与之处者(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C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妇人:这里泛指成年女子) D泛然而若辞(泛然:这里形容漫不经心的样子) 【答案】 A( 恶人:丑陋的人。)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鲁哀公问于仲尼曰 不可入于灵府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 C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 今吾闻至人之言 D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答案】 D(D 项均为代词,可译为“这” 。A 项均为介词,第一个“于”意思是“对” 、 “向”,第二个意思是“ 到”。B 项均为连词,第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第二个表示顺承关系。 C 项第一个 “之 ”是代词,指“他”,第二个“ 之”是助词,意思是“ 的”。)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B果以恶骇天下 C其脆易泮 D少仲尼之闻 【答案】 C(C 项“ 泮”通“判”,不是词类活用。A 项是名词用作动词,统治。B 项“骇” 是使动用法。D 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少。) 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哀骀它虽然丑得让人惊骇,但他以高尚的德行养成了他内心的纯和,极大地发展 了自己的潜能,也产生了巨大的人格魅力。 B这则故事意在表明庄子“ 道”的思想,一个人不管相貌如何,只要道德充实,仍然 可以成为一个受人追捧、受人尊敬的人。 C庄子在叙述故事时,描写人物鲜明独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写哀骀它,运用 比喻手法,使这一形象生动而又有个性。 D这则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相貌的美丑不是最重要的,一 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心灵美好,才能够真正彰显其人格魅力。 【答案】 C(“运用比喻手法”错误,应是“ 运用夸张手法,造成肖像与内心的强烈反差 ” 。)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人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瑰,由是知名。后为葛荣所获。信 既少年,自修饰服章,军中号为独孤郎。及尔朱氏破葛荣,以信为别将。从征韩娄,信匹 马挑战,禽贼渔阳王袁肆周。后以破元颢党,赐爵受德县侯,迁武卫将军。贺拔胜出镇荆 州,乃表信为大都督。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馀众。属周文帝已 统岳兵,与信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及孝武西迁,信单骑及之于瀍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从我,世乱识 忠良,岂虚言哉!”时荆州虽陷东魏,人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 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既至,东魏刺史辛纂出 战,信纵兵击纂,大败之。都督杨忠等前驱斩纂,于是三荆遂定。 东魏又遣其将高敖曹、侯景等奄至。信以众寡不敌,遂率麾下奔梁。居三载,梁武帝 方许信还北。信父母既在山东,梁武帝问信所往,答以事君无二。梁武义之,礼送甚厚。 寻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闇弱,政令乖方,人有冤讼,历年不能 断决。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 万家。周文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 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过,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东魏将侯景之南奔梁也,魏收为檄梁文,矫称信据陇右, 不从宇文氏,乃云“无关西之忧”,欲以委梁人也。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 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 古以来,未之有也。 (选自北史独孤信传有删节)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表信为大都督 表:上表推荐 B捐妻子从我 捐:捐献 C梁武义之 义:以为义,认为有信义 D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 雅:平素、向来 【答案】 B(捐:舍弃,丢下。) 14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独孤信“有影响力”的一组是( ) 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流人愿附者数万家 胜乃令信入关,抚岳馀 众 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矫称信据陇右 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 焉 A B C D 【答案】 D( 句说的是独孤信的父亲;句只是说贺拔胜命独孤信入关招抚贺拔岳 的余部; 句只是表明了周文帝和独孤信的关系。)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孤信原来的名字叫独孤如愿,因为他在担任陇右刺史时,判案快速,关爱百姓, 信誉在远近闻名,所以被周文帝赐名,改称独孤信。独孤信有三个女儿分别成为北周、隋 朝以及唐朝的皇后,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B独孤信作战非常勇敢,在征讨韩娄一战中,他曾单枪匹马出阵挑战,擒获了渔阳 王袁肆周,被赐爵受德县侯,并被提拔为武卫将军。 C独孤信在荆州与东魏的军队作战时,认为敌众我寡,无法取胜,便率领部队投奔 南梁。三年后,当梁武帝问他要回到哪里去时,他说“事君无二”,表示要归顺梁武帝。梁 武帝被他感动,送了丰厚的礼物给他。 D独孤信五十五岁时,晋公宇文护想杀死独孤信,但又因为独孤信的名望太高,宇 文护不想因亲自杀他而显露自己的罪恶,于是便迫使独孤信在家中自杀。 【答案】 C(独孤信说“事君无二”,并不是说要归顺梁武帝,而是说要回到西魏。)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馀众。 译文:_ _ (2)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 译文:_ _ 【答案】 (1)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被侯莫陈悦害死后,贺拔胜便命信入关招抚贺拔岳 的余部。( 关键点:及、乃、抚,被动句 ) (2)周孝闵帝即位后,(独孤信 )升任为大宗伯,晋封爵位为卫国公,食邑一万户。(关键 点:践阼、迁、进封、邑) 【参考译文】 独孤信,云中人,本名如愿。他的父亲独孤库,任领人酋长,从小便英勇豪迈,颇有 节操信义,北州的人对他都很敬重信服。 独孤信容貌俊美,举止优雅,善于骑射。正光末年,他与贺拔度等人一起杀死卫可瑰, 因此出名。后来,他被葛荣抓住。他正值青春年少,喜欢装饰服装,军中的人都称他为“独 孤郎”。尔朱氏打败葛荣,任命信为别将。信跟随大军征讨韩娄,单枪匹马向敌人挑战,捉 住敌人渔阳王袁肆周。后来因打败元颢的同党,被赐爵为受德县侯,迁武卫将军。贺拔胜 出京镇守荆州,上表要求独孤信做他的大都督。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被侯莫陈悦害死后, 贺拔胜便命信入关,招抚贺拔岳的余部。恰好周文帝统率贺拔岳的军队,周文帝与信是同 乡,从小关系密切,见面后极为高兴。 后来,孝武帝被迫西迁,独孤信单人独骑跟随孝武帝来到瀍涧。孝武帝感叹道:“武卫 将军你能离开父母,舍弃妻子儿女跟随我, 世乱识忠贞 ,可不是胡说啊。 ”这时荆州虽然被 东魏攻陷,但人们仍然心系原来的朝廷。于是,朝廷便任命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 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前去招抚那里的百姓。他到达后, 东魏刺史辛纂领兵出战。独孤信挥兵还击,大败敌兵。都督杨忠等先锋斩杀了辛纂,至此, 三荆全被收复。 东魏又派将领高敖曹、侯景等领兵突然杀来。信认为敌众我寡,无法取胜,便率领部 队投奔梁。在那里住了三年,梁武帝才允许他返回。他的父母都在山东,梁武帝问他要回 到哪里去,他说事君不能有二。梁武帝认为他很有信义,送给他的礼物十分丰厚。 不久,他被任命为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原先的守宰愚昧懦弱,政令失当。 人们有了冤案提出诉讼,多年不能决断。等到信上任后,事情没有积压滞留的。他用礼仪 教育百姓,鼓励人们从事农业,数年之间,无论公私都富裕充实,无家可归的人愿意归附 的有数万家。周文帝因为他的信誉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 周孝闵帝即位后,独孤信升任大宗伯,晋封爵位为卫国公,食邑一万户。赵贵被杀后, 信以同谋罪被免官。没过多久,晋公宇文护又想杀死他,因他的名望向来很高,宇文护不 想因此显露自己的罪恶,便迫使他在家中自杀,当时独孤信五十五岁。 信仪容俊美,向来有奇谋大略。东魏将领侯景向南投奔梁,魏收给梁写了文书,假称 信占据陇右,不听宇文氏的号令,还称东魏“不用忧虑关西的西魏”,( 可以全力对付梁国,)拿 这来吓唬梁人。信在秦州时,曾因外出打猎天色已晚,骑马飞奔入城,他的帽子微向一旁 侧去,第二天一早,官吏百姓有戴帽子的,都因仰慕而模仿他将帽子侧向一旁。他就是这 样被邻国和当地的官民敬重。 独孤信的大女儿是周明帝的皇后(谥号敬) ,第四个女儿是元贞帝的皇后,第七个女 儿是隋文帝的皇后(谥号献)。北周、隋、唐三代都为外戚,这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 情。 四、高考热点 17下面的文字阐述了人们在雾霾天气自我保护的具体做法,请简要概括成四点,要 求每点不超过 7 个字。 雾霾天气里,粉尘颗粒多,因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需要通风也要等到太阳出来再 开窗。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导致心脏痛发作,引起 生命危险。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 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如果 需要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为好, 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雾天的饮食宜选择 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营 养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 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_ _ _ _ 【答案】 太阳出来再开窗; 不适宜外出晨练;外出带棉质口罩;饮食应 清淡健康。 18理解并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并针对此幅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则 50 字左右 的评论。 我要让满世界知道我在学雷锋 寓意:_ 评论:_ 【答案】 寓意:讽刺了那些专做表面文章、只说不做的虚伪之人。 评论:现今许多人,整天把学雷锋挂在嘴上,却没真正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有的人 甚至把学雷锋当成挣名声、捞资本的手段,从而歪曲了雷锋精神。 19仿照所给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前后连贯,构成一组排比句。 皎洁的明月是寂寞的,但她洒向大地的依然是清辉一片;_;墙角的梅花是 寂寞的,但她散发出来的依然是馥郁的芳香;_。 _ _ 【答案】 飞逝的流星是寂寞的,但她陨落的瞬间依然灿烂夺目。峭壁上的青松 是寂寞的,但她斗风傲雪的身姿依然坚韧挺拔。 五、读写创新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晚上,行走在路上,我们总要感谢那一直陪伴着我们的路灯,是它驱散了我们心中的 恐惧,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不灭的灯,它一直陪伴着我们 成长、成熟 请以“心头那盏不灭的灯”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袭。 【写作指向】 这是一个具有较大开放性的题目,可以着眼于自己的人生体验、美丽 梦想,从个人经历入手;也可以立足于人类历史,从文化和思想的角度着笔;还可以把触 角伸向现代社会,捕捉生活的瞬间,这样, “灯”就有了较多的喻意,它可以是一种理想、一 种信念、一种感情、一种道德,也可以是一个人、一本书等。写作时,要注意“灯”的定语 “心头”、 “不灭”,还要注意“灯”的指引作用。 【佳作赏读】 永不熄灭的灯 站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我回首张望,在这烟波浩渺的时空,有着人类走向辉煌、走向 文明的脚印。每一个脚印都是一盏不灭的灯。在灯的映照下,我看到了脚印一边的悬崖, 也看到了另一边的坦途。一盏不灭的灯在旁边映照着。是谁?是谁一次次地拿着灯指引和 提醒着我们? 是那位在楚国望着漫漫长路不断上下求索的三闾大夫吗?原本少年得志的你, “博闻强 志,明于治乱” ,备受怀王的赏识。但君王的昏庸和小人的当道,使你受尽痛苦,遭遇流放, 原本忠心尽职的你,面对着滔滔的汩罗江,也不禁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然后纵身投到江里,永葆自身的高洁。因为你知道,当今污浊的社会已经没有人能明白 你。你只好把你的著作和自身高洁的情操,化为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当今,指引着后 世。 是那位学问渊博、学术造诣很高却过着清贫生活,视楚国相位于不顾,终日靠编织草 鞋为生的庄子吗?原本可以做官,享尽荣华富贵的你,却要秉承道家的思想, “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继续传扬自己“道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