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驱油及吞吐 工艺技术 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 一、技术简介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三、主要做法 四、完善提高的内容 五、认识与结论 六、下步工作 微生物驱油技术 ,是通过注水井将特殊的细菌和营养剂混合液注入地层。细菌在地层中生长、代谢,产物可对地层中原油及岩石进行作用,改善地层油藏特性及原油物性,扩大后续注水的波及效率及原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油藏原油的采收率。 一、技术简介 从 2001年至 05年底 ,我厂文明寨、马寨油田应用14口井 19井次 , 阶段增油 10558t(不含自然递减),平均井组增油 555t/井,注入微生物菌液42028液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井号 所在区块 施工日期 层位 井段 措施厚度 微生物 施工方式 其它措施 增油 降水 用料 注入量 注入浓度 调剖 剂量 轮 卫 7 上 114/3 59 3220 注 絮凝体系 600 1336 873 二轮 上 1 8 940 注 359 1070 轮 明一东 下 1 5 167 3 笼注 730 二轮 下 1 411 注 1050 147 六 上 2、三中 1 20 1700 注 546 25863 一西 03. 下 2 18 1800 注 预交联颗粒 620 1512 273 95 三下 4 21 2000 注 46 3878 95 三下 6 25 2260 注 644 3895 15 下 12 21 1700 注 钻井泥浆 100 25 轮 明一东 下 2 21 2376 注 858 1278 二轮 下 2 10 1000 注 675 1739 三轮 下 2 37 3700 注 241 67 轮 明六 上 3 35 2500 注 355 31 二轮 45 4000 注 1289 34 一东 下 2 27 2400 注 147 333 一东 下 1 27 2700 注 234 14 2下 4 16982 25 2100 注 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 3377 24 890 14 中 6 23 2300 注 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 2035 247 247 一东 下 25 37 3754 注 240 369 合计: 14/19 42028 6732 10558 40987 施工情况及效果统计表 、 几点说明:根据统计表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1、微生物驱油注入量越大,增油效果越好 (如 施工轮次 施工日期 施工剂量 用微生物量 t 菌液浓度 % 增油 t 降水 有效期 d 备注 1 3220 59 336 873 280 调剖、分段塞、周期施工 2 40 8 59 1070 155 单段塞连续施工 3、施工方式可以笼注、分注,是根据当时水井注水管柱情况而分的,每天施工量完全根据当时水井地质配注情况而定,不影响地质配注要求。 2、多轮次施工,效果变差(如 井号 施工轮次 施工日期 层位 井段 微生物 施工方式 其它措施 增油 降水 用料 注入量 注入浓度 调剖 剂量 轮 下 221 2376 注 858 1278 二轮 下 210 1000 注 675 1739 三轮 下 237 3700 注 241 67 、 几点说明: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4、从统计表看,微生物施工前有 5口井进行了调剖。是否调剖根据水井当时剖面情况而定,调剖主要目的是控制水井地层大孔道,不至于注入的微生物沿地层大孔道过早流失,提高微生物注入效果。但是,微生物注入前,必须选对合适的调剖体系,否则调剖剂会影响微生物驱油效果。 井号 所在区块 施工日期 层位 井段 措施厚度 微生物 施工方式 其它措施 增油 降水 用料 注入量 注入浓度 调剖 剂量 轮 卫 7 上 114/3 59 3220 注 絮凝体系 600 1336 873 二轮 上 1 8 940 注 359 1070 一西 03. 下 2 18 1800 注 预交联颗粒 620 1512 273 15 下 12 21 1700 注 钻井泥浆 100 25 14 2下 4 16982 25 2100 注 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 3377 24 890 14 中 6 23 2300 注 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 2035 247 247 、 几点说明: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4、明 402井,微生物施工前,用钻井泥浆进行的调剖。钻井泥浆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影响了该井微生物效果。 明 122井,微生物施工前,用交联聚合物作为调剖剂进行大剂量调剖,交联聚合物中含有交联剂,交联剂具有杀菌作用,后续注入的微生物会受到交联剂的影响,使微生物的驱油效果降低。 明新 156井微生物施工前,也用交联聚合物作为调剖剂进行了调剖,但是和明 122井相比,调剖剂量小,调剖完后注水时间较长,况且微生物注入量也较大,交联剂的影响相对较小,效果好于明 122井。 施工轮次 施工日期 施工剂量 用微生物量 t 菌液浓度 % 增油 t 降水 有效期 d 备注 1 3220 59 336 873 280 调剖、分段塞、周期施工 2 40 8 59 1070 155 单段塞连续施工 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 、典型井例分析 施工情况 1、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 油井效果 1、 M 1 5 9 井组油井生产曲线3579111315171910t)899091929394959697含水(%)油量基数日油量( t )含水( % )施工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典型井例分析 施工轮次 施工日期 施工剂量 用微生物量 t 菌液浓度 % 增油 t 降水有效期 d 备注 1 2500 35 05 31 150 分段塞连续施工 2 000 45 289 34 160- 分段塞周期施工 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 施工情况 2、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典型井例分析 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 油井效果 2、 W M 1 1 3 井组生产曲线0510152025303506产油量 生产基数 含水施工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典型井例分析 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 3、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典型井例分析 见效井 见下表 ) 对比可看出 , 微生物驱后 ,原油性质 有所 变化 , 原油密度 、 粘度 、 含蜡量等有所降低 。 项目 原油密度 g/度 固点 含蜡量 % 微生物驱前 9 生物驱后 、 主要做法 1、 微生物施工前加强了施工井组的筛选 , 根据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标准严格进行筛选; 微生物采油油藏筛选标准 如下: 油藏参数 建议范围 矿化度 ( 含 15 104, ( 10%) 温度 、 深度 90 ; 2400m 毒矿物含量 10l( 矿物为砷 、 汞 、 镍 、 硒 ) 油藏压力 层渗透率 、 孔隙度 50 10 15% 地层固有微生物 应与所选定的菌种配伍 原油密度 余油饱和度 25%( 可能有些例外 ) 单井控制面积 40、 根据井组所在区块油藏特性进行 微生物适应性评价。 三 、 主要做法 3、 严格工艺设计 , 根据井组和油藏特性及微生物适应性评价情况 , 设计施工剂量 、 施工段塞 、 各段塞浓度 、施工方式 、 相关措施及施工步骤等 。 4、 积极组织施工 , 及时解决施工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 。 5、 加强了技术监督和施工质量监督 , 微生物用料检测 。 四 、 完善提高的内容 1、微生物菌种筛选、培养、生产等系列技术趋于完善; 2、配方体系趋于完善;配制了系列复合菌种,使菌种可根据油藏及工艺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3、改进了施工工艺,研制了撬装式简易施工设备;解决了低温条件下不能施工的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4、优化段塞设计和施工方式,降低了措施成本; 5、 现场监测技术 趋于 完善等。 、 认识 1、 微生物驱油增油效果显著 。 截止 05年底 , 微生物驱油平均井组增油 555t, 吨油成本 683元 。 2、 目前工艺条件下 , 可笼注 、 分注 、 可满足地质配水要求施工 , 可利用原注水管柱施工 。 无需作业动管柱 ,与常规调剖相比 , 节约作业费用 , 提高注水时率 。 3、 施工简便 。 现场不需要增加大量专用设备 , 可由注水系统完成 。 配液十分方便 , 有效地节约投资; 五、认识与结论 、 认识 4、 微生物驱不损害地层 。 微生物驱所需的营养物 , 不会给地层造成任何污染 , 生长代谢产生的物质都具有改善原油及地层物性 , 对油藏的可持续性开发具有积极作用; 5、 不污染环境 , 对施工设备和生产管线不会产生腐蚀和破坏 。 五、认识与结论 、结论 1、 矿场应用表明 , 微生物驱在我厂文明寨 、马寨油田油藏构造及开发层系认识清楚 , 开发井网布局合理 , 注采对应关系明确 , 油层连通性好 , 油层温度不能高于 90 , 地层水矿化度低于 15 104, 渗透率大于 50 10 3m 2的中高渗断块油藏中应用效果较好 。 五、认识与结论 、 结论 2、 严格按要求进行微生物适应性评价 , 是微生物调驱成功的关键;与调剖等其它配套措施的集成 , 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 3、微生物调驱见效快、有效时间长且增油效果显著,是提高中高渗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技术手段。 五、认识与结论 1、 继续在文明寨 、 马寨 中高渗油藏推广应用 。 2、 进一步做室内试验 , 筛选适用中低渗 、 高温高盐油藏菌种 , 做好矿场应用实验 。 3、继续进行配套集成措施工艺的应用研究。 4、优化工艺设计,降低措施成本,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成功率和效果。 六、下步工作 微生物吞吐工艺技术 一、前言 二、 微生物吞吐机理 三、 微生物吞吐选井原则 四、 微生物吞吐技术优点 五、 应用情况 及效果 六、下步工作 1、技术简介: 微生物吞吐,是往生产油井中注入优选的微生物及营养液,微生物在油井井筒周围生长代谢,对井筒周围原油及岩石作用,改善原油及岩石物性,增加地层能量,使原油产量上升。 2、 应用情况: 国内外一些油田 进行了大量的应用 , 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中原油田采油五厂 , 02年应用 22井次 ,增油 均井次增油 40t。 我厂 01、 04年应用 7井次 ,平均增油 40t。 一、前言 油井吞吐注入的微生物 , 在油藏环境下生长 、 繁殖、 代谢 , 可产生有机酸 、 气体 、 生物表面活性剂 、 有机溶剂等物质 。 这些物质可改善原油及油层岩石的物性 , 使岩石渗透率增加 , 原油粘度降低 , 原油流动能力增加 , 油水界面张力降低 , 地层能量增加 。 从而使油井原油产量上升 。 二 、 微生物吞吐机理 三 、 微生物吞吐选井原则 一般来说,所在油藏即将枯竭,原油中含有较多的沥青质、石蜡等重质组分,井筒周围区域内具有一定的残余油的油井,都较适宜进行微生物吞吐。 1、 施工简便 , 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从套管直接注入 , 在不影响油井生产的情况下也可施工 。 2、 施工剂量少投入费用较低 , 一般一口井一次用微生物 1 3、 施工液不损伤地层 , 产出液不腐蚀管柱和管线 。 4、 可最大程度改善油藏特性 , 对地层具有改善作用 , 对原油具有降粘作用 。 四、微生物吞吐技术优点 五 、 应用情况及效果 、 应用简况 我厂 04年 12月份在文明寨油田明 364油井进行了一次微生物吞吐施工 。 注入微生物菌液80微生物母液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州商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与计量》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财务软件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人大金融考试题及答案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统计与软件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华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前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大数据量化综合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交通工程)综合试题及答案五
- 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水平考试押题一卷及答案
- 2025年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水运材料)练习题及答案二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2024年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跆拳道竞赛规则
- 公司介绍-校园招聘-北汽
-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数学好玩 图形中的规律|北师大版 含答案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GB/T 16886.18-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
- 果子店漫社-动漫节
- 培训-011亚马逊物流及仓储
- 低压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预报基础知识收集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