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某织造染整服装厂人力资源报告范本_第1页
2009某织造染整服装厂人力资源报告范本_第2页
2009某织造染整服装厂人力资源报告范本_第3页
2009某织造染整服装厂人力资源报告范本_第4页
2009某织造染整服装厂人力资源报告范本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一、2009 年人均效率指标分析 人均年生产值为 709090 元,去年同期相比提升 5525 元,在引进新型机器,减少用人数量后,人均 年生产值没有明显下降,但较预算仍有 40910 元差距;主要原因为 4-6 月新机台配试生产过程中,机台 利用率偏低,三等品及不良品所占比率较高(详细数据见财务报告) 。 二、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结构主要按岗位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龄结构等。 1 岗位人数结构 截止 12 月 1 日为止,公司人员结构如下: 织厂 358 人,染厂 266 人,服装厂 362 人,总部及后勤保障人员 118 人 织厂管理人员(含行政办公)61 人,质检人员 12 人,一线操作工 262 人,保全工 18 人,杂工 5 人。 其中一线操作工月平均缺岗率为 6.87%,平均为 18 人; 染厂管理人员(含行政办公)48 人,质检人员 32 人,一线操作工 140 人,污水处理 13 人,杂工 3 人,技术中心 22 人,检测室 8 人 其中一线操作工月平均缺岗率为 12.86%;平均为 18 人 服装厂管理人员(含行政办公)29 人,品检人员 15 人,一线操作工 315 人,杂工 3 人; 其中一线操作工月平均缺岗率为 20.99%;平均为 66 人 总部及后勤保障,综合管理部 11 人,技术研发部 18 人,营销部 39 人,财务部 10 人,安保 14 人, 食堂 9 人,车队 10 人,环保 7 人 月平均缺岗率为 4.23%,平均为 5 人 综合公司人员缺岗率看,染厂及服装厂的一线操作工月缺岗比率较大,对比织厂及总部,结合日常 例询沟通记录,主要原因如下: 1、染厂工作环境艰苦,夏日室内温度高,根据抽测温度达 47 度,新员工难以融入;虽经过提高待 遇,给予特殊补贴等形式留人,但仍造成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2、宿舍为老式宿舍,内置设施欠缺,因承重问题,无法修建卫生间、安装空调,员工无法下班后有 效休息;(解决措施,鼓励员工外住,给予住宿补贴,但针对外部房屋租金偏高 250 元以上,补贴偏低 70 元,效果不佳) 2 3、染厂管理层多数为多年老员工,管理手段较单一,缺乏耐心,矛盾频发; 4、服装厂因为订单集中,在淡季时,人员流失严重,旺季到来时,一下子面对人员员需求,短期内 无法保证人员到位; 5、服装厂今年采取零补贴制度,造成新员工进厂后,因对布料、工艺、款式不熟悉,而无法获得理 想收入,新员工保有率低。 2 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为 25 岁以下、26 岁35 岁、36 岁45 岁、45 岁以上四个区间。 截止 12 月 1 日为止,公司人员年龄结构如下: 织厂 25 岁以下 212 人占 59.2%、26 岁35 岁 69 人占 19.27%、36 岁45 岁 45 人占 12.57%、45 岁 以上 32 人占 8.94%。 染厂 25 岁以下 28 人占 10.53%、26 岁35 岁 65 人占 24.44%、36 岁45 岁 120 人占 45.11%、45 岁 以上 53 人占 19.92%。 服装厂 25 岁以下 75 人占 20.72%、26 岁35 岁 188 人占 51.93%、36 岁45 岁 72 人占 19.89%、45 岁以上 27 人占 7.46%。 总部及后勤保障 25 岁以下 52 人占 44.07%、26 岁35 岁 42 人占 35.60%、36 岁45 岁 15 人占 12.71%、45 岁以上 9 人占 7.63%。 根据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 45 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 位次多,代表 36 岁45 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 20 岁35 岁的低龄员工。可看出公司 织厂、总部比例较为理想,但染厂人员结构比例出现严重倒挂现象,年龄结构偏大,不利于染厂 5 年后 的人才储备,而且 45 岁以上人员的比例占到近 20%,严重降低企业效率。服装人员的比例现象是多年服 装行业的结果,在三年前或更久,服装厂因工资水平较高,从事此行业的人较多,但随着服装行业的不 景气,造成新生代愿从事此行业的越来越少,现在虽然有较多的中生代做为支撑,但 10 年后的人员情况 值得公司考虑。 建议:结合月人均缺岗率和年龄结构比率分析,建议公司在新的一年中人力资源政策应该更多向染 厂倾斜,包括后勤保障、招聘费用、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福利等。 3 学历结构 学历分为五类:硕士及以上、本科、大专、中专、初中及以下。 硕士及以上,织厂 1 人,染厂 0 人,服装厂 0 人,总部 2 人;占 0.27% 本科,织厂 10 人,染厂 15 人,服装厂 2 人,总部 53 人;占 7.25% 3 大专,织厂 32 人,染厂 21 人,服装厂 8 人,总部 23 人;占 7.61% 中专,织厂 18 人,染厂 20 人,服装厂 5 人,总部 1 人;占 3.99% 初中及以下,织厂 297 人,染厂 210 人,服装厂 347 人,总部 39 人,占 77.36% 从以上数据中可明显看出,公司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低学历的员工占据了企业多数岗位,公司近阶 段虽在重要岗位(如技术研发部门、化验室、检测室、品检、文职等)加强高学历人才引进,并与五所 纺织染整大专院校合作,但只解决了部分岗位的人员素质问题,做为公司生产主力的一线生产部门,基 本还是低学历为主,最直接的问题是基层管理人员选拔面低,基层的理解力、沟通能力、执行力都出现 严重问题,如产品品质无法有效提高,工作流程经常性违规操作,偷改工艺等现象屡次发生。 建议:一方面充分尊重现有基层管理层的忠诚度和努力,但通过内训及送出培训等方式,提高管理 理念与思想;一方面在新的一年中,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强储备干部一职的引进,有薪资、福利待遇等方 面给予储备干部一些倾斜,如住宿标准、工作轮转等。可和河南纺院、陕西纺院加强合作,引进能在基 层扎根发展的学生,加以培养。争取三年后,能培养一批有学历有态度的基层管理人员。 4 工龄结构 工龄分为 1 年以下、1-3 年、3-5 年、5 年以上。因服装厂建厂不足 3 年,不纳入分析。 1 年以下的员工,织厂 75 人,染厂 66 人,总部 21 人;占 21.83%742 1-3 年,织厂 190 人,染厂 85 人,总部 45 人;占 43.26% 3-5 年,织厂 65 人,染厂 75 人,总部 36 人;占 23.72% 5 年以上,织厂 28 人,染厂 40 人,总部 16 人;占 11.32% 三、分析和建议 织厂、服装厂、染厂在过去的一年中,染厂从人员管理到品质产量方面问题最多,而且因为织厂、 服装厂从宿舍到车间都是新建(新修) ,基础设施齐全,配置优越,而染厂相对落后,生产环境却是最艰 苦的。所以在此主要针对染厂提出分析与建议。 染厂在人力资源异动方面矛盾突出,人员从管理层到一线操作工,普遍素质偏低。经常性出现管理 层与员工矛盾激化。多数管理层认为染厂是一个体力强度大的部门,不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染厂是整个 企业生产链中对色度、牢度、手感、条幅宽起决定作用的部门,事实上染厂过去的创新能力低下,只能 被动根据老工艺进行对色、打色、牢度,无法根据客户要求,市场需求量主动求变的能力。 染厂技术人员经过近两年的人才引进,彻底改变了工艺过时、染色和后整技术落后的局面,2009 年 4 共新出工艺 275 个,被客户采用 248 个,其中 205 个带来长期订单,35 个带来新的客户群体。工艺室、 检测室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工艺室出样速度现为每人每月均 135 个,二级以上 OK 样 129 个,现场再现样 115 个,相比较 2008 年,分别提高 36 个,45 个,43 个。检测室检测通过率为 96.32%,客户投诉明显下 降,所以人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效益。染厂管理层自身意识不足,管理思想陈旧,沿 用十年前的简单粗暴似管理,不愿培养接班人,害怕被人取代,都决定了染厂的管理混乱,矛盾频发, 去年因染厂原因退货和废品总计金额为 380 多万,后期调查结果显示,约 92%的原因为现场偷改工艺,漏 工艺,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6S 标准化管理中,唯一两个没能达标的部门为染厂定型车间和染色车间。 都足以说明管理人员素质低,并且不愿自我提升和改变,都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直接效益。 针对染厂问题,新的一年中,将在薪资方案中进行以下更改: 1、降低产量比例,提高品质奖比例; 2、设立基层员工学历奖; 3、提高储备干部待遇与福利,让其安心从基层做起; 将在培训方面进行以下倾斜: 1、增设班长、车间主任、现场品检的管理理论课程; 2、增设班长、车间主任、现场品检的沟通技巧课程; 3、增设厂长、车间主任管理方法与授权课程; 将在后勤保障上进行以下倾斜: 1、对染色、定型车间安装通风冷气设备,预计费用 25 万元; 2、所有宿舍从车间冷气口接入冷气,进行设备改装,预计费用 10 万元; 将在人才建设方面有以下重点工作: 1、化验室 xxx,2006 年毕业于 xx 纺织高等专科学院,染整工程专业,从 2006 年进入公司,多从事 于化验室工作,历任工艺员、化验室班长、对色班长,本人专业知识扎实,有较强的技术能力,欠缺之 处在于对现场生产的把控缺乏经验,本人又有很强的从事管理意愿,建议内部调动到染色车间,从事主 任助理一职,并在管理方面加强培训; 2、化验室 xxx,2006 年毕业于 xxx 纺织高等专科学院,染整工程专业,从 2006 年进入公司,多从 事于化验室工作,历任工艺员、化验室副主任,本人沟通能力强,有很好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员工多愿 与其交往,历届染整学生都是由她带,成长率较高,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建议同部调动至生产办,从事 厂长助理一职,协助厂长进行内部员工管理、化验室技术跟踪; 3、化验室 xxx,2007 年毕业于 xxx 工业学院,现代染整技术专业,从 2007 年进入公司,任工艺员, 本人性格活泼,做事泼辣,有较强原则性,适合管理岗位,建议晋升至化验室代班长一职; 4、染色车间 xxxx,2002 年毕业于 xxx 纺织技术学院,2004 年进入企业,一直从事现场对色班长了 5 职,本人性格内向,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