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_第1页
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_第2页
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_第3页
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_第4页
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 语文 试题卷 说明: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卷面满分为 150 分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卷 1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选出下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 暮霭 i 挑剔 t 安谧 m 叫嚣 xio B. 伫 ch 立 溘 k 然 福祉 zh 朝暾 tn C. 谲 ju 诈 赘 zhu 疣 颦 pn 蹙 ch 敌忾 gi D. 邂逅 gu 缱 qin 绻 qun 僭 jin 称 chn。 伉 kng 俪 l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草菅人命 裨官野史 妍媸必露 洗尽尘滓 B. 一蹴而就 惩一敬百 食不甘味 飞短流长 C. 一愁莫展 素不相能 风竹残年 斩钉截铁 D. 形影相随 目不暇接 槁项黄馘 老骥伏枥 3、 为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 ) 改革开放需要的是开拓型的干部,而不是那种拍脑袋决策、拍胸打保票、拍屁股 责任的三拍干部 。 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 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 是事业心不强的人。 A、推脱 姑且 往往 B、推托 姑且 常常 C、推托 暂且 往往 D、推脱 暂且 常常 4、以下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我英勇的公安人员在车站守株待兔,一举将杀人后潜逃的罪犯擒获。 B、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 C、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D、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 B、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魏然屹立在天目旁边。 C、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 理。 D、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管得不严的医院,家属提着保温桶、拎着饭盒,直奔病房;管得严的,家属们则好说 歹说,软磨硬泡,怎么也得把饭送进去。 B、林肯在入主白宫以前,一直奔波于颠沛困顿之中,加上其貌不扬,又一贯不修边幅,常 穿一双粗绒线的蓝袜子、一双大拖鞋,甚至连领带都不会打,因此他初到白宫任职时,阁 员中的阔佬没有一个瞧得起他。 C、据报道,喜庆 90 寿诞的国家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有关立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预计不久该项工程即可起动。 D、1420 年建成的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皇帝居住的宫殿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当然是 禁域;而天上的紫微星位于中天,特别明亮,旁边群星环拱,于是皇宫就被称作了“紫禁 城”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9 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中国应发展风力发电(节选) 何祚庥 王亦楠 我国风电发展进展极其缓慢。尽管从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发电,但是目前仍然停留 在起步阶段,未有突破性进展。1995 年电力部曾提出 2000 年底我国风机规模要达到 100 万千瓦的目标,但截止到 2003 年底,全国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仅为 56.7 万千瓦,占全国总 装机容量的 0.14%。尽管已建有 40 个风电场,但平均每个风电场的装机容量不足 1.5 万千 瓦,远未形成规模效益。此外,在风机设备的制造水平上,已经成为国际主流机型的兆瓦 级机组在我国尚处于研制阶段,目前大型风机只能依赖进口,或与外商合作生产。 在发达国家中风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目前单机容量 500、600、750 千瓦的风电机 组已达到批量商业化生产的水平,成为当前世界风力发电的主力机型。丹麦新建的几个风 电场,单机容量都在 2 兆瓦以上;德国正在北海建设近海风电场,总功率在 100 万千瓦, 单机功率为 5 兆瓦,可为 6000 户家庭提供用电,计划 2004 年投产。这种 5 兆瓦的机组旋 翼区直径为 126 米,面积相当于 2 个足球场。发电机塔身和发电机总重量为 1100 吨,发 电机由 3 片旋翼推动,每片长 61.5 米,旋翼最高点离地面 183 米。该风电场生产出来的电 量之大,相当于常规电厂,而且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建成。 近 10 年来,风电的电价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并且在日趋接近燃煤发电的成本。 按目前技术水准,只要离地 10 米高的年平均风速达到 5-5.5m/秒以上,风力发电就是 经济的。科技进步可能把可利用风能的风速要求进一步降至 5m/秒以下。 据估计,世界风能资源高达每年 53 万亿千瓦时,预计到 2020 年世界电力需求会上升 至每年 258.578 万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全球可再生的风能资源是整个世界预期电力需求 的 2 倍。我国也拥有可供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据初步探明结果,陆地上可开发的 风能资源即达 2.53 亿千瓦;加上近海(15 米深的浅海地带) 的风能资源,全国可开发风能资 源估计在 10 亿千瓦以上。与之对照,我国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仅为 3.9 亿千瓦!我国 2003 年的装机容量为 3.85 亿千瓦,所以国外专家评论,中国单靠风力发电就能轻而易举的将现 有的电力生产翻上一番。 近两年中国出现大面积的缺电,风能发电对于缓解缺电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因 为风电的诸多优势中,一个重要特点是风电上马快,不像火电、水电的建设需要按年来计 算,风电在有风场数据的前提下其建设只需要以周、月来计算,即风场是可以在短时间内 完成的。世界风电正在以 33%甚至在部分国家以 60%以上的增速发展,参考世界发达国家 的经验,我国完全有可能以迅速发展风电的模式来解决我国燃眉之急的电力短缺。 (选自 中国教育报 ) 7对“我国风电发展进展极其缓慢 ”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发电,起步很晚。 B全国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C没有安装国际主流机型的兆瓦级机组。 D风能资源不足,导致电子部提出 2000 年底我国风机规模要达到 100 万千瓦的目标没 实现。 8关于发达国家中风电技术状况,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丹麦和德国的风电场,单机容量都在 2 兆瓦以上。 B当前世界风力发电的主力机型是单机容量为 500、600、750 千瓦的风电机组。 C发达国家的发电机无论是容量,还是体积都很大。 D5 兆瓦的机组旋翼区直径应为 126 米,发电机塔身和发电机总重量应为 1100 吨,旋 翼离地面应为 183 米。 9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火电、水电的建设需要按年来计算,风电在有风场数据的前提下其建设不按年计算, 即风场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B风电成本低,时间短,见效快,所以电力短缺的地区应大力发展风电。 C世界风电以 33%甚至 60%的进度发展,参考世界发达国家经验,我国风电完全有可能 高速发展。 D由于中国近两年出现大面积停电,所以,中国要发展风能发电。 三、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2 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梓人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得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 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 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管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 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 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 向之。梓人左执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 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 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 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则其姓字也。凡 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视木之能举 凡执用之工不在例 B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愿佣隙宇而处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不能说明梓人手艺高明的一组是( )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管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 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 委群材,会众工。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此话说明梓人是一个没有 本事的人。 B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中的“笑”字,说明作者看不起梓人,有讥笑 嘲讽之意。 C作者在叙写梓人事迹时,先抑后扬,逐层展开,因而具有曲折深细的特点。 D “余圜视大骇” ,一个“ 骇”字,写出了梓人的妄自尊大。 卷 2 四、填空题(共 14 分) 13、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 (5 分) 。 (2)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5 分) 。 14、名句默写(共 4 分,选做 4 题) (1 )花径不曾缘客扫, 。 (2 ) ,月涌大江流。 (3 )吴楚东南坼, 。 (4 )信知生男恶, 。 (5 )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五、古诗文阅读(8 分) 15、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 失:失群。寒塘句:指孤雁盘旋空中,孤踪自怯,欲下又不能下。渚:水中 小洲。矰:短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后以“矰缴”喻伤人之物。 (1 )怎样理解“孤飞自可疑 ”中的“疑”字?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2)全诗紧扣“孤”字次第展开,字字珠玑,而无一处闲笔。请结合作品简要谈谈你的 理解。 (4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22 分) 沉船 高洪波 三十九岁的年龄。你已经为国捐躯了。你沉入一片浓且稠的黑暗中,有咸且腥的海水 呛入你的肺,你吐出最后一个含氧的气泡,努力睁大双眼,想最后看一眼你的致远舰,你 的龙旗,你的被炮火熏黑了脸膛的下属们,以及那只挥之不去的爱犬。可是你已经望不见 这一切,你摇摇头,想赶走罩在眼前的无边的黑暗,可惜你连这点力气都没有了。残存的 脑中的最后一点意识正渐渐消散殆尽。你知道自己已不再属于自己,也许这就是死吧?你费 力地想道。 海水再次涌入你的鼻腔黄海的咸且腥的水。你已不再有任何知觉,海水吞没了你, 一尾小鱼从你的鼻尖上游过,它游动的尾鳍掠动了你的睫毛,你努力想再看一次看一眼这 生活过三十九个春秋的世界,可是一切已经远去。小鱼受惊般倏然游走,如一支离弦的羽 箭,海水又涌了上来。 一座海是一座坟墓。 惟有这样的广阔墓地。才可以安放你的灵魂。一个舰长的不屈的灵魂,一个十九世纪 中国武士英武豪壮的灵魂。一个为了军旅的荣誉,为了祖国和朝廷的光荣舍命相搏的好汉! 以你的游泳技能加上在你身旁拼命游动的伙伴、爱犬,你完全能够借助自己和别人 的力量生存下来,可是你断然拒绝了这种选择。人在舰在,既然生死与共的致远号已沉入 水中。那莫名的悲愤想必让你痛不欲生。你恨狡黠的敌手吉野最后施放的那枚鱼雷,也恨 自己躲闪不及,壮志未酬,壮志未酬呵。弹尽后的最后一次攻击,大无奈和大无畏的一击 被鱼雷无情地阻隔了,否则,舰与舰相撞的霎那,定然是惊天动地的别一种景象。 邓大人就这样走了。 致远号巡洋舰也这样沉没了。 人类与海洋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沉船是割断这种联系的最残酷的方式之一,尤其是 海战中的非自然沉船。写到这里偶翻清稗类钞第六册,内中有邓壮节阵亡黄海 。可 以作为这篇短文的古典式收尾: “光绪甲午八月十七日。广东壮节公世昌乘致远舰与日人战于黄海,致远中鱼雷炸沉, 邓死焉。先是,致远之开机进行也,舰中秩序略乱,邓大呼曰: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 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奚事纷纷为?况吾辈虽死。而海军声威不致坠落,亦可告无 罪。 于是众意渐定。观此则知邓早以必死自期矣。邓在军中激扬风义,甄拔士卒。有古烈 士风。遇忠孝节烈事,极口表扬,凄怆激楚使人雪涕。 ” 邓世昌完全有可能游回岸上的,但他断然选择了死亡。 “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何等 地凛然豪壮!谁说千古艰难惟有一死,邓世昌沉海的选择,在我看来自然而然,较之 泰坦 尼克号上男主角的情意绵绵来,更惨烈更悲壮也更具男儿血性! 邓世昌的爱犬最后也随他而去。据说这只通灵性的狗一直想救主人,衔着他的衣袖不 肯松口,邓世昌断然推开了它,当他们目光对视时候,这只小狗想必读出了自己主人必死 的决心,它便以身殉主了。 这只小狗没见诸正史,电影甲午海战中也缺少了这一笔,可我相信这是历史的真 实。 三十九岁的邓世昌,邓壮节,邓大人,以辽阔黄海为自己灵魂的栖息地,精神的驰驱 场,任浪花飞溅,激情澎湃着,直到一个又一个世纪 16 “三十九岁的年龄” “三十九个春秋” “三十九岁的邓世昌 ”,作者为什么反复运用同 样的数字?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 分) 答: 17文中画线的“内中有邓壮节阵亡黄海 ,可以作为这篇短文的古典式收尾 ”一句, 已点明要以引文结尾了,可作者为什么又写了下面几段?请简要概括作者这样写的原因(6 分) 答: 18结合原文,体会作者所写“一座海是一座坟墓”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饱含着怎 样的情感?(6 分) 答: 19作者在文中写了邓世昌的爱犬,这样选材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答: 七、语言运用(共 10 分) 20、 2005 年 4 月,连战为了和平来到大陆,还特意书写了“中山美陵”,并对“美”字和 “陵”字进行了特殊处理(“美”字少写了一横;“陵”字少写了一撇) ,请说出“中山美 陵”中的“美”字和“陵”字的深刻涵义。 (6 分) “中山美陵”中“美”字的深刻涵义。 答: “中山美陵”中“陵”字的深刻涵义。 答: 21、谜语,由谜面和谜底构成。请参考下例,写出相应的谜底。 (4 分) 例:谜面:夜半钟声(打一成语)谜底:一鸣惊人。 谜面:神舟六号游太空(打一艺术)谜底: 。 八、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 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 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 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 ” 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 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 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 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800 字以上。 2007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卷(10 月) 语文 答题卷 一、二、三、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A D D A B B A A C C 7答案:B 。 ( A、,目前仍停留在起步阶段,没有突破性进展。C、,文中没有依据。 D、,文中无依据。 ) 8答案:B 。 (A 、,丹麦新建的几个风电场和德国正在北海建设的近海风电场在 2 兆 瓦以上,在其他地方建设的风电场情况不明。C、,文中无依据。D、,没有这个规定。 ) 9答案:A。 (B、,发展风电要有一定的风能条件。C、,这不是在讲发展中国风 电的意义。D、,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 10 A。 (A 项中,前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后一个“之”是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B 项中,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可翻译为“但是” 、 “却” ;C 项中,两个“而”字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 项中,两个“其”字都是代词,前 者代“木匠” ,后者代“他” 。 ) 11答案 C。 (是说他使用的工具,是讲众工匠怎么样, 是说那里堆了很多材料, 汇聚了很多工匠。 ) 12答案 C。 (A 、这是作者在不了解他的情况下得出的;B、文中无依据;D 、这个“骇” 字写出了梓人技艺的高明非凡。 ) 四、填空题(共 14 分) 13、 ( 10 分) ( 1)一会儿众工匠刀砍斧削地动起手来,一个个都看他的眼色。 (得分点:斤 (斧子,这里指用斧子) 、色(眼色) ) (5 分) (2 )那些不能胜任的工匠,被他怒喝,退到一旁,也没人敢恼恨抱怨。 (得分点:退(使 动用法,使之退) 、愠(恼恨) ) (1)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 (5 分) 14、名句默写(共 4 分,选做 4 题) (1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5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五、五、古诗文阅读(8 分) 15、 ( 1)参考答案:“疑”字在这里是疑惧、心有余悸的意思(1 分) 。孤飞虽然不一定丧 生,但失群毕竟是可怕的。从表面看,无疑是宽慰之词,但耽心之情更为强烈,耽心的是 怕逢箭矢(2 分) 。表现了作者飘泊宦游他乡的孤独凄凉忧虑的思想感情(1 分) 。 (2)参考答案:首联写孤雁的离群背景,借孤雁以浇离愁之情。颔联是特写镜头, 集中刻画那只失群的孤雁。这是作者客居他乡,孤独无依的自画像。颈联写孤雁展翅奋 飞,然而仍然是孤独无伴,凄凉寂寞。尾联抒发作者的美好愿望和矛盾心情。 “孤”字无 处不在,一个“孤”字,全诗神韵天成。 (每答对一点即可得 1 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1 ) (4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22 分) 16作者反复强调“三十九”这个数字,是为了表达自己对邓世昌英年早逝的遗憾( 2 分) 。 三十九岁,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有可能做出一番事业的年龄,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强壮、 最有经验、最辉煌的年龄,然而邓世昌就是在这个年龄为国捐躯了!作者通过反复(1 分) , 表达自己对爱国将领的崇敬与爱戴,表达了自己对生死抉择的深沉的思考(2 分) 。为祖国、 为民族而牺牲,是悲壮的、不朽的(1 分) 。 17尽管引文已经用“古烈士风”对邓世昌的一生做了评价,但作者仍觉得没有把自己 对爱国英雄的崇敬与赞扬表达充分,于是加了两部分内容,一是邓世昌当时是可以逃避一 死的,自己识水性、部下紧跟随、爱犬也会救主人,然而他选择了与舰同亡,显得更惨烈、 更悲壮、更有男儿血性,更显爱国情怀。 (3 分)二是爱犬救主不成,便以身殉主,从而更 垫高了邓大人死得悲壮、死得有骨气、死得豪气慷慨。(3 分) 18一座海,是黄海,波澜壮阔、辽阔无垠,千丈难度,万斗难量(1 分) ;一座坟,是 邓大人的坟,虽葬一人,但他的民族豪气、爱国精神却正如大海般难以测量(2 分) ;以此 歌颂民族英雄,表达出作者对邓世昌的无比爱戴与崇敬(2 分) ,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爱国 情怀、豪华情壮志。 (2 分) (也可参考化用文中原句“惟有这样的广阔墓地,才可以安放 你的灵魂。一个舰长的不屈的灵魂一个十九世纪中国武士英武豪壮的灵魂。一个为了军 旅的荣誉。为了祖国和朝廷的光荣舍命相搏的好汉”) 19邓世昌的爱犬,与主人形影不离,即使在激战中。但邓世昌却在爱犬想救自己时把 它推开,这表明了他为国尽忠,必死的决心。而在中国流传着很多义犬救主、殉主的故事, 连狗都懂得选择为忠义而亡,何况人呢?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衬托邓世昌牺牲的意义,为了进 一步表现中华民族抗击外辱的光荣传统。 (2 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 由衷赞颂。(2 分) 七、语言运用(共 10 分) 20、参考答案:连战写的“美”字,表面上看,少写了一横,是一个错字,但实际上, 这个错字告诉我们:现在是“美中不足” ,缺少的那个“一” ,可理解为“统一” 。只有有了 这个“一” ,才能实现海峡两岸的长期和平统一,那才是完整的“美” 。连战所书写的 “陵”字少写了一撇,意思是:连战来大陆,是为和平而来,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