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2012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2012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2012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2012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上海中考语文预测卷 (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00分钟)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阅读(90 分) 一、文言文阅读(42 分) (一)默写(18 分) 1复行数十步, 。 (桃花源记 ) 2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 3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4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 6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 (二)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 78题(4 分)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朝的 (2 分) 8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孤 村 落 日 残 霞 , 轻 烟 老 树 寒 鸦 ”描 绘 出 萧 瑟 、 冷 清 的 秋 景 。 B “一 点 ”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 “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 “青 山 绿 水 , 白 草 红 叶 黄 花 ”描 绘 出 秋 日 美 丽 的 景 象 。 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三)阅读下文,完成 911题(8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 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上述语段节选自课文 (2 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由 是 感 激 , 遂 许 先 帝 以 驱 驰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中诸葛亮自叙生平及以身许国的经历是告诉后主自己精诚报效先帝的原因。 2 B第段中诸葛亮概述 21年不平凡的历程,以表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奋发图强。 C第段中诸葛亮希望后主能支持攸 之 、 祎 、 允 等 一 起 随 他 率 师 北 伐 。 D第段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 1215题(12 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帝御试进士,便令公 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 【 注释】 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阙下:此指朝廷。御试进士:由皇 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 分) (1)晏元献公为童子时 ( ) (2)上极爱其不隐( ) 13正确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 分) 张文节荐之于朝廷 14晏元献“乞别命题”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分) 15晏元献是一个 、 的人。 (4 分) 二、现代文阅读(4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21题(23 分) 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 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 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 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 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 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这样的人,你能说 他没有智慧吗?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 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 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 骊得珠;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 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 3 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 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 的智慧过人之处。 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 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 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它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 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 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 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 最为清澈,最可宝贵。 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 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 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 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 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 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 运用学问。 (作者 罗家伦 选文有删改) 16 “探骊得珠”是指泅入深水,得到价值千金的珠子。在本文第段中它的意思是 (2 分) 17第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 分) 18第段中加点词“必须”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 (3 分) 19说说你对第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 (4 分) 20本 文 的 中 心 论 点 是 (3 分) A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B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C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D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 学问。 2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7 分) (1)全文围绕“学问和智慧”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段)阐述了 4 ; 第二部分(段)阐述了 (2)全文的论证结构属于 关系 A总分 B并列 C层进 D对照 (二)阅读下文,完成 2227题(25 分) 谁都可以是天使 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则 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的 DJ。 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在离西湖不远的一条小弄堂里,已经 有 3年的时间。里面还有四五户人家,跟那些叽叽喳喳讲着南方方言的人,我们少有往来。 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个都有一把铁门上 的钥匙。我们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 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 门锁上。有时我在想,是否是因为南方人比北方人要警惕。 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 那时我做的是下午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赶到电 台。在夏天我有午睡的习惯。太太那天正好在报社拼版,在午不会回来。平时午睡都是太 太叫我起床,那天我就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离直直播只有半小时了。以往的这个时候, 我已坐在办公室里抱着一堆唱片准备进直播间了。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走到院子里,看 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上。我首先看在院子里是否还有其他的人, 结果我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手忙脚乱了起来。院墙出奇地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 ,房间里又没 有装电话。 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缝 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会超过 10岁。炎 夏的午后,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大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 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 我喊住他,我想请他去巷口给太太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口之 前我首先想的是我是否应该先给他一点零钱作为一种报 chu。我翻遍我的口袋,除了张百 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 100元当做是“零钱”给一 个乞丐。 我飞快地跑回屋子想找出一些零钱,没有成功。然后我看到橱柜里放着的两个大大 的昨晚剩下的馒头。隔着铁门,我把那两只还很松软的馒头递给了他。我看得出他很高兴, 他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向我道谢,转身准备离开。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 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一张百元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 那张纸币,然后看了看我。我试着对他微笑,隔着门,我再次对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 我非常着急。然后我看到他飞快地向弄堂奔去。 10 分钟以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的安慰是,他不回来 是对的他不理一个愚笨的孩子。 然后我的邻居回来了,邻居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的士。 直播没有延误。 5 晚上问起太太,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着对太太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太太笑 我。我和太太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已。我和太太的生活 一如既往。 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太太在忙着搬家。有文华路上,我们终于分期付款有了自己 的房子。大铁门敞开着,我和太太与那些搬家公司的人一起忙里忙外。太太突然对我说, 门口有人叮着你看呢,顺着太太的目光望过去时,接着就愣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 他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我看他的时候,他的眉字微微 地舒展了一下,然后,他伸出他的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 是一张揉成一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只手伸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太太。他似乎 是个一贯沉默的孩子。 他还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 那天他沿着长长的巷子刚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 伙伴救了他,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 尽管我们告诉他他可以保留这张纸币,这 100元是他的了,可是男子走的时候,还是 固执地把钱留了下来。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 也许,生活可以庸俗地把城市当中的人分为三六九等,但是那一瞬间,我开始相信, 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 亮别人的人生。 22 (1)根据拼音写汉字(1 分)新课标第一网 报 chu ( ) (2)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看,第 6段加点词语“狗急跳墙”本来是 词,在文中的含 义是 。 (2 分) 2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事件(3 分) 24 第七段划线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表达作用是 (5 分) 25、 请在第 20段横线上添上体现小乞丐最重要品质的关键词,并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 的作用。 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 作用:1 2 (5 分) 2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开头似有拖沓之嫌,但却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因素。 B 第 13段中的两个笑都是嘲笑之意 C第 14段中的划线句中的感叹号表示此时“我“惊喜”的感情强烈。 D 第 18段属插叙,补充交代下乞丐未能完成我的嘱托,无故消失两个月的原因 27、 细读第九段划线部分,根据有关小乞丐和我的描写,请用 80字描述小乞丐当时心 理变化的过程。 (8 分) 6 第二部分 作文(60 分) 28题目:最好的奖赏 要求:1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答题要点及评分建议 第一部分 阅读(共 90分) 一、文言文阅读(42 分) (一)默写(共 18分,每题 3分,错一字扣 1分,扣完为止。) 1 豁然开朗 2 明月松间照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7 4 赢得生前身后名 5 留取丹心照汗青 6殚其地之出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 78题(共 4分,每题 2分) 72 分。白朴 82 分。D (二)阅读下文,完成 911题(共 8分) 92 分。 出师表 10 3 分。 (我)因此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 113 分。C (三)阅读下文,完成 1215题(共 12分) 124 分,各 2分。2 分。是 2 分。很、非常 132 分。张文节向朝廷推荐他(晏殊) 。 142 分。晏元献十天前已做过这个题,草稿也在。 154 分,各 2分。诚实、有才、自信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 48分) (一) 学问与智慧 (23 分) 162 分。对问题探究很深,能把握核心。 174 分,各 2分。对比论证 通过对有学问没智慧和有智慧没有很好学问的人的对比, 鲜明地论证了学问并非智慧。 183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