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 14 级第三册语文第一次综合考试语文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20 分) 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3 分) 八月风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2给加点字注音或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C )(2 分) A、分道扬镳(bio):各走各的道路。 参差(cn c):不整齐,不一致。 B、安谧(m):安静 矜(jn)持:竭力保持端庄严肃的态度。 C、娓娓(wi )动听: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砭骨(bin): 形容使人感到非常寒冷。 D、眩(xun)目:耀眼。 矢(sh )志不渝: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3下面一段话的顺序已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C )(2 分) 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项羽,刘邦更懂得用人之道。 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 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 秦末,刘邦项羽相争。 A B C D 4根据下面消息内容,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5 字)(2 分) 本报北京 12 月 23 日电(记者刘毅)12 月 23 日 8 时 54 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颗业务静止气象 卫星-风云二号 E 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按照预定的飞控程序,风云二号 E 星将于约 7 天后定位于东经 12350 赤道上空。卫星定点后, 中国气象局将对风云二号 E 星进行在轨测试。随后,E 星将进入轨道存储备份模式,根据需要接替 已超出设计寿命的风云二号 c 星,这对于确保我国静止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具有重要 意义。 答: 。(风云二号 E 星成功发射) 5默写填空。(3 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下面是一位同学拟订的“ 初二语文学习计划”正文部分,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6 分 初中三年中,初二学年是关键的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的语文成绩,现制订学习计如下: 第一,课前谨遵吾师之教诲用圈点批注法预习课文,遇到生字词勤查工具书;课上积极思 考,认真作笔记;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同时,抽出时间复习数学、英语和物理。 第二,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好文章,每周背诵两首古诗词;多看报纸杂志,开阔自己视野。 第三,利用课余时间练字,每天抄写一篇短文,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四,坚持课外练笔,每周主动一次找老师当面批改,使自己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1)与本计划内容无关的一处是_。3(只填序号) (2)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 _2_。 (只填序号) (3)语序不当的一处是_6_。 (只填序号) (4)成分残缺的 一处是_5_(只填序号) ,应改为_。 (添加“习惯” ) (不改变原意) 7下列对水浒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 分) A 水浒传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 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 B八十方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杀死仇人,毅 然投奔梁山泊。 C鲁智深嫉恶如仇,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 D宋江劫法场,杀四虎,三打祝家庄,还要 “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二、(40 分) (一) 、阅读走进纽约中的两段文字,回答 812 题。 (15 分) 但与横空出世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两座并肩大厦相比,这些建筑又统统显得微不足道了。 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 贸中心是三只肯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登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登上珠穆朗玛峰, 虽不见白雪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万里长风如透明的长天巨龙,正以七八十里的时速掠过, 龙爪和龙鳞,碰撞着,撕扯着每个人的衣裳和头发,使每个人都狼狈得如同龙的掌中玩物,无法站 稳。你以为你来到九天之外了,其实,你还没有离开纽约,只是容光焕发力大无穷的纽约站起来了, 纽约这个巨人站得好高,而你,是站在纽约肩上,你的脚掌分明还能感到纽约的体温。俯首望去, 周围那些一下变得谦卑起来的摩天大楼都是上肥下瘦,上宽下窄,上粗下细,向两边歪斜。俯首望 去,只见把无数的大楼小楼,无数的长街短街,无数的繁华闹市,与沼泽、海湾以及哈得孙河互相 穿插浸淫着,并且杂着无数的车和些许的船,它们都像被一只神奇的大手推得很深很远,如化作小 人国的物事。而环顾四周,目力所及,茫茫苍苍以至于无,而一切皆与我等距,纽约的疆界如被圆 规画成,活脱脱是一个大圆。于是纽约这个最国际化的大都市,就很有些象征意味,很像一颗画在 纸上的地球了。 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北中国的一个飘着最美丽的民歌的 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我出生在那个年代, 一个叫埃德加。斯诺的著名美国记者正在那儿感叹,就像我此刻正为纽约发出感叹一样。斯诺当然 不久就回到了他的美利坚,我却在那儿长大,因而深深地打上了那儿的印记。此刻,万里迢迢跨洋 过海走来,被浪涛洗过,被长风扫过,被纽约的手轻柔地拍打过,我的身上却还带满了那儿的红旗、 炭火、黄土、米酒和野艾的气息。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对它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 代文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 横空出世: 烙印: 容光焕发: 伟岸: 9、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大意。 (2 分) 10、按要求填空。 (3 分) 第一段文字中“三只肯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比喻的是 第二段文字中“最美的民歌”指的是 第二段文字“我却在那儿长大,因而深深地打上了那儿的印记”中的“那儿” 指的是 11、 “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2 分) A、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迈开大步,力争早日赶上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现代文明。 B、跟上纽约发展的节奏,迈开大步,力争早日融入以美国为目标的西方现代文明。 C、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迈开大步,力争早日离开荒凉平穷的黄土高原。 D、让黄土高原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迈开大步,力争早日走出荒凉鱼贫穷。 答:( ) 12、第二段文字中埃德加。斯诺的感叹和作者的感叹相同吗?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4 分) 答: 8、略 9、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及作者在上面俯看到的景物与感受。 10、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 信天游等陕北民歌 黄土高原 11、A 12、不同,应该是相反的, 美国记者时生活在大都市,面对黄土高原的原始和苍凉发出的叹息。作者时走进纷繁复杂的大都市 而对社会进步与纽约和家乡巨大反差的感慨。 (二)阅读乡愁诗人与运河这篇文章,完成 1317 题。(15 分) 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要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 还有老人梦牵魂想的亲人。50 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 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老人是老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几十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上的土是新的, 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上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已故的上辈。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 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老人是余光中。 外婆、母亲和妻子都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 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记这条与亲人底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 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线竖一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 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川流不息,闪闪 发光。 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海。 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 时时复燃呢? 见不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一个村庄、用喝过一条运河 水、同样一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 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争开眼,小伙伴们却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物是人非了。 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城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 19 岁,正是长 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 大运河回,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洌 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尖随风而落,说 这如何盖得住 50 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的闻着,说我闻到这熟 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恰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 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 总会发挥他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 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两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13、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正确的词语。 (2 分) :形容日夜思念。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14、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填完整。(2 分) 故地凭吊 徜徉 抒怀 15、品味语言,按要求填空。(4 分) 清明节的大运河,总在黏稠住入的沉沉思绪。 品味:既点明特定的 ,又隐含了水与人的特殊关系。“黏稠”体现关系之 ,“沉沉”表现思绪之厚重绵长。 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品味:表达了乡愁诗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沧桑感“一百米”突出 , “一走就走白了头发”突出岁月易逝、 。 16、结合全文谈谈下面句子中两个“惆怅”的不同含义。(2 分) 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 惆怅 17、文章引用乡愁一诗,有什么作用?写出两点即可。(可以从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作答 4 分)。 18、文章结尾处,诗人把自己比作运河里的一滴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 分) 答: 14 级三册语文第一次综合考试题 3 (二)13魂牵梦萦 颠沛流离 14、凭吊 老屋(2 分。每处 1 分。意思接近即可。) 15例如:看着清洌洌的井水,想到一汪日月潭;看到老屋墙上飘落的尘埃,想到 50 多年的乡愁; 看到横跨运河的洽盛桥,想到构建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大桥。 (2 分) 16前者是指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后者指目睹故乡物是人非的落寞(或指一辈子颠沛流离的愁绪; 或指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忧虑) 。 (2 分) 17使文章思乡怀国的情感更加浓郁(或渲染了思乡怀国的情感,增加文章感染力和抒情性) ;以 乡愁诗照应题目中的“乡愁诗人” ,使主旨更加鲜明;引出诗人余光中。 (3 分。答出 1 条,得 2 分;答出 2 条,得 3 分。 18 “一滴水”的比喻寄托了诗人对祖国故土的赤子之情、报效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土统一民 族团圆的坚定信念(3 分。答出 1 条,得 2 分;出 2 条,得 3 分。 ) (三)阅读满井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19-22 题。 (10 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 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 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 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9.判断下列词语的解释,对的打“”,错的打“”。 4 分 、冻风时作:冷风时不时地刮起来。( ) B、 乍明:开始发出光亮。( )C、恶能无纪:哪能没有出去记游的事呢。 ) D、浃背:湿透了背部。浃,湿透。( ) 20、本段主要是写城郊之春景,以写景为主,兼有议论抒情,作者抒发的是( )1 分 、歌赞春光明媚之情 、赞美满井山清水秀人美之情 、春游的感慨 、春游时悠然轻松的喜悦之情。 21、翻译下列的句子。1 分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 2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 分 、选文写的是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心情。( ) 、此段写郊外的景色,先用“稍和”总写天气情况,然后依次分写高柳夹堤、土膏微润、山、水、 柳、麦和游人及鸟鱼。( ) 、麦田浅“鬣”寸许和毛羽鳞“鬣”中的“鬣”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兽颈上的鬃毛”。( 0) 、文中写山和水时都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前后文还采用了照应的方式,如:“麦田浅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讲解
- 民法学课件内容
- 并条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 安全小故事合集讲解
- 新质生产力的“四新”核心要素
- 民族课件内容
- 民族节日课件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4章 概率分布
- 幼儿园的工作方案汇报
- 2025年环保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附答案)
- TCTBA 001-2019 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
- 《挠曲电理论及应用》笔记
- 薄弱科目的攻克策略
- 2024年山东省国家安全主题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 小学生倾听课件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物业服务标准》
- 初级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法律法规》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