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5-2016 学年四川省绵阳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垝垣 gu 颤动 chn 自出机杼 sh 汗流浃背 ji B纤腰 xin 猗郁 y 望风披靡 m 奄奄一息 yn C赍钱 j 守拙 zhu 咎由自取 ji 渐车帷裳 jin D罪愆 qin 卜筮 sh 契阔谈 q 大笔如椽 chu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落漠 常春藤 原型毕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斑驳 潭柘寺 没精打采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C题纲 明信片 了截爽直 蒲苇纫如丝,磬石无转移 D杂糅 流纨素 怨天由人 夙兴夜寐 糜有朝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 术之乡”。 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 却关系密切。 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 60 年的 历史画卷。 A异彩纷呈 异曲同工 如在目前 B源远流长 各有千秋 如在目前 C源远流长 异曲同工 跃然纸上 D异彩纷呈 各有千秋 跃然纸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微博实名制可能会对用户的活跃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有 利于提高微博媒体营销和增强用户的内容自律 B围绕先行先试、稳妥推进的原则,上海、浙江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 2 制 C北约秘书长指责俄罗斯张牙舞爪炫耀武力是没有道理的,将造成地区的“不 稳定”,是“极其危险的”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 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5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适合的语序的一项是( ) 发思古之幽情 不约而同地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 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 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 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 分别吟诵出“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的著名诗句。 A B C D 6下面对联所涉及的地名、人名或篇名,对应正确的一向是( )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武并汉秦一帝;对酒当歌,登高必赋,文开魏晋先河 拄竹杖踏芒鞋泥泞不挡脚步举匏樽驾扁舟烟雨无阻人生 攀天梯石栈叹蜀道之难望枯松连峰愁空山之悲。 A醉翁亭 刘备 苏轼 行路难 B岳阳楼 曹操 欧阳修 蜀道难 C醉翁亭 曹操 苏轼 蜀道难 D岳阳楼 刘备 欧阳修 行路难 二、 (6 分,每小题 15 分)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秦军屡破赵兵,赵将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 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 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 3 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 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 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 ”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 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 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 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 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 ”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 “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 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 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 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 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 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怒,数让之 让:谦让。 B 妾请无随坐 坐: 定罪。 C 武安君佯败而走 佯:假装 D 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发:征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 既替余以蕙纕兮 B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 当其欣于所遇 C军吏无敢仰视之者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D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4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应侯又使人行千金 /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为将耳/ 廉颇易与 /且降矣 B 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为将耳/ 廉颇易与 /且降矣 C 应侯又使人行千金/ 于赵为反间 /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为将耳/ 廉颇易与且降矣 D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 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为将耳/ 廉颇易与且降矣 (4)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 三、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1)此诗颔联写景极富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经氓 ) (2)同心而离居, 。 (涉江采芙蓉 (3)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 ) (4) ,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 ) 5 (5)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 (6)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四、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 处是绿荫满地。卖芍药花的担子,天天摆在十字街头。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 花,在绿叶上一球球地顶着。街,人家院落里,随处可见。柳絮飘着雪花,在 冷静的胡同里飞。枣树也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北平 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 (今年春季无风) 市民开始穿起夹衣, 在不暖的阳光里走。北平的公园,既多又大,只要你有工夫,花不成其为数目 的票价,亦可以在锦天绣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 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 园,这是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 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是七八上下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 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这些院子里, 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有由屋里度过寒冬而搬出来的花。而院 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刺槐、枣树、 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了人家极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 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 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城作个鸟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 这绿海就大部分是槐树造成的。 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所以这类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 是树干还不十分粗。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 那也很是平常。洋槐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的开着,串子 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有刺,像藤萝 (南方叫紫藤) ,不过是白色的而已。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所以五月里草绿 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6 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尤 其是城北,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 的谐音,取一个吉利。在五月里,下过 一回雨,槐叶已在院子里着上一片绿荫。白色的洋槐花在绿纸上堆着雪球,非 常的好看。枣子花是看不见的,淡绿色,和小叶的颜色同样,而且它又极小, 只比芝麻大些,所以随便看不见。可是它那种兰蕙之香,在风停日午的时候, 在月明如昼的时候,把满院子都浸在幽静淡雅的境界。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 (必然有) ,石榴花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下皆绿 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伦。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 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 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中层是大玻璃窗, 玻璃大得像百货店的货窗,上层才是花格活窗。桌子靠墙,总是在大玻璃窗下。 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入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 情画意的。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 树。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 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 很少,在白天就让人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 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 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棵大槐树在庙外拥立, 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人的公署门口,槐树 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 我不能一一把它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 夸张。 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的“好年头儿” ,在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 闲舒适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菇蕾推了过 去。卖冷食的担子,在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 切的安定与闲静。渤海来的海味,如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是别有 风趣。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糕,吃起来还带些诗意。公园 里绿叶如盖,三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但是这一些,我不 7 能也不愿向下写。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 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一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穷人固 然是朝不保夕,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粮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街上 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虽是不 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 征。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 阿房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 后面接着是一叹:“ 秦人不自哀!” 。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其如他们 哀也无益何! 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啊,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 他不断地在枯萎!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北平“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是因为它物产丰富、生活安适。 B作者认为北平的五月最美,而郁达夫觉得故都的秋最美,他们是各见其美。 C文章思路清晰,从久远的元代一直写到“ 临近炮火边沿”的当下北平。 D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将北平五月的“ 眼前景物”娓娓道来,语言淡雅,别有韵味。 E本文运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式,使读者加深了对故都北平特点的认识。 (2)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的理由。 (3)画线句“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在文中的作用。 (4)请你说说这篇文章结尾的妙处。 五、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然而,有多少人思考 过这个问题: ?事实是,技术并不能真正赋予艺术新生命。技术是艺术 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过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 8 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 窦娥冤 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 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 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12如图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 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 六、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朋友们,岁月如诗,人生如歌,年轻的你,留下成长中的一个个精彩镜头: 生活中的一次次磨练,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辩论赛上的一次次交锋,绿茵场 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师长、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于是,意志坚强了,知识 增多了,能力提高了,青春精彩了而那美丽的一幕幕就构成了你成长中的一 块块绿地。 请选择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精彩镜头,以“我成长中的一块绿地”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1)中心明确,感情真挚,文体规范。 (2)选材真实、典型、新颖、 生动。 (3)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用规 范汉字书写。 9 2015-2016 学年四川省绵阳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 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垝垣 gu 颤动 chn 自出机杼 sh 汗流浃背 ji B纤腰 xin 猗郁 y 望风披靡 m 奄奄一息 yn C赍钱 j 守拙 zhu 咎由自取 ji 渐车帷裳 jin D罪愆 qin 卜筮 sh 契阔谈 q 大笔如椽 chun 【考点】字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而且是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 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 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解答】A “杼”zh; B “奄”yn; C “拙”zhu; D正确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落漠 常春藤 原型毕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斑驳 潭柘寺 没精打采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C题纲 明信片 了截爽直 蒲苇纫如丝,磬石无转移 D杂糅 流纨素 怨天由人 夙兴夜寐 糜有朝矣 【考点】字形 【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解答本题, 10 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词语的意思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 【解答】A “原型毕露”应为“原形毕露”“国萃” 中“萃”应改为“粹”; B全部正确; C “磬石”应为“磐石” , “题纲 ”应为“提纲”; D“怨天由人”应为“怨天尤人”“糜有朝矣”应为“ 靡有朝矣”; 故选: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 术之乡”。 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 却关系密切。 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 60 年的 历史画卷。 A异彩纷呈 异曲同工 如在目前 B源远流长 各有千秋 如在目前 C源远流长 异曲同工 跃然纸上 D异彩纷呈 各有千秋 跃然纸上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所给的三个成 语的各自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点,然后再结合语境义进行判断 【解答】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异彩纷呈:比喻突 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句有“底蕴丰厚” 的信息,应选“源远流长” ; 异曲同工: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 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各有千秋: 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 人有各人的特色句有“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应选“异曲同工” ; 跃然纸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如在目前: 能把难以描写的东西刻画得如同在眼前看见的一样句有“翻阅资料”“眼前仿 11 佛”,应选“跃然纸上”;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微博实名制可能会对用户的活跃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有 利于提高微博媒体营销和增强用户的内容自律 B围绕先行先试、稳妥推进的原则,上海、浙江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 制 C北约秘书长指责俄罗斯张牙舞爪炫耀武力是没有道理的,将造成地区的“不 稳定”,是“极其危险的”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 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 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和“枝叶”,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 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 【解答】A语序不当,复句中有一个主语“ 微博实名制”,其与关联词语“ 尽管” 的位置不当,将“ 尽管” 放到 “微博实名制”的后面; B搭配不当, “开展”和“试点”不搭配,去掉“ 试点”; C表意不明, “是没有道理的”有歧义,将“北约秘书长指责俄罗斯张牙舞爪炫耀 武力是没有道理的” 改为“北约秘书长指责俄罗斯张牙舞爪炫耀武力,这是没有 道理的”; D正确; 故选:D 5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适合的语序的一项是( ) 发思古之幽情 不约而同地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 12 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 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 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 分别吟诵出“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的著名诗句。 A B C D 【考点】排列句子顺序 【分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解答此题,可以运用排除法:从语言的本身找到一些标志,帮助我们先把某些 句子的顺序给确定下来 ,通过已定的顺序来对照一下选项,排除一些无关选 项 【解答】文句主要阐述: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 点 的“分别咏诵 ”的陈述对象应该是 的“苏轼和辛弃疾” ,的“不约而同”照应 的“分别咏诵 ”,的“这”指代“共同点” 的内容据此可排除 ABC 故选:D 6下面对联所涉及的地名、人名或篇名,对应正确的一向是( )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武并汉秦一帝;对酒当歌,登高必赋,文开魏晋先河 拄竹杖踏芒鞋泥泞不挡脚步举匏樽驾扁舟烟雨无阻人生 攀天梯石栈叹蜀道之难望枯松连峰愁空山之悲。 A醉翁亭 刘备 苏轼 行路难 B岳阳楼 曹操 欧阳修 蜀道难 C醉翁亭 曹操 苏轼 蜀道难 D岳阳楼 刘备 欧阳修 行路难 【考点】古代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识记辨析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逐 13 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 【解答】A “醉乡”指“醉翁亭”, “翁去八百载”指欧阳修卒于神宗熙宁五年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秦军屡破赵兵,赵将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 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 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 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 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 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 ”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 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 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 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 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 ”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 “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 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 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 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 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 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怒,数让之 让:谦让。 B 妾请无随坐 坐: 定罪。 C 武安君佯败而走 佯:假装 14 D 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发:征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D A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 既替余以蕙纕兮 B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 当其欣于所遇 C军吏无敢仰视之者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D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 应侯又使人行千金 /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为将耳/ 廉颇易与 /且降矣 B 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为将耳/ 廉颇易与 /且降矣 C 应侯又使人行千金/ 于赵为反间 /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为将耳/ 廉颇易与且降矣 D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 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为将耳/ 廉颇易与且降矣 (4)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 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 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 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 顺 【解答】 (1)A 让:责怪译文为:就多次斥责他 15 (2)A 介词,因为/介词,用; B 介词,在/ 介词,对; C 代词,他/ 结构助词,的; D 都为依靠; 故选:D (3) “曰”前后停顿,排除 A;“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同一人,复指,中 间不停顿,排除 D;“ 且”表并列关系,前面停顿,排除 C故选:B译文为: 这时应侯范雎又派人带上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到处散布谣言说:“秦国所畏 惧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极易对付,而且他也就快投降 了!” (4)使,假如;将,做大将;破赵军者必括也,判断句译文为:假如赵国 不用他做大将也就罢了,假如一定要用他,那么使赵军失败的必定是赵括 更,废除;约束,规定译文为:赵括来到军中,全部废除原来的规定,更 换军官,下令出兵攻打秦军 答案: (1)A (2)D (3)B (4)赵国不用他做大将也就罢了,假如一定要用他,那么使赵军失败的必定 是赵括 赵括来到军中,全部废除原来的规定,更换军官,下令出兵攻打秦军 译文: 秦军屡屡打败赵军,廉颇便下令赵兵坚城固守赵王以为廉颇损失惨重后更加 胆怯,不敢迎战,愤怒之余,就多次斥责他这时应侯范雎又派人带上千金去 赵国施行反间计,到处散布谣言说:“秦国所畏惧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 括做大将廉颇极易对付,而且他也就快投降了!”赵王很快中计,任用赵括代 16 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道:“大王因为赵括有名望就重用他,这就像是粘住 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而不知道在战场上 随机应变 ”赵王不听 当初,赵括从小习读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能够与之相比;他曾经与 父亲赵奢探讨兵法,赵奢也难不住他,但始终不肯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 问缘故,赵奢说:“ 领兵作战,是提着脑袋做事,赵括谈起来却轻松自如赵国 不用他做大将也就罢了,假如一定要用他,那么使赵军失败的必定是赵括 ”待 到赵括即将出发,他的母亲上书赵王,指明赵括不可重用赵王问:“为什么? ”赵母回答道: “当年我服侍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的时候,亲自捧着饭碗前去 招待的将士有数十位,他的朋友有数百人大王和贵族宗室给他的赏赐,他全 部都分发给手下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过问家事而赵括刚刚成 为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朝拜,大小军官没有人敢抬头正眼看他;大王赏给 他的金银绢帛,全部都搬回家藏起来,每天只是忙于查看哪里有良田美宅可买 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他的父亲一样,其实他们父子是心思迥异的两个人, 还望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 老太太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赵括母亲因此说: “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大王不要连累我治罪 ”赵 王同意了她的请求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升任为大将,便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改王 龁为副将,并在军中下令:“有谁胆敢泄露白起为上将军的消息,一律处死!” 赵括来到军中,全部废除原来的规定,更换军官,下令出兵攻打秦军白起佯 装战败逃走,却预先布置下两支奇兵准备截击赵括不知中计,乘胜追击,直 捣秦军营垒,秦军坚守不出,赵军无法攻克这时,秦军的一支二万五千人的 奇兵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外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也堵截住赵军返回营垒的 通道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被断绝武安君白起趁势下令精锐轻军前去袭 击,赵军仓促提兵,迎战失利,于是坚筑营垒等待援兵 秦王听说赵军的粮草通道已经被切断,便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 子全部调往长平,阻断赵国的救兵及粮运通道齐国、楚国增援赵国,赵军缺 乏粮草,请求齐国救济,齐王不同意 到了九月份,赵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赵军开始暗中互相残杀,互相吞 17 食赵括心急如焚,便下令赵军进攻秦军营垒,想派出四队人马,轮番进攻, 但到第五次,仍无法突围出去无奈,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兵射 死箭下赵军于是大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秦国 三、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1)此诗颔联写景极富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考点】思乡怀人诗 【分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 (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答】 (1)本题考查的是写景方法诗歌中写景的方法主要有:1正与侧的 结合;2动与静的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等;3声与色的结 合;4虚与实的结合;5点与面的结合;6远与近的结合;7白描手法 等颔联“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直接可以判断出的是色彩比较绚丽, “碧” 、 “红”、 “青”、 “白 ”属于色彩方面的;而且有对比,如碧涧流红叶,青树映白云; “流”是动态的,所以也有动与静的结合: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一片生机; 流红叶”何其匆匆, “点白云 ”何等悠闲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如“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 林点白云 ”秋天的大涤山,美景无限,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秋景的喜爱之情 “凉 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闲看鸟归巢,蝉乱飞,衬托出作者内心的闲适 “何人枕 上闻”“何人”即 “无人”,体现了无人共享秋夜雨趣的孤寂、落寞 18 参考答案 1、色彩对比鲜明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生动形象地 描绘了鲜艳的生机活泼的秋山秋水 动静相生红叶随水漂流,天上白云点点一动一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 色的动人 (第一点给 3 分;第二点 2 分共 5 分意思对即可) 2、 (1 )对美丽秋景的喜爱之情秋山中林青云碧,红叶在碧涧中格外醒目,写 出了作者对一派秋日盛景的喜爱之情; (2)无人共享秋夜雨趣的孤寂、落寞夜深人静,却无人与作者共赏雨打芭蕉 的美景,孤寂之情,油然而生 (3)独赏山中秋景的闲适傍晚闲看鸟归巢,蝉乱飞,衬托出作者内心的闲 适 译文: 秋天的大涤山,美景无限,我难以一一游览;秋天的大涤山,引起我无限遐思, 更难一一形诸笔端你看,那碧绿的山涧,泉水奔流,带来了片片红叶;青葱 的树林上空,朵朵白云萦绕飘荡一只飞鸟不知从何处飞来,扑腾腾地冲进了 树阴;夕阳西下,满山的知了,不停地鸣唱我想,这美妙的夜晚,雨打芭蕉, 声声点点,是那么的悦耳;有谁,将与我一起,在枕上细细地聆听,联翩浮想? 赏析: 宿洞霄宫是北宋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景抒情,明净美 丽而轻盈活泼:第一联由山之大引出思之无垠;第二联写碧涧红叶,青林白云, 有流水有飞鸟,写出秋容之鲜艳动感,毫无枯淡之色;第三联对仗工整,写景 明净简淡;尾联遐思悠悠,意境优美,空山寂静,无人与作者享受夜雨芭蕉的 情韵全诗饱含作者对洞霄宫美景的喜爱,也透露了作为隐士的一种孤寂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9 (1) 于嗟鸠兮 ,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经氓 ) (2)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 (涉江采芙蓉 (3) 呦呦鹿鸣 ,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 ) (4)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 ) (5)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 (6)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记忆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只要根据给出的句子,并且 结合平时的积累进行解答即可注意字形,写完后要检查 【解答】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重点字:嗟、鸠、葚) (2)忧伤以终老(重点字:忧)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重点字:呦、苹) (4)榆柳荫后檐(重点字:荫、檐) (5)暧暧远人村(重点字:暧) 6)俯察品类之盛(重点字:俯、察) (7)齐彭殇为妄作(重点字:彭、殇、妄) 四、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 处是绿荫满地。卖芍药花的担子,天天摆在十字街头。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 花,在绿叶上一球球地顶着。街,人家院落里,随处可见。柳絮飘着雪花,在 冷静的胡同里飞。枣树也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北平 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 (今年春季无风) 市民开始穿起夹衣, 在不暖的阳光里走。北平的公园,既多又大,只要你有工夫,花不成其为数目 的票价,亦可以在锦天绣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 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 园,这是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 20 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是七八上下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 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这些院子里, 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有由屋里度过寒冬而搬出来的花。而院 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刺槐、枣树、 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了人家极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 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 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城作个鸟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 这绿海就大部分是槐树造成的。 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所以这类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 是树干还不十分粗。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 那也很是平常。洋槐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的开着,串子 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有刺,像藤萝 (南方叫紫藤) ,不过是白色的而已。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所以五月里草绿 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尤 其是城北,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 的谐音,取一个吉利。在五月里,下过 一回雨,槐叶已在院子里着上一片绿荫。白色的洋槐花在绿纸上堆着雪球,非 常的好看。枣子花是看不见的,淡绿色,和小叶的颜色同样,而且它又极小, 只比芝麻大些,所以随便看不见。可是它那种兰蕙之香,在风停日午的时候, 在月明如昼的时候,把满院子都浸在幽静淡雅的境界。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 (必然有) ,石榴花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下皆绿 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伦。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 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 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中层是大玻璃窗, 玻璃大得像百货店的货窗,上层才是花格活窗。桌子靠墙,总是在大玻璃窗下。 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入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 情画意的。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 树。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 21 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 很少,在白天就让人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 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 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棵大槐树在庙外拥立, 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人的公署门口,槐树 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 我不能一一把它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 夸张。 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的“好年头儿” ,在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 闲舒适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菇蕾推了过 去。卖冷食的担子,在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 切的安定与闲静。渤海来的海味,如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是别有 风趣。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糕,吃起来还带些诗意。公园 里绿叶如盖,三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但是这一些,我不 能也不愿向下写。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 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一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穷人固 然是朝不保夕,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粮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街上 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虽是不 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 征。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 阿房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 后面接着是一叹:“ 秦人不自哀!” 。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其如他们 哀也无益何! 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啊,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 他不断地在枯萎!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BD A北平“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是因为它物产丰富、生活安适。 B作者认为北平的五月最美,而郁达夫觉得故都的秋最美,他们是各见其美。 C文章思路清晰,从久远的元代一直写到“ 临近炮火边沿”的当下北平。 22 D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将北平五月的“ 眼前景物”娓娓道来,语言淡雅,别有韵味。 E本文运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式,使读者加深了对故都北平特点的认识。 (2)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的理由。 (3)画线句“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在文中的作用。 (4)请你说说这篇文章结尾的妙处。 【考点】散文阅读 【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的能力 【解答】 (1)A“物产丰富,生活安适”不合文意;C 没有写久远的元代;E 本文 以记叙描写为主,只在结尾有些议论 (2)本题主要考查对散文的理解与把握,注意联系全文,抓住主要描写景物进 行解读文章第二段重点写了四合院;第五段重点写了槐树; (3)本题主要考查对于重点句子的理解,要把句子放在文章中联系上下文进行 理解,将文中信息综合抓住“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 “穷人固然是朝不 保夕,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粮度日”等句子进行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 F, 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 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 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 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 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 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认为这句话没有道理也可,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 23 (1)BD (2)作者着重写的是四合院和槐树因为五月的四合院花果扶琉、欣欣向荣; 五月的槐荫遍布全城,五月的北平是碧槐的城市两者最能代表北平的五月这 个黄金时节的诗情画意 (3)这句在文中起过渡作用,作者在对北平的好进行了精练的概括后,一句 “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 ,引出了对北平乃至全中国处于战争状 态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穷人朝不保夕,人民哀亦无益的现实的悲叹 (4)作者在结尾模仿阿房宫赋的笔法,倾吐胸中块垒用“好一座富于东 方美的大城市呀,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他不断的在枯 萎!”照应文章开头,造成强烈反差,形成震撼力用“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 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直抒胸臆,为天下遭受战火荼毒的生灵哀 叹! 五、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然而,有多少人思考 过这个问题: 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 ?事实是,技术并不能真正赋予 艺术新生命。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过 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 窦娥冤 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 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如果不存在震撼人 心的主题 ,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考点】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 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 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 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 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24 【解答】第一处空格根据“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