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一)_第1页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一)_第2页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一)_第3页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一)_第4页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讲座训练(十一) 1由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5 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翌年,颁布预备立宪的谕旨,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 舆论”的口号下,拉开了立宪的帷幕。1908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规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议会 的约束,臣民的权利极为微小。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 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规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议会的约束,臣民的权利极 为微小” ,可直接得出实质;第二小问据“1905 年” ,结合所学,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 的状况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得出三条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第(3)问按时间顺序,列举从 1978 年 到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即可。 【答案】 (1)实质:给封建君主专制披上合法的外衣,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背景: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的暴露;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推动;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主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革命派的武装起义等)。 (2)特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新民主主义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3)成就:1980 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初步构想;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 年,全国人大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入了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2实行民主政治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锺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 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立丞相。 明会典皇明祖训 材料二 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认为其著作是“兴民权之微旨” 。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号太炎,明白 显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梁启超将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孙中山等则抽印明夷待访录 中的原君和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1)一句话概括汉、唐、宋丞相职权演变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罢丞相”之举措对君臣关系、决 策机制、政体转型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别列举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的主要政治观点。分析谭嗣同等人推崇这三位明末 思想家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应该注意联系相应的史实,不难得出丞相的权力不断被分散、削弱;第二小问要结 合相应史实,进行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教材知识作答;第二小问要注意考虑到谭嗣同的维新派代表的身份 来进行解答。第(3)问需要注意结合相应的史实,即中国拥有漫长的君主专制的传统,这种传统不利于中国的政体近代 化转型;依据材料三所给的图,不难看出中国政体的近代化转型伴随着西方的侵略,而且过程坎坷,效果不明显,政 体的转型逐渐由清政府主导变为清政府无力控制。 【答案】 (1)趋势:丞相职权趋于被分散、被限制,权力趋于被削弱。 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此后成立的内阁、军机处等机构,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主子”与 “奴才”的君臣关系本质进一步体现;皇帝实现了高度集权,六部直属于皇帝,增加了专制政治的独断性、随意性; 在国际政治经济变迁的大背景下,集权趋势不利于中国向现代国家政治转型。 (2)观点: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顾炎武:“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黄宗羲:“天下为主, 君为客” 。 原因:这三位明末思想家,挑战正统、批判君主专制、否定专制皇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谭嗣同 等人为推动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运动,致力于新思想宣传,需要汲取历史资源。 (3)评述:由于长期的专制主义传统,使中国近代政治转型起动较迟;深受西方列强侵略影响,具有后发性;中国 政治转型与救亡图存联在一起;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从体制内改革转变到体制外革命;由于中国经济社会落后,思 想启蒙不够,政治转型效果不佳。 3(2014盐城三模 )战后以来的世界格局,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它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 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的竞争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 们甚至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话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说,20 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 也不再是控制世界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 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 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 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莫斯科将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划入自己的版图。直到最后一刻,西方许多政治家、外交家、评论家 还不相信所发生的一切。现在,俄罗斯在采取行动时不考虑代价,这意味着与主要西方伙伴关系的旧模式不再存 在了,同时意味着与东方伙伴关系的旧模式也不再存在了。对华盛顿来说,重要的不是乌克兰本身,而是不希望 出现公开挑战 20 多年前建立的行为规范的先例。 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克里米亚将世界带入新现实 (载于俄罗斯星火周刊 2014 年 3 月 24 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日本、西欧的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经 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20 世纪欧洲“衰落”和“成功”的历史依据。 (3)材料四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表格以及材料二中有效信息来归结答案;第二小问从世界经济以及政 治格局的角度分析归纳。第(2)问对应材料三, “衰落”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极格局、不结盟运动等角度归纳答案; “成功”从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革命、民主政治以及 思想文化等视角分析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四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视角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 知识,从国际政治以及经济视角分析回答。 【答案】 (1)变化: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快速发展,对美国形成了挑战。 影响: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政治格局:冲击了美国霸主地位和 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2)“衰落”:西欧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不结盟运动兴起) ;多极化 趋势出现与加强。 “成功”:科技革命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 (3)问题:美俄在欧洲争夺,和平与动荡并存。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消长。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 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 阿尔弗雷德塞耶 马汉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890 年) 材料二 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的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工业力量的总和,但英国的 人口有限,而当时主要的欧洲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 材料三 1932 年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 ,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 品都要征收进口税。欧美日等国进口关税税率也基本提升到 52%。 以上材料摘自贸易战争 材料四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 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 1943 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 (1)材料一认为“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 ,请为他的观点寻找两个历史依据。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针对此种现象,英国采取了什么对策?这种对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4)二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 【解析】 第(1)问需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列举依靠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而成为世界强国的史实。第(2)问的第一 小问结合材料二图表和文字信息来作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信息概括;第三小问从危害和客观进步性两方面考虑。第 (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据材料三时间信息“1932 年” ,得知此时处于经济危机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从应对经济危机采用贸易保护主义应对所带来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作答。第(4)问的第一小问根据 材料四信息和史实说明;第二小问从对金融领域、贸易领域、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三个角度作答。 【答案】 (1)依据:16 世纪,西班牙建立无敌舰队,纵横地中海和大西洋。17 世纪,荷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 霸主,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7、18 世纪,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 (2)现象:英国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