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儿童节,爱唯尔老师笔下的十种萌翻人物_第1页
2016儿童节,爱唯尔老师笔下的十种萌翻人物_第2页
2016儿童节,爱唯尔老师笔下的十种萌翻人物_第3页
2016儿童节,爱唯尔老师笔下的十种萌翻人物_第4页
2016儿童节,爱唯尔老师笔下的十种萌翻人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儿童节,爱唯尔老师笔下的十种萌翻人物 “六一”儿童节要到了,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度过快乐而充实的一 天。一提到儿童,爱唯尔双基教育老师马上会想到活泼、天真、单纯、调皮、 聪明等这些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他们。那么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儿童的形象是 怎样的呢?小编为大家选取诗人笔下十种类型的儿童形象,相信大家看完后, 肯定会跟小编一样,觉得这些孩子们简直萌翻了。 一、撒娇耍赖型 与小女 唐韦应物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简析】 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 歇。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通过 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使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 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二、一本正经型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简析】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 敢回应过路人。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 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三、机警好客型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简析】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 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漂荡的小 船,奔走的儿童,掩着的柴门。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 和谐而富有诗意。 四、聪明伶俐型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简析】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 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诗人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 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诗人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 点化诗境的效果。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简析】牧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 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 牧童的纯真可爱。 五、贪吃贪睡型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 蓬。 【简析】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 摘下的莲蓬。作者刻画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 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月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简析】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 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 的自然悠闲的“ 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 ,形成 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美感。 六、自娱自乐型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简析】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 蓝天。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 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 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简析】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 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 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 然纸上。 七、做贼心虚型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简析】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 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诗人笔 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宋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 看。 【简析】“儿童偷把长竿 ”,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 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偷”字极 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 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词的下片充满生活气息。 八、乖巧懂事型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简析】第三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 ,“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 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 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 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 情趣,读来意趣横生。 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简析】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 一个冲突。小女孩越是弄“巧” 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 。这个“小 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九、超级自信型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简析】牧童的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这首诗里描绘的牧童憨态可掬,腰间插上几枝蒿竿子,小胸脯一 挺,自信心爆棚,就以为自己是李广了,老虎来了也不怕。 十、憨态可掬型 题竹石牧牛 宋黄庭坚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槌,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简析】一个小牧童拿着三尺长的竹鞭,骑在这头老牛背上,驾 驭老牛,竟然把老牛都吓得颤抖。一边是小小的牧童,一边是庞 大的老牛。可是小牧童威风凛凛,怡然自得,老牛却乖乖驯服, 甚至瑟瑟发抖。诗人黄庭坚,下笔为之,写得多有趣味,多有姿 态。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简析】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