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九月份模拟考_第1页
2017届高三九月份模拟考_第2页
2017届高三九月份模拟考_第3页
2017届高三九月份模拟考_第4页
2017届高三九月份模拟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 届高三九月份模拟考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24右图为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词的文书。其誓词为:一定要 “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夷灭氏族,绝子绝孙。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宗法制度的严酷苛刻 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 C卿大夫对诸侯的忠诚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答案】 B 25“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 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 的是 A王位世袭制度 B皇帝制度 C“推恩令”制度 D郡县制度 【答案】 D 26学者李国祁等曾对清朝五万余名地方官的任期做了量化分析,发现 50%的地方官任期 只有一年左右,75%80%的任期在三年以下,这表明 A清朝吏治腐败,官员更替频繁 B中央王权对官僚控制相当有效 C中央已对地方失去了有效控制来源: x .C mD皇权的强化使地方失去积极性 【答案】 B 27梁启超在国 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说:“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 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该主张意在 A说明国际社会中强权政治盛行 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答案】 D 281913 年的一篇新闻短评袁总统之徒弟中写道:“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夫相哄, 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曰: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由 此可知,作者真实的看法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众生活坚持共和原则 C政府消极对待共和政治 D共和制为当时唯一选择 【答案】 C 29 五四游行总指挥傅斯年在运动后不久说:“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因为它的出发 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该观点 A认为五四运动是民众的自发行动 B说明五四运动起到了社会动员作用 C着重强调了五四运动的直接作用 D揭示出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答案】 B 301920 年,新青年从第八卷起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右图第一期的封面设计很好地 体现了全新的编辑意图:封面正中是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 握。这反映出 A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转变 B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由启蒙向劳工和社会实践转向 D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支持 【答案】 C 31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指出:罗马是一个重 实行的民族,他们的想象力虽远不如希腊 人丰富,但他们的头脑冷静镇定,最富于普通知识。最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A罗马是西方宗教的源泉 B罗马人建立了法制政治 C罗马人的建筑、雕刻艺术成熟 D罗马对希腊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 B 32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 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 是 A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 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 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 【答案】 A 33爱因斯坦羡慕一位融合实验者与理论家为一体的科学家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 期,这位科学家曾宣称“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这位科学家 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B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C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 A 34近代某一场政治运动得到了社会上王公贵族、平民、商人、店员、农民、地主、工厂 主、工人、教师、学生、同性恋和残障人士等各种人的积极参与,这场政治运动,性质最 有可能属于 A人文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族主义 D自由主义 3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 年,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 着西方的社会制度 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 种思考和讨论主要是基于 A对凯恩斯主义的怀疑 B苏联实力壮大的威胁 C经济危机的影响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 【答案】 C 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太学 里博士(教师)与博士弟子(学生),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在太学,教学以传授 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棱,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授和学 生之间次第相传等。唐时官学稳定发展,玄宗“敕天下昙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 勿举送”,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宋朝地方学校 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后来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 明洪武八年太祖“诏天下立社学 ”。松江府志记载:“国朝洪武八年三月,奉礼部符,仰 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延有学行秀才教训军民子弟,于是本府两县城市乡村皆 设社学。”儿童进入社学,先学习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 历、算等知识。同时也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以及习冠、婚、丧、祭之礼。洪武 十五年颁禁例,不准生员参与国家政治,议论朝政得失。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社会对大批专业人员 的需求,同时教会也需要补充教职人员,使得培养训练专业人员的教学机构大学得以 兴起,而每所大学都是模仿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和巴黎大学中的一个建立起来的。以波伦亚 大学为蓝本的大学,学生们自己组成社团。他们雇佣教师、支付教师薪水,如果教师玩忽 职守或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们可以予以罚款或解除其教职。以巴黎大学为样本的大学,学 校由教师组成社团管理。它包括四种教职人员:艺术、神学、法律和医学。中世纪大学的 经济收入有三种渠道,一是依靠学生的学费,其次是依靠教会的圣俸为生,最后是依靠世 俗权力机构发给的薪水,不同的经济来源背后有着不同的责任。学生进入大学后,要花四 年时间研究基础文科,即学习拉丁文法和修辞学,掌握逻辑规则。如果通过考试就可获得 学士学位。要获得硕士学位,通常要花三四年时间研究教学、自然科学和哲学,还要阅读 和评论标准的古典作品,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学位课程强调抽象分析,若要获得博 士学位,则要接受更专门的训练。 摘编自周谷平、张雁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官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 成因。(12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古代中国官学教育相比,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有何不同。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述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的历史影响。(13 分) (1)特点: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体系;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教学内容;经 费国家保障;目的主要是培养后备官员:官学受到国家严格控制管理服务于专制集权体 制,政治性强。(8 分) 成因: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建立与发展;历代政府把教育作为强化统治的重要手段;儒学文 化正统与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巩固。(4 分) (2)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为主;经费来源多元化;教学内容比较 全面;建立了较完整的学位制度;学校管理自主性强。(答出其中四点得 8 分) 影响:对西方近代科学兴起、理性精神养成和文艺复兴等创造了条件;为近代西方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培养了各式人才;为近现代大学教育树立了蓝本。(5 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概括:“ 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 (国)县学;“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 为主” ;“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 主要来源”;明代“不准生员参与国家政治,议论朝政得失 ”。第二小问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和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等角度分析原因。 (2)该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从培养目标、经费来源、教学内容、学位制度、学 校管理等方面比较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与古代中国官学教育的不同之处。第二小问可以从 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思想解放等角度概括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的历史影响。 41(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中两张毕业证照都是宣统三年(1901 年)的,左面的是“山东省登州府黄县中区公立两等 小学堂”的,右面的是“吉林法政学堂”的,其中吉林法政学堂毕业证上的信息中,包括 了毕业生的身世并上溯到了曾祖一辈,也包括了毕业考试学科:人伦道德、刑法、历史、 地理、日文、西洋文等。最终成绩是毕业考试、平时测试以及考勤等各方面的综合结果。 搞编自许善斌著百年证照:旧纸片上的中国生活图景 文凭变迁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生活历史变迁的多种趋势。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指出其中 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来源:学科网 【答案】参考示例: 趋势:从传统教育到新式教育的转变。(3 分) 说明:从毕业文凭上所显示的信息看,学校的教育既包含了传统的教育习俗(如毕业生的身 世上溯到了曾祖一辈,体现了传统教育光宗耀祖的习俗;学习内容包括了传统的人伦道德 等),又出现了受西方影响的新式学堂,带有近代教育理念(如从学堂类型看,有小学堂、 专科学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课程中安排了日文、西洋文等;毕业最终成绩是 毕业考试、平 时测试以及考勤等各方面的综合结果等)。(6 分) 原因:上述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晚清和民国时期教育改革的推动;政治民主 化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学东渐,思想解放的结果等。(3 分) (学生还可以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中国人思想不断开放,日益适应近代化 趋势等方面作答。)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 。 4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享有垄断经营特权的盐商,办一次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和贩盐纳税证明)要经过 十几道手续,每盖一个章,就需要缴纳大笔的陋规。道光年间私盐每斤三十多文制钱,而 官盐每斤卖六七十文制钱。盐商们甚至往食盐里掺杂沙土。于是,官盐滞销,私盐大行其 道,甚至有些官员也加入了贩卖私盐的队伍。道光十年(1830 年)陶澍接手两江总督时, 两淮盐引仅能销售三分之一。 道光十二年(1832 年)陶澍敲定淮北研发改革方案,打破国家特许专商经营体制,实行票 盐制度。无论何人,都可以交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 一时“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本来,两淮盐政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经陶澍改革后, 七年间完纳盐课 2640 余万两,存银 300 多万两。 摘编自俞大华道光皇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进行盐政改革的必要性。(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陶澍在淮北盐场进行改革的意义。(7 分) (1)盐商饱受政府盘剥,负担极重;官盐价格高、品质差;私盐泛滥;部分官员勾结盐枭, 参与贩私;盐政亏空严重;(8 分) (2)化解私盐问题;两淮盐政扭亏为盈;实行自由竞争,推动商品经济发展;(7 分) 46(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9 年 10 月,各省咨议局开幕,立宪派差不多都成了议员,使他们觉得具备 了不同以往的发言资格。初掌朝政的摄政王载沣极力标榜开明,多次重申坚持 立宪的宗旨。立宪派认为到了有利时机,再度发起了国会请愿运动。江苏谘议 局议长张謇同江苏巡抚瑞澂商议:由张謇出面联络各省咨议局,由瑞澂出面联 络各省督抚,分别请朝廷速开国会和速设责任内阁。1910 年 5 月,各省请愿代 表陆续赴京,各省签名参加请愿的达三十万。 19091910 年的国会请愿运动虽然因清廷的暴力镇压而失败,但立宪派的请愿 活动对清廷专制制度的腐朽予以揭露和攻击,使其更加陷于孤立。 摘编自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编第一卷(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091910 年的国会请愿运动出现的背 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091910 年国会请愿运动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7 分) (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民主革命 运动兴起;清廷标榜立宪,立宪派当选各省咨议局议员;立宪、开国会主张具 备一定社会基础;(8 分) (2)国会请愿运动遭到镇压而失败;迫使清廷加快官制改革,成立责任内阁以 缓和立宪派开国会的要求;促使一部分立宪派转向革命立场,加剧了清政府的 统治危机。(7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 ,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 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 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 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 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 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的功过。(6 分) 【答案】(1)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实力强大,国力雄厚;唐朝民族政策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