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_第1页
人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_第2页
人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_第3页
人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_第4页
人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林江涛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一种禽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 H5 、H 7 亚型禽流感病毒 株引起的,又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 ,属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 生组织(OIE) 将其列为 A 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 动物疫病。其中某些亚型可由禽类传播并感染人类,称为 人禽流感。通常临床表现严重,病死率高,已引起有关部 门的高度重视。1997 年 5月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1 例 3 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 8 月 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 荷兰 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 H5N1引起的人 类流感。之后相继有 H9N2 、H 7N7感染人类和 H5N1再次感 染人类的报道。2004 年 1月 亚洲禽流感的流行,给经济 造成了极大损失,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人类感染和死亡病例, 并有继续蔓延和扩大的趋势。 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名录 1 病原学概述 2 流感病毒是正黏病毒科的一种 RNA 病毒,分为甲、乙、 丙 3 型 1 。甲型流感病毒呈球形,直径 80120nm ,有 包膜。包膜由基质蛋白、双层类脂质和糖蛋白组成。其糖 蛋白位于病毒颗粒表面。包膜分内、外两层。内层包膜由 基质蛋白 M1 构成。M 1在颗粒核蛋白体(vRNP) 的包质、包 核间的有序转移及病毒体的成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 用。外层包膜由一脂质双层构成,上面嵌有 3 种病毒蛋白: 血凝素(hemagglutin)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和 基质蛋白 M2 等成分。血凝素是主要抗原,与病毒在宿主 细胞的粘附和侵入有关,能使人体产生抗体而对机体具有 保护作用,但其变异较快。神经氨酸酶为另一种重要抗原, 能促进病毒的释放,有助于感染扩散,其抗体无保护作用。 由于血凝素的不断变异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病毒基因可重组 特性,有的动物病毒株可直接感染人群,明显增加了预防 的难度。双层类脂质和基质蛋白(M 1) 分别位于包膜内侧, 起到稳定病毒结构的作用。病毒核心内由核蛋白(NP) 、RNA 和聚合酶蛋白等组成,形成具有特定空间构象的结 构,称为 vRNP ,具有依赖 RNA 的 RNA 聚合酶活性。 3 禽流感病毒 高倍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的 H5N1型禽流感病毒 高解析特写照片 依其外膜血凝素(H) 和神经氨酸酶(N) 抗原的不同, 可分为 15 个 H 亚型(H 1H 15) 和 9 个 N 亚型(N 1N 9) 。 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猪、马、海洋哺乳动 物和禽类。目前为止已证实即可感染禽类又可感染人的主 要为 H5N1 、H 9N2和 H7N7 ,但以 H5N1引起的病情重,病死 率高。我国也曾于 1999 年证实 H9N2 可以感染人类 2 。 2 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 13 d ,一般不超过 7 d。任何年龄均 可患病,无性别差异。 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体 温大多持续在 39 以上,热程 17 d ,一般 34 d。 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如头痛、乏力、周身肌肉酸痛,可伴 有流涕、鼻塞、咳嗽和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可有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稀水样便等 消化道症状。婴儿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部 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 新生儿常呈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 4 伴有肺炎,病死率高。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 人禽流感通常较普通型流感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与感 染的病毒亚型有关。感染 H9N2 、H 7N7者,大多预后良好; 而感染 H5N1者预后较差。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出现肺 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 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 休克及 Reye 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病死率可高达 30 %或以上。1997 年香港禽流感造成 18 人感染,6 人死 亡。 影响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除病毒亚型外,还包括年龄 (幼儿、高龄) 、基础疾病、住院及治疗是否及时、是否 发生肺炎、白细胞降低及淋巴细胞减少等。 3 诊断 3. 1 流行病学史 人禽流感是由鸡、鸭等家禽,特 别是鸡的流感传染给人的,所以,一般是鸡的流感在前, 人禽流感在后,这是诊断人禽流感的重要流行病学特点和 依据。若患者 1 周内曾到过疫区,或与家禽有密切接触史 如从事家禽养殖、贩卖、运输、屠宰、加工业或在发病前 1 周内去过家禽饲养场所(或货挡) ,应警惕其患人禽流 感的可能。 5 禽流感病毒易感动物的种类有哪些? 3. 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3. 2. 1 外周血像 血白细胞计数不增高或减低, 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加,重症病人淋巴细胞可出现降低。 3. 2. 2 血液生化学 可出现转氨酶、心肌酶学及 肾功能改变。 3. 2. 3 胸部影像学检查 重症患者可出现单侧或 双侧肺炎,少数伴胸腔积液。 3. 3 病原学检查 3. 3. 1 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如鼻咽分 泌物、口腔含漱液、器官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 分离 出禽流感病毒。 3. 3. 2 病毒抗原检测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采用 RT -PCR 法检测到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 H 基因,或用禽 流感病毒 H 亚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或酶联 免疫法检测到禽流感病毒抗原。 6 3. 3. 3 血清学检查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 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 4 倍或 4 倍以上升高,有助于 回顾性诊断。 结合上述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合 禽流感病原学检测结果,排除其它表现类似的疾病,可以 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 34 诊断分类 341 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禽类及其 排泄物、分泌物等有密切接触史,1 周内出现流感样症状 者。对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如在 1 周内出现 流感样症状也应对其进行医学观察。 342 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 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和 H 亚型单克隆抗体 抗原检测阳性者。 343 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 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 RT-PCR 法 检测到禽流感 H 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 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 4 倍或以上升高者。 4 治疗 7 4. 1 治疗原则 4. 1. 1 隔离患者,加强通风和空气消毒。 4. 1. 2 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充分休息、 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特别在儿童和老年 患者更应重视。密切观察和监测并发症,抗菌药物仅在明 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4. 1. 3 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早期应用 抗流感病毒药物可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和降低病死率。 4. 1. 4 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 可应用解热镇痛 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物、止咳祛痰药物等。儿童忌用阿 司匹林及其它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 神经系统并发症即 Reye 综合征发生相关,偶可致死。 4. 2 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 物治疗 3 ,4 。在发病 12 d 内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有离子通道 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 制剂两类。 4. 2. 1 离子通道 M2阻滞剂 是传统的治疗甲型流 感病毒药物,有金刚烷胺(amantadine) 和金刚乙胺( 8 rimantadine) 两种,我国仅有金刚烷胺。这两种药物通 过阻抑 M2蛋白,抑制病毒脱衣壳,阻止病毒复制的启动。 金刚乙胺的口服吸收率可达 90 % , 其血药峰值浓度为金 刚烷胺的 44 %46 %。药物半衰期前者(3036 h) 比后 者(1625 h) 约增大 210 倍。给药后达到峰值浓度的时 间前者为 26 h ,后者为 24 h ,前者曲线下面积 (AUC) 比后者增大 215 倍。金刚烷胺以原形从尿排出,而 金刚乙胺仅 1 %以原形排出体外,其余以邻、对、间位羟 基化的 3 种代谢产物排除。该类药物有明显的头晕、嗜睡、 易激动,甚至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有癫疒间 病史者忌用。有资料证实,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比较,患 者对后者的耐受性更佳。由于该类药物副作用过大,并且 易出现耐药毒株的传播,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成人 剂量金刚烷胺为 200mg ,金刚乙胺为 100mg ,均每日口 服 2 次。参考剂量见表 1。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调整: 金刚烷胺的剂量在肌酐清除率0.835mL/ s (50mLmin -1) 时酌量减少,并密切观察其副反应,必要时可停药,血透 对金刚烷胺消除的影响不大。肌酐消除率 0.167mL/ s(10mLmin-1) 时金刚乙胺推荐减少为 100mg/ d ,但只 要有肾功能不全包括老年患者均应密切监测其副反应。 4. 2. 2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 毒表面主要的糖蛋白之一,具有唾液酸酶的活性,唾液酸 9 酶也广泛存在于动物和其它微生物,与微生物对人体的致 病性密切相关。其功能是裂解病毒糖结合物末端的唾液酸 残基,从而加速病毒从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这种酶是 病毒在体外复制的必须成分,很可能也是病毒在人体内复 制的必须成分。此外,神经氨酸酶还可以阻止呼吸道粘膜 对流感病毒的灭活,可以促进病毒对呼吸道粘膜的感染。 神经氨酸酶的作用表现在:(1) 促进病毒颗粒从受感 染的宿主细胞中释放;(2) 阻止病毒从宿主细胞释放后互 相凝聚; (3) 清除呼吸道粘液中的唾液酸,阻止病毒的 失活; (4)促进病毒颗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神经氨酸 酶抑制剂可阻断此酶的活性,从而改变病毒的正常凝聚和 释放功能,因而阻止病毒感染的扩散。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由 于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其它抗流感病毒药物,因此具有良好 的临床应用前景。并且国外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对 H5N1 10 和 H9N2 病毒株有效 5 ,6 。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神经氨酸 酶抑制剂有以下两种: 扎那米韦(zanamivir) 和奥司他韦 (os-eltamivir) 。 扎那米韦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只有 2 % ,体内分布容 积小(AUC 184gL -1h-1) ,肾脏清除快,所以该药只能 作为局部用药,经鼻腔或口腔吸入给药。在室温下稳定, 但常需保存在 4 的环境中。鼻腔内给药和吸入给药的绝 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和 20 % ,吸入给药约有 20 %沉积在 呼吸道及肺内,24 h 后痰中仍能监测出该药。该药最常 见的副作用是鼻部不适、腹泻、恶心、头痛、支气管炎、 咳嗽和咽痛等。由于该药只能吸入给药,许多患者难以接 受这种用药方式,例如婴儿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吸入用药 都有困难,并且吸入用药在呼吸道内无法达到持续有效的 药物质量浓度,所以也无法达到更高的保护效果。 奥司他韦商品名:TamifluTM (达菲) ,是第二个上市 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1999 年 10月 被批准在瑞士上市。 最近有研究证实,口服奥司他韦既具有治疗急性流感的作 用,也具有预防季节性流感的作用 7 ,8 。对流感相关疾 病的保护效果高于对流感病毒感染的保护。为此该药对免 疫抑制的人群更有意义 3 ,4 ,8 。已证实对 H5N1 病毒株 有效。 11 奥司他韦的耐受性较好,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 其发生率约 12.1 %14.6 % ,而与食物一起服用基本上 可以避免这种反应。呕吐的发生率约为 2.5 %2.7 %。值 得注意的是,餐后用药还可以增加该药的生物利用度。为 此,建议该药在餐后服用。奥司他韦:成人 75mg ,每天 2 次,连服 5 d ,应在症状出现 2 d 内开始用药。儿童 用法见表 2 ,1 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