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市笋竹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南川市笋竹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南川市笋竹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南川市笋竹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南川市笋竹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 川 市 笋 竹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一、全市笋竹产业现状 1-1 竹林资源状况 全市现有竹林 20 万亩,其中金佛山方竹 13 万亩,平竹 2.6 万 亩,水竹、楠竹、慈竹等 0.4 万亩。 1-2竹笋生产和加工情况 我市竹笋主要生产基地目前分布在头渡镇、德隆乡、金山镇、 大有镇、合溪镇和铁村乡,以方竹笋为主,年产鲜笋近 10吨, 市场极好. 竹笋的加工也主要集中在头渡镇、金山镇、德隆乡、大观镇和 城区,全市现有一定加工规模的笋竹加工企业 2 个,零星个体加工 点几十家,现加工干笋、清水笋、盐渍笋、烫皮笋、菊花笋、红油笋、 方竹笋红烧牛肉等 8 个品种,虽起步早,但规模不大,实力弱,加 工粗放,产品附加值不很高。 1-3竹材加工状况 目前,我市还没有竹材加工企业,竹材加工一片空白。 1-4竹荪生产情况 竹荪是一种灵草,竹林中生长的菌类物质,它的药用价值很高。 据分析,干竹荪中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还有多种氨基酸,其中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古今中 2 外都把竹荪视为珍品,国际市场需求甚大,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市场, 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竹荪为何物。所以严格说,竹荪是新产品, 不存在市场需求约束。我市还没有自己生产加工销售的竹荪产品, 有待于加速发展。 1-5竹产业科研开发现状 我市竹产业科技含量低。从方竹笋种子采集、繁育、移栽成活 率都不是很高,技术没有完全解决,在加工过程中的生物保鲜问题 也未完全解决。 二、市场前景分析 2-1竹笋市场 全国市场总容量大约在万吨年,全国鲜笋总产 量仅万吨,其中万吨用鲜销,万吨用于加工,由于鲜笋产 量过小,出现鲜笋市价居高不下的局面。在国际市场方面,现出口 量每年约万吨,国际需求在万吨以上。由于国内企业的加 工能力太小,又缺乏国际市场的信息,我国的出口都以半成 品出口台湾再深加工,国内增值很低。 2-2.竹荪市场 全国竹荪总产量约吨年。由于竹荪为名贵菌类,营养 极为丰富,市价很高,所以,竹荪主要为高收入家庭消费。我国的 竹荪多数都出口香港、日本等地。每年创汇万美元左右。在 国内,竹荪没有形成市场,很多地区都没有供货,绝大多数中国人 3 还不知道竹荪为何物。因而,竹荪是严重短缺产品,需要大力发展, 不存在需求市场约束。 2-3.竹材市场 竹材综合利用前景广阔,除作纸浆原料外,竹材可加工成竹质 胶合板、竹质刨花板、竹材层积板、复合饰面板、竹质车箱板、竹质 包装板等等。年,中国科学院以竹材为主要原料开发出轻质 仿真建筑材料系统,为竹材全面向建筑领域延伸提供了技术支撑。 伴随国家木材禁伐政策的出台,以竹代木趋势已日趋明显,竹材作 为木材的替代产品,其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全国竹材总蓄积量 约为 亿根,折木材万立方米,年砍伐量约.亿根,折 木材万立方米。天然林保护工程实 施后,我国木材总供给量 大约要减少 亿立方米年。因此,竹材 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 要,供需缺口大约在.亿立方米年。预计在未来年时间内, 竹材需求量呈递增趋势,总面积达到万公顷,砍伐量达到 . 亿立方米年后才会产生市场均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家林业 局规划在年内新建竹林基地万亩,竹业产值达到亿 人民币,出口创汇亿美元。 另外,竹叶的加工利用前景广阔,可加工竹汁饮料,竹叶编织 品等。同时竹材可烧制成竹炭,竹炭的利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综上所述,竹产业项目不仅具有国内外的广阔市场,而且 极具深厚的延伸性,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产业项目。 4 三、我市发展笋竹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3-1. 自然条件优越 南川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微酸性紫色土, 为竹子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竹子的适生范围广, 在海拔米以下的丘陵、低山、中山都可以生长。我市山地资 源相当丰富,很适合种竹,实施退耕还竹,既解决了生态问题,又 解决了经济收益问题。 3-2. 金佛山方竹驰名中外 金佛山方竹是南川市竹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银杉、杜鹃 王树、大叶茶树和银杏齐称“金山五绝 ”。因形呈四方,有棱有角, 其笋不发于春而茂于秋,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仅在金佛山及其邻 区分布而得名。金佛山方竹笋是我市名牌产品,是我市区别于其它 地区先行进入国内外市场得天独厚的招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金 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 万亩的方竹林,是全国最完整的一片 方竹林,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现年产鲜笋吨左右,并以 其质厚肉嫩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 3-3. 丰富的竹类资源 全市竹类有属种,面积比较大的竹种有金佛山方竹、平 竹、水竹、慈竹等,还有近几年来从市外引种的优良经济竹种如麻 竹、杂交竹等个品种,为我市发展竹 业产业奠定基础。 3-4. 初具规模的产业。 5 自年重庆市实施笋竹产业化工程以来,我市依托丰富 的金佛山方竹林资源,成立专门机构实施笋竹百万工程项目,通过 年的经营 管理,我市笋竹产业有了新的 发展,全市共新造各类竹 林 3 万亩,培育省级笋竹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个;小型加工企业 遍布全市。竹业产业化生产已初具规模。 3-5. 比较成熟的技术条件 我市笋竹产业发展较早,为笋竹产业化储备了一大批专业技 术人才和笋竹产品加工与营销队伍。 四、未来十年发展目标 4-1全力打造“中国方竹之乡”,创立金佛山方竹笋国 际品牌, 4-2到 2010 年新发展竹林面积万亩,全市竹林总面积达 到万亩,低效林改造 5 万亩。 4-3建立金佛山方竹笋科技示范园区。 4-4组建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竹笋加工龙头企业 23 个。 4-5. 新建年加工能力 10 万立方米以上竹材加工企业 23 个。 4-6竹业总产值达到 5 个亿,建成渝黔地区最大的竹笋交易 集散中心,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五、基地建设布局 5-1种苗基地 6 到年,在南城街道办事处双河村建立适宜低海拔种植 竹种园亩。在金山镇烂坝箐建设亩高山竹种园。 5-2竹林基地 以石雷公路划分,对笋竹产业化建设基地进行合理布局,具体 布局为: 5-2-1.石雷公路以南,以栽植金佛山方竹及笋竹两用竹为主: 金山镇 15000 亩; 头渡镇 15000 亩; 德隆乡 15000 亩; 三泉镇 5000 亩; 合溪镇 15000 亩; 大有镇 15000 亩; 庆元乡 10000 亩; 元村乡 10000 亩; 5-2-2.石雷公路以北和槽坝地区,以栽植楠竹、麻竹、巨竹、撑 绿竹等笋竹两用竹为主: 东城办事处 5000 亩; 南城办事处 10000 亩; 西城办事处 5000 亩; 南平镇 10000 亩; 水江镇 15000 亩; 7 大观镇 5000 亩; 兴隆镇 3000 亩; 乾丰乡 5000 亩; 白沙镇 5000 亩; 木凉乡 5000 亩; 河图乡 5000 亩; 石墙镇 5000 亩; 骑龙乡 5000 亩; 中桥乡 5000 亩; 铁村乡 3000 亩; 鱼泉乡 8000 亩; 土溪乡 3000 亩; 5-3加工基地 (1)建竹笋粗加工基地 6 个,精加工基地 3 个,分别布局在 金山、水江和城区。 (2)建竹材加工企业 3 个,分别布局在金山、水江、大观等 乡镇。 六、重点工程建设 6-1. 种苗基地建设:预计至 2008 年,在南城办事处双河村建 立适宜低海拔种植竹种园 200 亩,在金山镇烂坝箐建立高山竹种 8 园 100 亩。同时与重庆市内外种源基地合作,确保足够的优质高产 竹等。 6-2竹林基地建设:从 2004 年开始,每年新发展竹林 4 万亩, 用五年时间发展竹林 20 万亩,至 2010 年止全市竹林面积达到 40 万亩。 6-3低产竹林地改造: 对我市 5 万亩天然低产竹林进行改造, 使其速生,丰产,优质. 6-4品牌建设:金佛山方竹笋是我市名牌产品,是我市区别于 其它地区先行进入国内外市场得天独厚的招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必 须做大做响。首先要把“金佛山” 牌方竹笋商标争回来,逐步申报驰 名商标;其二是制订 金佛山方竹笋质量认证标准,原产地保护,绿色 食品论证等工作;其三是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把方竹笋有限的资源 实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加工增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坚决打击假冒伪 劣商品。 6-5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金山镇烂坝箐建立竹业示范园区, 重点解决方竹笋种源采集,移栽技术; 方竹笋组织培养育苗技术;高 产示范;其它竹种的引种、 试验、繁育、高产示范以及方竹笋加工技 术;新产品开发和方竹笋 绿色标准技术等。 6-6.产品加工:以 40 万亩优质竹林基地为依托,建立 6 个竹笋 系列产品企业,6 个竹材加工企业. 七、笋竹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9 7-1.组织保障 7-1-1.市里建立笋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府办、计委、农 委、商委、科委、供销、工商、卫生、质监、林业、财政等相关部门组 成,领导小组下设笋竹产业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专司其职,各乡 镇也要成立专门的组织。 7-1-2. 积极营造该产业的发展环境,把笋竹产业当成我市农 业产业化四大骨干产业之一来抓,常抓不懈。 7-1-3.各部门各司其责,主动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7-1-4.组织形式:采取“ 政府+ 公司+基地 +农户”的模式,充分运 用金佛山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等组织和协会的作用,形成真正的 产业链。 7-1-5.把笋竹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分年度严格考 核,奖惩兑现。 7-2.资金保障 7-2-1.市财政每年安排 100 万元用于笋竹产业种苗经费、工作 经费、科研经费及龙头企业培育等。 7-2-2.打捆退耕还林资金、水土保持资金、生态建设资金、扶 贫资金和农业开发资金等 300 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和科技示范园区 的建设。 7-2-3.龙头企业所需资金采取业主筹一点、政府补一点和银行 贷一点的办法。 10 7-3.技术保障 7-3-1. 依托全国竹业研究中心、西南农大、重庆林科院和我 市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解决金佛山方竹笋繁育、加工、保鲜、提高 单产量及引进竹种的高产优质问题。 7-3-2.由林业局制定种苗培育、整地、栽植、管护等相关技术 标准及验收工作。 八、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8-1.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 1.5 亿元,其中:种苗投资 3000 万元,造林及管 护投资 2000 万元,科技支撑、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投资 500 万 元,科技示范园区 1000 万元,低效林改造投资 500 万元,加工 企业投资 8000 万元。 8-2.效益分析 8-2-1.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增加森林面积万亩,使我市森林覆盖率提 高 0.6 个百分点,使固土、涵水、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得到增强。 8-2-1.1.保持水土 项目实施后,可使造林地土壤侵蚀模数下降,据测算,竹林的 固土能力为.吨亩,则万亩的总能力为 0.761亿吨年, 即项目建成后,可减少泥沙流入江河,对治理我市土壤流失将起积 极的作用。 11 8-2-1.2.涵养水源 据测算,竹林的蓄水能力为立方米亩,所以项目建成 后可蓄水量 0.067 亿立方米年,可减少水治理投入,使部分缺水 地区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8-2-1.3.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竹林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滞灰尘等, 起到降低空气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大大改善南川污染严重的状 况。基地万亩竹林每年可释放氧气 540 万立方米,生态效益约 为 260 万元。 8-2-1.4.调节气候,减少灾害 由于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可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20 万 亩竹林估算每年减少自然灾害的效益为 200 万元. 8-2-2.社会效益 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增收、退耕 还林、开发式扶贫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为城乡提供数万个稳定就业 岗位。同时,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和竹海风景区, 引来各方游客,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此项目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做出较大的社会贡献。 8-2-3.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产值 3.2 亿元,其中竹笋 0.75 亿元、 竹材 0.75 亿元、竹荪 1.66 亿元。 12 根据笋材两用竹生长规律,造林后第四年产笋,第五年产材, 并在林分郁闭后进行竹荪种植,按调查确定的产量指标和市场价 格进行产量、产值预测。 竹笋:新造林按 0.25 吨亩,低效林改造按.吨亩,1 元吨计算,至全面投产之时年产量可达 7.5 万吨,产值达 0.75 亿 元。 竹材:新造林按 1根亩,折合 1.66 立方米亩,低效林改 造按 0.83 立方米亩,单价 2元立方米计算,至年产 量达 37.4 万立方米,产值 0.75 亿元。 竹荪:按.公斤平方米,单价 2元公斤计算,至 9 年产 竹荪 83.4 万公斤,产值 1.66 亿元。 八 、综合评价 项目动用“政府公司基地 农户” 的模式, 职责明确,龙头 企业贯穿产业化建设的始终,带动南川市笋竹产业基地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