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1667-1989 居住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是中国制定的一项关于居住区域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指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简称PM10)的质量标准,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空气污染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该标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镇、工矿企业等居住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值规定。

  2. 浓度限值:规定了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两个指标。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限值为0.10毫克/立方米。这意味着,在一天内或一年的时间跨度内,居住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不应超过这些数值。

  3. 监测方法:标准中还提到了监测可吸入颗粒物应采用的采样和分析方法,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有助于各地环保部门和相关机构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估。

  4. 执行与监督:标准要求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确保居住区大气环境质量符合此标准要求。同时,鼓励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以改善空气质量。

  5. 健康指导意义:通过设定这些限值,标准旨在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危害,如哮喘、肺癌、心脏病等疾病风险,保障居民呼吸健康。

  6. 法律依据:该标准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为居住区空气质量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违反标准的行为可依法进行管理和处罚。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89-07-24 颁布
  • 1990-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1667-89 居住区大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_第1页
GB 11667-89 居住区大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_第2页
GB 11667-89 居住区大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1667-89 居住区大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居住区大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1667一89of 住、工作、学习、休息和进行文娱活动等地点的室外大气环境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城乡居住区大气环境。2标准值根据不同直径颗粒物在人体呼吸道的沉降曲线,本标准制订的颗粒物粒径标准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蕊10 称居住区的大气中15 mg/m%本标准所列浓度值为24 监督与执行本标准由各级卫生部门负责监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9一07一24批准1990一06一01实施1667一89附录A(补充件)A 1 1采样点的设置根据功能分区情况,按污染程度分别在各地区设点采样。如:卜没有工业污染的住宅区;括火车站);区等)。采样点数可依监测目的和条件确定,分布要有代表性,有条件可设固定采样点。采样时间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决定,有条件可进行长期系统监测。采样点应设在不受树木或建筑物遮挡的空旷地点,不受局部污染源的影响。采样器放置高度距地面3-5 m,如采平行样品,两台仪器间距为2 一年四季各进行一次监测,每次连续监测5好能在24 张滤膜采样时间一般为8等和最轻的时刻。3采样设施采样器的规格应为玩o= 10士1 =1。采样器的流量用皂膜计进行校准,流量控制在13 L/2 量法)见居住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质量浓度卫生标准检验方法。1对1计算各采样点的以下基本指标,并作出综合评价。3. 染原因,可分析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医科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秉衡、曹守仁、肖汉屏、张全生、孟志红。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