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财政主导金融模式”之制度基础论_第1页
民国时期“财政主导金融模式”之制度基础论_第2页
民国时期“财政主导金融模式”之制度基础论_第3页
民国时期“财政主导金融模式”之制度基础论_第4页
民国时期“财政主导金融模式”之制度基础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民国时期“财政主导金融模式”之制度 基础论 摘要:民国时期中央政府财政部 之职掌范围属于大财政范畴,控制着几 乎所有关于财政金融的决策、执行、监 管等事项。本文从财政部的组织制度流 变、财政经济会h 主导下的金融立法 规划为线索阐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 主导的金融模式的制度基础论。 中国论文网 /1/view-12994410.htm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金融模 式;以法律文本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的中期研究成果 (编号:16G228;项目名称:南京国民 政府之统治金融制度及其宪政依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以银行法的变迁为中心;项目负责人: 郑晓燕) 一、财政部之组织制度流变 一国之财务政策,赖财务行政之 推行,而国家税赋之征课,金融之管制, 贸易之经营,公帑之支出保管及审核, 预决算之编制实施及监督,亦胥赖财务 行政以达成其任务。故财务行政为财政 制度之基础,为健全财务之枢纽,其机 构之设置,治权之划分与运用,均关重 要。 清代之货币金融管辖权在户部下 设置宝泉局与工部下设置宝源局,清末 政府曾独立设立财政处,与户部共掌金 融行政权,后受日本大藏省管理银行货 币制度之体制的影响,户部又合并财政 处为度支部,部内设通阜司直接负责。 与传统之集权财政体制相比,民国时期 中央政府财政部之职掌范围尽管比较户 部有所收缩,但仍然属于大财政范畴, 控制着几乎所有关于财政金融的决策、 执行、监管等事项。广州国民政府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1927 年 7 月 12 日公布之财政部官制 只是变更财政部直隶大元帅,其他条文 基本照搬 1914 年旧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延续了北 京政府及广州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设置, 仍然由财政部下设钱币司(即泉币司) 主管金融事项。1927 年 10 月,在金融 中心上海设立了金融监理局以替代钱币 司,全权统辖金融事项。11 月 19 日公 布的国民政府财政部金融监理局组织 条例规定,金融监理局隶属于国民政 府财政部,监理全国关于金融行政上一 切事宜 1928 年 1 月宋子文再任财长,重 改金融监理局为钱币司。为解决国内因 军阀分据而造成的财政分裂局面,于 1928 年 8 月 29 日公布了中央财政整 理委员会组织条例 ,将全国分为七大 区域,特设中央财政整理委员会以统一 全国财政。 显然,财政部机构设置的调整与 执掌的大幅扩充,都折射出了国家金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统制权力的更加集中,范围的逐渐扩大。 此外,在 1929 的训政时期国民政府 施政纲领中亦有对财政部执掌的详细 列举。 1937 年,财政部在上海成立了四 联总处,由宋子文主持工作,但该阶段 的四联总处仅为协调性的松散组合,并 不具备制度的决策权。 1945 年 8 月,战时各项金融法规 随着战事结束而被废止,四联总处的存 在也失去了合法性,不再是战时全国金 融之总枢纽,其下属主要机构大都裁撤 或改组。持平而论,尽管后期的四联总 处在制度上与财政部存在重复之嫌,但 在维系战时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体系, 推行战时政策,集中国家资源支撑抗战 等方面,四联总处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财政经济会议主导下的金融 立法规划 金融(货币银行)政策受制于财 政,财政之人事与职权又受制于政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因而金融制度很难以独立地发挥其应有 之效用。金融制度从设计、推行到监管, 始终与中央政府能否实现集权及政治之 良善密切相关。如在北京政府多变的政 治背景下,首先,中央权威严重缺失, “中央政令不出都门,即有通电在,各 省大都视为具文,置若罔闻。 ”其次,随 着政府的频繁更替,直接负责制度建设 的财长亦时时变易,货币银行制度难以 长时段坚持,直接导致了金融制度的高 成本与低绩效,业界亦对国家主导下的 制度革新模式彻底失望。媒体所言,此 时之“我国金融制度最为紊乱”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为重建 中央政府的财政信用并取得国内金融界 的持续支持,针对上海银行公会、钱业 公会的请求,曾发表公报表示对北洋时 期政府所发公债决定予以承认并维持。 全国经济会议结束后,财政部随之马上 又于 7 月 1 日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财 政会议,此次会议“ 乃综合理想家与实 践家以决定财政政策及其实施方法为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务, ”这两次会议成了国民政府银行立法 改革之始,也是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央政 府为银行制度普设的基本走向。公平而 论,无论是对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权威的 形成,还是对国家财政金融制度体系的 进化,1928 年全国财政经济会议的召开 及通过的议案都具有标志性意义。以宋 子文为首的财政系统为近代中国财政金 融秩序的形成开启了新的制度之门,如 财长宋子文在 1928 年 5 月 29 日向国民 政府提交之国民政府财政部最近三个 月报告书中,详细规划了自己年初重 返财长位置以来所要推行之制度建设。 其中金融部分要求,要厘定一切金融法 规,对北约政府时期的相关货币银行法 规逐一审查修改,以求适合时宜;要首 先从强制注册入手,管制国内所有大小 银行;并且要禁行原有各种劣币,以谋 币制之统一。从这些事关金融的议案及 官方文件中可以读出,货币制度与银行 制度的革新与管制一直是政府认为亟须 解决的首要经济问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贾士毅总结,第一次全国财政会 议,在刚刚统一的背景下, “其范畴在打 破各地割据式之财政 ,进而改建 全国统一式之财政 ”。第二次全国财 政会议,在连年战乱的前提下, “其范畴 不仅仅于加增国库之财力,而以增进 社会之富力是务” 。第三次全国财政 会议,在抗战关键期间,其范畴是使全 国财力与社会物质“ 由各地分散自由 之旧规 ,转而进于中央统一管制之 新制 ”。统制政策愈收愈紧,已经由中 央层面波及了地方资源,在确定了对全 国性银行的统制方针之后,地方银行亦 随之而被纳入了统制范围。全国经济财 政会议是财政部财政金融政策出台的前 期准备阶段,为财政部主导下的制度设 计提供了多元的参与力量和充足的讨论 空间,同时也影响着制度的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