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_第1页
论人格、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_第2页
论人格、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_第3页
论人格、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_第4页
论人格、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论人格、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 【摘 要】在民法中,关于人格、 权利能力、民事主体的研究和应用一直 百家争鸣。现行民法理论中,应当将人 格和民事主体视为一个概念,与权利能 力分开;但在法律实践中,又需将三者 分别对待。 中国论文网 /5/view-4165037.htm 【关键词】人格;权利能力;民 事主体 一、人格、权利能力、民事主体 的概念 人格,乃法律上做人的资格。它 是人在法上的概念。 权利能力,指成为民事主体的能 力,作为权利享有者和义务承担者的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力。 民事主体,指根据法律规定,享 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二、学界关于三者关系的两种主 要观点 最早提出“ 法律人格 ”概念的是 普鲁士一般邦法 (1794):“人在市 民社会中只要享有一定权利,便被称为 法律人格。 ”将人格等同于权利能力。 1804 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明文规定: “所有法国人均享有民事权利。 ”即一切 自然人均有同等法律人格,但这个人格 需要经过法律确认。法律确认的,享有 人格;未确认的,不享人格,将民事权 利和法律人格放于完全相同的地位。原 因在于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导 致人们崇尚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个人 主义发端,赋予人至高无上的能动力。 因此,很多学者用各国已颁布的 法律为例,认为人格就是权利能力,将 二者等同。梅仲协先生曾说:“权利能 力,亦即人格之别称,享受权利,承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义务之能力也。 ”史尚宽先生认为, “权利 能力者,与人格有同一意义。 ” 但也有很多学者持相反意见,主 张人格应与民事主体作为同样的概念。 此说法也成为目前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 北大的尹田教授认为权利能力包括总的 权利能力和具体的权利能力,前者指总 的权利义务,是享受权利、成为民事主 体的资格;后者则指向某一特定的、具 体的权利义务,是享受特定权利、进行 某特定民事活动的能力。民事主体的人 格平等,但权利能力有时却不平等。当 二者不平等时,人格和权利能力等同的 观点便站不住脚。人与人之间相比较, 有部分人不能进行某些特殊的民事活动, 如缔结婚姻,未满法定结婚年龄的自然 人,不具有权利能力,但并不能说未到 法定婚龄的人与已到婚龄的人相比,人 格不平等。 江平教授也认为,权利能力是享 受权利的资格,而人格是一种主体的资 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三、笔者对三者关系的见解 人格是和民事主体并列的概念; 权利能力是比人格和民事主体规定得更 深一步、更加具体的制度。 (一)人格之所以存在,是因为 有“人”这个物质载体。人格的起算点应 从成为“人”那一刻起。人是哲学层面的 人,胎儿还没有接触这个社会,不具备 社会属性,不算是人。虽然近年来似乎 有愈多的法律对胎儿的权利作出保护, 如刑法第 49 条规定:“审判怀孕的 妇女,不适用死刑。 ”,却是保障了妇女 的生育权;继承法中,规定尚未出 生的胎儿拥有财产继承权,也是保障公 民的财产所有权;都不是承认胎儿拥有 一个人的权利。 民事主体的起算点,在传统四要 件说中,包括独立名义、独立意志、独 立财产、独立责任,但这样把很多事实 主体排除在外。一般来说,民事主体从 出生开始享有民事权利,这一点和人格 的起算是一样的。民事权利的起算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为对其有利,权利能力自受孕之时而 不是从出生之时起计算。 ”为了保证最大 权利的实现,将权利能力保护期提前至 出生前,目前在保护胎儿利益方面已得 到承认。问题是, “人” 本开始于出生, 但这里的“其 ”指的是胎儿本身,既然胎 儿都不为人,权利的物质载体都不存在, 何提享有权利能力?由谁享有权利能力?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受精卵也享有权利 能力,这更对传统民法“ 人 ”何时为“人” 提出了颠覆性挑战。 (二)人格和权利能力是应然和 实然的关系。人格的获得,主体无需明 示,理应成为从事民事行为的“人” 。虽 然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但这种法 律确定只是在事后,并不等同由法律赋 予。而权利能力则是立法在实际上给予 确认的权利。有了被确认的权利能力才 能成为权利主体,这是各国法律都应落 实的实然和应然的逻辑关系;反过来, 权利主体地位由法律确认而得到保障, 应然层面得以实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三)从功能论角度,权利能力 是权利主体获取资源的能力,它从“动” 的方面描述,着眼于让权利、义务为之 驻足的能力。而人格则是在资源已被收 集完毕后,成为无障碍行使权利的主体, 它是从“静”的角度进行的描述。 (四)从本质看,法律人格是一 种“资格”,资格是一种“身份”,是参加 某种活动必备的条件,在法律意义上有 拟制人的含义;民事主体是引起民事法 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亡的主体,是一 种“当事人”的存在;而与它们不同的是 权利能力,它只是顺利完成某一项活动 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若不以行为将之外 化,则缺少客观外在的载体,从而不能 体现在客观世界。权利能力只存在于 “人”的内在,而人格和主体都是主客观 相融合的结合体。因此,将“人格” 这个 主客观兼具的概念和“ 权利能力 ”这个只 存在于主观的概念混为一谈,万不可取。 四、通说的局限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人格 ”“民事权利”“民事主体”三 个概念的混同,易造成逻辑上的混乱, 从而导致实践上的混乱,使人们难以准 确定位某一民事活动具体享有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真正实体尤其是 当非典型民事实体作为法律关系的参与 者时。 五、对当前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鉴于目前各种学说众说纷纭,笔 者在对它们进行分析后,提出几点拙见。 (一)在理论上将“人格”“民事 主体”“权利能力”三者分开使用,将它 们按照发展顺序进行排序区分。 拥有权利能力,即拥有了使权利、 义务驻足的能力,才能成为民事主体, 之后便有了身份的意义,成为人。人必 须由法律确认,这是一种法律上的保障。 这种被保障的资格便是人格。但人格处 于一个应然层面,它并不是由于被法律 确认而存在,而是本应就存在,这种法 律的承认只是给其增加一层令人放心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保护壳。身份的存在使得不平等的现象 有了生存的可能。对于自然人主体,由 于伦理性使得权利能力不得转让、放弃、 剥夺,这就使自然人通过权利能力甩掉 不平等。而非自然人主体(包括法人、 其他组织、特殊情况下的国家) ,可以 通过转让、放弃、剥夺权利能力,彼此 间变得不平等;这样,无权利能力的非 自然人主体,成为其背后的人的代表, 它不能承担独立责任,此责任由该主体 背后的真正行为者承担。 (二)在立法和实践中,修改或 者避开使用那些容易引起混乱或者歧义 的概念,这一点在今后我国民法典的制 定中更应小心谨慎。 (三)人格是一个相较民事主体 和权利能力更为抽象的概念,不妨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