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_第1页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_第2页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_第3页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_第4页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 、必须确立具体目标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已经在社会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各方 面都深深地扎下了根,要改变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 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难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目前建立市场经济所需要 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任务,也就是目前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没有具体目标,或者具体目标不明,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就无法行动,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永远无法确立起来。 由于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能在以往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 基础上诞生,而且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还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所以要最终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仅需要继续进行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 需要深化和加快这种改革,甚至需要在政治、法律、政策、方针等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这 些具体的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目前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的和具体的 目标。 就经济体制方面而言,目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的 具体改革,既有所有制方面的,又有分配制度方面的,还有企业制度方面的,也有整个社会经 济调控方面的。这些不同方面的具体目标的实现,是最终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 前提。 、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其他经济成分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问题,大报告确立了根本的原则,即“以 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 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 就大的方面来说,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这一目标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但是,目前的问题是, 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在以往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确立的,是在没有竞争或者基本上没有 竞争的情况下实现的,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 就不能再以行政命令的手段来确立,它对其他经济成分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 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确立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如何实现公有制经济对其他 经济成分的主导作用呢?这当然只能靠竞争,只能靠实力。就竞争力和实力方面而言,公有制 经济在目前还有其优势,这就是它在数量上对其他经济还处于优势地位,在技术设备上也还有 一定的优势。但严峻的问题是,在质量上,主要是在效益上,公有制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来说 目前并没有多大优势,甚至处于劣势。这一点十分不利于公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经 济体制下,一个经济实体无论在数量上如何庞大,如果它在质量上没有优势,在竞争中处于劣 势,那么它就必然由数量的优势转变为数量上的劣势,必然被无情地淘汰出局。这不是人们的 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除非停止市场经济而回到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所以,公有制经济要能够 经得往市场的考验,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继续保持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就必须进行内部改 革,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报告中所说的“通过平等竞 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这一具体目标。 在通过企业内部改革提高公有制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重新确立公有 制经济的主导地位这一目标的同时,所有制方面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还必须进一步大力发 展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我国不断壮大,但时至今日,其规 模还显得太小,特别是国内的私有经济成分,还需要进一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范来发展壮大。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形式 在分配制度上,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按市场机制的要 求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分配制度。 既然我们要建立市场经济,那么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来 确立就业和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执行效率优先的原则,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辛勤 劳动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保证多劳多得,以达到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先进、促进效率、 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 但是,由于我们所要建立的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所以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 在制定分配政策时不能不考虑起码的公平,在社会再分配中体现公平原则,防止收入悬殊过大 和两极分化。为此,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每一个人都 能得到最起码的社会保障,最终达到社会主义国家每个成员的共同富裕。 目前,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既需要在社会生产和经济领域, 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力推行“效益优先”的原则,进一步突出按劳分配,彻底根除 “大锅饭” ,由此推动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速度;同时又必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一步体 现公平原则,强化党纪国法,运用法律手段消除一切通过以权谋私、横征暴敛、巧取豪夺而 “爆富”的丑恶现象。 必须清楚,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暴富”和某种程度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出现人民群众所说 的“分配不公” ,并不是因为按劳分配的原则贯彻得过了头,而是因为按劳分配的原则没有得 到真正的贯彻,使某些人能够“以权谋私” ,在生产分配和社会再分配中暗地里搞“按权分配” 。 “按权分配”既是某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出现“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所在,更是更个社会 中出现“分配不公”的根源所在。因此,要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在分配领域确保社会主主义, 首先就必须真正做到按劳分配,坚决消除带有封建色彩的“按权分配” 。 当然,社会主义公平原则要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得到贯彻,还必须通过立法手 段来确立一种合理的社会负担制度,特别是税收征管制度,并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应该注意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虽然既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又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但它却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唯一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除了在生产经营中 真正做到按劳分配,在社会生活中贯彻公平原则,杜绝封建的“按权分配”外,还必须在社会 经济生活中允许其他分配形式的存在,比如说允许并规范不同形式的“按资分配” ,并充分利 用其积极作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一个与市 场机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所以,要建立市场 经济体制,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 适应的企业制度,也就是人们概括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按照市场经济 的要求进行企业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个具体目标。 从原则上讲,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就必须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确立公平竞争、优胜 劣汰的原则,做到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人,使所有企业一律平等,通过合理的规范化市场竞争来 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这首先就要求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杜绝党政机关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把 企业交给市场。这里既要求党政机关不要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求企业破除对政府的依赖 心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 就企业内部而言,也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制度。如果企业的经营机制与 整个社会的市场机制脱节,经营管理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不能对市场信息和信号作出及 时而灵敏的反馈,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不能提供高效优质的社会服务,那么它就 难立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如果这是个别企业的问题,那么这些个别企业就将会被市场竞争无情 地淘汰。但是,如果这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大多数企业的问题,那么这不仅会妨碍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很可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成为泡影。所以,进 一步做好企业内部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便成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先 决条件,一个必须首先实现的具体目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然对我国的所有企业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在目前,搞好国有大中 型企业的改革,建立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休的现代企业制度,却是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而重要、紧急而困难的任务。不完成这一任务,不实现这一 具体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就必然或者走向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歧 路上去,或者回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这是因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如果不能实行与 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那么它就无法提高经济效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 无力与那些在市场经济氛围中成长起来,在不同程度上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外资经济及 内资私有经济竞争,就必然在与其他经济成分的竞争中被市场淘汰,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 位就必然丧失,从而使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特别是中外不同形式的私有制经济成分取得主导地 位,其结果建立起来的只能是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相反,如 果要在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在逃避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继续保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的主导地位,那就只能使用行政命令等非经济手段和非市场手段,只能背弃公平竞争这一市场 经济的根本原则,其结果必然是牺牲市场经济,使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成为泡影,从而回到计 划经济的老路上去。 所以,尽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困难重重,但要实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这一具体目标。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要完全走向市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与培育现代市场体系 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互相影响的,既互相促进,也互相消退。如果没有统一开放的市 场体系,那么就不能实现企业间的平等竞争,从而也就不可能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甚 至会使已经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发生退化。所以,在目前我国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完善的情 况下,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把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体系作为一个现实的具体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由市场 进行调节。目前,在商品零售总额中,通过市场形成的价格已达以上,国家定价部分已 不足。同时,也逐步建立了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商品市场体系和包括资金、劳务、房地 产等在内的要素市场体系。但是,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目前市场体 系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还远远不够,市场体系的发育也不平衡。所以,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必须把市场体系的培育作为一个现实的具体目标,采取有效措施, 在继续发展商品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的同时,积极掊育并抓好包括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在内的资金市场及技术、劳务、信息和房地产等市场。 在培育和建设各种市场中,必须朝着取消价格“双轨制”的目标努力,根据各方面的承受 能力,采取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办法,积极推进价格改革,最终达到除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 收费实行国家定价外,其他商品和劳务价格都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并逐渐与国际 市场价格相衔接的目标。 、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政府分级调控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机制的确立,必然要求 对包括政府管理体制在内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就与经济体制改革直接相关,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联的 方面来讲,一个现实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加快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使上 层建筑适应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虽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也已 经发生了某些变化,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已经大大下降,但是与已经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相 比,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比,政府职能的转变还远远不够,进展迟缓,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要求很不适应。如果不在实现这一具体目标上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新旧两种体制并存所 必然带来的各种矛盾将难以缓解,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将必然由于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的掣肘 而难以实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困难重重,无法进展。 目前,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政企不分、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问题, 逐步把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管理者和经济的宏观调控者三种职能明确分开,并按与 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式加以行使。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从过去主要是分投资、分物资、批项 目、定指标的直接管理,转变为主要是搞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强化 审计和检查监督等间接管理,把凡属可以通过市场或应该由企业去解决的问题,都交给市场和 企业去解决。这就要求进一步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和其他一些专业部门的管理体制, 并在改革过程中对政府机构作相应的精简。 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就象国有企业领导层的集团利益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 间存在的矛盾,必然使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遇到重重困难一样,政府管理部门某些 人的集团利益也并非总是与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相一致,这就必然使政府职能在按照市场经济 的要求转变时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有时甚至是难以克服的阻力。某些习惯于从企业中谋取私 利的政府管理人员,是不会那么心甘情愿地失去自己这一利益范围的。不仅如此,已经讲了多 年的政府机关办企业的问题,目前不仅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且还有发展的趋势,不过有时 做得更为巧妙而已。至于政府官员办企业的问题,虽然已经三令五申要禁止,得实际上仍然存 在,也只不过是从明里转到了暗里而已。由于对企业的直接控制能够给自己带来各种各样的好 处,由于与企业保持特殊关系是自己的利益所在,由于要维持和扩大自己“按权”参与企业 “分配”的特权,一些政府官员并不那么热衷于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他们所 要维护的,其实并不是对企业的“管理” ,而是他们对企业的“剥削” 。然而不幸的是,这些不 热衷于甚至要阻止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政府官员,常常又是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者,是对各种 具体政策的制定能起行止作用的人。他们不仅有阻止政府职能转变的愿望,而且有阻止政府职 能转变的能量。所以,虽然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已经确定了 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已经把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作为需要认真 抓好的重要任务或目标,但要真正实现转变政府职能这一目标,还必须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样,有“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 不过,问题也还不是不可以解决。这是因为,从上来讲,党和政府已经下决心要改革这种 状况,从下来说,人民群众执切希望政府转变管理职能。早大大的报告中,江泽民就明确 指出,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不在这方 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革难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转变的根本途径是政企 分开。凡国家法令规定属于企业行使的职权,各级政府都不要干预。下放给企业的权利,中央 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不得截留。 ”所以,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是大势所趋, 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这一具体目标必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一起实现。 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 、市场经济是手段 经过长期探索,我们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但这 一目标并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其目的就是明确的,这就是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事实上,就象当初我们想靠计划 经济的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目的一样,如今建立市场经济也是把其作为 实现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来运用的。这正如邓小平所说,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 手段。 ” 当初,进行土地改革,进行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其根本目标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后来,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改革开放,对生产关系进行 调整,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其根本目的也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如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 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其根本目标还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 本目标,而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又必须选择一种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过去,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它应起的作用,但却没有能够根本 上实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开始进行 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原来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进行不断深入的改革。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正反 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社会主义的中国终于选择了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体制作为实现在社会主 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就象我们曾把计划经济作为实现社会主义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一样,也象改革开放是 为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一样,经过长期探索而找到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我们实现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的手段。现在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过去以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现在已经明显地被发现并不象我们当初想象的那样,已经被证明不是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的最有效的手段,至少在目前已经不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有效的手段。比 计划经济体制更能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是市场经济体制。正因如此,我们才放弃 了计划经济这一手段,选择了市场经济这一手段。但是,在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 革的总目标时,我们必须清楚,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目的,而只能是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提高我们的经济实力的手段。只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优化资源配置是直接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 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但这一根本目的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 这些环节所要解决的问题,就要解决如何通过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问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太低, 也就是经济效益不好。所以,要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目的,首先就必须提高提高经 济效益。建立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可以说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我们放弃计划 经济而选择市场经济的直接原因。 那么,市场经济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呢?在这一方面它与计划经济究竟有什 么区别呢?经济学研究发现,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而计划经济之所以不 能达到这样的经济效益,则是因为两种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所起的作用不同。市场经济能够使 从人到物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计划经济则做不到这一点。优化的资源 配置,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而非优化的资源配置,则会浪费资源,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从这一点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目的,便又是优化资源配置。 关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一直接目的,大报告是这样描述的:“我 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 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 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 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 由此可见,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主要就是要变“看得见的手” 为“看不见的手” ,变缺乏生机、反应迟缓的计划调节为生机勃勃、反应灵敏的市场调节,克 服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局限性和极大的负面作用,利用市场经济特有的市场机制,对整 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达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提高经济效益,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目的。 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由市场机制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这一 点是计划经济所没有的,也是计划经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分布不合理,造成 资源无形的巨大浪费的原因所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上讲,计划经济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 配置,就是不能达到生产力各要素的优化结合,更广泛地说也就是不能实现各种经济要素的优 化结合,从而使生产关系难以很好地适应现实生产力发挥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使经济体制极大 地限制和妨碍了现实经济实力的发挥和发展。相反,市场经济的“手”虽然是看不见的,但它 对于资源的配置却比计划经济那只看得见的“手”有效得多。它能够使从物到人、从自然到社 会的各种资源,也就是各种生产力要素和各种经济要素达到优化结合,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 生产力的状况,使经济结构更适合现有经济水平,从而使生产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使 经济效益得到更充分的提高。所以,只有实现了优化资源配置这一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直接 目的,才能保证更充分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一社会主 义的最终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目的 建立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如邓小平所说,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要共同富裕,而不是要共同贫穷。但是,要富裕,要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必须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所以,从只能通过发展生 产力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点上讲,建立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了。 然而历史的事实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了几十年后,它在解放和发展和生产力上并 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效果,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破坏和倒退,从而使人民 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 题,还是其他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经过反复探索,我们逐渐认识到,这里的根本问题是一个经 济体制的问题,是原有的经济体制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其 中的关键是原有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发展,不利于经济效 益的提高。所以,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解放和发展和生产力,要提高经济效益, 就必须改变原来的经济体制,建立一种能够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经济体制。这就是要放弃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所以,虽然我们前后两个不同时代建立的经济体制不同,以前建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如 今要建立和发展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如今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与当初建立计 划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却是完全一样的,即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因为,无论是过去建立计划经济,还是如今建立市场经 济,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具体经济体制的选择,因而这不同的经济体制,也只能是实现社 会主义根本目的的不同经济手段,只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才是选择这不同的经济手段所要 实现的目的。 、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终极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虽然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但这还 不是最终目的。从更根本的哲学层次上看,整个社会活动无论被分解为多少个层次,无论在整 个社会活动中有多少中间性目的,它们都还不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终极目。人们社会活动的终极 目的,并不在人之外,而就是人自身。人的一切活动,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为人自己服务的。 只有对人的关怀,才是终极的关怀。只有满足人的需要,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比这一目的更根本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而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根本的目的,则是满足人的需要。 满足人的需要是一切社会活动不自觉的最终目的。但是,这一终极目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 阶段上常常发生异化,表现为其他的目的。例如,在神学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满足人的需要就 异化为满足神的需要,人的一切活动似乎都是为神服务的。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满足 人的需要又异化为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人的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又似都是为了资本的增值。 在金钱占统治地位的时候,满足人的需要则会异化为满足金钱积累的需要,人成了金钱的奴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明确地把满足人的需要定位为 一切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自觉地用这一终极目的来规范我们的社会活动,包括建立和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动。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中,如果忘记了人和人的需要,只看到钱和物, 那么就必然也忘记了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和终极关怀,必然偏离社会主义的道路。 忘记了人和人的需要,就必须忘记社会主义,但记着人和人的需要,并不必然就记着社会 主义。人的需要有自我需要与群众需要的区别,有少数人的需要与多数人的需要的区别。当初, 我们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广大人民 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一部分人的需要,不是为了只满足少数人的需要。 这一目的,今天不仅依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而且也必须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终极目的。 此外,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非只有物质性的一面,而是必 须包括精神性的一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是一种经济活动,是经济体制改 革的目标,但它实现的目的却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