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 术 摘要 总结了甘肃省中部干旱半 干旱区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下马铃薯超 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 薯处理、选地整地、起垄覆膜、适期播 种、田间管理、肥分运筹、病虫害防治、 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中国论文网 /8/view-12902288.htm 关键词 马铃薯;超高产;栽培 技术;干旱半干旱区 中图分类号 S532.04+.7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 03-0176-03 1 品种选择 必须选择经过病毒检测合格的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质脱毒马铃薯原种,选用良种是获得马 铃薯高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增 产措施。没有优良品种,就不可能达到 超高产。良种首先要高产稳产,高产需 要植株生长健壮,块茎膨大快,养分积 累多;稳产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病性 和抗逆性。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良种 可较一般品种增产 30%50%,尤其是 在晚疫病流行年份或马铃薯退化严重地 区,推广抗病毒的优质脱毒原种,可以 实现成倍增产。优良品种之所以能够增 产主要是由于其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 应性,对病毒病菌有较强的抵抗力以及 品种本身具有的丰产特性。马铃薯品种 区域性较强,每一个品种都有一定的适 应范围,这就要求必须选择适应当地条 件的品种。应选择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 范、适合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特点的当地 育成和引进的新品种,主要以定薯 1 号、 定薯 2 号、定选 2 号、新大坪、陇薯 3 号、陇薯 6 号等品种为主。 2 种薯处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种薯切块前进行选种,剔除烂薯、 病薯,然后晒种 23 d,切薯时用 0.1% 高锰酸钾溶液或 75%酒精对切刀进行消 毒。然后对马铃薯切块采用稀土旱地宝 (马铃薯刀切消毒催根剂)浸种,增强 种子和土壤对水分的亲和力,从而提高 作物的保水能力,达到抗旱消毒防病的 目的。通过种子处理技术应用,马铃薯 出苗早而全,可比对照提前出苗 35 d,平均出苗率达到 95%以上,平均产 量较对照提高 20 个百分点以上;使马 铃薯病田率、病株率和病薯率明显降低, 分别较未处理马铃薯病害发生情况减轻 11.2、3.8、4.2 个百分点。用旱地宝、 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甲霜灵锰锌 等药剂拌种(或浸泡)马铃薯切块,能 有效提高马铃薯出苗率,促进苗期生长。 其中用旱地宝浸种效果最好,可使马铃 薯出苗率提高至 99%,且马铃薯苗期长 势旺盛、叶色深绿。试验表明,用旱地 宝浸种、农用链霉素拌种对防治马铃薯 丝核菌有效,其中以旱地宝浸种效果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好。用旱地宝浸种、甲基托布津与农用 链霉素混合拌种,可使马铃薯经济性状 得到改善,单株结薯增多,大薯率提高, 从而使马铃薯产量显著提高。 小整薯栽培是选择 50100 g 嫩薯, 剔除病薯、伤薯、畸形薯,不经过切块 直接进行栽培,可提高马铃薯的抗旱能 力和抗病性,防止品种种性退化,对种 子起到提纯复壮作用的一项栽培技术。 整薯栽培技术成败的关键在于所选小薯 是否符合要求。为了确保选种质量,一 般要经过 2 次选种过程。一是在马铃薯 收获时进行初选种。这时应尽量避免造 成人为损伤。选好后的种子不要急于入 窖,应放置在散射光下处理一段时间, 使之变青,待气温降至 5左右时入窖 储存。这样的种薯表皮不易破损,耐储 存,不烂窖。二是为了清除初选中未被 发现的或在储存过程中逐渐显病的烂薯、 异色薯。一般在播前 20 d 左右提前出窖 进行筛选。选好后的种子可利用播前这 段时间进行催芽处理,以备播种。小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薯的选种应在生长旺盛、品种纯度高的 田块中进行。这样的小整薯增产效果最 为显著。 3 选地整地 马铃薯属于深耕作物,要求有深 厚的土层和疏松的土壤,土壤中水、肥、 气、热等条件良好,杂草少,底墒好, 便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块茎形成膨大的 地块。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 中上的旱川地或梯田地,以豆、麦、马 铃薯 3 年制轮作为宜。前茬作物收后整 地时,要求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绵、 无土块、无根茬。深耕整地可以使土壤 疏松,消灭杂草和保蓄水分,改善土壤 的通气性和保肥能力,促进微生物活动, 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提高抗旱排涝 能力,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块茎的 形成膨大。一般深耕 30 cm 比耕翻 10 cm 的地块增产 20%以上,深耕细耙是 保证根系发育、满足马铃薯对土壤环境 的要求和创造超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耕翻深度因土质和耕翻时间而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一般砂壤地宜深耕,黏土地不宜深耕, 否则会造成土壤黏重或漏水漏肥。秋耕 宜深,春耕宜浅。因为秋深耕可以消灭 杂草,接纳雨雪和熟化土壤,而春浅耕 又有提高地温和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 在冬季雪少风大和早春少雨干旱的地区 进行严冬碾压和早春顶凌耙耱,是抗旱 保全苗的重要措施之一。无论是春耕还 是秋耕,都应当随耕随耙,起到保墒作 用。 4 起垄覆膜 用划行器在距地边 20 cm 处划行, 大行靠地边,宽 70 cm,小行宽 40 cm。在大行地表按施肥标准一次性撒施 化肥,然后用步犁沿大行划线向中间来 回翻耕起大弓形垄,垄高 510 cm。2 个大弓形垄中间为小垄,将起大垄时形 成的犁沟沿土刮至小垄中间形成小弓形 垄,垄高 5 cm,每个集雨沟对应一大一 小 2 个集雨垄面。要求达到垄沟、垄面 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大小垄共宽 110 cm。从一边开始一直起到另一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第 1 道垄结束后,再起第 2 道垄。选用 120 cm 宽、厚度为 0.0080.010 mm 的 地膜覆盖。膜与膜间不留空隙,相接覆 盖,相接处必须在小垄中间垄脊处,在 相接处用细土压住地膜,覆膜时地膜要 与垄面、垄沟贴紧,两边地膜拉直压实, 每隔 23 m 压 1 条土腰带。覆膜后 7 d 左右,待地膜紧贴垄面或降雨后,在垄 沟内每隔 50 cm 打微孔,使垄沟内的积 水能及时渗入土壤1-2。 5 适期播种 各地可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 播种时间,一般在 4 月中下旬。在大垄 垄侧距集流沟 1015 cm 处用点播器打 开第 1 个播种孔,将土提出,孔内播种, 打第 2 个孔后,将第 2 个孔的土提出放 入第 1 个孔口,用铲轻磕,覆盖住第 1 个孔口,以此类推。一般以气温稳定通 过 78 时种植较为适宜3-4。定西地 区一般在 5 月上旬播种较为合适。株距 为 4050 cm,行距为 5060 cm,保苗 在 3.75 万4.50 万株/hm2 为宜。一般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熟品种应密植,中晚熟品种可适当稀植。 6 田间管理 播种后遇雨,在播种孔上易形成 板结,应及时破除板结,以利出苗。出 苗时如幼苗与播种孔错位,应及时放苗。 出苗不齐的应及时补栽。要及时摘花打 顶,适期进行叶面追肥。在地膜上适量 盖土,降低垄内温度,创造冷凉的土壤 环境,以利块茎膨大,同时对脱肥地块 进行根部追肥5-6。 7 肥分运筹 7.1 测土配方施肥 按区域不同分为 3 种:一是适宜 北部干旱区、目标产量为 15 t/hm2 的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为施纯氮 90 kg/hm2、五氧化二磷 69 kg/hm2、氧化 钾 54 kg/hm2,氮五氧化二磷氧化 钾为 1.71.31.0;二是适宜东南部半 干旱区、目标产量为 22.5 t/hm2 的测土 配方施肥技术,配方为施纯氮 159 kg/hm2、五氧化二磷 105 kg/hm2、氧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钾 84 kg/hm2,氮五氧化二磷氧化 钾为 1.91.31.0;三是适宜西南部二 阴区、目标产量为 30 t/hm2 的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配方为施纯氮 214.5 kg/hm2、五氧化二磷 144.0 kg/hm2、氧 化钾 109.5 kg/hm2,氮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为 2.01.31.0 7-8。 7.2 土壤培肥 一是选茬整地,合理轮作。种植 马铃薯以小麦、胡麻茬为好,前茬收获 后,伏秋深耕晒垡蓄墒,早春镇压提墒, 提倡以豆类小麦马铃薯、胡麻马 铃薯玉米等轮作。二是增施农家肥。 农家肥养分丰富,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 增强作物的抗旱性,提高产量。由于大 部分地方农家肥施用量严重不足,通过 大力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 改建厕所圈舍、建沼气池等措施积攒有 机肥,提高有机肥质量,增加施用量。 三是改进施肥方式。改地表浅施为深施, 改撒施为集中施,改春季施为秋卧肥。 7.3 沼肥运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沼液、沼渣富含有机质、腐殖酸、 氮、磷、砷等多种水溶性养分及有益细 菌,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有机肥,进行叶 面喷施或灌根等,不仅吸收率高,收效 快,能够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期的养分需 要,强健植物机体,还可以补充水分, 增强抗逆性,起到抗旱增产作用。针对 定西地区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源少、施肥 单一等实际问题,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 期进行了沼液叶面喷施和沼液(渣)灌 根试验示范。通过合理使用沼肥,改善 了土壤团粒结构,减少了农药、化肥对 土壤造成的板结和对环境的污染,促进 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7.3.1 沼液。一是浸种。在浸种 前选择晴天,将马铃薯种薯晒 23 d, 提高种子的吸水性能。然后选用发酵时 间长、腐熟较好和正常使用的沼液(沼 气池使用 4 个月以上) 。将沼液加水 13 倍进行浸种,一般 1720 浸 68 h, 晾干后即播种。二是喷施。沼液中富含 多种水溶性养分,用于马铃薯叶面喷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吸收率高、收效快,24 h 内叶片可吸收 施用量的 80%以上,能够及时补充植物 生长期的养分需要,强健植物机体,增 强抵御病虫害和严寒、干旱的能力,将 沼液 100 kg 稀释 13 倍,按 1 5004 500 kg/hm2 的用量喷施于马铃薯叶面, 在干旱时期,可引起植物叶片气孔关闭, 从而起到抗旱增产的作用。三是灌根。 沼液中营养丰富,是一种速效的液体肥, 将沼液用水稀释 13 倍,对马铃薯每穴 1 kg 进行灌根,灌 4560 t/hm2,不仅 起到补充养分的作用,还可以补充水分, 起到抗旱增产作用。四是防虫。用沼液 14 kg 与洗衣粉液 0.5 kg 配制成沼液复 方杀虫剂喷施在马铃薯叶面,第 1 次喷 施 525 kg/hm2,第 2 天再喷施 1 次,可 防治蚜虫,喷施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的 早晨进行。生产实践证明,用产气好的 沼液防治马铃薯蚜虫,喷施 1 次防治率 在 70%左右,喷施 2 次可达 95%以上。 7.3.2 沼渣。一是作基肥。在马 铃薯上施用沼渣作基肥,一般以施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22.5 t/hm2 为宜,按 13 的比例与土混 合,实际操作中可施入田地后耕翻即可, 这样既便于沼肥入土,提高肥效,又防 止养分流失。使用沼渣作基肥,肥效持 久,利于壮苗,土肥相融性好,连续 3 年施用沼肥的土壤,其有机质增加 0.20%0.83%,因此能够有效地改善土 壤肥力和土壤理化性状。施用沼渣作基 肥对马铃薯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有试 验表明:增施沼肥 15.037.5 t/hm2,可 增产 9.0%26.4%。二是作追肥。用量 为 15.022.5 t/hm2,可以直接开沟挖穴 浇灌在马铃薯根部周围,并覆土以提高 肥效。试验证明:沼渣肥密封保存施用 比对照增产 8.3%11.3%,晾晒施用比 对照增产 8.1%10.0% 。三是沼渣与碳 铵堆沤。沼肥内含有一定量腐殖酸,可 与碳铵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腐殖酸铵, 增加腐殖质的活性,提高肥效。当沼渣 含水量下降到 60%左右时,可堆成 1 m 左右的堆,用木棍在堆上扎若干个小孔, 然后按每 100 kg 沼渣加碳铵 20 kg 拌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均匀,收堆后用稀泥封表面,再用塑料 薄膜盖严,充分堆沤 57 d 后作底肥, 用量为 3.757.50 t/hm2,也可作苗期追 肥。四是沼渣与过磷酸钙堆沤。用含水 量 50%70%的湿沼渣 100 kg,与过磷 酸钙 10 kg 拌匀,堆沤腐熟 7 d,能提高 磷的活性,明显起到增产作用。一般作 基肥用量为 7.515.0 t/hm2,可增产 13%以 上。 8 病虫害防治 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黑胫病、环 腐病、软腐病、疮痂病。在防治上,播 前 710 d 将种薯摊开在通风避光处晾种, 隔天翻动薯堆,汰除病薯、烂薯、老小 薯、畸型薯、混杂薯。待幼芽长到火柴 头大小且变紫变绿时切薯播种。切薯前 准备 0.1%高锰酸钾溶液或 75%酒精, 将 2 把切刀放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 或用酒精擦拭消毒。切薯时先从脐部切 1 刀,观察有病变或可疑症状的薯块予 以汰除,切刀放在高锰酸钾水中或用酒 精擦拭消毒,用另一把消过毒的切刀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薯。将装种薯的袋子和筐放在 0.1%高 锰酸钾水中消毒 30 min。将切好的种薯 用稀土旱地宝 300 倍液浸种 30 min(100 g 稀土旱地宝对水 30 kg,浸 种薯 100150 kg) ,捞出晾干后播种。 将切好的种薯用 25%甲霜灵悬浮剂或其 他杀菌剂和草木灰一起拌种。在开花前 和开花后各挖除 1 次田间病株,带出田 外深埋。在开花前后用 86.2%铜大师可 湿性粉剂 750 g/hm2 对水 750 kg 喷雾, 防止黑胫病、环腐病在田间传播侵染; 在生育后期阴雨天多、田间湿度大时, 要及时防治软腐病,用 47%加瑞农可湿 性粉剂对水喷雾,每隔 7 d 喷 1 次,连 喷 23 次。 在早疫病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种植的抗早疫病的品种有陇薯 3 号、 陇薯 5 号、陇薯 6 号、庄薯 3 号等。增 施过磷酸钙和硫酸钾镁颗粒,开花前叶 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在马铃薯开花期, 用 75%百菌清 1.5 kg/hm2,或 50%多菌 灵 1.5 kg/hm2 对水 750 kg 喷雾,每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710 d 喷 1 次,连喷 35 次。 在晚疫病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种植的对晚疫病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有陇薯 3 号、陇薯 5 号、陇薯 6 号、庄 薯 3 号等。在晚疫病发生初期,结合锄 草,将晚疫病中心病株连同薯块挖出, 带出田外深埋,病穴周围 35 m 范围内 用熟石灰撒施消毒。在 7 月下旬至 8 月 上旬晚疫病尚未发生时或发病初期,用 64%杀毒矾 1.5 kg/hm2,或 72%杜邦克 露 1.95 kg/hm2, 80%必得利 1.5 kg/hm2,或 70%安泰生 2.25 kg/hm2, 或银法利 1 125 mL/hm2,或 58%甲霜灵 锰锌 1.5 kg/hm2,对水 750 kg 喷雾,每 隔 710 d 喷 1 次,共喷 35 次,若遇 多雨多露多雾天气,间隔时间缩短至 57 d,加喷 23 次。在立枯丝核菌病 防治上,应轮作倒茬,立枯丝核菌病发 生严重的地块轮作间隔年限在 5 年以上。 严格挑选种薯,在播种前将表面附着有 菌核的薯块全部拣除,不作种薯用。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洒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薯,堆闷 2 h,摊开晾干后播种。 在病毒病防治上,种植脱毒种薯, 经过茎尖脱毒生产的脱毒种薯不带病毒 病,种植脱毒种薯可有效地防止病毒病 的发生和危害。可用 5%菌毒清水剂 1.5 L/hm2,或 1.5%植病灵乳油 750 mL/hm2,或 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 1.5 kg/hm2,对水 750 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