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行业的信用困惑_第1页
担保行业的信用困惑_第2页
担保行业的信用困惑_第3页
担保行业的信用困惑_第4页
担保行业的信用困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担保行业的信用困惑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论文网 /2/view-12832276.htm 担保业涉及的业务领域较为广泛, 为不同经济主体提供专业风险管理服务 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在各个环节发挥其 信用评级、信用增级以及信用放大的作 用。 担保的作用,在于提供信用支持。 担保公司凭借自己的信用,为缺乏信用 能力的多家企业和个人融得银行贷款。 然而在国内,绝大多数担保公司自身还 没有信用可言,甚至被银行拒之门外。 一些担保公司只得以自己的资产全额质 押于银行,为被担保企业贷款;而有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担保公司又走向另一极端,放大倍数高 达 30 倍。这都说明,中国担保业正面 临双向的信用危机信用缺乏与信用过 度。 一、缺乏信用的担保行业 在海外,担保是一个用途广泛的 金融工具。既可以为政府实施政策性业 务服务,也可以为市场实施商业性业务 服务。 担保的核心作用在于信用增级, 从而增加双方交易的机会。在美国,如 果没有工程担保,承包机构就得不到对 方的信任,也就拿不到业务。 目前国内的专业性担保公司,绝 大多数从事的都是融资担保业务,即为 本身资质不够从银行直接获得贷款的法 人或个人提供担保,提升其信用级别, 使得他们能够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担 保公司则从其中收取担保费用。 如果缺乏银行的信任,银行不认 可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会直接影响到 担保公司的业务量和收入来源。因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作为从属于银行贷款一部分的担保业务, 银行的认可程度直接关乎担保公司的 “饭碗”。 据中国人民银行一位官员估算, 目前由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余额仅 占全部贷款余额的 1%左右。在一些担 保贷款业务比较红火的银行,比如北京 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专业担保贷款 余额也只占总贷款余额的 4%左右。 数字印证了大多数担保结构所抱 怨的“漠视”、 “不平等”待遇。但银行其实 也有自己的苦衷。银行在和担保机构进 行合作前,通常要和担保机构直接接触, 考察其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等来判断其 信用等级,还要在合作中不断筛选、淘 汰有“前科”的担保公司。这些耗时耗力 的事情,决定了合作方数量不会太多。 于是,一些银行便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 求,甚至让担保机构在银行存入 11 的保证金,即存 200 万元才能贷 200 万 元,直至客户归还贷款。然而,担保公 司之所以叫信用担保,核心就在于其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身有专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实现信 用增级,拥有放大功能。 二、规模疯狂扩张的担保行业 按理说,如此困难的经营情况, 大家应该对担保业避之唯恐不及才对。 然而,从结果来看,反倒呈现出趋之若 骛的情形。个中原因不难查找。 一方面是因为国务院及原国家经 贸委、财政部、人行在努力推动中小企 业发展,颁布了中小企业法 、 中小 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等法律法规,推动相关担保业务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住房改革的大潮下,建设 部也与人行联合发布了住房置业担保 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条文,推动了 个人担保业务的发展,尤其是住房公积 金贷款担保的问世。 在积极的政策推动下,各地各级 政府都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担保机构,来 扶持地方企业的发展。且不说省一级、 县一级的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担保机构 的数量最保守的估计目前有 5000 多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新增的担保机构中,有大量是房地产公 司或其相关企业注册的。 三、多部门监管的担保行业 担保具有信用放大的功能,这已 符合金融业的特征。目前虽然银行贷款 的上浮空间加大,但一来对于很多中小 企业而言,这个空间未必足够;二来很 多国有银行基于以往的惯性,并不对中 小企业的风险进行分析、经营和管理, 这个工作恰恰是不少担保机构在做。所 以,在银行实际贷款费率基本固定的情 况下,对于不同主体担保费率的变化, 便构成了实际的利率浮动水平。而担保 费,则可以视作是为其风险进行定价的 依据,担保公司事实上执行了银行的风 险定价业务。 国内担保业的监管机构几经转换, 最早归中国人民银行管理;1998 年政府 机构改革,该职能从人行分离;1999 年 明确由财政部金融司监管,有关部门配 合。后来,因为涉及住房置业和中小企 业贷款,建设部、原经贸委也都对担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即通过一系列 政策条文的发布,推动了地方担保机构 的成立。 尽管看起来监管部门不少,但不 少担保从业人员认为,多头监管最后是 谁都没有明确责任,出现了“三个和尚 没水喝”的局面。由此直接导致的结果, 就是各自为政,没有人对担保业的整体 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全行业缺乏明确的 准则和规范,管理相当松散。 四、徘徊在政策性和商业性间的 担保行业 和很多金融机构相似,中国专业 担保公司的出现,完全是政府推动的产 物。但是,政府成立的担保机构到底是 贯彻政策、扶弱济贫,还是盈利?在这 个问题上一直界限不明。因此,国内多 数担保公司都在不自觉地执行政策意图, 关键时刻却去追逐商业利益。 政策性、商业性担保机构的界线 不清,还带来了进一步的麻烦,即“裁 判员、运动员一同下场比赛”。更为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手的是,商业银行如果使用政府资金做 了商业性担保,对方一旦没有归还贷款, 担保风险有可能转化成财政风险,甚至 对一个国家的财政产生很大危机。 五、发展中的担保行业 前不久,一些著名上市公司纷纷 曝出企业间关联担保丑闻,使得全社会 谈担保色变。但专家依然认为,应该控 制企业间关联担保,推动专业担保公司 的发展。因为非金融企业并不是风险经 营机构,它们之间的担保更多地是被动 承担风险,而很难从贷款审批到资金运 作的流程中去主动控制风险,更不要说 利用信用放大杠杆去经营风险了。而这 一切,正是专业担保公司的职责。 因此,鼓励发展专业担保机构, 是中国担保业的当务之急;明确担保机 构具有金融性质,是中国担保业监管的 当务之急。 总结 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通知 ,使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监管问题 终于得到了落实,这将有利促进中国担 保业的整体发展。天然具备的整合社会 资源、分散经济风险的内在功能,以及 政府促进增长、增加就业的基本目标, 共同决定了担保行业总体发展空间广阔。 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 结构在全国及地区之间亟待升级与转换, 也为各地担保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契 机。 担保行业是现阶段解决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信 用担保机构应努力抓住机遇,调整发展 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