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246-1996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称为《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卫生标准》。该标准旨在规定工作环境中硫酸二甲酯的最高允许浓度,以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标准核心内容包括:
-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存在硫酸二甲酯暴露风险的工作场所,特别是涉及生产、使用或处理硫酸二甲酯的车间空气环境。
-
硫酸二甲酯简介:简述了硫酸二甲酯的化学性质及其作为工业原料的广泛应用,同时指出长期或高浓度暴露可能对人体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造成伤害。
-
最高容许浓度(MAC):规定了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即一个工作日内,平均每一工作小时空气中硫酸二甲酯的浓度不应超过1毫克/立方米(mg/m³)。这一限值是基于职业健康研究和风险评估确定的,旨在减少长期职业暴露的风险。
-
监测方法:提供了检测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的具体方法,包括采样技术和分析流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便企业及监管机构进行合规监测。
-
健康监护与防护措施:强调了对接触硫酸二甲酯的工人实施定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以及采取适当个人防护装备(如佩戴防毒面具、穿戴防护服和手套)和工程技术控制措施(如通风排毒)的必要性,以减少工人暴露水平。
-
应急处置与教育培训:要求企业建立硫酸二甲酯泄露等紧急情况的应对预案,包括疏散、急救措施及事故报告程序,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的培训。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4-03 颁布
- 1996-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6246一1996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毒理学实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参考国外职业接触限值资料首次制订的,为作业场所环境监测及卫生监督使用的卫生标准。本标准从1996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附录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齐齐哈尔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和本溪市职业病防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荫森、慈杰元、刘福环、张家儒、张惠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醋卫生标准6246一1996of 标准适用于生产和使用硫酸二甲酣的各类企业。卫生要求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酷最高容许浓度为0. 5 皮)。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的监测检验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一04一03批准1996一09一01实施6246一1996附录A(标准的附录)气相色谱法用亚硝酸钠于室温下将转化后溶液进样,经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仪器1硅胶采样管:用长80 4. 0 段装100 段装50 0- 60门了的两端及中间用聚氨酷泡沫塞好,两端套上塑料帽。采气泵:02卜,口4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1 1,色谱柱:柱长2 m,内径4 锈钢柱。温:140600C。检测室温度:150C。载气(氮气):120 mL/1转化剂:3%亚硝酸钠水溶液。 03. 3 25 确称量,加入3滴次差即为转化剂至刻度,计算1 用前用转化剂稀释成40液室温放置可保存箱中可保存3 d),直放置,以。. 5 L/空气,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_采样。在现场除去采样管两端塑料帽,但不抽取空气。将样品与对照管分别存放,记录现场的温度和气压。前后两段硅胶及泡沫分别倒入具塞试管中,加转化剂。. 5 塞后于室温条件下放h。含量40,80,120,160,200 pg/5 别加入100 塞,在室温(25左右)条件下放置1h,取5 量保留时间及峰高。每个浓度重复测定6次,取峰高均值与对应的制标准曲线。6246一1996在标准曲线测定的同样条件下,测定样品和空白对照,各进样5 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对照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查得l)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o 1)式中:V,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采样场所的气温,。2)计算空气中m,+爪,2)式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