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247-1996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称为《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这项标准旨在保护工人健康,规定了工作环境中氯化锌烟尘的最大允许浓度,确保车间空气中的氯化锌烟尘含量不会对劳动者造成不利的健康影响。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存在氯化锌烟产生和排放的各类工业生产场所,特别是那些进行金属表面处理、电池制造、化工合成等作业的车间。

  2. 氯化锌(烟)定义:标准中对氯化锌(烟)进行了界定,通常指的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加热、熔化或化学反应产生的含有氯化锌颗粒的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3. 最高容许浓度(MAC):核心内容之一,规定了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通常以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为基准),确保长期暴露在此浓度下,绝大多数工人健康不会受到损害。根据该标准,氯化锌(烟)的MAC值为0.5mg/m³。

  4. 监测方法:提供了用于测定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浓度的推荐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便企业及监管部门能够有效监控并符合标准要求。

  5. 实施与监督:强调了企业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机制,并对超标的作业环境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指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执行情况,保障劳动者权益。

  6. 健康教育与防护:虽然标准未直接详述,但隐含要求企业应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以减少工人直接吸入氯化锌烟尘的风险。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4-03 颁布
  • 1996-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247-1996 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_第1页
GB 16247-1996 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_第2页
GB 16247-1996 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247-1996 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6247场劳动卫生调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参考国外职业接触限值首次制定的。为作业场所环境监测及卫生监督使用的卫生标准。本标准从1996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的附录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芸芝、袁学洪、乐俊仪、孙建析、杨校华。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16247一1996in of )的卫生标准及其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使用氯化锌的各类企业。2卫生要求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的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m 附录A(标准的附录)。国家技术监仔局1996一04一03批准1996一09一01实施准的附录)车间空气中氮化锌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然后溶解于酸性溶液中,在213. 8乙炔一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定敏测定氯化锌含量。孔滤膜,孔径0. 8径40mm 量范围。0备乙炔一空气火焰燃烧装置。过离子交换树脂柱所得比电阻大于500 用全玻蒸馏器重蒸所得的水。纯。. 2。+98,5锌标准溶液:精确称取。100 谱纯),溶于3. 2)中,用水(1)转移入100稀释到刻度。此溶液1. 用前用盐酸溶液(4)稀释成14采样将微孔滤膜安装在采样夹内,以5L/微孔滤膜带到采样现场,除不采集空气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空白对照。2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微孔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3. 3),小心加热2避免溶液飞溅和烧干。冷却后,将溶液转移入具塞比色管中,用水(1)洗涤烧杯和滤膜,测定。6只具塞比色管,按表3.;)R/:6247一1996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操作条件,在213. 8乙炔一空气火焰(贫燃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管,各测3次。测得的吸光度值减去。管值后,以平均值为纵坐标,以锌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3相同的仪器操作条件,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吸入火焰,进行测定;每测定10个左右样品溶液,用中等浓度的标准溶液校正一次测定结果。样品的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对照的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查得锌的含量(pg/或自动出示含量)。1)将样品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一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I;t采样时的气温,C;r采样时的大气压,2)计算空气中氯化锌的浓度:,X L. .。二。.。V,(空气中氯化锌(烟)的浓度,mg/m;C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锌换算成氯化锌的系数。说明本法的检出限为0. 015pg/敏度为0. 012pg/收,测定范围为。. 1600,67%。采样过程中要防止污染,不能在高浓度的生产现场安装和取出滤膜;应保持采样夹和镊子等采样用具的清洁。在采样、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要防止滤膜上样品的脱落损失。3采样后,用清洁的镊子将滤膜样品从采样夹里取出,并面朝里对折两次,放人清洁的纸袋中,再羚十塑料袋中保存。使用前需在1+1硝酸中浸泡过夜。测定过程中须防止污染。e,十、4 ,产生正干扰。若祥品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