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374-1996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我国关于职业环境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眼部伤害诊断与处理的规范性文件。该标准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因工作场所接触化学物质导致的眼部灼伤情况,旨在保护劳动者眼部健康,指导医疗机构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预防和应对措施依据。

诊断标准部分:

  1. 定义与分类:首先明确了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概念,即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眼睛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化学物质而引起的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具体分级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角膜损害情况及视力影响程度来确定。

  2. 诊断依据

    • 病史询问:包括受伤时的具体情境、接触化学品的种类、浓度、时间及防护措施等。
    • 临床检查:重视眼部症状如疼痛、红肿、流泪、视力下降等,进行详细的视力测试、裂隙灯检查以观察角膜、结膜状态。
    • 辅助检查:必要时采用荧光素染色检查角膜损伤情况,或进行其他眼科特殊检查以辅助诊断。

处理原则部分:

  1. 紧急处理:强调现场第一时间的处理至关重要,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以减少化学物质的进一步损害。

  2. 医疗救治

    • 根据伤情分级给予相应治疗,轻度可局部用药促进恢复;中度至重度需由专业眼科医师评估后采取更高级别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应用药物减轻炎症、甚至手术干预等。
    • 定期复查,监测视力恢复情况及可能的并发症。
  3. 康复与随访:重视患者康复期间的护理指导,包括正确使用眼药水、避免刺激性因素等,并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视力恢复进展。

  4. 预防措施:对用人单位提出要求,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适当的安全防护装备,确保员工接受化学品安全培训,以及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该标准通过明确诊断标准和处理流程,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与治疗的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科学依据,也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了预防此类伤害的重要指南。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5-23 颁布
  • 1996-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374-1996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1页
GB 16374-1996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374-1996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of 6374一1996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主要是由于工作中眼部直接接触碱性、酸性或其他化学物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所致眼组织的腐蚀破坏性损害。诊断原则根据明确的眼部接触化学物或在短时间内受到高浓度化学物刺激的职业史,和以眼睑、结膜、角膜和巩膜等组织腐蚀性损害的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疾病,方可诊断。痛、灼热感或异物感、流泪、眼睑痉挛、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等。荧光素染色有散在的点状着色。诊断为轻度化学性眼灼伤:眼睑皮肤或睑缘充血、水肿和水疤,无后遗症。结膜充血、出血、水肿。膜实质浅层水肿混浊。角膜缘无缺血或缺血1/2,氏阮国家技术监份局1996一05一23批准1996一12一01实施要时脱离接触。细检查结膜弯窿部,去除残留化学物。速创面愈合,防止睑球粘连和其他并发症。严重眼睑畸形者可施行成型术。用100阿托品散瞳。度化学性眼灼伤多在数夭内完全恢复,视力一般不受影响,痊愈后可以恢复原工作。度化学性眼灼伤常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视功能可不同程度受损。单眼灼伤者应脱离接触化学物,适当休息后,根据恢复情况安排适当工作,双眼灼伤者,应根据医疗终结时的残留视力,决定其工作与否。6健康检查的要求化学从业人员应作就业前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角膜荧光素染色及裂隙灯观察。每1职业禁忌证活动性角膜疾病。明显的角膜遗留病变。氏阮6374一1996附录充件)按常规做外眼检查,包括眼睑、眶周皮肤、上下睑缘、结膜、巩膜及角膜组织。先用无菌玻璃棒粘入少许1%荧光素于结膜囊内,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病变部位,同时进行内眼检查,包括前房、虹膜、瞳孔以及晶体等。附录考件)B,本标准只适用于工作中化学物直接刺激、溅入眼部或意外事故所致眼化学性损伤。不适用于眼部以外接触化学物所致的急、慢性中毒性眼病。82非职业接触化学物所致的眼伤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立即、就近以生理盐水或清洁水彻底冲洗结膜囊,其用量为每只眼至少500 洗时间一般为510 视灼伤后并发症或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及对视功能损害情况分别不同病例,全面具体分析,酌情处理。为主,也可见于其他各种化学物(见表表二、碱三、金属腐蚀剂四、非金属无机刺激剂及腐蚀剂五、氧化剂六、刺激性及腐蚀性碳氢化物七、起疤剂八、催泪剂九、表面活性剂十、有机溶剂盐酸、抓确酸、硫酸、硝酸、铬酸酸哥)、三抓乙酸、经乙酸、琉基乙酸、乳酸、草酸、现拍酸(4 F)、马来酸(柠裸酸、己酸、2一乙基乙酸、三甲基己二酸、山梨酸、大黄酸碳酸钠、碳酸钾、铝酸钠、硝酸钠、钾盐镁钒、锉、氧化钙、干燥硫酸钙、碱性溶渣、碳酸钙、草酸钙、氛氮化钙、抓化馁、碳酸按、氢氧化铁硝酸银、硫酸钢或硝酸铜、乙酸铅、抓化汞(升汞)、抓化亚汞(甘汞)、硫酸镁、五氧化二钒、锌、傲、钦、锑、格、铁及俄的化合物无机砷化物、三板化二砷、三抓化砷、砷化三氢(肿)、二硫化硒、二氧化硒、磷、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二甲命、二甲基亚矾、硅抓气、光气、浪、碘、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氟化钠、氢氛酸酚、来苏儿、甲氧甲酚、二甲苯酚、薄荷醉、木馏油、三硝基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硝基甲烷、硝基丙烷、硝基丁烷、硝墓禁、氨基乙醉、苯乙醉、异丙醉胺、乙基乙醉胺、笨胺染料(紫罗兰、维多尼亚蓝、孔雀绿、亚甲蓝等)、对苯二胺、澳甲烷、三抓硝基甲烷芥子气、饭乙基胺、亚硝攀胺、路易士气抓乙烯苯、澳苯甲腊抓化节烷胺、气溶胶、局部麻醉剂、曹菇袍子、骤酸、除虫菊、海葱、巴豆油、吐根碱、围涎树碱、秋水仙、蓖麻蛋白、红豆毒素柯亚素、丙烯基芥子油汽油、苯精、煤油、沥青、笨、二甲苯、乙苯、苯乙烯、蔡、抓甲烷、抓乙烷、二级乙烷、二抓丙烷、甲醉、乙醉、丁醉、甲醛、乙醛、丙烯醛、丁醛、丁烯醛、丙酮醛、糠醛、丙酮、丁酮、环己酮、二抓乙醚、二恶烷、甲酸甲酷、甲酸乙醋、甲酸丁酷、乙酸甲醋、乙酸乙酷、乙酸丙醋、乙酸戊醋、乙酸节酣、碘乙酸盐、二抓乙酸盐、异丁烯酸甲酷6374一1996续表他速灭威、二月桂酸二丁基锡、N,二胺、洗净剂、除草剂、新洁尔灭、去锈灵、环氧树脂、龙胆萦、甲基硫代确酥锐、甲胺礴,401、二异丙胺荃抓乙烷、四抓化钦、三舰氧礴、异丙喷苯二甲酸二甲醋、正香草酸、辛酞脱氨酸、奴硅酸钠、环戊酮、聚硅氧烷、网状硅胶、澳佩菊酷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