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转换”概念刍议_第1页
翻译的“转换”概念刍议_第2页
翻译的“转换”概念刍议_第3页
翻译的“转换”概念刍议_第4页
翻译的“转换”概念刍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翻译的“转换” 概念刍议 摘要: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 提出的翻译“ 转换” 概念,是一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具有革命性突破的翻译理论, 它摆托了传统译论中“ 直译 ”与“意译”的 随感式的点评和争论,首次用语言学, 尤其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 和术语来看待翻译理论中从前没有涉及 到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原 创精神。笔者通过对几本当代大学翻译 教材关于翻译转换的讲解发现, “转换” 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而且不 同的教材作者和译者在对“转换” 的理解 上人见人智。笔者通过自己粗浅的理解 和感受,试图对翻译的“ 转换 ”概念做一 些评论和思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43794.htm 关键词:翻译 转换 内涵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做“转 换”。 “转换”是卡特福德独创的术语,意 思是将原文翻译成译文时偏离形式对等。 “转换”首先分为两大类:层次转换和范 畴转换。层次转换可以是在一种语言中 用语法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则用词汇表 达,例如:俄语中的体翻译成英语的动 词,法语的条件句译为英语的词。或者 说,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原语单 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译 等值成分。层次转换应当是由于原语和 译语由于语法体系不同,或者由于表达 方式的差异所产生的两种语言在词素、 词、短语、分句等语法层次上的转换。 卡特福德把更多的分析放在了范 畴转换上,并进一步分为四种: 结构转换:卡特福德认为这是 一种最常见的转换形式,主要涉及语法 结构的转换。 词类转换:包括从一种词类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换成另一种词类。 单位转换或级阶转换:这类转 换指目的语的翻译等值于原语处于不同 的级阶。这里的“ 级阶” 指分为层次的语 言单位,如句子、从句、词和因素。 内部体系转换:这一类转换发 生在原语和目的语都大致术语相同的语 系,但是翻译牵涉到目的语系统中不对 应术语的选择。 根据 Mark Shuttleworth 的研究, 结构转换“涉及源文本与目的文本之间 语法结构上的变化。比如语序稍有改变。 英译法这种结构上的改变便是结构转换 的一个例子。和其他类型的范畴转换一 样,结构转换概念证明了源语和目的语 的语言系统之间在微观结构上不相容”, 谭载喜也指出“ 结构转换按照目标语要 求改变源文本结构” 由此我们可以举例 说明结构转换在英汉互译实践中的使用, 例如: I study very hard at school everyday.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译文:我每天在学校努力地学习。 语言虽然不像数学那样精确,但 还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英语句子中的 状语往往会出现在句首或者句末,较长 的状语一般不会出现在主谓之间;而汉 语句子中的状语往往出现在主谓之间, 较长的状语一般不会出现在句末。按照 语言表达习惯,英语状语的排列顺序往 往为方式+地点+时间;而汉语的状语往 往是时间+地点+方式。由此可见,结构 转换同样适用于英汉互译。 词类转换在英汉互译实践中使用 的较为普遍。Mark Shuttleworth 指出, 词类转换指使用术语不同语法类别的目 标语词项来翻译源语词项。此类一词的 意思是按照韩礼德的定义来理解的,即 指特定单位的组别,该单位的定义须由 它在上一级单位的结构里的作用来决定。 但 Mark Shuttleworth 同时又指出:“ 词 类转换一般是由于源语与目的语的语言 系统不同所引起的,而并非由于译者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意做出如此选择。 ”也就是说,词类转换 与层次转换不同,它不是译者能够主观 做出的自由选择。看来卡特福德特别在 意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使用“转换” 时是主 观故意使用,还是客观语言差异而必须 使用。但在翻译实践中,将词性转换限 制在语言差异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似乎很 荒唐,例如: The use of check will largely influence peoples mode of life. 译文:使用支票将会极大地改 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支票的使用将会极大地改变人 们的生活方式。 在译文中使用了词性转换,而 译文中没有使用词性转换,但两种译 文都是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译文,都 是可以接受的。看来词性转换并不像卡 特福德所说的那样,并非是译者故意做 出的选择。 对于单位转换或级阶转换,Mark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Shuttleworth 指出:“ 在单位转换中,不 会采用级阶对级阶的对应(即源语和目 的语在句子、从句、词组、单词和词素 上的对等) 。很显然,在这个意义上, 单位转换是几乎所有“ 正常 ”翻译的一个 重要特征。常常出现翻译转换的一个情 境是:源语词项因为没有现成的目标对 等词而被译成一个短语。同其他类型的 范畴转换一样,卡特福德所设想的单位 转换表明,为了解决源语和目的语之间 在语言上存在的不相容的种种小问题, 译者被迫要做出强制性的措词变换。这 样看来,单位转换和层次转换似乎有重 合之处,都强调原语和译语在不同的层 次,或者说级阶上产生对等。在英汉互 译实践中,除了层次转换中列举的例子 之外,在翻译“ 文化负载词 ”的时候,恐 怕要用上单位转换,而且是因为达到跨 文化交际的穆德所做的“ 强制性的转换 ”。 至于层次转换和单位转换的具体差别, 是否可以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区分, 差别是否仅仅在于译者的主观选择,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Mark Shuttleworth 是这样定义系 统内转换的:“ 系统内转换产生于源语 和目的语具有结构形式基本相同的系统, 但在翻译中又需要在目标语系统中选择 不对应语的时候。系统内转换同其他范 畴转换类型一样,通常是由于源语和目 的语在结构上的要求相互冲突而被译者 被迫使用的。 ”谭载喜认为: “系统内部 转换,是指源语和目标语结构系统在形 式上基本对应,但在翻译时需要在目标 语结构中选用一个与源文本不对应的形 式。例如:英语和法语具有形式对应的 单、复数系统,但在互译过程中却往往 不对应,如英语单数名词的法语对等形 式往往是复数名词,反之亦然。 ”既然这 样,在英语中属于可数名词的某些词, 在汉语对应语中可能属于不可数名词; 在英语中属于不可数名词的某些词,在 汉语对应语中可能属于可数名词,在英 汉互译中,这样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归为 系统内部转换。 由此看来,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特福德对“转换 ”概念的区分和分析有其 科学之处,但是至于说哪些是译者被迫 做出的选择,哪些是译者可以主观灵活 选择的,似乎不易做出区分,甚至没有 必要。 在当代英汉翻译实践中,对“转 换”的理解和划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华先发(2004,46)将其分 为八种:“ 词类转换; 句子成分转 换;表达方式转换;自然语序和倒 装语序的转换;正面表达和反面表达 的转换;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转换; 分句转换;语法层次的转换。 ” 卡特福德的层次转换和单位转换 大致相同于华氏的和;范畴转换中 的词类转换相当于华氏的转换分类中的 ;结构转换大致相当于华氏的 ;而系统内转换在华氏的概念 体系中没有对等内容。而属于新译论派 的杨莉藜更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他将华 氏体系中的划分到逻辑引申的范围, 将华氏的列为独立并平行于转换的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节语言单位的推移。而将华氏的其 他转换种类分别归为“ 结构转换、衔接 手段和句式转换。 ”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 转换的内容和分类非常丰富,很难说在 翻译某句子或某短篇时只使用一种转换 方法,例如: Further delay will cause us more losses. 如果再耽搁的话,我们就会遭受 更大的损失。 对比原文和译文,可以清楚地发 现,原文的主语,名词词组,译为译文 的一个条件状语从句,语法层次发生的 了变化,按照卡特福德的观点,译文经 历了层次转换或单位转换;按照华氏的 观点,译文经历了语法层次的转换。另 外,原文的主语译为了译文中的条件状 语,原文的宾语 us 译为译文的主语“我 们”。按照华氏的分类,它属于句子成 分的转换。因此,翻译实践中的各显神 通导致了转换分类的混乱。 综上所述,翻译转换的概念是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