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艾芜的“寻根”迷雾 一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63054.htm 人的意识一旦达到自觉时代,就 会思考“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对艾芜来说,对第一个问题的解 答,是通过成都的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 校学生时代的阅读,接受了“五四新文 化”思想洗礼;尤其是通过“ 南行”的社 会历练和切实的人生感受,在鲁迅关 于小说创作的通讯指引下,已经明确: 这就是通过文学创作,描写人生和表现 社会生活的真实状貌,进而达到改变社 会的目的。 换句话说,艾芜对自己作为一个 现实人与社会人的自我定位与角色认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以短篇小说集南行记 (1935 年)的 出版为标志,已经解决。他的人生轨迹, 就沿袭这条道路不断延伸。其间,他也 曾由于各种外界的作用而偶有对这个轨 迹稍许偏离,如他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 期,出任过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 任,并发表过“ 诗经研究 ”之类学术 文章,又在 50 年代初期,担任过重庆 市政府文化局长官职,但都很短暂;或 者说,这些都不是他的人生价值选择的 本意。 从地域空间的变移看,无论是他 青年时期的“ 南行” (21 岁, 1925 年) 漂流于云南边疆、缅甸和马来西亚、上 海等地,还是抗战时期飘流于湖北武汉、 湖南宁远、广西桂林,以及中年阶段的 “北上”北京、鞍钢(49 岁, 1953 年) , 还有晚年“还乡 ”(61 岁, 1965 年)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作 为“延安文艺的一面旗帜 ”赵树理,也在 这年从北京“ 举家迁回山西 ”。另外如他 加入“左联”并加入中共( 28 岁,1932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年)和重新加入中共(49 岁,1953 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艾芜加入“左 联”,是为了进入 “作家”圈子以获得更 好的作品发表条件这是一个刚刚迈 进文坛的青年作家的必需;而加入中共, 则确确实实地获得了实惠在他生活 最困难的关头,中共文艺界负责人邵荃 麟、李亚群给予他十分慷慨的资助!艾 芜所有的经历,都体现出他对社会角色 的自我认同,他是一个作家! 关于接受中共资助问题,我们还 是用艾芜的原话举证: (邵荃麟)他手里有笔钱,是组 织上布置的专为救济湘桂逃难的文化人 的。他当时给我两千元,一家六口人可 以顺利地逃难了同年我逃难到了贵 阳,生活又发生了困难,同住在一个客 店的客人,给我三千元,也说是组织给 我的。我和他并不认识,但他说他在邵 荃麟家里见过我一面,我才记起了,是 有这么一回事。这个人便是解放后任四 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李亚群同志。1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第二个问题,则是作为一个成年 人和一个文化人,经历了 20 年之久的 各地漂泊,以及到湖南宁远县了解到妻 子家族的迁徙史,诱发出“我从哪里来” 的问题。艾芜妻子王蕾嘉的家乡在湖南 宁远县小桃园村。作为第一次到来的 “上门女婿”,艾芜听到许多王氏家族的 故事。据说,他们王姓祖先,不知多少 年前,从江西赶一群鸭子,到了人烟稀 少的宁远,安家落户,从事农业,子孙 繁衍,形成家族。这与艾芜家族历史的 传说颇有相似之处。2他开始回眸自己 汤氏家族的历史。 在艾芜的家族历史记忆中,明末 清初“张献忠屠四川 ”导致整个四川人迹 罕见,遍地荒芜,因而有清王朝征调 “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填川” 。艾芜 曾经告诉我们:他的祖先“一块盐蛋在 路上吃了一个多月”“路上遭着怎样的艰 辛和痛苦”地进入四川,艰苦创业繁衍 成人丁兴旺的汤氏家族。这种家族记忆, 积淀于艾芜内心深处并时时流露在他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作品中。他在自传作品童年的故事 花园中借用四叔父的话,高度褒扬了 这种移民精神:“ 他们这种不安分的勇 气,我顶喜欢,我觉得穷并不要紧,只 怕穷得来光想听天由命,不想打出一条 活路来!”3 许多研究艾芜的文章和著述,至 今沿用他是“ 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移民 填川”后裔的说法,一些专门研究四川 明清历史的人,甚至把艾芜作为“湖广 省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填川大潮”的典型 例证。 二 20 世纪 40 年代,或许出于经济 的压力(当时广西桂林的报纸上有许多 关于艾芜生活困难的报道) ,或者是一 个中年文化人对人生深入思考的需要, 艾芜开始撰写自传。 1947 年,在回答桂林报刊上有文 章说他的小说中有大量桂林方言问题时, 艾芜以故乡里面的语言一文进 行解答,并这样追述着自己的家族历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明末的时候,张献忠在四川大肆 屠杀,弄得好些地方,都没有人烟了。 湖广人大量地迁徙进去,才把空下的地 方,填满了人家村落。所谓湖广人,便 是指湖南湖北两省人说的。我自己的祖 先,前七八代人,就是由湖北麻城县迁 去的。而且,不只我一家,几乎附近好 些县分的人,都是来自湖北麻城县。这 都是有族谱可考,并非由于传闻。 艾芜在这里强调:自己的家世历 史“是有族谱可考 ”。应该说,出身于知 识分子家庭自己又是一个文化人,他有 条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族存有族谱 。从幼年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 21 岁远 足“南行”止,作为男性的他至少每年要 参加两次家族集体活动(春节拜年、清 明祭祖) 。在家庭团年和重大家庭活动 中,长辈们都会灌输一些艰苦创业、勤 俭持家、尊老爱幼、友邻和睦等道德伦 理知识这至少是汉族人必须接受的 家族历史教育。成都平原汤氏家族的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史、尤其是祖上入川时“ 一个咸鸭蛋 ”吃 了一个多月的节俭,以及进入成都平原 时艰苦创业的情景,都体现在艾芜的自 传我的幼年时代 (1948 年)中。艾 芜对自己家族“ 移民填川”的过程,有着 这样具体的文学性描述: 这位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 生长在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的。读过书, 却以种田为主要职业。但他失掉了土地, 不能生活了,便强抑着悲哀,怀抱着雄 图,带着妻子儿女,远离了自己家乡和 族人,来到战乱之后人烟绝迹的四川西 部。路程自然是经过襄汉流域,沿着大 江,穿进三峡,再到成都;一路上听过 巫峡的猴啼,淋过巴山的夜雨,迷过嘉 陵江的大雾,跋涉在岷沱流域,破庙的 屋檐下躲过许多风霜,大树底下度过不 少凄凉的夜晚。沿途没有什么好东西吃, 同时也缺乏盐,一块泡得很久业已黄白 不分的盐蛋,每顿饭取出来,拿筷子尖 沾点咸味尝尝,就这么样一块盐蛋在路 上吃了一个多月。从这个盐蛋的传说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以看出这家姓汤的移民路上是遭着怎样 的艰辛和痛苦。 那时候成都平 原里面,到处都长起竹树野草,荆棘蓬 蒿,晚上则有成群的狼嚎,可怕的虎叫。 这家来自几千里路远的移民,便在距离 成都北面八十里路,新繁和彭县交界的 平原上,靠着水构,割下芦草,迭起茅 蓬,将自己一家人安顿下来,又把自己 力气能够开垦的土地,用树枝插起,作 为占有者的标记。从此土地有了,也远 离了漂泊的痛苦。但开荒和耕种的艰难, 却一长串地摆在后头。割草、砍树、挖 土、开沟、击杀毒蛇、驱逐野兽,终天 过着紧张而劳苦的日子。4 但事实上是, 汤氏族谱的记 载却是:艾芜的汤氏家族入川(1698 年) 之前, “世居湖南宝庆府武冈州(今武冈 县)高沙柿杨家桥(今属洞口县) ,而 绝非“湖北麻城县孝感乡 ”。20 世纪 80 年代汤氏族谱发现后,尤其是李义 让、庄巨川艾芜先祖入川考一文发 表后,这个问题再次引发学界的关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90 年代一次在四川省文联大楼召开的 “四川省鲁迅研究学术讨论会” 上,我曾 当面询及当时担任“ 四川省鲁迅研究会 ” 会长的艾芜先生,请教他如何解答关于 其家族来源历史的说法矛盾,他的回答 很干脆:“当然要依照族谱的说法!” 艾芜 17 岁(1921 年)离开家乡 去十多公里外的省城成都求学,21 岁 (1925 年)离开四川而“南行” 。在这 21 年中,艾芜应该是要参加每年至少二 次的家族祭祀活动(春节团年、清明会) 。在活动中,由家族长老或族长领祭祖 先,追溯本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宣讲祖 上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优秀品格,用 家族中的成功人士和历史名人的事迹激 励族人奋发努力这些口传家族历史, 应该说是深深植根于艾芜的记忆之中, 绝不会弄错。这就是他在我的幼年时 代中描述的: 成都平原的人家,对于祖宗的坟 墓,每年大约祭扫两次。第一次在清明 时节,但只限于高祖曾祖为止,他们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坟墓,大都因子孙耕种的田地,距离不 远,或者竟在住居的院落旁边。祭扫的 时候,用不着走多少路程。只有在冬至 节这个时候,便把祭扫的范围扩大了, 首先就是要向上川来的祖先,致我们最 敬的追念。有些人家要走一两天的路程 去上坟。5 问题在于,21 岁之前的艾芜,尚 未发生兴趣查阅自己汤氏族谱 ,后 来在外地回眸汤氏家族历史时,却无条 件回乡去查阅族谱。他有关家族的所有 知识,都来自“ 口传” 。虽然,他清楚地 知道本族历史这“ 都是有族谱可考 ”,但 真正铭刻在他大脑深处的却是自己的汤 氏家族是“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填 川”的“传闻”即“最记得的,还是关 于上川来的祖先一些传说,这流行在家 族中,也为上坟的子孙常常讲起”。问 题在于,艾芜并未发表过文章纠正原来 对自己家族历史的“ 误读”。6 三 艾芜曾在我的幼年时代中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释他的原名“ 汤道耕” 含义: “可以由我 的本名说明这家姓汤的人家,对于土地 的工作,有着怎样深厚的感情。 ”他还回 忆过祖父对家人的告诫:“我们的祖先, 勤快,俭省,不怕辛苦,这三点,都是 我们后代儿孙应该学的!” 在童年的故事中,艾芜还用 了较大的篇幅,记载四叔父与父亲之间 关于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四川的原 因和经过的谈话,记录了他们关于张献 忠“剿尽四川人 ”传说的敷衍。 (第 227 第 229 页) “谱上明明白白写着的,讲我 们上川来的祖人,从湖北来的时候,路 上带个咸蛋,就吃了一个多月才吃完。 ” 父亲指点着书说:“这明明白白 写在谱上的,明朝末年张献忠剿四川, 到处杀人放火,所过鸡犬不留,弄得田 没人耕,地没人种,连城里都长满了野 草树木,还有老虎、豹子藏在里面,这 时候田地没有主子,也没人要了,外边 来的人,能耕种多少田地,只消插起树 枝树桠,做个记号,便永远归你管业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第 225 页) 四叔父把烘笼放在膝上,慢慢地 编,一壁微笑着说:“ 人家乡里人都这 样说哪!他们说张献忠是个老陕,一向 帮人赶骡子赶马,常常跑到四川来驮烟。 他穷得很,冬天都没鞋子穿,老是光脚 两片的,跟在马驼子后面跑。这样的角 色,四川人当然没有看在眼里,再要是 骡子跟马踩了路边的禾苗,他还得背起 挨一顿好打。听说有一回在路边上解大 手,他抓把草叶子来揩屁股”,说到这 里四叔父首先笑了起来, “那才碰巧罗, 他抓着一把藿麻叶子。 ” 四叔父见父亲走后立即现出不满 的神情说:“ 有啥子算不清?明明白白 的,我们上川来的祖先,就是一家很能 干的人些。只要听说那个地方有好田地 可以插占,可以耕种,他们就能不辞千 辛万苦地走去。他们这种不安份的勇气, 我顶喜欢!我觉得穷并不要紧,只怕穷 得来光想听天由命,不想打出一条活路 来!(第 226 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多年以来,四川人关于自身的解 读,都说是清初“ 湖广填四川 ”移民的后 裔,其祖籍地则是“ 湖广麻城县孝感乡 ”。 原因是明末“ 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 不留,血流成河” 。清王朝撰修的国家 级正史明史卷三百九张献忠传 , 居然说张献忠在四川“ 共杀男女六万万 有奇”而整个明代人口最高峰也不 超过 2 亿清史稿食货志说: “四川经张献忠之乱,孑遗者百无一二” , 甚至是“靡有孑遗 ”。一些 “励志”性著述 和文章,也众口一词,似乎没有“湖广 填四川”移民大潮,今天的四川不可能 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明清换代战争中四川一些亲历者 也有这样的记载,如沈荀蔚的蜀难叙 略 、张R 的余烬录 、费密的荒 书 ,以及江苏人吴伟业的绥寇纪略 (即鹿樵纪闻 )等,它们都记叙了 张献忠杀人如麻暴行和四川大地一片荒 芜的情况。7如曾经参加张献忠的科举 考试却落第的文人欧阳直著蜀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亦名蜀警录 )说: 自乙酉(顺治二年)以迄戊(戊 戌,顺治十五年) 、己(己亥,顺治十 六年) ,计九府一百二十州县,惟遵义、 黎州、武隆等处免遭屠戮,上川南一带 稍存孑遗,余则连城带邑屠尽杀绝,并 无人种。且田地荒废,食尽粮空。未经 大剿地方,或有险远山寨,间有逃出三 五残黎。初则采芹挖蕨,既则食野草, 剥树皮。草木俱尽,而人且相食矣! 诸如“ 荆棘塞途、城郭丘墟 ”“荒 郊旷野,一望无际”“荒残凋瘵之状不忍 睹”“城堞室庐,鞠为茂草”“州邑皆荒残, 无复烟火”“沃野千里尽荒弃,田中树木 如拱”等形容人间惨景的文字,几乎都 被用来描述清初四川社会境况。约百年 后彭遵泗将“ 幼时固闻献逆遗事,厥后 博采群书”编为 蜀碧 。他不顾自己丹 棱县彭氏家族 9 口人顺利度过战争劫难 的事实,说整个丹棱县人全部被张献忠 杀光还说张献忠为了将成都城毁为 焦土,甚至用绫罗丝绸将皇城石柱缠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数十层,浇以油脂,举火三日,方才烧 断 艾芜的同乡、清初费密 在荒书中说得更严重: 清顺治丁亥四年(1647 年) ,四 川大饥,民互相食,盖自甲申为乱以来, 已三年矣。州县民皆杀戮,一二孑遗, 亦皆逃窜。而兵专务战,田失耕种,粮 又废弃,故凶饥至此时米一斗银十余两, 嘉定州三十两,成都、重庆四五十两, 自得胜(张得胜)死,成都空,残民无 主,强者为盗聚众掠男女,屠为脯。继 以大役,人又死。是后虎为害,渡水登 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古凶 逆之惨,有屠城坑军者,未闻有屠山屠 野,尽一省而屠之,至千里无烟,空如 大漠,书契以来未尝有也。 这段记述矛盾之处甚多。既然 “州县民皆杀戮,一二孑遗,亦皆逃窜” , 已经荒无人烟,又是何人在消费“米一 斗银十余两,嘉定州三十两,成都、重 庆四五十两” ?又何来“ 残民 ”?短短三 四年就“州县皆虎 ”,难道是征调全世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的老虎空投到四川的?其实,艾芜对明 清之际“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 ,也并非 全信。例如,他就通过一位叔父的话表 达了怀疑: 四叔父低头编了一会,似乎忍不 住了,又笑嘻嘻地说:“ 我们不要说远 了,就拿张献忠剿四川来看吧,书上说 他连老婆的尖尖脚也砍下来,这就信不 得了!”( 童年的故事 第 238 页) 概而言之,传言发生于清初顺治、 康熙时期的“ 湖广填四川移民 ”大潮,在 记载两朝皇帝大事的世祖章皇帝实录 (1672 年)和圣祖仁皇帝实录 (1731 年)中,以及清史稿 、四川 省的四川通志 (1733 年)等,都找 不到相关记载。按理说,从一个省向另 一个省大规模移民,必然是特别重要的 国家大事,皇帝言行“ 实录 ”、国家正史、 国家档案等,肯定会有记载;而外迁移 民与接受移民的相关省、州、府、县之 间,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关于移民与安置 的往来公文至少,较为完备的清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巴县档案 ,尤其是从清初顺治时期 一直记录到民国且保留基本完整的南 部县衙档案 ,至今尚未发现这方面的 记载。而“填充四川 ”的巨大规模移民, 绝非民间的私人行为。至于网络上出现 的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 ,本人 查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康熙三 十三年”的卷一百六十一至卷一百六十 六,没有发现该内容。 此外,清代巴蜀文人对“蜀乱” 惨 象的描绘,都是夸大其词,例如前面提 到的彭遵泗蜀碧与费密荒书等, 内江人刘景伯的蜀龟鉴所夸张的 “群虎”漫游于市镇等,则是不懂猫科动 物老虎的生活习性所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用房协议书
- 无线安装协议书
- 协议书封面纸
- 什么公司签保密协议书
- 2025至2030中国药店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smtp协议书是什么
- 荆州化工咨询方案招聘
- 迎接国检施工方案说说
- 宜都营销方案
- 方案营销关系营销
- 2025年“10.13建队日”分批入队活动总结: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 施工三方协议7篇
- 2025年数字娱乐行业数字化娱乐内容与虚拟现实体验研究报告
- 2024北森图形推理题
- GB/T 14327-2009苯中噻吩含量的测定方法
- 松下panasonic-视觉说明书pv200培训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ppt
- 植物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 外科学题库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