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灵山文化名片_第1页
打造灵山文化名片_第2页
打造灵山文化名片_第3页
打造灵山文化名片_第4页
打造灵山文化名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注民族文化保护,打造灵山文化名片 蒙建华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南宁市 150 公里,距 钦州市 101 公里,距北海市 150 公里。全县下辖 18 个镇,总面积 3558.6 平方公里,总人口 147 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 91%。2008 年全 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3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452 元,全县 生产总值 11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财政收入达到 5.45 亿元,增 长 20.82%,再次入选“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全国县域经 济基本竞争力“中国西部百 强县(市)” ,并荣膺 “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 小城市百强” 。 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始置南宾县,唐贞 元十年(公元 794 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 名。原属广东省,1965 年划入广西至今。灵山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筑村 繁衍生息,世代传承并演绎着灿烂的文化,她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 部分。 文化遗产,源 远流长 灵山县文化历史悠久,1960 年,广东师院、广东省文物治理委员 会考古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顾玉珉、顾阎 等对灵山县马鞍山古人类遗址进行挖掘,通过鉴定,“灵山人” 化石已 有 20000 年历史,广东省人民委员会于 1962 年 7 月 7 日公布灵山县 马鞍山为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灵山人化石产地” 。灵 山县人民政府于 1987 年 11 月公布该遗址为灵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现住居民有汉族占 98%,少数民族有 17 个(壮族,瑶族,苗族, 布依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满族,白族, 2 藏族,黎族,土家族,高山族)。有部分的少数民族是外地调入灵山工 作或随嫁迁来的人口。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灵山住民逐渐形成了打上地方印记 并带有与其他民族相交集元素的语言、民俗,积淀了如灵山采茶、跳岭 头、丰塘炮期、烟墩大鼓等传统习俗,留下了以大芦村、苏村、龙武山 庄等为代表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落,以及相伴随的民俗文化。 灵山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具有独特浓郁的地方特色, 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 11 个种类:包括(一)民间戏曲类:有采茶戏、春 牛戏、岭头戏、山歌剧。(二)民间曲艺类:有春牛调、采茶调、岭头调等。 (三)民间舞蹈类:有采茶舞系列(开台茶舞、钱鞭舞、仙花舞);岭头舞 系列(含跳灯舞、跳三帅、跳四帅、跳五雷);舞龙、十八学士舞、五福临 门、鹬蚌舞等。(四)民间音乐类:有八音、山歌、还汉调、道公调、鬼师 调等。(五)民间大鼓类:如烟墩大鼓等(六)炮期类:如丰塘炮期。(七) 民间手工技艺类:有邓阳陶艺、烟墩竹编、灵山花石等。(八)民间文学 类:有大芦村十三太、苏三娘传说、千岁坟传说、环秀女传说以及古楹 联等,其中大芦村被自治区授予“广西楹 联第一村” 称号。(九)民间信 仰类:有观音诞、北帝庙会等。(十)民间消费习俗类:有灵山大粽、武利 牛巴、灵山贡棱豆等。(十一)地方土特产:灵山荔枝以及近年开发的灵 山水奶牛等。灵山已荣获“中国荔枝之 乡” 、“中国奶水牛之乡”。 上述民俗文化种类是灵山各族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民众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至今一部分能传 承下来,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当然限于地方财力,也有部分频临失传。 人大关注,古村生 辉 灵山县人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八条关 于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它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定, 十分关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工作。常委会委员们听取和 3 审议灵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 计划纲要,广西灵山县县城 总体规划(20032010 年),认真发表意见,特别是针对我县民族文 化遗产保护,发展县域旅游规划方面讨论热烈,补充了相关资料,形成 了比较完善内容。 此后在每年审议县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把挖掘和保护 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地方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作为衡量县政府工作 的一项主要内容。广西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10 年)文字表 述:县域著名旅游风景区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风景名胜区六峰公园, 景区内六峰山为我国南方奇山之一,县境内东郊马鞍山“灵山人” 遗址 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域西侧三海岩,形状奇特, 1988 年被区旅游局确定为广西沿海著名旅游风景点,县内穿镜岩,龙 武岩、钦州古城遗址,钟秀山、灵东水库、仙女潭、文笔峰、是县内有名 风景名胜、近年新开辟佛子大芦村古宅建筑群、龙武农场的生态农业 游览景点,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灵山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 且是沿海大旅游圈的重点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县域交通 等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的建设,加强旅游产品的策划和促销,实现旅 游发展的新突破,带动第三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全县整体经 济效益。 位于灵山县城东郊 8 公里的佛子镇大芦村,建于明未清初,为岭 南特色农耕庄园,是现存广西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这些古宅 内悬挂 17 块朝庭赠送的匾额,有 300 多幅创作于明清、沿用至今,被 有识之士誉称为“文言世界最后的 风景 ”楹联。未开发前,因曾受 “文革” 冲击 ,加上年久失修,院深景黯,癣藓墙旧,物故烛残,芳草凄 凄。纳入总体规划后,县人民政府加强大芦村古建筑群重点文物的保 护和挖掘工作,把它作为民俗风情旅游景区开发并推介。时任广西壮 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李兆焯同志亲临大芦村考察,对其中两幅楹联非 常感兴趣(惜衣惜食,不但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胜求 人。读书好,耕田好,识好便好;创业难,守承难,知难不难)又回过头 来亲自用笔抄录下来,并与现场陪同的各级官员分析探讨。 4 2006 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深入大芦村深入调研,提出意见建 议。县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佛子镇代表以及县文化局、旅游局、县文联 等领导积极提议案及建议意见,现在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发展规划 已经专家评审出炉,县人民政府将把其列入县城发展总体规划。 县人民政府以及佛子镇政府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 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旅游局以及农业、水利、卫生及爱国卫生等部 门大力支持,多方投入项目资金 1000 多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结 合创建优秀旅游县,以六峰山风景名胜和大芦古村文化为龙头,整合 全县旅游资源。通过整治,大芦村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景点,达到“优美 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游客满意” 的效果。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以 来,打造灵山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促进了旅游业又好又快发 展。仅 2009 年 1 至 6 月,全县接待旅游人数 33.2 万人次,同比增长 11%;旅游 总收入 2620 万元,同比增长 12%。 自 1999 年 6 月,大芦村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 的荣誉称号以来。 独特的古村文化吸引了众多来客,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相继到 该村拍摄并播放了专题片,2005 年以来电视连续剧寒秋、水点桃花 在大芦村以及龙武山庄拍摄。2005 年大芦村被授以“全国农业旅游示 范点” 。 2006 年 9 月 18 日在湖南闭幕的中国郴州生 态(民俗民居)旅游 节中国十大古村结盟阳山宣言,列为中国十大古村。目前该村作为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并已被世界旅游组织选 择为乡村旅游开发观察点。 加强引导,鼓震南疆 烟墩大鼓属打击乐器,为古村里流传开来的古文化。从明清至 今,灵山县各镇都有过年擂大鼓的风俗,尤其以烟墩镇为中心。按传统, 每年临近农历除夕至正月十五,各村将绷好大鼓集结在祠堂或晒场, 健壮男性司任鼓手,常统一着装,有时抬大鼓到邻村去竞技比拼,比出 5 高低,比出友谊,沿袭至今,擂大鼓渐成过年或节庆娱乐习俗。每逢春 节,村与村间,大鼓小鼓,擂鼓对赛,传递喜悦,共庆新年,鼓声震撼村 垌山野,欢乐人群流连忘返。因烟墩大鼓制作工艺独特,鼓型巨大、鼓 法特别、鼓声震撼、场面恢宏、感染力强,显示出浓郁的民俗特色。 烟墩大鼓的习俗,甚可追溯灵山久远的铜鼓文化,(广西是中国 铜鼓的大本营,在自治区博物馆、灵山县博物馆仓库里收藏着众多的 灵山出土的铜鼓,在铜鼓的几个分型中,灵山独占其中一型)。据专家 们介绍,灵山型铜鼓是中国铜鼓中最具审美亮丽的一簇,其代表鼓现 放置在自治区博物馆显眼位置,具很高的科研、考古价值。从内涵和外 延来说,烟墩大鼓就是灵山铜鼓的活化石毫不为过。穿越时空,可以想 见古时旌旗猎猎、烽火硝烟,那鼓声若雷震撼人心的场面与当今喜庆 祈丰收等活动一脉相承。 刚跨进入新世纪之际,烟墩各村鼓声阵阵,引起烟墩镇党委人大 政府三套班子的兴趣,当下决定破天荒第一回集中全镇各村大鼓到镇 上举办擂鼓闹新春,这一粗犷热烈既有喜庆气氛又显恢宏场面活动, 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以后沿伸到县里每逢举行重大活动也召集烟墩 大鼓助阵。在灵山县举行的钦州市第三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几十面烟 墩大鼓登场亮相,轰动全场。 为了使烟墩大鼓这一古村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灵山县人大常委 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见(国办发 2005 18 号)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2006 年 1 月 1 日执行),积极呼吁,在年度审议政府财政 预算草案, 保障民族文化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经费开支,批准对烟墩大鼓普查、 挖掘整理工作投入经费 20 多万元。本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羽萍、分 管教科文卫工作的张永铁副主任组织了对全县文化体育工作调研,包 括对烟墩大鼓挖掘和保护的内容。经过有关部门专业人员深入工作, 开展了烟墩大鼓的保护,形成文字、音像资料,同时为筹建烟墩大鼓原 生态博物馆做了前期性工作。做好申报自治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工作。2008 年烟墩大鼓被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 6 化遗产名录,2009 年劳传永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烟墩大鼓)代表性传承人。 烟墩大鼓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在电视剧寒秋有 表演场景。在 2008 年 12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50 周年,中央慰问团 到钦州慰问之际时,中共钦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