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 工 作 总 结 淇县教育体育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推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市教 育局鹤教文 2011 年 85 号文件要求,我县承担了推进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填报了试点项目申报任 务书,制定了详尽周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强力推进实施。 现将一年来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2011 年,我县在荣获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的基 础上,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全县中小学 的建设步伐,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 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为实现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基本均衡,我 县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力度。 一是城区部分学校进行扩容改造,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 题,2011 年异地新建淇县朝歌镇西街中心小学,设计规模四规 制 24 个教学班。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 1349.76 平方米;综合教学 楼建筑面积 5403.56 平方米,总投资 1017 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基 - 2 - 础施工。新建淇县实验学校中学教学楼及其配套工程,建筑面积 7962 平方米,投资 867 万元,目前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新建淇 县实验学校住宿楼,建筑面积 10571.85 平方米,投资 1271 万元, 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新建淇县实验学校食堂报告厅,建筑面 积 9525.36 平方米,预计投资 1119 万元,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 二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2011 年 11 月 9 日,我县在西街小学新校址隆重举行了九个 学校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标志着我县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 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工作迈上新台阶,副市长张然同志宣布开工, 市县领导共同奠基培土。这 9 个项目预计总投资 3266 万元,总 建筑面积 2.4 万平方米,涉及 56 个自然村的 5000 多名学生。其 中 8 个都是寄宿制学校建设。9 个项目建成后,城区将扩容 600 余名学生,有效缓解城区大班额,集中改善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 的办学条件,解决农村 2800 名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入学住宿问题, 有力推动全县学校办学层次大幅度提升。 全年校安工程建设项目共 23 个,总建筑面积 61127.32 平方 米,总投资 6952.02 万元。 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 12 个,建筑面积 27896 平方米,总投 资 2774.02 万元。分别是:淇县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学楼和中学部 教学楼,淇县第一明德小学教学用房,北阳镇北阳小学住宿楼, - 3 - 北阳镇良相小学教学楼及办公用房,高村镇实验中学住宿楼,高 村镇杨子河小学教学用房,高村镇花营小学教学用房,桥盟街道 办事处吴寨小学教学用房,朝歌街道办事处稻庄小学教学楼,黄 洞乡全寨小学伙房,西岗镇第一初级中学住宿楼。 在建项目 4 个,建筑面积 20832.32 平方米,总投资 2678 万 元。分别是:淇县实验学校住宿楼,北阳镇第一初级中学宿舍楼, 北阳镇中心小学教学楼,朝歌街道办事处西街中心小学办公楼、 综合教学楼。 规划建设项目 7 个,建筑面积 12399 平方米,总投资 1500 万元。分别是:高村镇石佛寺小学教学楼,北阳镇第一初级中学 教学楼,西岗镇第一初级中学餐厅,西岗镇第二初级中学宿舍楼, 西岗镇留店寺小学综合楼,桥盟街道办事处大洼小学教学楼,卫 都街道办事处袁庄小学综合教学楼。 按照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意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黄 洞乡温洞小学的高年级合并到全寨中心小学;撤除西岗镇三角屯 小学和秦街小学,将学生合并到西岗中心小学。 在推进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改造农村学校校舍的同时,近年 来,投入资金 335.82 万元,为农村中小学配备课桌凳 25426 套。 投入资金 170 余万元,按照省二类标准建成 11 个农村初中实验 室、7 个乡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室,并充实了教学仪器及设备;投 入资金 110 余万元为农村中小学配备音体美器材;累计投入 620 - 4 - 万元为农村学校购置了图书资料。全县初中学校 92.3%达到省定 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小学 92.8%达到省定办学条件基本标准。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本着“高标 准定位、超常 规谋划、跨越式发展” 的指导思想, 全县累计投入 1700 余万元,建成多媒体教室 134 个,网络电子 备课室 19 个,校园局域网 20 个;今年,又新购笔记本电脑 369 部,台式电脑 155 台,电子白板 97 套,投影 104 套,城区学校全 部配备了电子白板,农村 150 人以上的学校普及了多媒体教学, 城区学校和农村大型学校任课教师人均一部电脑,实现了早装 备、早受益,有效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 班班通建设工程,根据我县实际,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 已完成县直中小学“ 班班通” 建设的基础 上,完成所有农村初级中 学“ 班班通” 工程建设 ;第二阶段,完成 51 所农村中心小学的“班 班通” 工程建 设;第三 阶段,完成 84 所 农村教学点“ 班班通”工程 建设。全县中小学“ 班班通” 工程力争在 2014 年底前全部完成。 本年度,在去年投资近 400 万元购置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 新增多媒体教学设备 108 套。目前,我县初级中学的所有班级已 100%配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县直小学所有班级已 100%配备多媒 体教学设备;全县中小学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班级已达到 55.4%。 三、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新模式,夯实均衡发展,提高质量 - 5 - 的基础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主任就能带出一个 好班级、一个优秀教师就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是我们抓好教师 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此,近年来,我县一 是坚持每年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班主任论坛和骨干教师论坛; 二是创办中小学教师在职研究生班,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骨 干教师;三是建立教育后备人才库,中小学校长出现空缺,从后 备人才库中通过竞争选拔上岗;四是举办教育专题讲座,更新提 高校长、班主任、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综合素质。先后 邀请全国著名班主任工作专家韩玲、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窦桂 梅、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湖北省孝感市教研所教研 员余映潮、山西省德育报社社长张国宏以及孟彩云、韩珍德等知 名专家学者来我县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示范课 35 场,先后派 出 20 余批,2400 余人次的教师、班主任和中小学校长到上海、 郑州、山东等地参观学习、挂职锻炼,分别进行小学教师、初中 教师、班主任和校长专业技能测试。经常性开展“讲师德、重品行、 当标兵”主 题教育活 动,县、乡、校层层 召开动员大会,学习贯彻 师德规范和活动方案,逐级评选师德标兵,全县进行公开表彰, 并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近两年,由县级师德标兵组建的宣 讲团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巡回演讲 69 场,受教育师生和学生家 长两万多人次。培养出了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思想独特、治 - 6 - 校方法创新的名教师和名校长,其中省特级教师 2 人,国家、省、 市级骨干教师 61 人,省、市学科带头人 76 人。通过加强教师、 班主任和校长三支队伍建设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建立教师补员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城乡教师、校长交 流 县政府根据每年教学岗位实际需要确定教师招聘名额。 2007 年至 2011 年,由县政府牵头,教育、人事、财政、纪检、信 访等多部门参与,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 的原则,连续四 年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录用 412 名教师,2009、2010 两年,录用特 岗教师 100 名,全部充实到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贫困山区的 一线教学岗位,农村学校音、体、美和信息技术教育等学科教学 得到新的加强和补充,教师补员既弥补了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 同时由于实行全程阳光操作,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为有效地促进城乡优质师资资源共享,我县先后出台了城 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帮扶的意见、 城区学校教师“送教下 乡” 工作 办 法、 关于 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帮扶计划、 开展城镇学 校教师结对指导帮扶活动的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推出 城乡学校业务交流、送课下乡、城乡手拉手、校长竞争上岗、城 区学校教师下乡支教、农村学校教师进城跟班等形式,把优质教 育资源向农村辐射,给农村学校送去先进教育理念和授课形式, - 7 - 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近三年共派出支教 人员 160 人次,送课下乡 630 人次,为推广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 模式搭建了平台。同时每年安排不低于教师总量的 13%进行轮 岗交流,加大优质学校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向薄弱学校交 流任职力度。城镇学校优秀校长累计到农村薄弱学校交流任职 65 人,从而实现了城乡学校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均衡发展。 五、以推进关爱工程为抓手,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的权利 弱势群体能否充分享受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 体现和标尺。针对弱势群体的不同类别,我县采取了相应对策: 一是高度关注残疾儿童。通过政府资助、社会帮扶等途径,动员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随班跟读。鼓励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残 疾儿童、少年到鹤壁市聋哑学校就读。二是关心进城务工农民子 女。根据农民工实际住所,本着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其子 女在城区中小学入校就读,这些学生在管理和评优评先等方面 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大力帮扶贫困学生。我县认真落实农村义务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和书 本费;对山区所有住宿生和其它乡(镇)符合享受寄宿生补助条件 的学生,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提供生活补助,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没 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四是切实关爱留守儿童。随着大 批农民进城务工或自主创业,留守儿童的大量涌现越来越成为 - 8 - 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为使这些儿童得到学校和社会更多的关 爱,我县推广了“一 对一帮扶” 管理模式,并充分 发挥工青妇等社 会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助活动,切实维护了学生 个体和家庭利益,也确保了社会稳定。 六、认真落实 “分配生”政策,积极开展招生考试评价制 度改革,营造实施素质教育良好氛围,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要求开齐开足国家和地方课程, 积极推行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改变以往单纯用分数评价学 生、考评教师的做法,以建设高校课堂为中心,要求教师关注全 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把及格率 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根据全县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按照各初中学校三年级学生 人数,将普通高中招生“分配生” 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张榜公 布“ 分配生” 名单,接受学生、家 长和社会 监督。2011 年,普通高 中招生分配生占招生计划的 60%。“分配生” 政策的实行,有效降 低了择校比例。全县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人数连续五 年逐年递增。 七、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牵一发 - 9 - 而动全身,必须精心谋划、周密论证、慎重实施,既要推进改革 创新,又要确保大局稳定。近几年来,我县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 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加强校长和学校 中层干部管理,改进考核评价办法,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健康 发展;二是创新各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 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方式方法,打破过去以年龄、职称、职务、资 历等条件论资排辈的做法,把真正干事创业的优秀人才评选出 来,给予他们在外出学习、进修、考察、科研等方面更多的优惠 和支持,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把全部精力投身到教育事业发展上 来;三是从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职称评审入手,制定下发了淇 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推荐工作暂行规定,使教师职称晋升有 量化标准,符合义务教育实际,切实可行,易于操作。2009 年试 行以来,受到广大教职工好评。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我们在 2012 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以业 务标兵评选为抓手,改革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攀枝花市属高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情景对话问路课件
- 幼儿园六一戏水活动方案
- 2026届安徽省庐巢六校联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托班亲子游活动方案
- 三防安全工作方案
- 中秋节晚会的策划方案
- 幼儿园户外科普活动方案
- 吉林省延边二中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豫南市级示范性高中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公司客户信息管理制度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原理及使用演示文稿
- 平面磨床操作时注意事项
- GA/T 718-2007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
-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 护理人员档案管理模板
- 机械设备日常点检表
-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
- JJG 741-2022 标准钢卷尺检定规程-(高清最新版)
- DB37T 536-2019 文书档案目录数据采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