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个税税率表_第1页
2011年新个税税率表_第2页
2011年新个税税率表_第3页
2011年新个税税率表_第4页
2011年新个税税率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个税税率表 概述:从今年 9 月 1 日起,修改后的个税法将正式实施,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 的 2000 元提高到 3500 元,税率由九级改为七级,为 3%至 45%。(税率如下文所 示) 9 月 1 日起调整后的 7 级超额累进税率: 现行个税 9 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 率 速 算 扣 除 数 (元 )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不 超 过 1500 元 3% 0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1500 元 至 4500 元 10% 10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4500 元 至 9000 元 20% 55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9000 元 至 35000 元 25% 100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35000 元 至 55000 元 30% 275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55000 元 至 80000 元 35% 550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80000 元 45% 13505 全 月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税 率 速 算 扣 除 数 (元 )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不 超 过 500 元 5% 0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500 元 至 2000 元 10% 2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2000 元 至 5000 元 15% 12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500 元 至 20000 元 20% 37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20000 元 至 40000 元 25% 137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40000 元 至 60000 元 30% 337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60000 元 至 80000 元 35% 637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80000 元 至 100000 元 40% 10375 全 月 应 纳 税 额 超 过 100000 元 45% 15375 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适用 25%税率的起征点从此前的 20000 元至 40000 元调整至 9000 元至 35000 元,范围明显扩大。 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收入 调整前税额 调整后税额 税收的变化 3000 75 0 减少 75 3500 125 0 减少 125 4000 175 15 减少 160 5000 325 45 减少 280 7500 725 295 减少 430 8000 825 345 减少 480 9000 1025 545 减少 480 10000 1225 745 减少 480 15000 2225 1870 减少 355 19000 3025 2870 减少 155 20000 3225 3120 减少 105 30000 5625 5620 减少 5 38600 7775 7775 没变 40000 8125 8195 增加 70 50000 11025 11195 增加 170 100000 28825 29920 增加 1095 在新的个税法中,应纳税收入 3.86 万元成为个税增减临界点,即月应纳税 收入低于 3.86 万元缴纳的个税将减少,高于 3.86 万元则将多缴税。而在一审 草案中,临界点是 1.9 万元。 年终奖到底该如何征税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年终奖解读为讹传事件,使得大众对于新个税法案实施后, 年终奖到底如何缴税搞的是一头雾水。 记者采访有关专家得知,年终奖一次性奖金 9 月 1 日后发放将按新标准一次性计税。 如果当月工资多于 3500 元,当月薪金和年终奖分别按新标准计税,当月工资少于 3500 元,年终奖补足差额部分后再计税。 比如说,韩先生 2011 年 12 月 3 日取得工资收入 3400 元,当月又一次取得年终奖 金 24100 元。那么他的年终奖缴税情况如下: 韩先生因当月工资不足 3500 元,可用其取得的奖金收入 24100 元补足其差额部分 100 元,剩余 24000 元除以 12 个月,得出月均收入 2000 元,其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 除数分别为 10%和 105 元。 应纳税额=10%-105=2295 元 专家同时强调,“这种计算方式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其他的季度奖、年中奖等奖金 都并入当月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 各种补贴、实物福利也应征缴个税 除了正常的工薪收入外,我国还对单位发放的交通补贴和通讯补贴以及实物福利等征 收个人所得税。 具体征收方式为,企业向职工发放的交通补贴,需要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 照“工资、薪金”所得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公务费用扣除标准由当地政府制定,如当地政府 未制定公务费用扣除标准,按全额 30%作为个人收入缴税。 这也就是说,如果一名职工在某一月份获得 1000 元的交通补贴后,而当地又未规定 公务费用扣除标准,则其中的 300 元,应该作为个人收入计税。 与此同时,企业向职工发放的通讯补贴,扣除公务费用后,也应计征个人所得税。如果当 地政府未制定公务费用扣除标准,按通讯补贴全额的 20%作为个人收入扣缴个人所得税。 除上述补贴外,单位发放的差旅补贴等费用也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多渠道可合理避税 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能够合理避税也是工薪阶层增收的重要来源。 首先,用人单位多缴纳住房公积金可以合理避税。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相关规 定,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而公积金管理办法表明,职工是可以缴纳 补充公积金的。通过多缴住房公积金来降低工资总额,从而减少了应当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此外,在收入结构中,年终奖与月薪同等对待,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 缴纳个税,由于年终奖金一般数额较大,如此一来,个人所需要缴纳的个税额度必然较多。 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可以把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 12 分月获得,再选择适用的税率和速 算扣除数,就可以节省不少纳税金额。 还有的单位每个月都会以合理避税的名义,要求员工拿出租车票或是手机通讯费发票 抵冲工资,而这种“发票工资”被不少人戏称为“发票奴”。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这 种行为处于灰色地带,这种做法无疑等同于员工的工资计入企业运营成本,可以起到降低 员工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同时也使得企业少交了不少税款。比如,刘女士目前月收入为 9000 元,按照正常的纳税标准,她每月需要缴税 (9000-2000) 20%-375=1025 元。 但是,她每月都会向公司申请 3000 元的以发票报销形式得来的薪水,所以她每月仅需要 缴纳个税(9000-3000-2000)15%-125=475 元。单一个月,就可以少缴纳 550 元, 而一年下来可以节省差不多近 7000 元钱。 相关新闻:个税新政影响“北漂族”买车 不能不说的黑色幽默 由于北京对非京籍人员买车实行严格限购措施,即非京籍人员必须连续五年以上在京 缴纳社保和个税,才能参加摇号取得购车指标,所以,那些月收入 2000 元至 3500 元的 外来人员,原本在北京“暂住”五年就有机会买车,现在则遇到了麻烦,因为他们 9 月 1 日 之后不缴个税,无法提供缴税证明(7 月 4 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看到这条消息,让人不禁想起此前一些专家反对提高个税起征点的理由:起征点提高 将导致一部分人失去缴纳个税的权利。当初无比雷人的话现在居然以一种更雷人的方式体 现出来,让这些专家看起来有了“先见之明”。 这真是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首先,如果说限制购车是为缓解交通拥堵不得已采取 的措施,那么也应一视同仁地对待户籍居民与外来人员。退一步讲,即使要对外来人员在 京购车实行更严厉的限制,也不应将五年缴纳个税作为前提条件,因为缴纳个税是有门槛 的,现在是月收入 2000 元以上, 9 月 1 日之后是月收入 3500 元以上,将五年缴纳个税 作为购车前提,就相当于以一个人的收入多少来决定其是否拥有购车的权利,收入高的才 有权购车,收入低的则无权购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偏向较高收入者而剥夺较低收入 者的某项权利,其正当性、合理性显然令人怀疑。 其次,不缴纳个税的人同样是纳税人,推而广之,任何自然人都是消费者,因而都是 纳税人,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纳税。在北京居住的外来人员,即使不缴纳个税,但他 平时的任何花销,只要从口袋里掏钱出来消费,都是在为北京的税收作贡献,比如买一袋 售价 2 元的食盐,里面包含 0.29 元的增值税和 0.03 元的城建税;喝一瓶售价 3 元的啤 酒,就为国家贡献了近 0.7 元的税收;去餐馆吃一顿饭或去理发店理一次发,花销的 5.5%是 营业税和城建税 中国的现行税制,致使商品和服务中包含的税赋畸高,个人所得缴税 则相对较少,一个人暗中所缴纳的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要 远高于明里所缴纳的个税,但是,我们的税务部门“避重就轻”,除了向公民提供个税证明, 再也没有其他纳税证明。 常有报道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商场和超市的购物小票上都清楚地注明该商品所包 含的税,让每个人知道每次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