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闸北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期末练习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 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 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答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 6题。 (17分) 我一直认为,文明的研究是最合适、也最需要运用比较方法的学术领域。 在人类近五六千年的历史中,曾经产生过不少文明,各自由微而著,由盛而衰,分别有其特殊 的贡献。大家知道,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开列了21个文明。这一数目未必妥当,考 古学家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等书里,所举有独立起源的古文明就有9个。无论如何,世界上的文 明是多元的,人类的历史所以绚丽多彩,正因为这样。 然而,承认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并不是很容易的。站在一种文明的位置上,每每认为其他文明 只是本文明的派生物,如果不是,也是次等的,不足称道的。实际上,如马克思指出的:“世界历 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只有在欧洲工业革命和所谓地理大发现之后, 从世界的角度研究和比较各种文明才成为可能。就中国而言,晚明时开始了中西文明的遭遇、交流 和碰撞,于是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潮流和运动。文明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凸显 出来的。 不知道有多少中外学者谈论过中国文明的特点,看法虽纷纭不一,但在一点上可说是相当一 致的,就是中国文明有独特的持续性。与中国古代文明并时兴起的古埃及等文明,都未能像中国文 明这样绵延久远,迄今不衰。这确实是极值得探索的大问题,不比“李约瑟难题”逊色。 谈到绵延久远,即涉及文明的起源。最近我常有机会讲,在自然史和人类史上有五个“起源” , 都是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即: 。探讨文明起源的论作,很早就有了。恩格 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专门研究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是我们都熟悉的。 1929年9月,郭沫若先生为自己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作序,说明:“本书的性质可以说就 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续篇。研究的方法便是以他为向导,而于他所知道了 的美洲的印第安人、欧洲的古代希腊、罗马之外,提供出来了他未曾提及一字的中国的古代。 ”郭沫 若先生强调:“只要是一个人体,他的发展,无论是红黄黑白,大抵相同。由人所组织成的社会也 正是一样。中国人有一句口头禅,说是我们的国情不同 。这种民族的偏见差不多各个民族都有。 然而中国人不是神,也不是猴子,中国人所组成的社会不应该有什么不同。我们的要求就是要用人 的观点来观察中国的社会,但这必要的条件是须要我们跳出一切成见的圈子。 ” 1986年,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写了一篇论文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 稿 。他引了上述郭沫若先生的自序,评论说:“这几句话所代表的观点在当时是有革命性的,它打 破了中国学究孤芳自赏的传统,将中国社会史放在社会科学一般框架中去研究。但是他只把该 说的话说了一半,因为我们今天新的要求是要用中国社会的观点来观察人,而如此做必要的条件也 是须要我们跳出一切成见的圈子 。 ”张光直先生提出:“我相信中国研究能在社会科学上作重大 的一般性的贡献,因为它有传统的二十四史和近年来逐渐累积的史前史这一笔庞大的本钱。世界古 今文明固然很多,而其中有如此悠长的历史记录的则只有中国一家。这批代表广大地域、悠长 时间的一笔史料中,一定会蕴藏着对人类文化、社会发展程序、发展规律有重大启示作用,甚至有 证实价值的宝贵资料。 ” 这里应该指出,郭、张两家的论点固然有着区别,但是仍有其根本的共同点,这就是人类社 会与文明的发展有着普遍的规律,而研究中国的文明对于探求这种普遍规律是重要的。张光直先生 的文明起源新说,正是由普遍规律着眼的。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还想说几句。经过几十年的发现和研究,至少在中原地带,考古文化的 链环已经连接起来,从仰韶、龙山,以至夏、商、周,文明的萌生形成,直到发扬光大的历程,应 该说尽在视野之中了。但是这一历程还有很多环节有待具体化,有关研究需要深入,理论水平更应 当提高。更重要的,是要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去研究。 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开始策划时便确定是“为深入研 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其研究途径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交 叉结合。 “十五”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预研究” ,继续了这一研究途径。 “预研究”将 制订今后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规划,相信在新世纪中,很快会出现研究探讨中国文明的新局面。 ( 李学勤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 ) 1第段加点词“这样”在文中是指 。 (2分)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空格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 (3分) 生命的起源 地球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 文明的起源 宇宙的起源 A、。 B、。 C、。 D、。 3简析第段画线句的含义。 (3分) 4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 (2分) 5下列判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明各自由微而著,由盛而衰,中华文明也不例外。 3 B. 不承认世界文明多元性的原因是认为本文明才重要,其他文明没有价值。 C. 世界古今文明固然很多,但只有中国有如此悠长的历史记录。 D. 郭、张两家观点的区别是由于他们研究的着眼点不同。 6请对第、第、第段“引文”的目的与作用作简要说明。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 12题。 (21分) 温一壶月光下酒 林清玄 煮雪如果真有其事,别的东西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 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 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 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堪慰。 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譬如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此中有真意, 乃是酒仙的境界。 有一次与朋友住在狮头山,每天黄昏时候在刻着“即心是佛”的大石头下开怀痛饮,常喝到月 色满布才回到和尚庙睡觉,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最后一天我们都喝得有点醉了,携着酒壶下山, 走到山下时顿觉胸中都是山香云气,酒气不知道跑到何方,才知道喝酒原有这样的境界。 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 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 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来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来。 喝酒是有哲学的,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的喝法;几粒花生米和盘豆腐干,和三 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关于上乘的喝法,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 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 温一壶大曲。这种种,就到了无物不可下酒的境界。 当然,诗词也可以下酒。 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 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 。 ”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故事也能引用到饮酒上来,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 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 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11)喝纯酒自然有真味,但酒中别掺物事也自有情趣。范成大在骏鸾录里提到:“番禺人作 心字香,用素茉莉未开者,着净器,薄劈沉香,层层相间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 ”我想, 应做茉莉心香的法门也是掺酒的法门,有时不必直掺,斯能有纯酒的真味,也有纯酒所无的余香。 我有一位朋友善做葡萄酒,酿酒时以秋天桂花围塞,酒成之际,桂香袅袅,直似天品。 ()我们读唐宋诗词,乃知饮酒不是容易的事,遥想李白当看斗酒诗百篇,气势如奔雷,作诗则 如长鲸吸百川,可以知道这年头饮酒的人实在没有气魄。现代人饮酒讲格调,不讲诗酒。袁枚在 随园诗话里提过杨诚斋的话:“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 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辨。 ”在秦楼酒馆饮酒作乐,这是格调,能把去年的月 光温到今年才下酒,这是风趣,也是性灵,其中是有几分天分的。 ()维摩经里有一段天女散花的记载,正是菩萨为总经弟子讲经的时候,天女出现了,在菩 萨与弟子之间遍洒鲜花,散布在菩萨身上的花全落在地上,散布在弟子身上的花却像粘黏那样粘在 他们身上,弟子们不好意思,用神力想使它掉落也不掉落。仙女说:“观诸菩萨花不着者,已断一 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敌死,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 离畏者,一切五欲皆无能为也。结习未尽,花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 ()这也是非关格调,而是性灵。佛家虽然讲究酒、色、财、气四大皆空,我却觉得,喝酒到处 几可达佛家境界,试问,若能忍把浮名,换作浅酌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荣辱皆忘, 前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尽成因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 7简析写第、段的用意及表达效果。 (3分) 8用文中的实例解释第段中两个加点的词语。 (2分) 抽象的事物: 实体的事物: 9说说第段画线句中“喝”与“读”的关系。 (4分) 10比较第段与第(13)段在表达方法及效果上的不同。 (4分) 11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作者认为,喝酒要有些“情趣” ,要讲究点“意境” 。 B所谓“无物不可下酒” ,是指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能成为下酒菜。 C饮酒有下乘、中乘、上乘的喝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是上乘的喝法。 D “格调”与“风趣”的区别在于饮酒者境界的高下不同,是有无“性灵”所致。 12 “温一壶月光下酒”颇有情趣,联系全文,请从意境(主旨)和写法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6分) 5 (三)默写。 (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 (1) ,无以致千里。 (荀子 劝学 ) (2) 善始者实繁, 。 (谏太宗十思书 ) (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 (4)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 (5) 闻道有先后, 。 (韩愈师说 ) (6) 莫愁前路无知己, 。 (高适别董大 ) (7) 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8) 晓来谁染霜林醉, 。 (王实甫西厢记 )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 16题。 (8分)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穷:失意,归隐。通:得意,出仕。 14关于这首诗,正确的一项是( ) 。 (1分) A古体诗 B近体诗 C乐府 D新乐府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作者再写诗回赠。 B第一联感慨自己一入晚年,就只喜欢清静;借此表明生活态度。 C第二联对“喜欢清静”作解释:“无长策”是其原因。 D诗中松林、清风、明月、素琴,都是代表隐逸生活的意象,也是消极、厌世的象征。 16请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赏析结尾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 21题。 (16分)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 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 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 加诛于子。 ”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 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 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 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 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节选自越王勾践世家 )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范蠡事越王勾践 (2)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 (3)臣请从会稽之诛 (4)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18.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 B.逐什一之利 C复约要父子耕畜 D.则致赀累巨万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君行令,臣行意。 (2)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20第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 21请概括选文中范蠡形象的主要特点(不超过10字)。 (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 26题。 (12分) 画舫斋记 欧阳修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 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 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崒,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 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7 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 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矧予又尝以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 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穷不幸,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 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 不得已者,孰肯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热收缩商标胶合中封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甲基环戊烯酮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行李牵引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高三物理高考青春无悔版模拟试题
- 各类服装面料印花马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天然气管网建设资源保障方案
- 雨污分流排水设计与实施方案
- 企业导师聘用协议书
- 代缴村医五险协议书
- 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课件
- 2022年四川凉山州雅砻江国有林保护局招聘护林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心衰千万人群市场重磅产品呼之欲出
- GB/T 156-2017标准电压
- GA 306.1-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
- 汽机主、再蒸汽系统及旁路系统课件
- 口语必备-英语最常用单词3000个(adverb)
- 中医适宜技术火针疗法课件
- 清洁间歇导尿重点技术评分重点标准
- 桩验孔记录表
- 《外科学》第七节 直肠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