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1页
2015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2页
2015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3页
2015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4页
2015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正面临着一个暴增长阶段,市场需求产值 巨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一个非常严峻的窘境:从产业规模、 行业调配、知识产权、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等等暴露出行业无序、无纪的诸多 问题. 展望 2015 据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信部、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发布的 统计信息和统计数据,我国汽车行业迅猛的发展,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提供了 良好机遇。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销售额将在今后几年内获得强劲增长,各 地报表统计显示到 2015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从目前的 6000 万辆增长到 1.45 亿辆,迅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将推动零部件售后市场销售额快速增长, 增幅将超过 30%,年产值达 2 万亿。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注入强大的推动力,但与此 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像看好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科德宝集团近期也 在拓展售后市场业务,旗下的零部件企业专门成立了面向汽车配件市场的销售 公司科帝克,向近 50 家授权经销商提供约 2500 种配件,几乎涵盖市场上所有 的车型;世界著名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德国博世底盘系统第二工厂落户成都。众多 世界顶级汽车服务商对汽车行业如此巨量蛋糕虎视眈眈。 其次世界各国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投资将促成该行业的下一个热点,而我 国也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形势下,全国各地建立新能 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动作已经全面展开,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关 键零部件领域的投资将会不断加大,就又出现了这种情形,在传统汽车配件行 业没理出头绪还处于病态的的同时又不得已的再向下跨越发展,所遗留下的深 层次问题,也会被逐层掩饰,直至任其慢慢发酵。 面对从产业规模、知识产权等诸多产业质量缺陷的不断暴露,势必引起国 家相关部门的注意,因此由国家牵头从兼并重组或海外并购。逐步加快对该行 业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的归拢。 面对如此产值巨大的市场供需,又伴随着整车市场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下, 整车降低成本、保证利润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而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规 模虽大却没有规模效应,各处也伴随着捉襟见肘的处境,苦于应付,进而蚕食 着零部件行业的利润率,使其无法健康成长。所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合重组 势在必行。可以预见,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将在今后几年进入加速整合阶段, 一方面通过国内企业之间横向和纵向整合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海外 并购以实现生产、市场等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并获得先进技术及管理经 验。 总之,汽车厂商扩张产能大小决定了汽车零配件厂商是否会紧密跟随,汽 车零配件的不同种类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零配件厂商是否应及时采取当地化策 略。所以,汽车配件的发展前景面对 1.45 亿的汽车保有量是不容小觑。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 素。 2012 年 1-12 月,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 22267.2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97%;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 587 亿美元,增 长 10%,顺差 265 亿美元。2013 年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金额成为汽车商品 进、出口金额的主要贡献力量。2013 年 1-11 月,汽车零部件进口 303.95 亿 美元,同比增长 8.71%;累计出口 543.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5%。 2014 年以来,国内车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走势,汽车销量增长的同时带动 了汽车零部件业的繁荣发展。2014 年 1-3 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销售收入总额达到 6587.187 亿元,同比增长 17.61%。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 球化趋势。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 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 1000 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 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 “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 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将刺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迅速 崛起。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将持续平稳增长。 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在对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信贷决策时,必须对行业存在 的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本研究报告运用大量专业的分析工具,并结合相关理 论模型,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汽车零部件行业近年的运行状况 及发展趋势做了深入地分析,对行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 能力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全面地剖析,并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 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信贷风险进行了客观严谨的评估。本报告可为银行在评 估汽车零部件行业项目贷款时提供极其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对银行降低可能的 信贷风险、提高贷款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 叶 盛 基 (中 国 汽 车 工 业 协 会 副 秘 书 长 ): 中 国 零 部 件 企 业 发 展 面 临 严 峻 考 验 2015 中国汽车论坛于 2015 年 4 月 20 日至 22 日在上海召开,论坛主题为“新常态下 的中国汽车产业”。中国汽车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 (OICA)支持的国内顶级高端汽车论坛。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期,中国汽车产业也由 高速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本次论坛旨在讨论新常态下的中国汽车产业。 目前,零部件的产业发展现状是,整个行业形势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伴随着整车的发 展,整个行业在高速的增长,这是整个的发展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说,从战略层面讲,零部件企业主要对以下问题进 行思考。“一是零部件发展战略应该基于支撑汽车强国战略的建设为基础;二是本土零部 件的企业自主发展和对外开放要相结合;三是市场的主导和差异化驱动相结合,共同促进; 四是零部件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有机的结合;五是整车集团引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以下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的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行业同仁,包括媒体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刚才聆听了各位主机厂就“十三五”的规划设想以及“十三五”的愿景,应该说听了 非常有感触,就有关规划设想和愿景也令人鼓舞。但是我要说的是,在这里我们来谈零部 件,咱们整车就是强势,零部件应该就是弱势群体,但我要说在你们整个规划里头,好像 对零部件本身提的内容,以及针对零部件的要求和设想或者说针对,从整车公司的角度对 零部件的规划似乎好像缺乏描述。不管怎么说,因为零部件还是整车发展的基础,就零部 件发展的相关思想以及对未来的战略发展的思考和大家共享。 刚才董会长说了,此前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调研,确实摸了摸底,了解了一些情况, 但现在底可能摸的够不够,完整不完整,我还真不清楚。有关的设想和思考,今天和大家 共享,其实就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也是听取意见,争取意见的过程。如果有讲的不足 的地方,一定及时反映,我想今年好好把未来五到十年的零部步伐真战略和规划作为一个 拟定,以便更好的支持我们整车公司的发展。 简单分成几个部分来说,五个部分,首先介绍一下整个的零部件的产业发展现状。大 家知道,我们整个行业形势总体发展态势良好,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每年都在增长,都是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在中高速的增长,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整个汽车产业的增长,也 就逐步的拉动我们整个零部件的增长。就零部件产业而言,伴随着整车的发展,整个行业 在持续的,也在高速的增长,这是整个的发展态势。所以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在近十年 的发展过程中,2006 年、2010 年、2013 年基本上是翻番在增长,从增长速度来看确确实 实非常好,未来而言我们的零部件无论内部配套市场还是出口市场,应该说都有赖于保持 快速相当比例的增长。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整个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基本具备.此前,我们一直听说中 国零部件一塌糊涂,但是经过我们系统调查,实实在在地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还是打 下了较好的基础,伴随着整车的发展,由于整车的拉动,由于整车公司的代理,我们的零 部件基础确确实实还是做了一些工作,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现在整个的有一定规模的零部 件企业,我们认为应该是一万家左右,基本支撑着整个整车的发展需求。可以这么讲,整 个零部件的发展完全市场化,谈不上一点的垄断概念或者一点的其他封闭概念都没有了, 完全的开放。从目前整个企业的比例,性质比例来看,应该说民营企业还是占大的比例, 45%左右,混合所有制,也就是传统说的,原来集体所有制,集体企业还有国有企业分别占 20%和 25%,合资企业 5%,其他 5%,民营企业扮演着的角色应该说越来越重要。 通过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我们零部件整个升级发展我们认为具备基本的基础, 刚才谈到前面比例的情况和基数的情况。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各 大集团基本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零部件供应商体系,尽管刚才各大集团规划里头没谈体系 的构建,但是我们梳理了认为咱们各大集团基本上构建的比较完整的零部件,并形成各具 优势的零部件气团。还有上海的华育、以及北汽海纳川等。通过多年的创新,我们在各有 关的零部件的系统上,应该说多涌现了不少的优秀企业,就像我们大的零部件总成,发动 机、变速箱的法斯特以及安全玻璃还有车轮的代卡,我们的万象以及电子企业航胜等一批 企业都涌现出来。我想这一切将为我们未来的零部件发展都打好了较好的基础,应该说这 些力量也是未来零部件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发展情况来看,我们零部围绕整车基地基本呈现集群式的发展,长三角以我们上汽 集团为基础,广东板块以广汽集团为基础,东北板块等构成了几大板块的基础。可以这么 说,整个零部件产业发展地位在不断的提升,主要是基于整个的采购部件在整车的价值比 重中不断的提高,达到 70%左右,成为了整个创新和实现整车卖点的重要的支撑。对产业 的价值的贡献,也越来越大,2014 年刚才已经谈到超过 3 万亿了,这也是了不起的数。 零部件的出口明显高于进口,大家从这个数字看到,2014 年我们的进口是 375 亿元, 出口是 446 亿元,但是要说明,有一个增长速度体现了问题,我们的进口速度一直两位数 的增长,而我们的出口基本上都在一位数晃悠,5%到 8%,表现我们出后形势的不妙。 第二点,整个产业发展态势简单做个介绍,总体而言,整个国民经济虽然增速在放 缓,但是咱们的国民购车的能力还是有强劲。也就是说,我们的整车发展一直持续的在提 升,也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保持了中高速的增长,这样也会拉动汽车内需,从市 场的角度我们初具规模,逐步向多元的形态发展,此前主攻的是低端的 OEM,逐步的向中 高端市场艰难的拓展,很困难,但是艰难的挺进,努力。刚才也谈到,我们的出口还是疲 软的,虽然现在总量比进口大,但是速度很快,我们出口的产品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为主, 进口刚性需求还是很大的。总体而言,零部件整个市场法规和环境还是不够的,实实在在 说,目前没有完整的政策全面支持零部件做大做强的一个政策。 我们的零部件产业在节能减排、产品的转型升级以及技术升级的压力很大,成本压力 也很大,这样环境对整个零部件发展来说是比较严峻的。 从整个态势发展看,我们伴随着零部件规模不断的做大,也跟随着整个整车的发展, 零部件的产品质量也在逐步的提升。在这块应该说也有赖于外资公司进入中国的带动和引 领,通过外资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置合资公司、独资企业等等营造了整个零部件产业精整氛 围促进了中国零部件产业逐步发展。国内零部件产业也导入了研发和生产模式,通过这样 先进的生产制造,以及产品功能链条的升级,产品逐步向品质化方向发展。 第三点,我们整个产业布局应该说是一个喜忧参半的过程,产业结构有待于优化。刚 才通过几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看到,零部件产业以园区为载体,零部件当然也受地域的 影响,也有一定程度呈现出分散式的块状分布。从产品结构而言,零部件的体系虽然趋于 完整,但是核心产品技术的空心化依然存在。 从整个产业的组织形态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零部件产业组织形态初步的 形成,构成了一个基本体系或者说框架体系基本建立了,有六个方面的体现,我不多说了, 大家可以浏览一遍。 简单做个小结,就目前整个零部件产业的现状而言,应该说从发展的特征体现了如下 的五点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引起了整个竞争格局也会不断的变化, 电动化包括新能源零部件会快速的发展,另外,零部件企业数量比较大,内资企业和外资 企业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内资企业以平台研发为主,这方面的企业相对偏少一些,研发投 入也少,国内外资合资企业零部件快速涌现,零部件有变化的趋势的威胁。非核心零部件 集中在本土系,高技术关键核心零部件等高端产品外资企业依然是主导地位。这块面临整 个现状而言,我们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未来的发展很严峻。 我简单介绍国外的零部发展态势,国外零部件体现全球产业呈高度的发展,国际零部 件巨头完成全球的布局,基于多元的经营方式发展,节能环保、安全智能、互联网的技术 特征明显,跨国零部件公司的发展这样的一个态势非常之明显,系统化开发、模块化的制 造,集成化的攻破为发展基本方向。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想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正因为这样的趋势成为 我们中国零部件发展产业的压力也成为挑战,未来整个零部件国际态势发展来看,一是国 际产业转移加速,并购重组活跃,零部件的企业重组很强劲,零部件生产向智能化方向发 展,零部件产业全面实施模块化的制造,零部件企业全面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并不断的加大 战略的研发投入。 国内目前整个趋势状态是这样呈现出六点,我们从分析来看,一个是零部件的规模将 持续的增加,零部件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会不断的拓展,安全舒适环保以及智能化的发 展应该说成为我们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个方向应该说也是不可逆转的。零部件产品趋于通 用化、标准化、模块化发展向智能化发展。市场产销进一步扩大,进出口产品类型也应该 说趋于不断的优化发展。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当然,就目前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几点引起我们注意,需要我们加以 改进,一是投资不足,企业规模小,效益确实比较大;第二点,跨国零部件企业占据的高 端市场,在此前不同的环节都做了一些描述;第三点,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比较弱,就目 前而言,国内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费不足销售额的 1%。我们都知道,国外企业一般 都达到 3%到 5%甚至更大。零部件企业系统化模块和攻克能力,这块的能力不够的。第五点, 零部件缺乏走出去的战略,跟随着整车工业的走出去来系统协同的去规划它。 下面有三个环节需要加以注意,一个是强手的挤压,研发生产已经在适合中国的本地 化的产品,国内企业备受强手。第二是技术壁垒。第三是体系的壁垒,我们知道刚才虽然 咱们整车公司没谈,实际上我们各自已经构成的相对地体系,这个体系时间是有壁垒的。 我们面对很多的挑战,注入我们的整个大环境挑战,节能减排、技术升级的挑战对国内零 部件企业来说,都面对很大的压力。 关于战略思考有几点,抛砖引玉,从战略的基本原则来说,我们认为有几个方面要引 起我们注意,一是零部件发展战略应该基于支撑汽车强国战略的建设为基础;二是本土零 部件的企业自主发展和对外开放要相结合;目前,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产业是闭关锁国的; 三是市场的主导和差异化驱动相结合,共同促进;四是零部件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有机的 结合;五是整车集团引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这块,零部件的发展离不开整车的引领, 零部件兄弟们需要由整车的大哥们带一带。第六,政府以及整车企业组织三方进行合作, 整车零部件企业也来努力,共同协同推进中国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 从发展目标来说,有待于我们一块来商榷,总体目标希望 2020 年建立具有一个一定 国际竞争能力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到 2025 年希望能通过努力建立完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的零部供应体系,零部件的产业初步形成生产性服务为中心的商业模式,零部件的产品基 本上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绿色制造,逐步实现零部件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经济 目标而言,经济规模而言是与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对我们产业来说,整个汽车产业 “十三五”规划为指导,到 2020 年零部件产业,OEM 和后市场,总产值达到 4.5 万亿,零 部件与整车的产值比达到 1.3:1,国内的主要的集群区域的零部件产值突破 2.5 万亿,前 30 家的主要的零部件集团,还有外资控股的企业,主要国内控股以及内资企业,产值比例 达到 30%。到 2025 年汽车零部件的总产值力争突破 6 万亿,零部件和整车比值价值比 1.5:1,国内的主要的集群零部件产值突破 4 万亿,前 30 家产值超过 40%。 从技术目标而言,我们将提升技术的创新能力,围绕着整车和商用车,重点是打造以 动力总成和汽车电子为轴心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研发性的汽车零部件的配套产业,实现生 产性服务的目标。希望通过努力,我们到 2020 年打造 3 到 5 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品牌 影响力的零部件集团,力争到 2025 年打造 5 到 6 个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零 部件集团。那么国内具有研发中心的骨干零部件企业,建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标准,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力争在 2020 年初步建立中高档乘用车配套零部件 体系。2025 年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中高档的乘用车配套零部体系。这样技术目标富有非常 大的挑战。 就基本任务而言,一是全面提升零部件具有创新和引领能力,应该说产业布局有待完 善,全面的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完整的零部件工艺体系,完善整个零部件的发展市场秩 序,系统的去培育零部件产品的品牌能力,还有就是全方位的提升自主品牌或者中国品牌 零部件的产品的配套率,这配套率我们希望到 2020 年国内的自主零件的产品配套率要接近 50%,大幅度的提高市场接受度和零部件顾客的认可度。我们要全面的强化整个的顶层设计, 通过加强战略规划和零部件的顶层设计,推进整个科学稳定统一的法制化系统管理,在这 块我们希望政府部门以及相关机构共同来推进,希望通过加强产业引导与规范,构建整个 零部件的产业的政策体系。同时也将设立零部件培育专项基金支持中国品牌零部件的发展。 我们认为加快整个产业转型升级,这块有几点引起注意,就是希望去把控中国的市场资源, 倒逼国外零部件企业研发技术和原代码的共享。去构建协同发展的关系,整车带动零部件 企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