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宜居城市生活命题切入点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_第1页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宜居城市生活命题切入点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_第2页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宜居城市生活命题切入点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_第3页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宜居城市生活命题切入点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_第4页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宜居城市生活命题切入点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居城市生活命题切入点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 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 ”这意味着城市化不但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还要看城市发展的质量。不能仅 仅将人口居住在城市称为城市化,还要以这些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来衡量 城市化。 一、现存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人口增多、用水用电 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城市人群易患 的身心疾病。而这些问题和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 市政府的负担,使城市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历程, 城市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 化。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如果人口的过度集聚超过了工业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就会发生某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过度城市化”现象,产生一系列被 称为“城市病”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膨胀。大型城市通常对人口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 速集聚也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一旦 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导致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 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就业困难、治安恶 化等城市病。例如,19世纪末前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短缺, 贫民窟比比皆是;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就业竞 争激烈,工人处境艰难;犯罪率居高不下等。又如拉美地区,在20世纪中叶进入 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甚 至超过发达国家,出现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发展速度的“过度城市化” (或称为“超前城市化”)。 第二,交通拥堵。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迅速推进的城 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以及由此带来的污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环境污染。近百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 生了重大的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化锐减、 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分改变等。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预测,未来全 球将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变暖,未来100年还将升温1.45.8,对全球环境产生 更严重的影响,比如农作物将减产、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危害速度将明显增加、水 资源短缺将恶化等。环境污染使得城市从传统公共健康问题(如水源性疾病、营 养不良、医疗服务缺乏等)转向现代的健康危机,包括工业和交通造成的空气污 染、噪音、震动、精神压力导致的疾病等。环境污染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很大 的,世界银行曾对此作出过估算,认为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产力的损失 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到5%。 第四,资源短缺。我国每由农村向城市迁入一个居民,其人均能耗就要提 高三倍。因为我国大部分农村还处在传统耕作方式和循环经济中。我国的农业 还不是化学农业和能源农业,还属于劳力农业。农民进城后,住宅要供热、出 门要坐车、工作要耗能,能耗需求将大大增加,这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能源结构也面临很大约束,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把温室气体排放 减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石油和天然气代替煤,而产生同样的能量,石油 比煤的二氧化碳排放少40%50%;如果用天然气代替石油,又可在此基础上再减 少二氧化碳排放40%50%。而我国的能源结构特征是缺气少油富煤,所以,我 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后马上就面临石油依赖的问题。我国从1993年对石油进口的 零依赖,到今天近60%的石油来自进口,这种快速转换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第五,水资源危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与联合国的贫水 线标准相当,而且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我国西南的人口约占全国五分之一, 却拥有全国60%的水资源;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人均水资源仅有 500立方米,天津市的人均水资源只有400立方米。再加上我国的水污染情况严 重,资源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同时存在,而且水质性缺水更为普遍和突出。城 市所面临的水危机,会直接妨害我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可以说,水危机与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能源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同样严重。 第六,耕地问题。我国城市的空间分布与优质耕地分布大部分是重合的。 我国城市发展最快的地区是沿海地区,60%以上的中西部流动人口都涌向沿海城 市。沿海的土地,在山东一年可以种一季半或者两季粮食;再往南的江苏、上海、 浙江、福建、广东,一年可以种植两到三季粮食,这些地区一亩耕地的粮食产 出相当于黑龙江或西北的三亩耕地。但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主要分布在这些地 区。所以,我国城市的扩张与土地资源或粮食生产能力保护的矛盾非常突出。 例如,成都大平原的土地非常肥沃,是战略耕地资源,但是那里的城市化进程 现在也很快。另外,我国在耕地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特别危险的倾向。 二、主要原因 一是资源过度集中。中国的资源配置都是跟着政治权力走的,政治权力集 中造成了资源和利益的集中,然后跟着是人口的集中,大城市往往具有比中小 城市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更大的市场、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 具有不可抗拒的集聚功能和高度的竞争性、流动性、扩张性。人、财、物等生 产要素不断向大城市集聚,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交通拥堵、人口膨胀、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城市病”随之 产生。资源过度集中的直接后果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无法再负荷过多人 口。 二是城市规划不合理。以北京为例,单一市中心,围绕它摊大饼式的规划, 注定了城市拥堵的命运。早在6年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在其年度工作会议上就 明确指出,北京的交通问题是“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进程中多重矛盾产生 的,根本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问题” 。当时北京已形成了回龙观、天通苑、望京3 个规模巨大的“住宅城” 。这些不断出现的超大规模的“住宅城”已成为制造交 通拥堵的源头,由于“住宅城”的就业功能、成熟城市配套等功能区布局的缺 乏,致使大量人口每日如潮水般在城郊之间奔涌。在中小城市,人们每天平均 出行距离为1.5公里2公里,而在北京,这个数字已超过10公里,而且每年还 在递增。出行距离增加后,按人均每天出行2.5次计算,人们对交通的需求量成 倍增长,导致政府投入无法满足需求。 三是公共设施跟不上。医院、学校、垃圾处理场等设置跟不上城市和人口 扩张速度, “看病排号,上学排队,商场上厕所都得等几分钟,谁能舒服呢?” 此外,学校、医院等优质公共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郊区配比很少,例如天津 好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和平区,很多人虽然居住在郊区,但依然想方设 法将孩子送入和平区的学校,而因为校车、公交等公共服务跟不上,家长每天 必须开车接送,交通需求量暴增,尾气污染严重。 四是盲目发展汽车工业、房地产开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在北京,2010年以来小汽车以每天2000辆的速度增加,而新的汽车生产基地仍 在投产。而在各大城市,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均出现高速增长,且从市中心逐步 向郊区扩张,却没有人监管城市发展的失控,最终造成了整个城市效率低下。 一些专家指出,中国实际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城市,出现这么多大规模的城市, 实际是资源畸形配置、不讲究科学发展的结果,现在我们开始为此付出代价。 三、对策建议 第一,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原则,促进政府观念的转变。首先,要敢于公开。 摒弃封建官本位意识,克服封建思想,杜绝“暗箱操作”,树立服务理念。变不主 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可以公开的一律公开,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 性,政府决策的失误大都是信息不公开造成的,政府活动的每一次失误也是由于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不够所致。其次,要及时公开。保证媒体及时准确获得信息, 条例规定政府公开信息必须准确、及时,这和媒体报道信息的要求是一致的。 第三,要全面公开。不全面,老百姓容易误解,由于政府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对 事态的预测和掌握程度不够,未免带来一些错误,政府应该勇于面对错误,及时纠 正,而不是遮掩和推脱。第四,要真实公开。不得欺骗老百姓,坚决杜绝以往政 府官员隐瞒事件真相的做法,客观真实地报道公开相关事件真相。 第二,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互动。政府与 社会公众的信息互动一般包含两个方面:凡是社会公众想了解政府信息内容, 只要不违反保密法律,政府就有义务提供;凡是政府掌握的对决策产生影响的社 会公众信息,也应当主动公开。因此,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必须加以扩展:打 破过去的时间和空间界限,打破过去政府信息公开的自上而下的逐级下传模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网络化模式,提高政府内外沟通的效率。行政机关行政行 为全过程信息,特别是行政决策信息需要及时予以公开,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 开的系统性、针对性。有关行政会议主题及决议的内容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的活动情况,应当允许新闻媒介依法采访、报道和评论,反映社会公众的要 求与呼声;另外,要将行政立法以及行政机关作出影响公民权利、义务的行政决 策的依据、标准、条件等依法公布,并便于公众查阅、复制。 第三,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更多地赋予民众政府信息请求权。我国的 政府信息公开多局限于办事制度公开,因此,其公开形式基本上是主动的政府 公开,这对老百姓了解政府工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固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由于没有固定的公开形式,使办事制度公开的宣传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 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府推动力度的下降,老百姓了解办事制度公开的渠道不 畅可能会逐步明显。应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更多赋予公民政府信息请求权。 从规范化与制度化的角度考虑,在国家一级对国务院公报进行充实或出版专门 的部门公报,对各个部门的办事制度进行发布;在各个地方,也应以较大的市为 单位出版类似的政府公报,公开政府机关的办事制度。积极建设电子政府,通 过先进的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采用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使公众在更方便的 时间、地点,通过更便捷的途径,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提高行 政效能,改变行政机关与公众传统的交流方式,朝着全方位的服务方向发展, 建构一个更富效率、更负责任和更有服务品质的政府。加快政府网站建设,发 挥行政管理资源优势,努力构建覆盖全国的政府信息网络,建立政府与公众有 关政府信息的互动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能力,扩大公众 的参与程度。同时,以此扩大信息发布的范围,增加信息覆盖和扩散的渠道。 政府信息公开并不是没有成本的一项制度,通过网络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可以 极大地降低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 第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我国建设服务型 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国家法治的水平,确保政 府守法,防止行政权的滥用是重中之重。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出台了,但 关键还在于政府自觉地去执行,如果政府不守法,任何一部行政法律都会失去 其存在的本意。同时,公民也要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依法行使对政府信息公 开条例的实施的监督权和参与权,使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得到有效的贯彻 和运行。此外,还应通过有关监督法律规范的制定,提高新闻监督的法律效力, 保证新闻媒介对政府信息的报道权以及公众对政府公开信息的评论权,这也是 保证公众信息自由权,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方面。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 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 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 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 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 融机构。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 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 理权。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 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 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 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 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 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摘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 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 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