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热点:噪声污染_第1页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热点:噪声污染_第2页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热点:噪声污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下半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热点:噪声污染 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 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重庆公务员面试一般采取两 种方式:结构化+无领导。为了让考生们更加了解重庆公务员面试的相关信息,重庆中公教 育特地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重庆公务员面试习题和一些复习资料,从而考生们可以总结出重 庆公务员面试的经验,汲取其优点并不断地完善自己。希望这些面试备考资料能帮助考生 们全面备考,了解更多考试的出题方向! 1、央广网海口 10 月 31 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海口市的段女士一 家,住在海南师范大学的教职工宿舍,校园环境优美、清静雅致。去年 10 月份开始,每天 夜里从附近的烧烤园传来的阵阵骰子声和嬉闹声,让附近 6 栋楼的百余户居民,深受噪音 之害。 2、10 月 18 日,孙俪在个人微博上投诉:“领导们,最近我们剧组在山西晋中拍戏, 每天拍摄任务都很紧张,回到房间希望可以有个安静的环境休息。可是宾馆边上有一片建 筑工地,经常没日没夜的干活,昨晚可能是打地基,特别大的声音,一直持续到半夜一两 点。半夜施工算不算扰民呢?工人们也实属辛苦!希望领导们能安排一个合理的工作时 间段,让大家都能休息,谢谢。 ”然后了晋中市、山西省政府的官微。20 分钟之后,当地 官方微博“晋中发布”转发了孙俪的博文,并表示会尽快处理。第二天晚上当地表示,孙 俪反映的问题已妥善解决。 声环境是评价城市宜居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 式和习惯的改变,我国城市的声环境现状很不乐观。据环保部披露,2015 年全国 1/4 城市 夜间声测不达标,1/3 环境投诉源自噪声,东部地区噪声投诉量远高于其他地区。 噪音污染的治理,国外有不少成功经验。以城市噪音的两大来源交通和施工为例, 在日本,建筑工地无论大小,施工时都会包裹上厚厚的帷幕,隔音又防尘。日本人造房子的工 地上也没有大量工人,更多的工作是在标准化的工厂里完成,再运到工地里,像搭积木似的进 行拼装。在德国,为了治理交通噪音,该国规定了公路交通噪声的极限值,大量铺设低噪音路 面。德国还把车辆噪声检测列入车检,迫使汽车厂家改进设计。德国不仅规定经过居民区的 公路、铁轨旁须竖起噪声防护屏,而且还在机场周边培育森林。而在我国,目前对于噪音的 立法还是相关减噪技术的推广,都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噪音污染不是没人管,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归环保部门管,交通运输噪声、生活噪 声,原则上归公安部门管,谁都能管,但谁都管不好。民众投诉噪音污染,举证成为一大难题, 对于噪音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污染,相关的执法快速反应机制也没有建立。 声屏障被公认为减少公路和轨道交通噪音的有效措施,但在许多城市,该谁负责设置声 屏障屡屡引争议,许多紧靠着城市快速路的地块被开发为小区,但有的路段并非及时建起声 屏障。而且即使建成的声屏障,标准也较低,有的高架声屏障只装半边,有的声屏障距离过短,全 包围的声屏障隔音效果最佳,但因造价昂贵在实际中极为罕见。 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这是离城市居民最近的两种污染。对于前者的治理,从国家到地 方,都制定了相关行动计划,立法也日渐完善,但对于后者,除了一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只 能在一些政策文件中找到只言片语。 全国 1/4 城市睡在噪音里,不能再让城市噪声继续成为环境改善的短板,不能再任由这 一公共健康杀手肆虐,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噪音污染,这是公众的殷切期盼。 央广网:噪声污染治噪难民不告、官不究 对于噪声污染,目前是“民不告,官不究”的治噪难状况, “工商、城管、公安机关等 部门对于噪音的管理权限分工并不明确,再加上噪声防范措施不当,社会道德也难规范等 等因素,使得这个问题雪上加霜。 ”噪音勿扰的直接后果可能是,孩子们学习环境嘈杂,成 年人神经衰弱,老年人噪音性耳聋高发。当务之急,除了做好地区规划,还要尽快明确相 应职责分工。 南方日报:宜居城市不可忽视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影响大吗?由于这种污染比较分散,个体感受差异也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弱 化”了噪声污染危害的严重性。但事实上,其危害不亚于空气、水、土壤等三大污染。几 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曾发布一份关于噪声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全面报告 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 。根据该报告,噪声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人类公共健康 的第二个杀手。噪声污染不仅会使人产生消极、烦闷的心理状态,影响睡眠质量,损伤听 觉器官,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由此足见,噪声污染的危害不容小觑,是建设宜居城市必须尽快补上的一块“短板” 。 噪声污染是现代化的负面产物。在环保部门收到的噪声污染投诉中,建筑施工噪声类 占 50.1%,社会生活噪声类占 21.0%,工业企业噪声类占 16.9%,交通噪声类占 12.0%。不 难看出,大部分噪声污染是源于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东部 地区噪声投诉量占到了全国 59.3%,远高于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必须承认,在噪声污 染的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但这并不意味噪声污染没有办法治理,更不意味人们必 须消极应对噪声污染。尽管投诉比例居高不下,但噪声污染的解决却不能让人满意。一个 重要原因是多头管理,相互之间推诿扯皮。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赋予了环保、公安、交 通、文化、工商等部门环境噪声监管职责,而各部门的部分管理职能又移交给了城市管理 部门,出现管理交叉、执法主体不明确等情况, “谁都能管,但谁都不想管” 。每当面对这 种“九龙治水”局面,不少人就呼吁国家出台一部专门法律,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噪声污染 的管理主体和职责。虽然也有立法必要,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并不在法律本身,而是出现在 执行上。 去年,国家和地方颁布了 9 部环境噪声相关标准规定,各省(区、市)也制定印发了 29 部噪声污染防治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么多法律法规都没能有效管住,再制定一部难 道就可以了?法律再完善,如果不去执行,一样没有效果,关键要看管理部门是不是照章办 事。既然许多地方都有夜间建筑施工的严格限制,为什么过半投诉量竟还是施工噪声?既然 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鸣喇叭有着明确限定,为什么在道路上、小区内还有那么多人肆无忌 惮?既然一些地方对广场舞的时间和音量作出了限定,为什么却始终停留在纸面上?由此看 来,治理噪声污染,重要的是对法律和制度的执行要跟上。在此之下,再考虑完善法律法 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