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_第1页
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_第2页
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_第3页
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_第4页
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 二 O O X 年 X 月 X 日 XXXXXX 煤矿联合试运转 申 请 报 告 XX 县煤炭工业管理局: 我矿是由省国土局、省安监局、省煤炭局批准成立的年产量 为 X 万吨的矿井,并于 200X 年 X 月根据六 盘水市煤炭管理局市 煤批字2004 62 号 文件精神,进行扩 建技术改造,设计能力由 X 万吨/年改为 X 万吨/年。矿区范围是经 XX 县国土资源局根据片 区各煤矿分布范围以及 XX 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划出的边 角块段,矿区面积为 3.5944 平方公里。我矿是四证齐全的有证矿 井,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XXXX,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为 XXXX,工 商营业执照注册号为 XXXX,税务登记证证号为 XXXX,组织机 构代码证代码为 XXXX。 经过近二年的建设,我们投入资金 XX 万元,严格按照可研 报告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要求对矿井地面及井下进行技术改造, 现在已基本完成矿井技改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各级主 管部门的规定,按照申请颁发小型煤矿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 证的有关要求,已经完成了五大安全生产系统及地面辅助工程的建 设和煤炭局、煤管站对我矿提出的各项整改意见,现已具备矿井联 合试运转申请验收的条件。现特向县煤炭局提出联合试运转申请 报告,请求对我矿进行验收。 此 致! 申报单位:XXXXXX 煤矿 二 OOX 年 X 月 X 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矿井概况4 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4 二、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4 三、矿井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12 四、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13 第二部分 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18 一、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8 二、矿井采掘生产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0 三、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情况29 四、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2 五、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6 六、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39 七、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42 八、其他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45 第三部分 煤矿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53 一、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53 二、加强“一通三防 ”管理,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 术措施 54 1、加强“一通三防 ”管理54 2、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58 3、矿井火灾63 4、煤的自燃预防措施65 三、防治透水的安全技术措施66 四、防治机电设备事故措施69 五、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73 六、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79 1、井下电器设备79 2、运输81 XXX 煤矿联合试运 转方案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XXXXXXXXX 煤矿位于 XX 县新县城北 侧,由 XX 到矿山 XXX 公里,行政区划属 XX 县 XX 乡管辖,地理坐 标为:东经 1045030 1045230,北纬 264320264600,矿区距水(城)大(湾)公 路 5 公里,水(城)大(湾)铁路野马寨火车站 12 公里,矿区内有一 条乡村公路与主干公路相连,距铁路较近,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 置图) 二、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1、井田面积 XXX 县国土资源局根据片区各煤矿 分布范围以及 XX 矿业(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所划出的边角块段,按各矿矿界不重叠原则,划定了 XXXXX 煤 矿开采范 围,矿区面积 3.594Km2, (注:XXXXX 煤矿) 矿区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由以下 29 个拐点坐标圈定: 划出范围拐点坐标表 2、煤层赋存情况 (1)、含煤地层 矿区内地层产状较缓,倾角一般在 815 度左右,平均为 10 度, 为缓倾斜煤层。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 组(P2 )、宣威组(P2X)及下三叠统飞仙关 组(T1f )。可采煤层都分布 在宣威组,根据沉积特征、煤层和古生物分布情况,宣威组可分为上、 中、下三段。 上段(P2X3):属海陆交互相沉 积,旋回构造发育,结构清楚明显。 以浅灰色灰色细砂岩为主,夹动物化石的黑色泥岩、粉砂岩及薄层 生物碎屑岩和泥灰岩,砂岩多含 Ca 质结核、黄铁矿结核、菱铁矿结核, 多分布于泥岩中。岩性变化不大,仅井田南北两端个别地段以粉砂岩 为主。 中段(P2X2):以陆相沉积为主 ,有少量的浅海相和 过渡相沉积。 主要为灰白色粘土岩与浅灰色、灰绿色细砂岩组成。上部以细砂岩为 主,下部以鲕状粘土岩为主,且含椭球状、透镜状、鲕状菱铁矿结核。 岩性变化较大。产植物化石较丰富。常见似榕树痕根牦、大羽羊齿、格 拉多羊齿、真羊齿、契叶、鳞木、瓣叶轮、苟达树、卢木、采乐星叶、银 杏状拟扇银香等。409 号煤层底板至 407 号煤层顶板之间,含有在腕 足类、瓣腮类、螺类动物化石。 下段(P2X1):属湖泊沼泽相沉积,以灰白色灰色含鲕状菱铁矿 粘土岩为主,其次为薄至中厚层状绿灰色细砂岩及灰色粗、细粒砂岩, 常含菱铁矿结核及透镜体。其下部有一层厚 020.5 米的拉斑玄武岩。 底部为铝土岩及凝灰岩。在 103 煤层之上,常见一层约 5 米左右的钙 质细砂岩,其下偶夹一层 0.5 米的砂质灰岩或泥灰岩,但稳定性欠佳。 本段产植物化石甚多,全区稳定。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矿区内共含可采煤层四层,从上到下分别为 C605、C603、C601、C409,现将煤层情况分述如下: 605 号煤层:厚 0.756.15 米,平均 2.85 米,平均纯煤厚 2.15 米, 17 勘探线以北有变薄趋势。1601、1603 两孔于标高之下发育厚度、结 构相似的两煤层,非断层重复,属于沉积因素所致。59 勘探线多为 单一煤层。夹石由南向北增到 4 层,厚度 0.031.32 米,一般 0.10.7 米。当夹石增厚时,往下分层变薄。除 CK213、1905、302 号等孔为临界 可采外(纯煤厚 0.65 米),其余全都可采。煤层结构较复杂,属较稳定 煤层。 603 号煤层:厚 02.86 米,平均 1.02 米,平均纯煤厚 0.91 米,共 有 100 个见煤点,其中 34 个不可采,为见煤点的 34%。9 线以北变薄, 不可采点增多。9 线以南仅 CK11、706 两孔不可采,15 线以南,除个别 孔见一层夹石外,一般无夹石,以北则有 14 层,厚 0.031.13,一般 0.10.6 米,结构较简单。煤厚和灰份变化较大,属不稳定可采煤层。 601 号煤层:厚 0.456.21 米,平均 1.87 米,平均纯煤厚 1.07 米, 11 线以南段厚,夹石 02 层,以北段薄,1710 及 CK516 两孔不可采, 夹石 3 层,厚 0.021.0 米,一般 0.300.7 米,结构较复杂,煤厚度变化 不大,煤层灰份超限甚少,属较稳定可采煤层。 409 号煤层:厚 0.99.5 米,平均 4.16 米,平均纯煤厚 3.14 米, 1121 线深部有煤层变薄、夹石增厚趋势。夹石由南向北增到 4 层, 厚度不一,最小 0.09 米,最大 2.83 米,一般 0.30.7 米,结构较复杂,煤厚 度变化不大,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为本井田最主要可采煤层。 矿区内煤层顶、底板岩性,沿走向倾向均有所变化。 3、煤质概况 所有煤层牌号均属气煤大类,灰份:上段煤大于 25%,中段煤一般 为 1525%,C409 为 1518%,洗 选后一般 为 1015%;挥发份:一般 均大于 37%,以 C409 煤层为最高,达 43.2%;硫份:C409 层以上各层 小于 2%。各煤 层含磷量均小于 0.001%,原煤焦结性指数一般为 6876 毫米,精煤回收率 C409 为最高 7789%,C603 煤层为最低仅 13%。 本矿开采煤层分述如下: 1)灰份 : C409 原煤灰份一般在 12.232.1% , 平均 15.48% , 精煤小于 10。属中灰煤。 C601、C603、C605 原煤灰份一般在 17.530%之间,平均灰分为 22.5% ,精煤 为 8.5 13.0% 。也属中灰煤。 2)硫分: C409 原煤硫分一般在 0.81.6%之间 ,平均为 1.38% ;精煤硫 分在 0.51.3%之间 ,平均硫分小于 1.0% 。 C603 原煤硫分一般都小于 0.4% ,属低硫煤。 以上各层煤的含硫成分以黄铁矿硫为主,有机硫次之。 C409、C603、C605 煤层的原、精煤的含磷都小于 0.01% ,属低磷 煤;其中 C409 含量稍高,原煤为 0.0010.04% ,精煤为 0.0050.033% ,但平均都小于 0.02% 。 3)发热量: 各煤层可燃基高位发热量都 在 3336mJ/kg 之间(即 7857 大卡 千克8571 大卡千克之间),其中409 煤层最高平均为 35.97mJ/kg,C605 煤层平均为 34.86mJ /kg。 三、矿井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目前开采区域为 F21 断层东南部的煤 层,开采区域又被 BF17 断 层分为两个块段,因此根据 BF17 断层将 矿区分为两个独立的生产系 统,其南部为南井,北部以东块段为北井。 根据矿区内煤层的赋存及地形,兴盛煤矿采用斜井开拓、划分为南北 两个独立采区的开拓方式。 南井保持南部原有的风井功能不变,将原材料井密闭不用,即风井改 造后为一号风井,一号风井与三号井之间的斜井改造为二号风井,待 开采南井二采区时作为二采区风井。南井以二号风井为采区分界线, 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首采区布置于南井一采区。三 号井通过井下+1631m 运输大巷与南井一采区运输上山相连,回风上 山布置于运输上山西侧,通过原有的总回风巷与一号风井相连,形成 南井一采区生产、通风系统。 由于北井范围内可采煤层只有 C409 煤层,倾角为 8120,根据 北井范围内井筒布置特点,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 走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巷,从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边界 保护煤柱后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贯通,形成首采工作面的生产、运 输系统。工作面回风巷与主井相交处采用顶板绕道的布置方式。 2、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矿区内采煤历史悠久。由于区内煤层的煤质好,厚度稳定,长期 以来,一些地方小煤窑分布于可采煤层露头线及其附近,规模小、季节 性开采,所采煤自用为主。老窑数量多,据统计有 30 余个,所采煤层主 要为 C409 及 C605 煤 层,均在浅部地段开采,最深只有 200 米。现周 边所有小窑均已全部关闭。 矿区内存在大量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因此,在采空 区或老硐附近采煤时,要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硐积水的突然涌出。 四、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一)矿井充水条件 1、含水层:该井田的间接含水岩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 为一套滨海至浅海相泥岩及砂岩的岩性组合,区域地层厚度 393684m 为一弱水水岩 组,单位涌水量(Q)一般0.036 升/m,煤矿的 直接充水岩层为上二叠统宣威组长兴大隆组,前者为一套以陆相为 主的海陆交替相含煤砂页岩,厚 242250m,后者为一套海陆交替相 含煤砂页岩及泥灰岩沉积,厚约 100m,直接充水岩组仍为一弱汉水岩 组,单位涌水量(Q)略大于飞仙关组。 2、隔水层:广义而言,为区域上的上二叠统峨媚山玄武岩组,其特 征是裂隙发育,含较丰富的潜水,但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单位涌水量 (Q)一般多在 0.00069 升/秒m 以内,因而是煤层底板很好的隔水层。 其他水文地质问题:矿山原生产井口距响水河河床的相对高差 35m,雨 季的大气降水会沿矿界边分别向东和南方向倾斜,故沿断层破碎带的 下渗水,不易排出矿界之外,矿山井下受地下渗水的补给。因此需要加 强井下防治水管理工作。 3、老窑积水对矿井充水影响 老窑积水对矿井威胁很大。一方面老窑水通过裂 隙渗入矿井,增 加矿井涌水量,另一方面是一旦与老窑积水穿透,容易发生透水事故。 4、断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由于矿井无大断层,多为小断层、富水性、导水性都很微弱,对矿 井充水无多大影响。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矿井充水的主要条件是大气降水通过采动 塌陷裂隙渗入矿井。 区内河流汇集为乌江水系上源。汪家寨一带小的地形起伏形成那 罗寨与汪家寨两个矿井、田,南北分水岭。 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受岩性与构造所控制,其分布与排泄 情况差异很大,本区可划分为四个含水带,浅表层风化裂隙小含水带、 浅层风化堆积裂隙水含水带、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含水带。 bsp; 井田内地表 为小河,在本矿段北西侧,未经过本矿段主采煤 层 C409、C601、C603、C605。据所获资料 证明地表水体与地下水无水 力联系。 矿坑充水水源有 3 种:大气降水、老窑积水和地下水,水文地质条 件较复杂,地表水汇水标高 1680 米(矿界范围内的高程)。 5、矿区水文地质特点: (1)矿区主要含水带煤系为成层的砂岩系,地下水沿层流动,在此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矿段内绝大部分矿床埋藏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煤系含水带 渗透性能较弱,地下水循环甚为缓慢; (3)在构造和地形上,矿区为较明显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它具有一 定的补给区和排泄区,地表水均向盆地中心汇集,经河流排出矿区。 (4)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断层为泥质或次生方解石脉所充填, 断层透水性好;民采废硐可能储有大量积水。 所以,在今后的井巷掘进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坚持“有 疑必探,先探后掘” 的探放水原则。 二)矿井涌水量预计 根据对矿井充水条件的分析,矿井充水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通过 采动塌陷裂隙渗入矿井。故利用临近那罗寨煤矿历年涌水量观测结果, 用比拟法经验公式预计本矿井最大和正常涌水量。 Q=KpP 式中:Q预计涌水量(立方米 /小时) P预计年产 量(万吨/年) KP含水系数(立方米/ 万吨*小时 ) 根据大河矿历年井下涌水量统计结果: KP 最小值为 0.42, KP 最大值为 6.33 ,KP 正常值为 2.50 矿井年产量为 6 万吨时: 最大涌水量为 38 立方米/ 小时、最小涌水量为 2.52 立方米/ 小时 正常涌水量为 15 立方米/ 小时 根据本矿井排水情况,以上预计结果 基本符合。 (二)、煤层自燃发火情况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2004 年 8 月提交的煤岩自燃倾向 性等级鉴定报告,本矿的 C601、C409 自燃倾向分类属二类,特别是 409 煤层容易自燃发火,自然发火期为 46 个月。但 C605、C603 没有 鉴定, 设计同样按二类即自燃发火煤层进行。所以本矿在井下的火患 较为严重,所有的采空区和需要废弃的巷道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严密 封闭。 在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加强管理,同时要加强外因火灾的防治工 作,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系统,采取措施防止煤炭自燃。 (三)、瓦斯 根据省煤勘公司 142 队测试结果显示,煤层中以 C409 和 C601 最 高,瓦斯含量为 15.5617.85%,以 C605 煤层最低,为 2.91 毫升/克,其 余煤层平均为 10 毫升/ 克左右。同时根据水城县煤炭局 2003 年提交的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13.58m3/t,因此,本矿为 高瓦斯矿井。 (四)煤尘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我矿 C409 煤层的煤尘爆炸性爆 炸试验,火焰长度为 130mm,同时根据大河 边煤矿对煤尘爆炸性的测 定,煤尘爆炸指数为 43.65%,因此煤 尘有爆炸危险,在今后的生产过 程中必须加强对粉尘的综合防治,使井下巷道空气中的煤尘浓度降低 到安全标准以下。 (五)顶板岩性 C605、C603、C601、C409 煤层顶板多为泥质灰岩、页岩、有时为 砂岩,顶板稳定性一般,应加强支护与管理。 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 一、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开拓系统的设计情况 矿井目前开采区域为 F21 断层东南部的煤 层,开采区域又被 BF17 断层分为两个块段。因此,根据 BF17 断层 将矿区分为两个独立的生产 系统,其南部为南井,北部以东块段为北井。 南井主采煤层为 C409 煤层,主斜井为三号井,井下巷道较成熟, 生产设施较齐。南井设计为保持原有的风井功能不变,将原材料井密 闭不用,即风井改造后为一号风井;一号风井与三号井之间的斜井改造 为二号风井,待开采南井二采区时作为二采区风井。南井以二号风井 为采区分界线,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首采区布置于 一采区。通过井下+1631 米运输大巷与南井一采区运 输上山相连,回风 上山布置于运输上山西侧,通过原有的总回风巷与一号风井相连,形 成南井一采区生产、通风系统。 北井地面工业广场位于 BF21 断层、C409 露头附近的冲沟一侧斜 坡上,为充分利用原有的地面工业广场及设施,节约投资,缩短建井工 期,设计 利用原有的主斜井和风井。由于北井范围内可采煤层只有 C409 煤层 ,根据北井范 围及井筒特点,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伪斜掘进 运输上山,在其左侧 20 米位置布置回风上山,回风上山通过回风石门 与风井相连。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 面运输巷,从回风上山掘进首采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 后开切眼,形成首采工作面生产、通风系统。 2、矿井开拓系统的建设情况 南井开拓系统的建设情况与设计完全一样。 由于北井井田范围小,可采煤层只有 C409 煤层,倾角为 8120, 根据北井范围内井筒布置特点,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主斜井见煤后,沿 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巷,从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 边界保护煤柱后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贯通,形成首采工作面的生产、 运输系统。工作面回风巷与主井相交处采用顶板绕道的布置方式。 (1)井筒情况 矿井现在共有五只井筒,其中南井三只,北井二只,符合安全专 篇的要求,井筒位置及特征见下表: 井筒位置及特征表 五只井筒全部按照设计与安全专篇的要求进行了改造修复,开 工日期从 2005 年 11 月开始,结合以前的支护形式,采用 11#矿用工字 钢制作的金属梯形支架对原先的木支护和裸体段更换和重新支架,部 分地段采用料石砌碹,直到 2006 年 4 月份才全部完工,总计料石砌碹 长度 80 米,金属支架长度 960 米,支护改造费用共计 120 万元。 (2)水平与采区划分 南井以+1631 米标高为水平,开采标高为 +1631 米以上煤层,以 2 号风井为采区分界线,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共两个采 区。 北井以主井见煤落底点为标高划分水平,即水平标高为+1630 米, 由于开采区域较小,故不划分采区。 二、矿井采掘生产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采掘生产系统设计情况 (1)采掘比 南井和北井正常生产期间均各配备一个掘进工作面和一个采煤 工作面,采掘比均为 1:1。 (2)工作面支护 南井工作面配备 DZ20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为 1.242.00m,工作阻力 为 30t/根;北井工作面配备 DZ22 外注式单体 液压支柱,支撑高度为 1.442.2m ,工作阻力为 30t/根;工作面选用 HDJA800 型金属铰 接顶梁。采区排距 0.8m,柱距 1.0m(北井 0.8m), 最小控顶距 2.6m,最大控 顶距 4.2m,放顶步距 1.6m,回柱绞车选用 JH8 型。直接顶不稳定时,投产后视顶 板情况,可加强顶板支护,老 顶坚硬难冒时可采取强制放顶措施,若底板吸水后易膨胀,支护时可 在支柱底部加垫板,防止支护插入底板。 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棚子支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 一梁一柱一箭梁,齐梁直线正梁形式,每架棚子上为一块竹簾或 56 根榴条。 (3)采空区处理 工作面采用回柱绞车放顶,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采空区内顶板悬露面积越来越 大,为 了避免采空区内悬露顶板发生垮落时威胁工作面的安全,就需 要及时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全部垮落法通常适用于直接顶易于冒落或 具有中等冒落性的顶板,兴盛煤矿 C409 煤层的直接顶为灰黑色泥质 粉沙岩,层理较发育,老顶为灰黑色细沙岩,强度不大,均属于较易冒 落岩层,故选择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用这种方法管理采空区顶板, 不仅可以及时减少工作面的控顶面积,而且由于顶板垮落后破碎矸石 体积膨胀而充填采空区,从而减轻工作面压力和防止对工作面产生不 良影响。 (4)采区生产系统 1)煤:煤从 140901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40901 工作面运输顺 槽(人力推车)运输下山(绞车下放)采区下部车场(人力推车) +1631m 运输大巷(蓄电池电机车)三号井(绞车提升)地面储煤 场。 2)运料:材料从三号井(绞车下放)+1631m 运输大巷(蓄电池电 机车)运输上山(绞车提升)140901 工作面运输顺槽(人力推车) 140901 工作面。 3)通风:新鲜风流从三号井+1631m 运输大巷运输上山 140901 工作面运输巷140901 工作面140901 工作面回风巷回 风上山总回风巷风井引风道地面。 4)排水:工作面淋水经 140901 工作面运输巷(自流)运输、回风 上山(自流)采区下部车场(自流)+1631m 运输大巷井底水仓(自 流)三号井(水泵)地面(自流)。 5)供电:南井采区由位于材料井的地面变电所直接供给。 北井: 1) 运煤:煤从 240903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240903 工作面运 输顺槽(人力推车)采区下部车场(人力推车)北主斜井(绞车提升) 地面储煤场。 2)运料:材料从北主斜井(绞车下放)运输上山240903 工作 面运输顺槽240903 工作面。 3)通风:新鲜风流从北主斜井运输上山240903 工作面运输 顺槽240903 工作面240903 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上山回风绕 道回风石门风井引风道地面。 4)排水:工作面淋水经运输顺槽(自流)运输上山(自流)采区 下部车场(自流)井底水仓北主斜井(水泵)地面(自流)。 5)供电、由北井地面变电所直接供给。 2、矿井采掘生产系统建设情况 1)井巷工程的完成及形成系统情况 (1)采区巷道布置 南井一采区运输上山通过+1631 米运输大巷与三号井相 连,回风上山 通过总回风巷与一号风井相连,一号风井担负南井一采区开采时排除 污风任务,开采二采区时采用二号风井进行回风。南井一采区首采工 作面为 140901 工作面,140901 工作面是我矿经过扩建技术改造后, 南井一采区首采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运输巷为1648.9 米,回风 巷为1656.5 米,西以目前切眼位置开始直至一采区回风上山,设计 停采线与回风上山之间留设 3 米护巷煤柱,工作面走向长为 100 米。 倾斜长为 40 米, 斜面积为 4000 平方米。 预计可采储量为 1.93 万吨。 140901 工作面位于回风上山西南侧,在 C409 煤层采空区下方 20 米 布置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边界采空区后,留设足够宽度的隔水保护 煤柱后通过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贯通形成生产、通风系统。 南井一采区运输上山与回风上山长度均为 300 米,原有支护形式(木 支护)和有效净断面积均不符合专篇的要求,现采用 11 号矿用工字钢 梯形支架支护,支架间距为中对中 0.7 米,巷道净断面积为 4.2 平方 米,改造时间从 2006 年 2 月上旬开始,4 月中旬结束,总计改造费用 60 万元;140901 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均采用木支护,上下出口 20 米长度范围内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超前支护。 北井首采工作面为 240903 工作面,布置于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走 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巷,从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边界保 护煤柱后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贯通,形成 240903 首采工作面的生 产、运输系统。工作面回风巷与主井相交处采用顶板绕道的布置方式。 240903 工作面的煤炭经运输巷利用本运输巷的溜煤眼存储,主井内 装车外运。区段斜长 42 米,其中工作面长 37 米,上下顺槽宽共计 5 米。 240903 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运输巷为1623.788 米,回风巷为 1629.077 米,西以主井保护煤柱边界开始直至矿井北部边界煤柱, 工作面走向长为米 120 米。 倾斜长为 38 米, 斜面积为 4560 平方米, 可采储量为 1.05 万吨。 240903 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采用木支护,上下出口 20 米长度范围 内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超前支护。 (2)、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工艺及装备 南井和北井采煤工作面采用炮采工艺,煤电钻(ZMS1.2 型)打 眼,放炮落煤,人工攉煤,采用 SGB420/30 型刮板输送机运输。 南井一采区 140901 工作面配备 600 根 DZ25 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支撑高度为 1.742.5 米,工作阻力为 30t/根;工作面选用 HDJA 800 型金属铰接顶梁,采面排距 0.8m,柱距 1.0m。最小控顶距 2.6m,最 大控顶距 3.4m,放顶步距 0.8m,回柱绞车选 用 JH8 型。 回采工作面 采用走向棚子,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一梁一柱一箭梁,齐 梁直线正梁形式,每架棚子上为一块竹簾或 56 根榴条。购买单体 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材料费用为 57.6 万元,两泵一箱安设在井 下,价值为 6.8 万元,乳化液泵型号为 BRW80/20,配套电机功率 37KW,乳化液箱型号为 XRWS640。 北井工作面配备 600 根 DZ20 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 分别为 1.242.0 米,工作阻力为 30t/根;工作面 选用 HDJA1000 型 金属铰接顶梁,采面排距 1.0m,柱距 0.8m。最小控顶距 3.2m,最大控顶 距 4.2m,放顶步距 1.0m,回柱绞车选用 JH8 型。 回采工作面采用走 向棚子支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一梁一柱一箭梁,齐梁 直线正梁形式,每架棚子上为一块竹簾或 56 根榴条。购买单体液 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材料费用为 56.4 万元,两泵一箱安设在井底 车场,价值为 4.5 万元,乳化液泵型号为 BRW40/20,配套电机功率 15KW,乳化液箱型号为 XRWS640。 (3)、采区生产系统 南井: 1)运煤: 140901 工作面煤炭刮板运输机140901 工作面运输平巷矿车 运输上山绞车提放1631 运输大巷3 号主斜井地面。 2)运料: 地面(材料车)3 号主斜井1631 运输大巷运输上山 140901 工作面运输平巷人工运至 140901 工作面及需要点。 3)供风: 新鲜风经 3 号主斜井1631 运输大巷运输上山140901 工作 面运输大巷140901 回采工作面140901 工作面回风平巷回风上 山1 号风井排出地面。 4)供电: 南井一采区地面变电所材料井井下机电硐室井下及工作 面各用电设备。 5)通讯: 在 140901 工作面运输大巷内设一部电话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 和地面调度室联系,电话机距 140901 工作面不得超过 100 米。 6)排水 工作面淋水140901 工作面运输巷(自流)运输、回风上山(自 流)采区下部车场(自流)+1631m 运 输大巷3 号井井底水仓(自 流)三号主井(水泵)地面(自流)。 北井: 1)运煤: 240903 工作面煤炭刮板运输机240903 工作面运输平巷刮板 运输机(二台)煤仓主斜井装车地面。 2)运料: 地面( 材料 车) 主井 主井车场工作面进风上山人工运 至 240903 工作面及需要点。 3)供风: 新鲜风经主井240903 工作面进风上山240903 工作面运输大 巷240903 回采工作面240903 工作面回风平巷总回风巷风井 排出地面。 4)供电: 地面变电所主井井下机电硐室井下及 240903 工作面各用 电设备。 5)通讯: 在 240903 工作面运输大巷内设一部电话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 和地面调度室联系,电话机距工作面不得超过 100 米。 6)排水 240903 工作面淋水经运输顺槽(自流)运输上山(自流)主井 (自流)井底水仓北主斜井(水泵)地面(自流)。 详见: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和采掘工程平面图。 2)、掘进工作面情况 (1)采掘比 南井和北井各布置了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一个掘进工作面,采掘比 均为 1:1,符合安全专篇的规定。 (2)掘进工作面的机械配备 因为南井和北井的掘进工作面均为沿 C409 煤层布置,故掘进工 作面均采用 ZMS1.2 型煤电钻打眼,11KW 矿用防爆局部通风机送 风,并配备 ZDK280/80 型探水钻。人工装煤(矸),矿车人力运输。 (3)、接替工作面的准备情况 南井接替工作面的名称为 140902 工作面,现在的掘进工作面为 140902 回风巷,待掘进一定距离后(一般为 100 米左右)暂停,然后在 运输上山西侧的指定位置掘进 140902 运输巷,两巷交替掘进至矿井边 界保护煤柱后,利用切眼贯通两巷,形成 140902 接替回采工作面。 140902 运输巷和 140902 回风巷均采用 11 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 护,支 护后净断面为上宽 1.6 米、下宽 2.4 米、高 2 米,净断面积为 4 平 方米。根据目前的掘进速度,预计在 140901 回采工作面回采完毕以前, 难以形成 140902 工作面,将存在接替方面紧张的问题。 北井的接替工作面的名称为 240902 工作面,现在的掘进工作面 为 240902 运输巷,待掘进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后停止前进,然后掘进 240902 回风巷至边界保护煤柱后,开切眼与 240902 运输巷贯通,形 成 240902 接替回采工作面。 240902 运输巷和 240902 回风巷均采用 11 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 护,支 护后净断面为上宽 1.6 米、下宽 2.4 米、高 2 米,净断面积为 4 平 方米。根据目前的掘进速度,预计在 240903 回采工作面回采完毕以前, 难以形成 240902 工作面,同样可能会存在接替方面的问题。 三、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设计情况 南井通风方法为抽出式,3 号主井进风,1 号风井回风;通风方 式采用分区式。 南井设计为保持原有的风井功能不变,将原材料井密闭不用,即 风井改造后为一号风井;一号风井与三号井之间的斜井改造为二号风 井,待开采南井二采区时作为二采区风井。南井以二号风井为采区分 界线,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首采区布置于一采区,利 用一号风井回风。 南井一号风井设计选用 47216B 离心式 风机两台,一台工作, 一台备用。风机风量在通风最困难时期的有效风量 955m3/min,电机功 率 55KW。 南井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从三号井+1631 运输大巷运输上 山140901 工作面运输巷140901 工作面140901 工作面回风巷 回风上山总回风巷一号风井引风硐地面。 北井通风方法采用抽出式,主井进风,风井回风;通风方式为中 央并列式。 北风井设计选用 KZS609 轴流式扇风机两台,风机风量 1118681m3/min,全压 5231487pa,电机功率 30KW。 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由主斜井240903 工作面进风上山 240903 工作面运输巷240903 采煤工作面240903 工作面回风巷 总回风巷风井引风硐地面。 南井和北井的掘进工作面均采用 11KW 局扇或 25.5kw 局扇配 500mm 风筒强制送风 。 2、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情况 本矿属于高沼气矿井。根据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我矿基本上按设 计建设、构筑通风设施、安装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采面的通 风采用“U”通风方式,使井下通 风系统形成 较合理完善的通风系统,所 有通风设施均能满足通风的需要,且符合安全专篇的要求。 南井保持原有的风井功能不变,将原材料井密闭不用,即风井改造后 为一号风井;一号风井与三号井之间的斜井改造为二号风井,待开采南 井二采区时作为二采区风井。南井以运输下山为采区分界线,由南向 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首采区布置于一采区,利用一号风井 回风。 南井一号风井设计选用 KZT6011 轴流式风机两台,一台工作, 一台备用。电机功率 55KW,经风量测算,目前风机风量为 1192m3/min。风机房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 积 25 平方米,引风硐采用 料石砌碹,四周利用围墙把风机房和引风硐与外界隔开,总占地面积 185 平方米,于 2004 年 11 月投入使用,全部造价 18 余万元。 南井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从三号井+1631 运输大巷运输上 山140901 工作面运输巷140901 工作面140901 工作面回风巷 回风上山总回风巷一号风井引风硐地面。 北井的风井也安装二台主要通风机,一台型号为 KZT6011 轴流 式风机,配套电机功率为 55KW;另一台是型号为 47216C 风机, 配套电机二台,功率分别为 37KW 和 55KW。经风量测算,目前风机风 量为 1234m3/min。风机房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 积 35 平方米,引风硐 采用料石砌碹,四周利用围墙把风机房和引风硐与外界隔开,总占地 面积 150 平方米,于 2005 年 3 月投入使用,全部造价 19 余万元。 通风路线一路为:新鲜风流由主斜井240903 工作面进风上山 240903 工作面运输巷240903 采煤工作面240903 工作面回风巷 总回风巷风井引风硐地面。 另一路为:新鲜风流由主斜井井底车场240901 运输巷沿煤 上山240901 回风巷总回风巷风井引风硐地面。 通风设施建设情况: ()井和北井均建筑一组重锤式,风机停风时能自动打开的防爆 风门。 ()均建筑一组二道正反向行人联锁风门。 (3)风机房均采用砖混结构,位于风井口附近,四周设立围墙,专 人值班,确保了矿井通风安全。 (4)反风设备:南、北井在引风硐内均安设两道垂直升降式风门, 在井下各设置风门的地点均为正反向联锁风门,利用轴流式风机反转 即可实现反风。 (5)矿井风量分配 减去独立回风硐室风量和掘进工作面风量后,采煤工作面按产量、 瓦斯涌出量情况配风,备用工作面供风量按正常生产时所需风量的一 半供风, 矿井的有效风量完全能满足需要。祥见矿井风量计算及分配 方案。 四、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提升及运输系统设计情况 1)主斜井绞车选型 (1)北井 选用 JT0.8 型单滚筒矿用提升绞车,绳速 V1.6m/s,钢丝绳最大 静张力为 15000Kg,配套电机:22KW ,380V,容绳量 480M。 一次提升矿车数:2 个煤车或 1 个矸石车。 (2)南井 根据矿井可研设计,南井主井采用 JT1000800 型矿用单滚筒提升 绞车, 绞车绳速 V 1.5m/s,最大静张力为 25000Kg,配套电机功率 40KW、660/380V,容 绳量 600M。 一次提升矿车数:3 个煤车或 2 个矸石车。 2)井下运输方式及运输设备 (1)北井 工作面采用刮板机运煤,工作面运输巷采用人力运输。 主斜井、运输下山铺设 600mm 轨距 15Kg/m 钢轨、混凝土轨枕, 工作面运输巷铺设 600mm 轨距 12Kg/m 钢轨,采用木轨枕。 设计选用 0.75m3U 型矿车运煤及矸石,1 吨材料车运送材料,1 吨 平板车运送设备。配备 30 辆 0.75m3U 型矿车,3 辆材料车,1 辆平板 车。 (2)南井 工作面采用刮板机运煤,工作面运输采用人力运输。 主斜井、运输下山和 1631 运输大巷铺设 600mm 轨距 15Kg/m 钢 轨、混凝土轨枕,工作面运输巷铺设 600mm 轨距 12Kg/m 钢轨,采用 木轨枕。 设计选用 0.75m3U 型矿车运煤及矸石,1 吨材料车运送材料,1 吨平板车运送设备。配备 30 辆 0.75m3U 型矿车,3 辆材料车,1 辆平 板车。 井下矿车采用人力推车。 2、矿井提升及运输系统实际建设情况 1)主斜井绞车选型 (1)北井 北井主井采用 JTK1.2 型矿用单滚筒提升绞车,配套电机功率 55KW。比 设计选用的 绞车稍大,性能更优 越,保护装置齐全。 绞车房 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35 平方米,于 2004 年 11 月投入使用。全部 造价 20 余万元。 (2)南井 南井 3 号主井目前采用 JTK1.0 型矿用单滚筒提升绞车,配套电 机功率 37KW。另外 ,在主井绞车房内还安装了一台 JTK1.2 型矿用 单滚筒提升绞车,配套电机功率 55KW,作 为备用主提升机。绞车房采 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50 平方米,于 2006 年 1 月完成改造并投入使 用。全部造价 30 余万元。 2)井下运输方式及运输设备 (1)北井 240903 工作面采用一台 SGD420/30 型刮板运输机运煤, 240903 工作面运输巷采用两台刮板运输机直接运输煤炭到溜煤眼,两 台刮板运输机型号分别为 SGD420/30 和 SGD420/22 型。三台刮板 运输机于 2006 年四月安装并投入使用,连同启动设备,总购置费用 21 万元。 主斜井 12Kg/m 钢轨 全部撤除,重新铺设 600mm 轨距 15Kg/m 钢 轨、木 轨枕,工业广场的轨道也全部更换为 15Kg/m 钢轨,整个工程于 2004 年 8 月完工。共计铺设 15Kg/m 钢轨 15 吨,总造价 10 万元。 240902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铺设 600mm 轨 距 12Kg/m 钢轨,采用 木轨枕。利用矿车人力运输掘进的煤矸至本巷的溜煤眼暂时储存,待 主井装车外运。 实际选用 20 辆 0.75m3U 型矿车运煤及矸石,1 吨材料车运送材 料,1 吨平板车运送设备。配备 3 辆材料车,1 辆平板车。 (2)、南井 140901 工作面采用一台 SGD420/30 型刮板运输机运煤,刮板运 输机于 2006 年四月安装并投入使用,连同启动设备,总购置费用 7 万 余元。140901 工作面运输巷采用矿车运输,人力推车。 3 号主斜井、1631 运输大巷和运输下山的 12Kg/m 钢轨全部撤除, 重新铺设 600mm 轨 距 15Kg/m 钢轨、木轨 枕,工业广场的轨道也全部 更换为 15Kg/m 钢轨 ,整个工程于 2006 年 5 月完工。共计铺设 15Kg/m 钢轨 2760 米,41.4 吨,总造价 26.9 万元。 140901 工作面运输巷铺设 600mm 轨距 12Kg/m 钢轨,采用木轨 枕,人力推车至运输下山中部 1 号甩车场,利用运输下山绞车提放至 运输下山下部车场,经 1631 运输大巷外运。 140902 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铺设 600mm 轨 距 12Kg/m 钢轨,采用 木轨枕。利用矿车人力运输掘进的煤矸至本巷运输下山中部 2 号甩车 场,利用运输下山绞车提放至运输下山下部车场,经 1631 运输大巷外 运。 运输下上采用 JD225 型矿用单滚筒提升 绞车,滚筒直径 0.8 米,配 套电机功率 25KW。运输下山全长 300 米, 选用直径 18.5mm 的钢丝绳, 滚筒缠绳长度 400 米,一次提升 2 个煤车或 1 个矸石车。该绞车安装 时间为 2002 年底,一直以来使用正常。 实计选用 0.75m3U 型矿车运煤及矸石,1 吨材料车运送材料,1 吨 平板车运送设备。配备 30 辆 0.75m3U 型矿车,3 辆材料车,1 辆平板 车。 1631 运输大巷全长 440 米,支护形式为 11 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棚 子,巷道净断面为上宽 1.6 米、下宽 2.4 米、高 2.1 米,净断面积为 4.2 平方米。采用一台 2.5 吨矿用防爆型蓄电池电机车运输,配有两组电瓶, 全部价值 8 万余元,2003 年 5 月购回并投入使用。电机车从运输下山 下部车场把重车拉至 3 号主井井底车场,空车反向,设计一列车长度 为 8 个矿车,这样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输速度。 五、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 )、给水 兴盛煤矿附近山泉密集,其水源可靠,水量充足,矿区的生活用水 取用矿井附近的山泉水,可在矿区的适当位置建一蓄水池,将自来水 引至蓄水池。矿井生产、生活、消防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供水,工业场地 各建筑物的给水均取自室外配水管网。 )排水 (1)水泵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选择型号 D46303 水泵或额定值与之相近的水泵,其额定流量 3055m3/h,扬程为 10281m ,配套电机功率 55kw。 上述水泵选择 6 台(南、北井各 3 台,其中 1 台工作、两台备用) (2)水仓布置及容量 在主斜井底端设置水仓,按矿井正常涌水量 20m3/h,按 24 小时正 常涌水量计算,南、北井水仓有效容量均为 240m3。 (3)排水管路趟数及规格 南、北井各设置两趟排水管路(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排水管径 为 100mm。 (4)排水系统方案 南井: 采掘工作面(自流)采面运输平巷(自流)上山(自流)+1631 运输大巷(自流)井底水仓三号井(水泵)地面。 北井: 采掘工作面(自流)采面运输平巷(自流)上山(自流)井底水 仓北主斜井(水泵)地面。 2、矿井给、排水系统建设情况 按矿井给排水设计要求,我矿已建成较完善的给排水系统,给排 水设备都已建成使用。 )给 水系统: (1)工业用水 北井和南井的一采区和二采区都在地面工业广场建立一个 200M3 的防 尘消防水池,水源来自井下水泵的排水,循环利用井下水。 井下水泵排水管出井口后直接接入地面环保水池,污水经环保水 池沉淀和初步过滤后流入净水器,通过净水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 最后从净水器流出的水通过地面水泵排入消防防尘水池,通过从消防 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