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观后感_第1页
《兵临城下》观后感_第2页
《兵临城下》观后感_第3页
《兵临城下》观后感_第4页
《兵临城下》观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守护道德,守护和平 观兵临城下后有感 X 月 X 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兵临城下 ,感 触颇深。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都纷纷从我灵魂深 处跳出来,告诉我那份感动,那份震撼,非文字不足以描绘,非文 字不足以记载。于是我蠢蠢欲动,开始用指尖跳舞,用文字来讴歌 艺术的魅力。 我一直都是个崇拜英雄的人,不管这个英雄出自哪个年代,哪 个国家,只要他有别于寻常人,具备“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气概,那 么他就是我顶礼膜拜的偶象。 勇敢地前进瓦西里.扎依采夫 瓦西里.扎依采夫,一个很普通的苏联牧民,只是因为多年的游 牧生活练就了一身好枪法,才使他成为二战中的传奇人物。他的神 奇枪法令入侵的德国人闻风丧胆,他成了当时苏联最优秀的狙击手。 在看影片之前,对于好莱坞影星裘.德洛,我还仅仅是慕名而已,看 完之后我才惊叹于他的演技,的确演得细腻,精湛,让人无可挑剔。 他演的传奇英雄瓦西里一开始只是个被迫去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青年 红军,面对装备精良的德军,他连枝枪都没有,徒步跟在有枪的战 友身后,要等战友死后他才有望捡到枪。头上飞机轰鸣,地上坦克 隆隆,战争的惨烈被刻画的异样的绚丽。有的青年军人不敢向前冲, 往后撤退,结果被自己人机枪扫射一样是个死。苏联人的喇叭在叫: “对于懦夫,对于叛徒,我们绝不留情。“德国人的喇叭在叫:“你们 是斯大林的牺牲品,对帝国的无谓抵抗是自取死路。“在那个年代, 生命比草芥更贱,死比任何事情都正常,那是种触目惊心的痛感, 能在热爱和平的人们心中刻下深深的印痕。 战争的废墟里幸存着两个活人,一个是政委达尼洛夫,一个就 是手无寸铁的瓦西里。达尼洛夫是文职,想开枪射击却不知道怎么 射,于是问瓦西里:“你会开枪吗?“瓦西里说:“会一点。“于是他接 过政委的枪,一眨眼就将掩体前的几个敌人通统击毙了。于是瓦西 里成为了狙击队员,不到十天的战斗里就击毙了四十多名的德国兵, 他成了苏联红军大力宣传的英雄。 坚强地战斗科宁斯少校 看完整部影片,科宁斯少校深深地吸引了我。作为影片中的反 派角色,他的出场并不多,但有着莫名的迷人气质,举手投足间散 发着猫科动物般的自媚、优雅和从容。细腻、温文尔雅的贵族风度 下,则是内敛的坚强斗志。当上级误认为瓦西里已死,要送他安全 回国时,他主动留下来,要亲手击毙瓦西里。冒生命风险继续置身 于地狱般的环境中。是责任感、荣誉感使然?还是为已战死的儿子 复仇?我想这是德意志军官团发自内心的自尊与骄傲;这也是德国 容克贵族特有的集体人格。容克的形成可追溯到 600 年前古老的条 顿骑士团。在影片中,容克军官面对上级时的坦诚、尊严、不卑不 亢和苏军政委对上级的恐惧、谄媚、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形成鲜明 的对比。 事件:科宁斯少校作为德国王牌被专门派来猎杀苏军王牌瓦西 里。时间:夜晚。场景:前往斯大林格勒前线的德军某临时火车站。 一列满载伤员的红十字客运卧铺车正靠站进行维护,车内拥挤不堪, 塞满了士气低落、缠着绷带的伤兵,准备回国。这时,伴随着一阵 狼啸般深远幽长的汽笛声,另一列方向相反前往斯大林格勒的火车 徐徐进站,两车正好相交错,伴随着车轮撞击铁轨的有节奏的咔咔 声,车尾挂接的一节灯火通明的办公车厢在黑夜中异常引人注目。 卧铺车上拥挤狼狈的伤兵们纷纷好奇地望向它。列车缓缓地停下, 透过办公车厢明亮的车窗,可以发现餐车改装的诺大的雅致舒适的 办公车厢内只有一个人。军容笔挺的科宁斯少校正在窗边端坐,安 静地看着书。厚厚的书摆在桌上,已翻去了一半,书旁晶莹的高脚 玻璃杯里有他最爱的清酒,还有大半杯。他的手放在书面上慢慢触 动,手尖大体指着读到的字行,显然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陷入 思索。手旁不远处放着香烟和玻璃烟灰缸,另一边摆有精致的书灯, 这确是个阅读的好环境。列车靠站的轻微晃动打断了他阅读的乐趣, 不经意向窗外一瞥,恰对到对面伤兵们的集体注视礼,倏地他的心 紧了一下,从这满车拥挤的伤员中隐约意识到了前方战事的惨烈和 形势的严峻。低调的少校对这许多似有深意的目光感到不自在,有 些厌恶这突如其来的打搅,便抬手轻轻拉下了遮窗帘。静静想了一 下,摸起精致的钢制烟盒,慢慢打开,取出一根烟缓缓放在嘴边, 小心扣上烟盒,优雅地掏出火机点燃,吸了一口,然后习惯性傲慢 地昂起头,目光凝视着远方,若有所思般地吸了起来。前方等待他 的,会是怎样的对手和凶险?他从容谈定的神情看起来好似是在蔑 视命运的挑衅。 有时,男人的气质和魅力不一定要年轻俊俏的脸庞、健美的肌 肉;更重要的是在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中散发出的气质,给人的感 觉。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传递着只有潜意识才能理解的心理 活动和性格讯息。内省、自信、傲慢又有一点矜持和害羞。这就是 科宁斯少校出场短短10秒钟给我的印象。这短短10秒钟就使我迷上 了他,不用一句台词,就触发了我一直蛰伏在心底的极右贵族情节。 用道德行走丹尼洛夫 丹尼洛夫和瓦西里同时爱上了妲雅,但妲雅爱的是一眼能看到 底的瓦西里。丹尼洛夫用革命需要受过教育的高素质的人为由阻止 妲雅去两个狙击手的猎场,妲雅不理这一套,她陪伴在瓦西里身边, 与他共同捕杀华少校,与他在埋伏着的地方恩爱。丹尼洛夫由妒生 恨,向总部发出了“瓦西里故意延误战机,他的意志已经丧失,我 很担心他对革命的忠诚”之类的消息。这时候,他的道德匍匐在爱 情的脚下,成了爱的俘虏。 妲雅中流弹,身负重伤,被送上了开往后方的轮船。目睹这一 切的丹尼洛夫受到了重创。此时的丹尼洛夫,还可以有许多种选择。 但这一次,他选择了对祖国、对人民、对瓦西里都很道德,唯独对 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尼采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 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这话未必对,很多人经历了 极度的痛苦后,仍然不能大彻大悟。但是,丹尼洛夫确实是大彻大 悟了。他来到两个狙击手对峙的猎场,对瓦西里说:我要做一件有 意义的事。然后,突然闪动,让华少校将他击毙,从而使得瓦西里 发现了华的位置,并将其枪杀。 看到这里,我已经无力感慨。在每一个环节上,我都在猜测接 下来丹尼洛夫会如何做。但是,都错了。因为我一开始把他想成一 个高大全的红军军官,没想到他会有利用小西和诬陷瓦西里的行为, 而且做的那么理直气壮。后来,我对他很失望,我甚至料定瓦西里 是要死在他手里的了,没想到他又会用生命去帮助他完成任务。也 就是说,我把一个人的道德看成了一条死河,没有波澜,永远也不 会改变航道。这和我们一直所接受的“三岁看老” 、 “江山易改,本 性难移”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有位名人曾说过,道德是行动的对象,而不是思考的对象。当 人要思考道德的时候,他实际已经失去了道德的方向。丹尼洛夫这 个角色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他一直在行动,他的道德一直就存在 于他的行动中。 斯大林格勒沦陷,德军兵临城下,迫近了首都莫斯科。两军 交阵,各为其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两个优秀的狙击手之中肯 定有一个要倒下,这全是拜战争所赐。如果他们生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