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_第1页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_第2页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_第3页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_第4页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2 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 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 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 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 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 容词”构成“主谓结构” ,词序一变化, “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 , “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 (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 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 意思不同。 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但是 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做状语,属 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 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但有时也可以做定语、谓语等。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例如: 结构类型 短语 词 句子 联合 哥哥弟弟 兄弟 团结,团结,在团结。 偏正 牛皮箱子 皮箱 伟大的人民! 述宾 管理家务 管家 欢迎新同学。 述补 说得明白 说明 高兴得跳起来。 主谓 年纪轻 年轻 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 、 “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 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 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 、 “辣不怕” 和“怕不辣”三个词: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 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其中和否定词“不”的 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 “不怕辣”就有被动的承受, “辣不怕”有勇气主动来承 受“辣” ,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 “怕不辣”是“怕”的结果。 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 量词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数词一起构成数量短语,如“一个” “两次” “三天” ,或者与代词构成指量短语或疑量短语,如“这个” “那次” “哪天” 。 数量短语、指量短语和疑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量词短语可以出现在名词前或 动词后,如“一个人” “走两次” “等三天” ,也可以与形容词组合,如“一丈长” “两尺宽” 。 四、汉语常常使用重叠手段,请举出几种实例。 (一)ABAB 式: 2 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学习学习、讨论讨论 (二)AABB 式: 1AB 与 AB 交叉叠加 恭恭敬敬、认认真真、马马虎虎、大大方方、老老实实、干干净净 2AA+BB,前后两部分可以分开使用 花花绿绿、家家户户、空空荡荡、慢慢悠悠 3AA+BB,但前后两部分不能分开用 跌跌撞撞、 (三)ABB 式 1AB+B。AB 是一个词,这个词的后一个音节重叠。 哎呀呀、干巴巴、亮堂堂、年轻轻、平坦坦、滑溜溜 2A+B+B 白亮亮、恶狠狠、光秃秃、泪汪汪、乱糟糟、直挺挺 3A+BB 颤巍巍、笑嘻嘻、假惺惺、灰溜溜、美滋滋、硬邦邦 五、简述汉语语法学史的历史分期。 (一)汉语语法体系草创期(18981928) 马建中马氏文通是第一本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著作。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是第一本完整的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 (二)革新期(19291949) 海派:方光焘、陈望道 京派:王力中国现代语法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高名凯汉语语 法论 (三)语法知识普及期(19491969) (四)空白期(19691979) (五)繁荣期(1979现在) 179 页第四章第二节练习题 一、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 (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 (量词,动量词) 3我不(管)这种事。 (动词) 4青年们要到(北京)去。 (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 (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人) 。 (名词) 7他刚刚走(到)顶楼。 (趋向动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 (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看完了,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指示代词) 10这个人非常(出色) 。 (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形)决心(名动) 可爱(形)热爱(动) 荣誉(名)光荣(形) 企图(动名)意图(名) 答案(名)答应(动) 气愤(动?形)气魄(名) 批语(名)批示(名动) 残杀(动)残忍(形) 诱饵(名)诱惑(动名) 兴奋(形)兴趣(名) 3 安心(动形)担心(动) 道歉(动)抱歉(形) 安慰(动形)欣慰(形) 感激(动)感动(动形) 愉快(形)高兴(动形)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句中“开始”作谓语中心词,带宾语,所以是动词。 你说应该朝什么方向考虑? “应该”只作能愿动词, “什么”是疑问代词。 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 “了解”是心理动词,这也是应该记住的。 (可以“很了解他” ) 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 “以上”按本教材的分类属于方位词;“可以”一般都作能愿动词处理。 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出操”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注音为/,这表明是个离合词,离合词一 般都是动词。 “开始”的问题比较大,需要认真考虑。 本句的结构分析应为: 新 老 同学 开 始 都 需要 出操。 主 谓 主谓 “开始”是个小主语,但在这个位置的时候前面不能加数量词组,反而可以构成“一 开始” “在开始的时候” ,所以断定为动词作主语更好一些。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这里风景的确不错 这里风景确实不错 “确实”可以作定语:你得给我个确实的保证。可以作谓语:消息确实。 所以“确实”应该是形容词。 “的确”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其他成分,所以是副词。 长久没有好处 永远没有好处 “长久没有好处”是否通顺,暂且存疑。但“长久”可以作定语,如“长久的打算” 。 “长久”也可以作谓语,可以作宾语,如:“这种局面不会维持长久的” ,还可以作谓 语,如:“国运长久” ,所以“长久”不可能是副词,它应该是形容词。 “永远”是不能作谓语中心词的,一般认为是副词,不过“永远”一词的使用目前是 有变化的,如:“希望我们的友谊一直到永远” ,又如:“这么说那我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吗? ” 187 页第四章第三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软件(名词) 多媒体(名词) 开心(形容词) 未来(名词) 架次(量词) 酷(形容词) 以前(名词) 平淡(形容词) 俺(代词) 再三(副词) 既然(连词) 股票(名词) 明晃晃(形容词) 等于(动词) 愿意(动词) 网络(名词) 丢(动词) 蜡黄(形容词) 风趣(形容词) 已(副词) 想法(名词) 至于(介词) 慢性(区别词) 谁(代词) 4 这么(代词) 袖珍(区别词) 偷偷(副词) 二、区别下面带黑线的同形词,指出它们各自的词性。 1弟弟比他小三岁 你比不上他 (介词 动词) 2你让妹妹一点儿 他让老师批评了一下 (动词 介词) 3这孩子好聪明 这是个好孩子 (副词 形容词) 4墙壁挺白的 他白来了一趟 (形容词 副词) 5说到曹操 曹操就到 (趋向动词介词? 动词) 三、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 (动词副词) 、 “是” (动词副词) 、 “的” (助 词语气词) 、 “了” (助词语气词) 、 “一样” (形容词助词)的词性。 1你美国去过没有? (副词) 2一下雪,这里就没有烧的。 (动词) 3他没有工作。 (动词/副词) 4这辆车是他的。 (动词/副词) 5他是个当老师的。 (动词/副词) 6这本书是他借来的。 (动词/副词) 7他买了书就回家了。 (语气词) 8妹妹已经是大学生了。 (语气词) 9开饭了,吃了再走吧。 (语气词) (助词) 10脸色跟纸一样。 (助词) 11这支笔跟那支笔一样。 (形容词) 12他跟孩子一样。 (助词) 四、指出下列句中有下画线的词的词性。 1这位明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 (动词) 2他在部队的时候很遵守纪律。 (动词) 3你将来想做什么? (名词) 4在中国家庭中,彩色电视机拥有率很高。 (区别词) 5慢慢说,别着急。 (形容词副词?) 6工作干不完,他是不会休息的。 (语气词) 7啊,澳门,你经历了几百年与母亲隔绝的痛苦岁月!(叹词) 8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吗? (语气词) 9他把书给丢了。 (助词) 10身体比过去瘦了,但学问比过去多了。 (介词) 11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正在以百倍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国家。 (形容词名词? ) 12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动词) 13我跟领导反映过你和他的意见。 (介词,连词) 五、给下列句子中的 de 注上汉字,并指出这些汉字代表的词所起的语法作用。 学 de 好 de 是 应 该 帮 助 学 de 差 de 尽快赶上来 de。 得 的 得 的 的 (补语标志) (“的”字结构) (补语标志) (“的”字结构) (语气 词) 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但有例外,请举出名词受副词修饰的例子。 光小孩妇女就有十几人今天已经星期三非常春天这个人很流氓 七、举例说明下列词的语法功能,指出它们的特殊性是什么,并谈谈对它们词 5 性的看法。 高速 临时 共同 非法 主要 基本 永久 自动 高速:不能受“很”修饰,不能做谓语,所以不是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 如“高速公路” ,应该是区别词。 临时:不能受“很”修饰,不能做谓语,所以不是形容词。可以“临时政 府” ,但也可以“临时决定” “临时停车” ,所以应该是区别词兼副词。 共同(共同纲领共同开发) 、非法(非法收入非法移民) 、主要(主要 人员主要攻击) 、基本(基本任务基本同意) 、永久(永久居民永久推出) 、 自动(自动开关自动回应)都与“临时”相同。 八、下列词是否兼类词,如果是,指出兼属什么词类。 铁 左 忙 打 犁 在 清楚 热情 动作 建筑 丰富 铁(名词形容词) 左(名词形容词) 忙(形容词动词) 打(动词介词) 犁(名词动词) 在(动词介词副词) 清楚(形容词动词) 热情(形容词动词) 动作(名词动词) 建筑(名词动词) 丰富(形容词动词) 九、举例说明“高、远、重、宽、长、厚”这些词的语法功能,并谈谈你对这 些词类归属的看法。 这些词都可以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的修饰,都可以做谓语、 定语,都不能带宾语,并且都可以重叠,显然符合形容词的特点,所以应该归 入形容词。但是,这些词还可以表示高度、远近、重量、宽度、长度和厚度, 例如“三尺高” ,这是名词。因此这些词是形容词和名词的兼类词。 十、 “高明”是形容词,但在“另请高明”中是指“高明的人”的意思,能不能 据此说“高明”是形容词兼名词? “手”作为“手脚”的“手”是名词,但在“人手一册”中, 现代汉语词 典认为是“拿着”的意思,这样一来,能否说“手”是名词兼动词?谈谈你 的看法。 兼类词是指某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点。如果只是在某种特殊场合下临时 具备某类词的特点,这就属于词的活用而不是兼类。 “手”是名词,但在“人手 一册”中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动词,不是兼类词。 十一、下列各句中“去”的词性是否相同,为什么。 1你去吧。 (动词)动词作谓语 2别让他去了。 (动词)作兼语词组中的第二个动词 3他不同意去。 (动词)作“同意”的宾语 4去是对的。 (动词)动词作主语 5不去也好。 (动词)动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 6去不去都行。 (动词)动词性联合短语作主语 以上的“去“ 的词性是相同的,只是动词的功能可以多样,在句子中主要可 以充当谓语,述语,还可以充当宾语、主语等其它成分,只是作用相当于名词, 即动词的名词化。 十二、指出以下每组中的两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区别。 马上眼看 从自从 向朝 哪怕不管 或者还是 只有除非 极极为 分外格外 6 马上眼看 “马上”是副词,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 “眼看”可以是副词, 也可以是动词(动词:他眼看着火熄灭了才离开) 。作为副词的时候,和“马上” 的不同主要用于口语。两者都可以做状语。如:戏马上就要开演了暴风雨眼 看就要来临了。 从自从 “从”可以做介词(介词:他从学校回来了)也可以做副词(副词:他从 不在学校住) ;“自从”则只能做介词。例如:自从水库开工,他就不在家住了。 向朝 “向”和“朝”都可以做介词。能用“朝”的都可以换用“向” 。如“朝前 看向前看” 。但是能用“向”的却不一定能换用“朝” 。如“向人民负责” 。 这在“向”的后面跟的是抽象动词时尤为如此。 “向”构成的介词结构能跟在动 词后, “朝”构成的介词结构则不能。 哪怕不管 都是连词, “哪怕”表示假设兼让步,后面多用“也、都、还”呼应(哪怕 他不答应也要去) 。 “不管”表示无条件,后面必须带有疑问代词或并列短语 (不管他说什么,我们都不怕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都是好猫) 。 或者还是 “或者”作为副词,表示或许、也许(快走,或者还赶得上末班车) 。作为 连词,主要表示选择关系(我打算明天或者后天动身) 。另外还表示各有选择, 相当于“有的” ;还表示无需选择,等等。 “还是”作为副词,是指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继续保持不变(今天还是 在下雨) ,还表示经过比较和考虑,有所选择(还是看电影好) ;表示行为动作 或状态出乎意外等。作为连词,可以连接可供选择的若干事项,用于疑问句 (你到底去还是不去) ,或者无条件句(不管去还是不去,你都得出钱) 。 只有除非 意义基本相同,但有差异。 “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一个唯一的条件;“除非” 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一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例如:“只有你去,我才 会去” “除非你去,我才会去。 ”;“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 能。例如:“除非是你才这么干” ,不能说成“只有是你才这么干” ;“除 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 ;“只有,才”不能说 成“只有,不” 。 极极为 “极” ,作为副词,表示最高的程度,口语常用做动词形容词的补语(好极 了) 。 “极为”是书面语,语气庄重(这件事的影响极为深远) 。 分外格外 表示程度超过一般。 “分外”后面不能用否定式,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修 饰消极性词语。比如可以说“分外高兴” ,不能说“分外不高兴” ;可以说“分 外明亮” ,不能说“分外黑暗” 。 “格外”不受这种限制。 “分外”不能修饰一般 动词, “格外”可以。比如可以说“你亲自来我们格外欢迎” ,不能说“你亲自 来我们分外欢迎。 ” 十三、根据下面四个例句,比较副词“千万”和“万万”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什 么区别。 7 1你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2你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3你千万要小心!/*你万万要小心! 4他万万想不到。/*他千万想不到。 “千万”和“万万”都有“务必、一定”的意思,否定式都成立,只是 “万万”语气比“千万”重;“千万”还可以用于肯定句(千万要小心) ,但不 能换用“万万” 。 “千万”和“万万”都可以用于祈使句。 “万万”还可以用于陈 述句,而“千万”则不可以。 196 页第四章第四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1.住了一年(述补) 2.予以严厉批评(述宾) 3.洗刷干净(述补主谓?) 4.知道底细(述宾) 5.阳光灿烂(主谓) 6.进来歇一下(连谓) 7.文化教育(偏正联合) 8.分析研究(联合) 9.坚强无比(述补主谓?) 10.他中等身材(主谓) 11.凯歌阵阵(主谓) 12.他去比较合适(主谓) 13.态度和蔼(主谓) 14.富裕起来(述补) 15.硕果累累(主谓) 16.热爱家乡(述宾) 17.十分壮丽(偏正) 18.喜欢清静(述宾) 19.走了一个(述宾) 20.通知你所认识的(述宾) 21.坚持下去(述补) 22.读了三遍(述补) 23.吃得很饱(述补) 24.病虫害防治(偏正) 25.我们大家(同位) 26.有人找你(兼语) 27.你们几位(同位) 28.互相支援(偏正) 29.船长老李(同位) 30.活跃学术气氛(述宾) 31.独立思考(偏正) 32.禁止大声喧哗(述宾) 33.体育运动(偏正) 34.春秋两季(同位) 35.研究水平(偏正) 36.高兴得很(述补) 37. “山”这个字(同位) 38.进京告状(连谓) 39.写文章做演说(联合) 40.无比坚强(偏正) 41.伟大事业(偏正) 42.鼓励他学好功课(兼语双宾?) 43.国庆节那天(同位) 44.战斗英雄黄继光(同位) 45.叫河水让路(兼语) 46.迅速发展(偏正) 47.痛快极了(述补) 48.非常谦虚(偏正) 49.摔跤这种运动(同位) 50.称他为师姐(兼语) 51.史密斯先生(同位) 52.打电话报警(连谓) 53.请他做东(兼语) 54.有决心搞好工作(连谓) 55.出去闲逛(连谓) 56.使人聪明(兼语) 二、请指出哪些是主谓词组。 1.今年虎年 2.今年实现 3.今天星期天 4.中国的首都北京 5.明年春节 6.明天春节 7.民歌四首 8.中国民歌演唱会 9.关心不够 10.关心得不够 三、指出下列哪些是述宾词组。 1.繁荣市场 2.繁荣景象 3.举手表决 4.给予处分 5.奖励先进 8 6 奖励基金 7.加强领导 8.正确领导 9.看了四本 10.看了高兴 四、指出下列哪些是定心词组,哪些是状心词组。 1.严肃态度(定心) 2.严肃纪律(述宾) 3.纪律教育(定心) 4.教育市民(述宾) 5.市民情绪(定心) 6.情绪激动(主谓) 7.激动高呼(状心) 8.高呼口号(述宾) 9.口号内容(定心) 10.内容激烈(主谓) 11.激烈论辩(状心) 12.论辩口才(定心) 13.口才一流(主谓) 14.一流水平(定心) 15.水平一般(主谓) 16.联合阵线(定心) 五、指出下列哪些是述补词组。 1.考虑清楚(述补) 2.喜欢清静(述宾) 3.朗读重要(主谓) 4.画得生动(述补) 5.觉得难受(述宾) 6.泡得舒服(述补) 7.泡着舒服(状心) 8.住了三人(述宾) 9.住了三年(述补) 10.住了心烦(连谓主谓?) 六、指出下列哪些是联合词组。 1.北京上海(联合) 2.首都北京(同位) 3.北京郊区(偏正) 4.描写解释(联合) 5.分析仔细(述补主谓?) 6.分析对象(偏正) 7.积极热情(联合) 8.积极参加(偏正) 9.积极得很(述补) 1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联合) 七、指出下列哪些是同位词组 1.明天清明(主谓) 2.清明那天(同位) 3.首都北京(同位) 4.山城重庆(同位) 5.深圳特区(同位偏正) 6.首都地区(偏正) 7.“汉”字(同位) 8.方块汉字(偏正) 9.刘胡兰烈士(同位) 10.刘胡兰精神(偏正) 八、指出下列哪些是连谓词组。 1.来借书聊天(连谓) 2.坐下来谈生意(连谓) 3.坐汽车上山(连谓) 4.死而无憾(联合) 5.一卷起铺盖就回家(紧缩) 6.坐着汽车上山(偏正) 7.分解提取(联合) 8.有亲戚在国外(兼语) 9.有权利享受到(连谓) 10.调到司令部当作战参谋(连谓) 九、指出下列哪些是兼语词组 禁止闲人进入 开了门跑出去 嫌弃这个单位奖金不多 禁止嬉笑打闹 评出模范作榜样 要求全军上下步调一致 希望明天会更好 有个亲戚在国外 组织全市高校义务劳动 是上级领导机关的果断决策 十、指出下列量词结构的小类 1.几十遍(数量) 2.这册书(指量) 3.开三枪(数量) 4.三棵树(数量) 5.哪些人(疑量) 6.每五人(数量) 7.八百块钱(数量) 8.多少两(疑量) 9 十一、指出下列方位结构表示的语法意义。 1三十上下(表示范围义) 2五十左右(表示范围义) 3座位左右(表示处所义) 4会场内外(表示处所义) 5三点左右(表示时间义) 6同学中间(表示范围义) 7手术中(表示过程义) 8书本上(表示范围义) 十二、指出下列哪些是介词结构 1以民族英雄自居 2在家里读书 3被坏人袭击 4朝东走去 5自北京到上海 6将会场内外封锁 7走向自由民主 8这样做是为了友谊 十三、把下列句子中的“的”字结构用“ ”标示出来。 1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2边防检查站的马上会派有关人员去监察的。 3先进的要帮助落后的。 4这种稻草做成的工艺品是这些农民亲手扎的。 5这样做谁也不会觉得过分的。 6我们都是水性的。 7屋里静悄悄的。 8这班车下来的旅客要过渭河的,就不得不在车站旅馆住宿了。 十四、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 1 希望 参加 去 欧洲 的 旅行团 述 宾 述 宾 偏 正 述 宾 2 派 人 通知 老李 来 开会 述 宾 主 谓 述 宾 主 谓 连 谓 3 高兴得 小王 跳了 起来 述 补 主 谓 述 补 4弟弟的 自行车 撞了 一下 主 谓 偏 正 述 补 5她 能 不 能 马上 报到 还 是 一个 问题 主 谓 主 谓 偏 正 偏 正 述 宾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10 6从 海 上 吹 来 湿润而 新鲜的 风 偏 正 介 宾 述 宾 方 位 述 补 偏 正 联 合 205 页第四章第五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动词性谓语句的基本句型,并且用中心词分析法进行句子分析。 1春天 来了,花儿 开了。 (动词谓语句) = - = - 2我们 学 英语。 (述宾谓语句) = - 3弟弟 送 我 两盒茶叶。 述宾谓语句(双宾语谓语句) = - 4同学们 都 表示 同意。 (述宾谓语句) = - 5我 不 知道 他已经回来了。 (述宾谓语句) = - 6马儿 跑得 飞快。 (述补谓语句) = - 7他 找了 你 三次。 (述补谓语句) = - 8飞机 在空中 来回 盘旋。 (状中谓语句) = - 9我们 进 城 看 电影 去。 (连谓谓语句) = - - 10他 这 才 吃 饱了 肚子。 (述宾谓语句) = - - 11我们 选 他 当 班长。 (兼语谓语句?) = - = - 12这把 刀 我切肉。 (主谓谓语句) ( ) = - 二、 根据下列句型要求,造出相应的句子。 1形补谓语句 这件衣服漂亮极了。 2名词性非主谓句 票! 3兼语谓语句 老师让张民去北京。 4主谓谓语句 自行车他修好了。 5名词性谓语句 今天国庆节。 11 三、用名词性谓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明天星期几? 明天星期一。 2你哪儿人? 我北京人。 3今天天气怎么样? 今天晴天。 4你朋友长得怎么样? 我朋友大眼睛。 四、指出下列非主谓句的类型,并说明他们的用途。 1 “汽车!快上。 ” 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2简直太棒了!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3请勿折叠! 动词性非主谓句 4唉!这不能怪我呀。 特殊非主谓句(叹词) 5 “老张!你等等我啊!” 名词性非主谓句 61998 年夏天,波涛汹涌的长江岸边。 名词性非主谓句 五、指出下面句子中的特殊成分,并指出属于哪一类特殊成分。 1桌子上放着两本杂志:萌芽 、 家庭 。 提示成分。总分式提示成分。 2据说这个山洞里住过一个神仙。 独立成分。表示消息的来源。 3他的字,说老实话,实在太潦草了。 独立成分。 4黄河,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提示成分。称代式提示成分。 5墙上的两幅画,一幅是国画,另一幅是油画。 提示成分。总分式提示成分。 6我看,今天的劳动,你就不必去了。 独立成分。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7啊!好厉害呀! 独立成分。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 8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美,巧。 总分式提示成分。 六、指出下面哪几句有特殊成分: 1你看,他们打架了吗?(你看) 2你看他们打架了吗? 3小张,干得仔细点!(小张) 4小张干得仔细点。 12 212 页第四章第六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主谓谓语句的小类型 1、我们家乡经济很繁荣。 我们家乡的经济很繁荣。 (领属性) 2、这种矿石,开采的地方离我们老家不远。 开采这种矿石的地方离我们老家不远。 (受事性) 关于这种矿石,开采的地方离我们老家不远。 (关涉性) 3、热爱科学的中学生我们是非常感兴趣的。 对热爱科学的中学生,我们是非常感兴趣的。 (关涉性) 4、这种小说我认为不太健康。 我认为这种小说不太健康。 (受事性) 5、在这里,我们谁都不认识。 在这里,谁我们都不认识。 (周遍性) 6、针灸技术我们医院已经提供了一整套资料。 我们医院已经提供了一整套针灸技术的资料。 (受事性) 对于针灸技术,我们医院已经提供了一整套资料。 (关涉性) 7、这部电影艺术水平不高。 这部电影的艺术水平不高。 (领属性) 8、那次胜利我们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了。 我们已经记不清那次胜利是第几次了。 (受事性) 二、根据已学过的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 1发给他一件大衣。 (双宾语句) 2拍了他一下。 (动态存在句) (述补句) 3叫黄蜂蜇了一下。 (被动句、被字句) 4将革命进行到底。 (把字句) 5西瓜一人一个。 (主谓谓语句) 6海上刮起了大风。 (动态存在句)?(非位移隐现句) 7问你一个问题。 (双宾语句) 8我心里不太痛快。 (主谓谓语句) 9把房间给整理一下。 (把字句) 10告诉我天安门广场怎么走。 (双宾语句) 三、判断下列存现句的类型,并说说各句在结构上的特点。 、山下一片好风光。 (静态存在句) 、大街上跑着一辆新车。 (动态存在句) 、门外是一条小河。 (静态存在句) 、村里死了一条狗。 (非位移隐现句) 、小树长出了嫩芽。 (位移隐现句) 219 页第四章第七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陈述句所带的语气词的作用。 1别担心,问题不会太大的。(“的”表示确实如此) 2一年到头,不知为他操多少心呢。(“呢”带有夸张的意味把事情往大处说。 ) 3你看,老师来了。(“了”表示情况有了变化。) 4我不想去嘛。(“嘛”申明说话人的态度,强调事情显而易见。) 13 5不是大病,头疼脑热罢了。(“罢了”表示不过如此,把事情往小处说。) 二、在基本句义不变的前提下,把下列陈述句的肯定形式改为否定形式,否定 形式改为肯定形式,并且说说语气上的区别。 1听了企业发展的规划,大家都欢欣鼓舞。 听了企业发展的规划,大家无不欢欣鼓舞。 2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每一个孩子。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关心每一个孩子。 3有些钱不能不花,但也得省着点。 有些钱必须花,但也得省着点。 4这件事,他不会不知道。 这件事,他一定知道。 三、指出下列疑问句的结构类型: 1那本书你买了没有?(正反问) 2明天会下雨吧?(是非问) 3你的衣服呢?(特指问的简略格式) 4你到底去不去?(正反问) 5你到底打算怎么办?(特指问) 6我们是看电影,看话剧,还是看球赛?(选择问) 7你们那儿还有谁要去吗?(特指问) 8你是说谁都可以去吗?(是非问) 四、请鉴别下列形容词(假设为 A) ,看看它们进入三个不同句法框架的情况。 形容词:客气、公平、热心、自满、努力、谦虚、急躁、胆小、小气、难过、 争气。 框架:(1)一点儿! (2)别不! (3)别! 客气一点儿! 别客气! 公平一点儿! 别不公平! 热心一点儿! 别不热心! 别热心! 别自满! 努力一点儿! 别不努力! 别努力! 谦虚一点儿! 别不谦虚! 别谦虚! 别急躁! 别胆小! 别小气! 别难过! 争气一点儿! 别不争气! 五、下列疑问句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1妈妈已经回来了,是吗?(附加问反问句) 2我劝你别胡思乱想了,好不好?(附加问) 3为什么呢?就图多看几眼。 (设问句) 4你是在说他为什么不去吗?(回声问) 225 页第四章第八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语句中加“”的名词性成分所担任的语义角色。 1售票处围满了人,大家都在挤火车票。 人施事 14 售票处处所(地点) 大家施事 火车票目的 2昨天我买了一部词典。 昨天时间 一部词典受事(结果) 3我家去年盖了一幢小楼。 一幢小楼结果 4李老师退休时赠给学校图书馆一批书。 学校图书馆与事(对象) 5他是跳舞明星,他会跳探戈。 他系事 探戈方式 6这个小店方便了周围的群众。 周围的群众致使 7食堂我吃不惯,我还是在家里吃。 食堂、家里处所 8陈朗用红木打了一套家具。 红木材料 一套家具结果 9这件事他有他的想法。 这件事对象 10他对我说了许多大道理。 我对象 许多大道理受事(同源) 二、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的词语的语义指向。 1有一天,他在饭店里喝醉了酒。 (他) 2你干得太快了。 (你) 3老师傅手把手教会了两个徒弟。 (两个徒弟) 4他在院子里深深地挖了一个坑,栽了一棵树。 (坑) 5他把各种书籍杂乱无章地放在书架上。 (各种书籍) 6妈妈给儿子找了一件干净的内衣。 (内衣) 7我走了一大段冤枉路。 (走) 8我们忽然发现了老虎。 (发现) 9这篇论文可把我写苦了。 (我) 10孙梅一听到这个消息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三、同样一个动词“考” ,可以说:考大学、考研究生、考数学、考笔试、考五 分,请分析它们的语义关系。 考大学目的 考研究生、目的;、对象 考数学方式(内容) 考五分结果 四、 “老张有辆新车很得意” 、 “老张有条小狗很聪明”没有歧义,而“老张有个 女儿很骄傲”则有歧义,请运用语义指向以及语义特征分析法作出解释。 15 老张人 ,新车人 ,得意人 , 得意只能有一个指向,所以本句没有歧义。 老张动物 ,小狗动物 ,聪明动物 , 但在老张的聪明与是否有小狗并无因果关系,所以聪明只有一个指向,本 句没有歧义。 老张人 ,女儿人 ,骄傲人 , 骄傲可以有两个指向,所以本句有歧义。 老张因女儿而感到骄傲。 老张的女儿很骄傲。 老张因女儿而感到骄傲,老张的女儿也很骄傲。 五、我们可以说:“谦虚点儿” “老实点儿” “灵活点儿” ,但是,不能说:“健 康点儿” “伟大点儿” “高尚点儿” 。为什么?试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做出解释。 “谦虚点儿”等可以说,因为这几个形容词都有+自主的语义特征,而 “伟大点儿”等不能说,是因为“伟大点儿”等形容词不具备+自主的语义特 征。 六、请举例说明带“得”的述补谓语句,补语的语义指向分别指向谓语、主语 和宾语的情况。 这个办法好得很。 (补语指向谓语“好” ) 他长得很高。 (补语指向主语“他” ) 他写字写得好。 (补语指向宾语“字” ) 七、请运用语义指向的分析法分化下列歧义结构。 1他不吃面条 他不吃面条,其他人吃面条。 (“不”指向“他” ) 他不吃面条,吃别的。 (“不”指向“面条” ) 2国王的脾气你也知道的。 国王的脾气我知道,你也知道。 (“也”指向“你” ) 国王的其他方面你知道,脾气你也知道。 (“也”指向“脾气” ) 别人的脾气你知道,国王的脾气你也知道(“也”指向“国王” ) 232 页第四章第九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语句产生歧义的原因。 1 学生 家长 偏 正(定中) 联 合 结构关系不同。 2 保留 意见 偏 正(定中) 述 宾 结构关系不同。 3 研究 老舍的文章 研究老舍的 文章 16 结构层次不同 4 部分 被侵占的国家 部分被侵占的 国家 结构层次不同 5厂里有三辆汽车 “有”表示拥有,这时候“厂里”是机构。 “有”表示存在,这时候“厂里”是处所。 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 6陈玲是前年生的孩子 “陈玲”是施事; “陈玲”是受事; 语义关系不同。 7 我准备了 一年的粮食 我准备了一年的 粮食 结构层次不同 8 他们 就 订了五份杂志。 多少 语义指向不同。 9 我们 小组讨论 我们小组 讨论 结构层次不同 10 钱华到这里工作才一个月,好多人还不认识。 “钱华”施事认识别人。 “我”受事被别人认识。 语义关系不同。 11追得我满头大汗。 “我”施事追别人。 “我”受事被别人追。 (关键不在“谁满头大汗” ) 语义关系不同。 12他让老婆狠骂了一顿。 “让”表示“被动” ; “让”表示“使动” 。 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 二、 “在名 1的名 2”,也是一个歧义格式,请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条件, 并举两个有歧义的例子,两个没有歧义的例子。 1有歧义的结构: 17 名词 1 一般是表示方位或处所的,名词 2 一般是表示事物的。例如: 在外边的座位(在房子外边的座位靠外边的座位) 在附近的山坡(某物或人在附近的山坡山坡在这附近) 在周围的商店(某物或人在周围的商店商店在这周围) 2有歧义的结构: 名词 1 一般是表示事物的,名词 2 一般是表示方位或处所的。例如: 在桌子的上面 在电灯的旁边 三、下列语句有的有歧义,有的没有歧义。有歧义的,请利用变换手法改变语 句的形式来分化歧义。 1通知学生的条子。 没有歧义 2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 结构层次不同。 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 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 (停顿的不同) 把敌人的主力部队击溃了(添加、移位) 敌人的主力部队击溃了(移位) (变换的方法) 3他借了我十块钱。 “借”的多义性。 他借给了我十块钱。 他向我借了十块钱。 (变换) 4他哪儿都不去。 没有歧义。 5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 “老陈”可能是施事也可能是受事。 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如何去。 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能否胜任。 6喜欢的是他的妹妹。 “他的妹妹”可能是施事,也可能是受事。 这种东西,喜欢的是他的妹妹。 小王喜欢的是他的妹妹。 7他说那个没用。 结构层次不同。 他说那个没用。 他说那个没用。 8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 结构层次不同。 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 (中东地区石油价格上涨了) 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 (中东产的石油价格上涨了) 9小张不要了。 施受关系不同。 18 不要小张了。 (“小张”受事) 小张不要这些东西了。 (“小张”施事) 10我买了一本关于航海的书 没有歧义。 四、 “不要打电话”可能有四种意思,分别由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的不同和词义 的不同所引起,请予以分化。 一种有语义指向引起的歧义。 要听电话,不要打电话 要打电报,不要打电话 一种是“打”和“电话”的多义引起的歧义。 不要击打电话机 不要通话 五、下面的歧义是因为语义关系不同而引起的,请予以分化。 1相信的是傻瓜。 傻瓜才相信你。 (“傻瓜”施事) 我只相信傻瓜。 (“傻瓜”受事) 2扮演的是一名演员。 “演员”施事: 某某的扮演者是一名演员。 “演员”受事: 某某在剧中扮演的是一名演员。 237 页第四章第十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移位句的移位类型,并将其还原为正常语序的句子。 1我鞠了个躬,给她。 我给她鞠了个躬。 (状语后置) 2下个月再试验一次,我提议。 我提议下个月再试验一次。 (宾语前置) 3你好好找一找,回到家。 你回到家好好找一找。 (状语后置) 4时间过得真快,十一点了,都。 时间过得真快,都十一点了。 (状语后置) 5都回去吧,你让他们。 你让他们都回去吧。 (兼语短语的谓语部分前置) 6我们昨天参观了大桥工地,跟着王老师。 我们昨天跟着王老师参观了大桥工地。 (状语后置) 7吃过了吗,你? 你吃过了吗?(主语后置) 8转来转去,他急得。 他急得转来转去。 (补语前置) 二、下列句子中省略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属于什么句法成分? 1看看人家那样辛苦地劳动,老通宝觉得身上更加热了。 (蒙后省略主语“老通宝” ) 2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 (承前省略主语“老栓” ) 19 3他还说我表扬不得,一表扬,就翘尾巴,净给我吃辣的。 (第二句省略了主语“他”和宾语“我” ,第三句省略了主语“我” ,第四 句省略了主语“他” ) 4他看球比我打球的时候多。 (“他看球”蒙后省略了“的时候” ) 5 “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刘华。 ” (答句应该是“(这篇文章是)刘华(写的) 。 ”) 三、下列句子,有的有插入语,有的没有插入语。有插入语的,请找出来,并 说明它们的作用。 1这一车货,少说也有五吨。 (“少说”表示估测) 2 这件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无) 3这些书总共八十本,你来验收一下吧。 (无) 4树上的小鸟,你听叫得多好听。 (“你听”表示提醒对方) 5说老实话,这次旅游我还真不想去。 (“说老实话”表示自己的意见) 6据报道,大会开幕式将于明天下午 3 时举行。 (“据报道”表示消息的来源) 7参加会议的人不是很多,大概也就三百人吧。 (无) 四、请在文学作品中找出“插说”五种类型各两个句例,并指出它们跟“插入 语”的区别。 1 说明型:他瑞丰没想到冠先生这么有眼光,有思想! 小崔也知道自己得罪了两个冠先生和大赤包照顾主儿。 2 补充型:东口是张家口,西口是归绥,现在叫呼和浩特。 你够那罪,比方说强奸杀人罪,再怎么检讨,也不行,非杀。 3 逻辑型:他的思想假若他有思想趣味,生活习惯与本领,完全属于 前 朝。 她可是得无论爸爸是怎样的不要强顾着两个弟弟。 4 评述型:他还说这孩子!要娶四凤。 日本人没开枪,咱们的学生没扔炸弹阿弥陀佛!得啦,这总 算买金的遇见了卖金的! 5 修正型:一年多以后,队伍被日本人打垮了事实上是赶散了,轰得没地 方猫,没地方躲。 追求其次,他希望,不!他主张我和油田的一个什么人对换工作,那 个人的丈夫在北京。 241 页第四章第十一节练习题 一、男甲约会女乙,在中山公园左侧门见面,两个人都去了,乙却怎么也找不 到甲;后来乙约会甲,搭乘地铁,在中山公园前一站见面,结果,两人还是没 有相聚。这到底为什么?试从认知上进行解释。 他们在原型范畴上没有取得一致,即如何为“左” ,如何为“右”没有确定 好。 北方人通常用“东西南北”表示,这就不会出现这一类的错误。 二、他差一点摔倒了(没摔倒) 他差一点没摔倒(没摔倒) 他差一点买着了(没买着) 他差一点没买着(买着了) 他差一点结婚了(没结婚) 他差一点没结婚(歧义) 20 (杯子)差一点打破了(没打破) (杯子)差一点没打破(没打破) (记录)差一点打破了(没打破) (记录)差一点没打破(打破了) 请从认知上说明为什么“差一点没 VP”格式会产生歧义。 在“差一点没 VP”中, “差一点”是表示量度的副词,其语义是表示距离 某一情况 VP 尚有少许差距,但已经非常接近 VP,也就是“接近 VP 可是没有 VP”的意思,因此这个词的语义功能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是说还没有 VP,即 非 VP;另一方面是说很接近 VP,与 VP 相差无几。由此, “差一点没”的意思也 就同样有了两个,一个是没接近 VP;一个是没非 VP。 “没接近 VP”是否定性的; “没非 VP”,双重否定,就变成肯定性的。所以“差一点没 VP”会产生歧义。 正因为“差一点没”的意思有了两个(一个是没接近 VP;一个是没非 VP) , 人们在认知时可以接近或提取前一个,也可以接近或提取后一个,所以“差一 点没 VP”格式会产生歧义。 另外,也可以从组合的层次方面考虑。 “差一点没 VP”的组合层次可以是“(差一点没)VP” , 也可以是 “差一点(没VP) ”。 “(差一点没)VP”所表达的语义是“接近 VP 可是没有 VP”,也就是 “离没有差一点” 。 例如“差一点没死喽”是“接近死可是没有死”的意思,因为有“没”的 存在,所以“差一点”主要突显“接近 VP”的意思,其否定义主要由“没”承 担,也就造成了整体句义是表示否定的。 同理, “差一点没买着”如果是“差一点没+买着” ,那就是没买着的意思。 “差一点(没VP) ”所表达的语义是“离没有 VP差一点” ,那就是 “VP 了” 。 “差一点没死”如果是“差一点+没死” ,那就是死了的意思。 “差一点没买着”如果是“差一点+没买着” ,那就是买着了的意思。 三、量词“根”和“条”都可以跟某些名词组合,例如“绳子” 、 “棍子” ,但是 有的却不行。粤语的“条”甚至于可以跟“村庄”组合,为什么?说说这两个 量词在认知上有何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