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镇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_第1页
X镇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_第2页
X镇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_第3页
X镇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_第4页
X镇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以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为重点,强化目标考核,狠抓责任落实。在全市聚力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为有效解决制约发展的难题,我镇以党建为统领,以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合理调整产业布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2018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扶贫开发工作情况2018年以来,我镇以精准扶贫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按照春风行动令、夏季攻势、“1+5”专项治理、秋季攻势等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摸清底数,强化责任担当,抢抓当前各项扶贫政策叠加的机遇,采取更加精准的措施,扎实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实现全镇贫困人口与全县同步实现小康。1.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办站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督导检查。全镇驻村干部、村干部,县级联系单位包村包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拉网式排查。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亲自带队,深入村组,逐户逐人核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全面开展精准扶贫查漏补缺工作。精准扶贫查漏补缺中通过比对核实实现贫困人口漏识别整改887人,动态人口减少345人,县内转移人口50人,新增漏评贫困户17户77人,清退不符合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404人,并完成核对和录入工作,全镇贫困户2150户9742人。2017年出列村4个:乐运村、坝草村、新屯村、乐丰村。2018年计划出列顶坛村、马口洞村、乐谢村、村、纳亚村、板袍村,全镇计划脱贫896户3758人。2.实行精准扶贫到户一是实施易地搬迁。对边远偏僻、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村、地质灾害点和农村危房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改善贫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2017年镇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搬迁140户608人,经过动员宣传,实际搬迁120户536人。二积极推进教育发展。加大宣传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学“两免一补”精准资助政策,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好“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资助、“泛海助学”行动、“国酒茅台”助学行动。三是产业带动、辐射到户。积极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贫困人口致富增收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省级示范园区-镇宁自治县北盘江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区和贵州省农科院果树所资源平台,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资源,借鉴“塘约经验”,在坝草村、乐运村、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三权促三变为核心,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致富能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进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主要培育种植火龙果,百香果、早熟蔬菜。(二)农业和农村工作1.土地确权工作明确了镇村干部工作职责、工作目标、程序、方法、步骤、责任主体和质量要求,大力抓好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采取业务外包方式,进行承包面积核定,目前,14个村已全部完成面积核定,年底预计全部完成颁证4041户,14个村全部完成数据库建设并收集与整理归档一户一档资料。2.“三变”改革工作2018年我镇“三变”改革已全部实现覆盖,其中坝草村、乐运村、马口洞村、新屯村、村作为示范点,建立专业合作社5个,主要发展火龙果、百香果种植、畜禽养殖,各级财政资金投入1100万元。(三)项目建设工作2018年我镇共实施项目93个,总投资7916.1万元。其中:连户路、庭院硬化项目涉及12个村,总金额为1317.492万元,其中连户路700.18公里14.0036万平方米,庭院硬化涉及1890户5.667万平方米;通组路项目涉及10个村共26条,建设总长度58.119公里,项目总金额3618.4986万元。机耕道通组路建设项目涉及6个村共9条,建设总长度11.871公里,项目总金额909.7647万元;2018年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11个,覆盖10个村,项目总金额248.9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项目总金额1285.11万元;产业机耕道项目共7个,总金额675.119万元;产业项目共6个,总金额687.423万元;光伏电站建设项目1个,总金额200万元;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项目1个,总金额200万元。(四)教育和科技工作2018年,镇共有4-6周岁幼儿总数785人,在园人数410人,在外寄读193人,学前入园率为76.82%,有7-12周岁学龄人口2318人(升入上一级学校就读学生139人),在校学生2164人(其中本县就读1617人、省内外县就读151人、省外就读388人、入学率99.78%),13-15周岁学龄人口为1206人,在校学生1286人,64人初中毕业,毛入学率为112.16%,净入学率84.68%。有16-18周岁人口总数1193人,就读学生1022人,23人已毕业,毛入学率为50.48%。全镇7-15周岁三残儿童共有14人,其中5人丧失学习能力,入学9人,本县随班就读人数4人、县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人数5人,入学率为86.67%。2018年基本完成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全覆盖,全镇20172018学年以来享受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共157人次,资助金额41.406万元,其中受资助本科学生12人,每人资助4830元,共5.796万元;受资助专科(高职)学生31人,每人资助4500元,共13.95万元;受资助高中学生72人,每人资助1900元,共13.68万元;受资助中职学生42人每人资助1900元,共7.98万元。(五)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全镇共有村卫生室13个,已经完成10个深度贫困村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并配齐医务人员。拥有乡村执业资质11人。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人员有2人,已全部建立个案台账。已全部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家家门前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牌,发放健康包,14个村全部建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栏。截止2018年11月,我镇门诊、住院看病472人次,总费用263.045953万元,其中实际补偿187.667192万元;大病保险补助25.813224万元;民政补助11.474034万元;计生补助0.74661万元;兜底费用3.423075万元;自付资金33.921418万元,合医报销比例为95%。(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2018年,镇总户数4565户,总人口21646人,截止2018年10月31日,全镇共出生 101人:其中常住人口出生10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流出人口出生1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100 %;出生数中:男52人、女49人,出生男婴数与女婴数比为106%,一孩妇女比46.5 %,多孩妇女比3.9%。截止2018年9月19日,全镇共计完成手术14例:上环14例、结扎0例,补救0例。(七)民政工作1、低保及五保工作。认真做好农村、城镇两个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保障工作,2018年初对低保户进行核查,并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核销。全镇共有农村低保519户1210人、发放低保金共计1258143.38元;城镇低保3户3人,发放低保金共计2537.34元;五保户25户27人、发放五保金共计49410元。2、季节性缺粮发放工作。向低保对象中的缺粮户发放低保季节性缺粮1.2吨,受益对象共计92户人。3、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摸底排查工作。全镇共有留守儿童332人,空巢老人82人。对每个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安排专人进行照顾。4、优抚工作。及时发放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病故军人遗属等优抚对象定期补助资金每月4616元、60周岁农村退役士兵生活补助资金每月4650元,两参人员生活补助每月3486.33元,建立人员沟通平台制度,认真落实优抚政策。5、残联工作。按上级部门要求,认真完成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及复录工作。我镇14个村,持二代证残疾人数为595人,疑是残疾人有207人,全部完成调查并录入系统802人。2018年向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其中轮椅3个,拐杖1根,1人领取残疾人燃油补贴。6、危房改造工作。我镇2018年危房改造4类重点对象任务为114户,现危房改造4类重点对象任务调整至:111户。我镇四类补助对象开工111户,竣工为72户,住房质量提升任务为98户,现已开工98户,竣工46户,现我镇危房总计209户。(八)社会保险及就业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2018年,我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150人,共1.4万元。二是认真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缴费人数为1109人,养老保险基金到账12.97万元 。共发放219张社会保障卡。三是完成创业就业任务,截至2018年10月31日,我镇完成60万的小额贴息贷款,完成建档立卡劳动力培训500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110人。(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今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起,调处成功30起,继续跟踪调处1起,信访问题2起已办结2起,正在办理1起。未发现有涉黑人员及组织,也没接到群众举报有关涉黑人员信息,无重大事故发生,查处无证、无牌摩托100余辆,销毁40辆。通过打击处理,震慑了犯罪分子,保护了群众合法利益;结合“七五”普法和综治宣传月的契机,开展“送法进村”活动3 次,参加人数约100余人;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1次,参与人数300 余人;利用赶集天开展活动宣传 3次 ,参与1000余人。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 2000余份,书写永久性标语达10余条。进行交通整治,采取打招呼、与车主签订安全责任书等方式进行,接受打招呼、面对面宣传的群众共200 余人,与车主签订安全承诺书、农用车禁止载人通知书200余份。(十)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责任落实。与各村、镇属部门签订了2018年度责任书,要求各村各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进一步促进了全镇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二是认真做好安全检查。不定期对辖区内非煤矿山、水上交通、公路、简公路、高速段、临时砂石场、搅拌场、锑矿厂、砖厂、农户修房点、学校进行安全生产检查,2018年来,对非煤矿山、废弃砂石厂的检查120余次,共查出一般安全隐患10条,现场整改6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复查;对烟花爆竹户、加油站进行安全及消防检查300余次,共发现一般安全隐患30条,现场整改30起,安装了道路交通安全劝返点牌子14块,加强了农村交通出行安全意识;对水上交通进行40次检查,发现违规操作的情况4起;对学校食品安全及周边环境进行70次安全及消防检查发现一般隐患5条并已现场整改,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活动40次。三是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利用赶集天及六月安全生产月的宣传向广大群众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2000余份,书写粘贴道路交通永久性宣传标语4幅,放置道路安全警示牌6个,组织全镇、村两级干部不定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及安全生产法增强的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了解。同时,组织村、组同农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000余份。对农户摩托车、外省籍老旧车辆进行摸牌、建立台账,将安全隐患进行处理上报。开展消防安全排查和台风等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预防及排查工作(十一)党建工作2018年,镇党建工作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这一工作重心,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努力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一是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15个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80余次,党委中心组开展专题研讨16次。二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三会一课”活动72次。开展“主题党日”20次。三是是抓好党员发展,2018年全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名,其中女性0名,男性11名,农村支部9名,机关支部2名。其中35岁以下8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名。(十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的政治责任,突出任务分解、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二是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精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党委总体部署。三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和约谈教育。上半年提醒谈话6人。四是继续落实好我镇党政主要领导贯彻落实“四不分管”。五是加强民生监督工作,共发现民生问题17件,了结5件,立案调查12件。六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截止2018年9月底,镇纪委共立案13件13人(其中:村干部11人次,镇干部2人次),结案5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5人)。(十三)其他工作一是大力优化招商引资工作环境。通过倡导引商、稳商、亲商、富商的人文理念、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让成为项目引得来,企业稳得住的投资宝地,大力改善全镇基础设施条件,以优质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感召人。二是坚持加强税法宣传力度,巩固和培植新老税源,多渠道增加财税收入,确保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同时,完善征管措施,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挖掘征收潜力,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切实抓好人民武装工作。2018年,在上级军事部门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按时完成了上半年度各项武装工作。我镇人武部在县征兵办、镇党委、政府领导下,通过全镇干部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的新兵征集任务,为部队输送了优质兵源5名。二、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镇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县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社会繁荣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一是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由于基础不牢,农业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缺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能力,贫困程度深,因灾因病致贫现象突出。加上农民基本素质不高,科技意识观念不强,接受能力差等因素,制约着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二是基础条件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较薄弱,乡村公路、危房改造、人畜饮水项目数量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行路难、饮水难和住房难问题仍是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瓶颈,支农惠农深度和广度还需要扩大。三是部分干部和村组干部的文化和业务素质、依法行政水平及工作作风有待提高。三、2019年工作打算2019年,我镇将继续坚持“一园、一江、两路、三支点”的工作思路,加快镇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产业促脱贫为重点,大力推进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以农业园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确保同步小康目标实现。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凝聚人气增强活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注重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积极发挥各村自然环境优势,发展生姜、砂仁、反季节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通过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等模式,不断整合农村、农户资源,更好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用活“三权”促“三变”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以租赁、流转、入股等方式将资源转化为资本,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发展;鼓励在外能人回乡发展特色种养等实体经济,引导农民创建更多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的转型农业产业。二是发展生态养生旅游。抓好村特色村寨建设,发挥村特殊地理位置,依托棚户区改造、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村特色村寨,发展小城镇旅游,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依托区和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省农科院果树所、省果蔬站2家科研单位驻园优势,积极培育和扩展热带精品水果种植面积,丰富园区内水果品种,开发“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吸引游客到库区游船观光,到园区采摘火龙果、百香果、无刺菠萝等,引导有条件农户利用闲置农宅发展“农家乐”“休闲度假旅馆”等,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二)培养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农业产业调整一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以紫红龙、晶红龙等品牌为起点,以特色农产品品牌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定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声誉。做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新的农业品牌。二是着手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立足、辐射周边、面向大中城市建立起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生产基地批发、农产品贸易市场和超市为基础的市场交易体系,以龙头企业为龙头、中介组织相协调的产供销一条龙的加工流通产业化经营体系。进一步采取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增强信息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互联网+”、电商、“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建设,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提高农产品出产率。 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等措施和手段不断提高市场体系的建设质量。(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多彩、美丽乡村”行动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整治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整洁行动,统筹治理环境卫生问题。推行生活垃圾和污水统筹治理,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不断提高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利用,规范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处置,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严禁秸秆随意焚烧。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严格落实“河长制”,制订或修订村规民约,落实清扫保洁制度,组织开展义务劳动,清理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围绕镇中心街道开展立面改造工作,治理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等乱象。营造清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四)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在完成2018年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抓好脱贫户的后续帮扶跟踪工作,做到脱贫不脱钩,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坚持“输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