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妇科硕士培养计划_第1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妇科硕士培养计划_第2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妇科硕士培养计划_第3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妇科硕士培养计划_第4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妇科硕士培养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妇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医学科学学位) 一、专业概况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是 1981 年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 年批准的博 士 学位授权点。该学科拥有较合理的学科梯队,长期从事妇科临床研究,历年来先后承担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教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 局等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曾获得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2000 年岳阳医院被上海市 卫生局批准为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2001 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管理局特色专科。2001 年曙 光医院、龙华医院妇科被批准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重点专科。本学科负责人分别担任中华中 医学会妇科专业学会常委、上海市中医学会妇科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会委 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现有专科专病门诊病房,以及腹腔镜、宫腔镜、 阴道镜等设备,为培养中医妇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 爱中医药事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事业心强,富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 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 2掌握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妇科理论知识,能够处理妇科常见病,全面掌 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从事科研的能力和一定的医 疗和教学工作能力。 3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中医妇科生理病理的研究 2中医妇科常见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妇科方剂疗效与机理的研究 四、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可弹性学习 2-5 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学位课程学习的总学分不得少于 34 学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规定如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必修或选修 备注 邓小平理论概论 18 1.0 必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5 必修 公共必修课 自然辨证法 36 1.5 必修 学位课 外语(英或日) 180 6.0 必修 学位课 医用统计学 72 3.0 必修 科研思路与方法 36 1.5 必修 保健体育 60 2.0 必修 实验动物学 40 2.0 代谢调节与细胞信号传递 60 3.0 医学分子遗传学 56 2.5 病理学进展 36 1.5 中药药理学 40 2.0 专业基础课 医学免疫学 40 2.0 选择不少于一 门,必修 学位课 专业课 由导师指导完成 3.0 必修 学位课 选修课 及讲座 根据研究方向,由导师和学生商定 选修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院、所、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 质。 2课程教育 课程学习原则上在第一学年完成。 3科研工作及学位论文 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医院、研究所)、教研室三级管理的导师负责制。 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 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三学期末以前,写出 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并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 门备案。课题完成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内做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 一定的独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 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先在科室内进行试答辩后,方可推荐答 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 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教学和社会实践 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应当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不少于 6 个 月时间的临床实践和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以增强才干。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增强对社会 的了解,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中医妇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一、专业概况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是 1981 年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 年批准的博 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拥有较合理的学科梯队,长期从事妇科临床研究,历年来先后承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教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 生局等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曾获得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2000 年岳阳医院被上海 市卫生局批准为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2001 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管理局特色专科。2001 年 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妇科被批准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重点专科。本学科负责人分别担任中华 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学会常委、上海市中医学会妇科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会 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现有专科专病门诊病房,以及腹腔镜、官腔 镜、阴道镜等设备,为培养中医妇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 爱中医事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实事求是,事业心强,富有团结协作和创 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熟悉本学科国内外临床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临床科学方法。能独 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相当于高年住院医师的临 床工作水平。 3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妇科常见病的临床研究 2名老中医经验的系统整理 四、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可弹性学习 35 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学位课程学习的总学分不得少于 20 学分。本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规定如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必修或选修 备注 邓小平理论概论 18 1.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5 自然辨证法 36 1.5 选择不少于一 门,必修 学位课 外语(英或日) 180 6.0 必修 学位课 医用统计学 72 3.0 必修 科研思路与方法 36 1.5 必修 公共必修课 保健体育 30 1.0 必修 专 业 基础课 根据学科专业选择不少于一门的第一学 期课程 必修 学位课 专业课 由导师指导完成 3.0 必修 学位课 选修课及 讲座 根据研究方向,由导师和学生商定 选修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医院、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 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医德医风和科学素质。 2课程教育 课程学习原则上在第一学期完成。 3临床工作及学位论文 实行研究生院、医院、科室三级管理的导师负责制。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两年半的时间从事临床轮转和临床科研工作。妇科门 诊、病房 13 个月,计划生育 3 个月,与研究方向相关学科(普外、泌尿科 3 个月、心血管 内科 2 个月、B 超 1 个月)临床轮转 8 个月。追随导师 6 个月。妇科、计划生育病房收治病 例不少于 30 人次,参加危重病人抢救不少于 10 例次,诊治病种不少于 20 种,参加危、重、 急、疑、难病例讨会不少于 5 次,参加业务讲座不少于 6 次,并带教实习医师不少于 2 人 次。 掌握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掌握妇科、计划生育常见病的西医诊 断和处理原则。熟读中医妇科古、现代专著,掌握妇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前沿信息。 熟练中医妇科诊疗技术、掌握妇科辅助诊断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掌握穹隆穿刺、诊断性 刮宫、输卵管通畅试验、病理活检等操作技能。掌握中医妇科综合疗法的应用原理、适应 证及注意事项,独立进行外阴、阴道、宫颈小手术,能参加妇科腹部手术。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在第二学年结束前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后,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 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经验和 发展临床实践为主,能够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本学科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先在科室内进行试答辩后,方可推荐答 辩, 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 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一定时 间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以增强才干。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医疗社会实践,增强对 社会的了解,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中医妇科学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指标体系 申请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 一、理论知识 (一) 要求了解、熟悉、掌握的理论知识 1掌握中医妇科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用药特点和预防保健。 2掌握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 3掌握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四诊要点,辩证要点和常见证型。中医妇科疾病的 治疗原则和内外诊治法的临床意义。 4常用方剂的适应症和使用禁忌等。 5掌握妇产科,计划生育常见病的西医诊断与处理原则。 6熟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及产后的用药原则与禁忌。 (二) 熟读本专业的主要著作 1中医古籍:金匮要略妇人篇 、 妇人大全良方 、 诸病源候论 、 景岳全 书妇人规 、 傅青主女科 。 2现代医学书籍:中医妇科学 、 实用妇产科学 、 妇科理论与实践 、 简明药物 手册等。 3了解有关新知识、新技术的前沿信息。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诊疗操作技能 (一) 医疗文件的书写 能正确运用中医术语和医学术语,规范书写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急诊病历、病程记 录、 阶段小结、会诊记录、转科记录及各项检查申请单等各种医疗文件。 (二) 诊断操作技能 1能熟练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及西医的视、触、叩、听诊进行病史采集,体格 检查,并根据所得资料进行诊断(病名、证名)与鉴别诊断(症状鉴别诊断、疾病鉴别诊断)。 2熟悉病情演变过程,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与病势演变能提出合理分析。 3掌握腹部检查,盆腔检查及妊娠的诊断方法。 4能阅读相关专业常见疾病的理化检查报告如血生化,免疫学检查,细菌及病毒检测, 血气分析,超声波,心电图,X 光报告等。 5掌握妇科常用辅助诊断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如滴虫、念珠菌、宫颈粘液检查、宫 颈、阴道涂片检查,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取材,生殖技术检测及有关免疫 检查等。 6掌握穹窿穿刺,诊断性刮宫,输卵管通畅试验,取活体组织病检等操作技能。 (三) 治疗操作技能 1掌握中医妇科治疗学的综合疗法的应用原理,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包括:中药煎服 法、中药熏洗法、冲洗法、贴敷法、灌肠、针灸、按摩、拔火罐等。 2掌握诊刮术。 3熟悉妇科常见腹部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麻醉选择,手术前后处理和一般创口的 换药和处理。 4独立进行外阴、阴道、宫颈小手术、能参加妇科腹部手术。 三、要求掌握的病种、方剂 1掌握的病种 掌握中医妇产科病症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病势演变、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1)月经病: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延长、 痛经、闭经、崩漏病、经间期出血、经行前后诸症、经断复来等。 (2)带下病 (3)妊娠病: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堕胎、小产、异位妊娠、妊娠恶阻、子肿、子晕、 子痫等。 (4)产后病: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身痛、缺乳等。 (5)妇科杂病:不孕、阴挺、妇科癥瘕。 (6)前阴病:阴痒、阴肿、阴疮等。 熟悉西医妇产科常见病的西医诊断和处理。 (1)月经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闭经。 (2)生殖系统炎症: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传播疾病。 (3)生殖系统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 (4)妊娠病: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剧吐、滋养细胞疾病、宫外孕。 (5)产后病: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残留)。 2掌握妇产科常用方剂 50 首 了解妇科新药、新方的功能主治,禁忌症,熟悉知道老师的临床用方、选药的经验。 参考方剂:一贯煎(柳州医话)、四物汤、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 大补元煎 ( 景岳全书)、失笑散、活络效灵丹、六味地黄丸、金铃子散、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止带方 (世补斋)、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丹栀逍遥散(女 科辑要)、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玉女煎(景岳全书)、甘麦大枣汤(金匮 要略)、左归饮、右归饮(景岳全书)、龙胆泻肝汤 (医宗金鉴)、归脾汤(校注 妇人良方)、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安冲汤、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完带汤(傅青主女科)、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固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固阴煎(景岳全书)、定经汤(傅青主女科)、香棱丸(济 生丸)、保阴煎(景岳全书)、胎元饮(景岳全书)、举元煎(景岳全书)、宫外 孕 I 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宫外孕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泰山磐石饮(景岳全书)、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逍遥散(和剂局方)、二仙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