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1页
专题十三+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2页
专题十三+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3页
专题十三+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4页
专题十三+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考试题 考点一 Fe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012年重庆理综,7,6 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 S混合加热生成 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 Na2CO3 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 解析:S 氧化性弱,和变价金属反应,金属显低价态,Fe+S FeS,其中 S显-2 价,A 错; 2NaHCO3 Na2CO3+H2O+CO2,因此热稳定性:Na 2CO3大于 NaHCO3,B错;过量 Cu与浓 HNO3反应时,硝酸浓度会变 稀,发生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 2O,C对;白磷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生成 P2O5,D错。 答案:C 2.(2011年福建理综,9,6 分)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 Y得到 W的一组化合物是( ) 选项 化合物 A B C D Y CO2 Fe2O3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解析:CO 2+2Mg C+2MgO,A项可以;Fe 2O3+2Al 2Fe+Al2O3;B项可以;2CH 3CH2OH+2Na 2CH3CH2ONa+H2,C 项 可以;2FeCl 3+Cu CuCl2+2FeCl2,不是置换反应,D 项不可以。 答案:D 3.(2010年大纲全国理综,8,6 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 + 2Fe3+3H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 3O4+8H+ 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 2+4H+NO3- Fe3+2H2O+NO D.将铜屑加入 Fe3+溶液中:2Fe 3+Cu 2Fe2+Cu2+ 解析:B 错误,电荷不守恒,Fe 3O4中 Fe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 3O4+8H+ 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 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 2+N +4H+ 3Fe3+NO+2H 2O;A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3 产生 Fe2+和 H2。 答案:D 4.(2013年北京理综,27,12 分)用含有 A12O3、SiO 2和少量 FeOxFe2O3的铝灰制备 Al2(SO4)318H2O,工艺流程 如下(部分操作和条 件略): .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 H2SO4,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 pH约为 3; .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加入 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溶解 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将 Mn 氧化 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4 1Mn + Fe2+ 1Mn2+ Fe3+ 。 (3)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Al(OH)3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3.4 6.3 1.5 完全沉淀时 4.7 8.3 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 0.1 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的目的: 。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 可与 Mn2+反应生成 MnO2,4O 向的沉淀中加入浓 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 MnO2的现象是 。 中加入 MnSO4的目的是 。 解析:.铝灰中加入过量稀 H2SO4,发生反应:Al 2O3+3H2SO4 Al2(SO4) 3+3H2O,FeO+H2SO4 FeSO4+H2O,Fe2O3+3H2SO4 Fe2(SO4)3+3H2O,过滤出不反应的 SiO2和含有 Al2(SO4) 3、FeSO 4、Fe 2(SO4)3、H 2SO4的混合溶液。 .滤液中加入过量 KMnO4溶液后,其中 FeSO4被氧化生成 Fe2(SO4)3,调节溶液 pH大于 2.8,由(3)中已知信息 Fe2(SO4)3完全转化为 Fe(OH)3沉淀,Al 3+尚未开始沉淀。 .加热促进 Fe(OH)3沉淀完全后,溶液中存在 Al2(SO4)3、H 2SO4,剩余 KMnO4溶液呈紫红色,由(4)中已知加 入 MnSO4与 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MnO2沉淀。 .浓缩、结晶、分离得到 Al2(SO4)318H2O。 (2)由 Mn Mn2+,首先配 Fe2+和 Fe3+系数均为 5,再由电荷守恒,反应物中补 8 mol H+,由 H、O 原子守恒,4O 生成物补 4 mol H2O。 (4)利用实验室制 Cl2的反应原理,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存在 MnO2。 答案:(1)Al 2O3+6H+ 2Al3+3H2O (2)5 8H + 5 4H 2O (3)一方面,过量酸性 KMnO4溶液将 Fe2+完全氧化为 Fe3+,另一方面,Fe 3+完全沉淀为 Fe(OH)3,Al3+尚不能形成沉 淀。 (4)产生黄绿色气体 除去过量的 Mn 4O 5.(2013年江苏化学,19,15 分)柠檬酸亚铁(FeC 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FeSO 47H2O)通过 下列反应制备:FeSO 4+Na2CO3 FeCO3+Na 2SO4 FeCO3+C6H8O7 FeC6H6O7+CO2+H 2O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开始沉淀的 pH按金属 离子浓度为 1.0 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pH 沉淀完全的 pH Fe3+ 1.1 3.2 Al3+ 3.0 5.0 Fe2+ 5.8 8.8 (1)制备 FeCO3时,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原因是 。 a.将 FeSO4溶液与 Na2CO3 溶液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b.将 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 Na2CO3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c.将 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 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2)生成的 Fe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3)将制得的 FeCO3加入到足量柠檬酸溶液中,再加入少量铁粉,80 下搅拌反应。铁粉的作用是 。 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方法是 。 (4)最后溶液经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分离过程中加入 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SiO 2、Al 2O3 ) 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成柠檬酸亚 铁。请结合右图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 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 铁粉、稀硫酸和 NaOH溶液):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 得到 FeSO4 溶液, ,得到 FeSO47H2O 晶体。 解析:(1)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结合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可知,Fe 2+在碱性环境中会生成氢 氧化亚铁沉淀,故制备 FeCO3时要注意控制溶液的 pH,应在硫酸亚铁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2)FeCO3表面吸附 S 、Na +等杂质离子,检验洗涤是否完全时,可检验 S 是否存在。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24 24O 洗涤液 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3)Fe2+易被氧化,加入铁粉的目的是防止 Fe2+被氧化。除去剩余的铁粉时,为了不引入杂质,可加入适量柠檬酸 与铁粉反应。 (4)柠檬酸亚铁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加入无水乙醇,有利于晶体的析出。 (5)硫铁矿烧渣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硫酸铝,二氧化硅不溶于稀硫酸,故接下来的操作是:“过滤,向反 应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滴加 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 pH约为 5,过滤”或“过滤,向滤液中滴加过 量的 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 后,过滤”(滴加稀硫酸酸化,)加热浓缩得到 60 饱和溶液,冷却至 0 结晶,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答案:(1)c 避免生成 Fe(OH)2沉淀 (2)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 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 已洗涤干净 (3)防止+2 价的铁元素被氧化 加入适量柠檬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4)降低柠檬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 (5)“(过滤,)向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滴加 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 pH约为 5,过滤”或“过 滤,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 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 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过滤” (滴加稀硫酸酸化,)加热浓缩得到 60 饱和溶液,冷却至 0 结晶,过滤,少 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6.(2011年天津理综,7,14 分)图中 X、Y、Z 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 去)。其中,A 俗称磁性氧化铁;E 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 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R 的化学式是 。 (2)一定条件下,Z 与 H2反应生成 ZH4。ZH 4的电子式为 。 (3)已知 A与 1 mol Al反应转化为 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 a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写出 A和 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 G的离子方程式: 。 (5)向含 4 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 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 n(X2+)随 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 n(X2+)的最大值。 解析:A 俗称磁性氧化铁,则 A为 Fe3O4。A(Fe 3O4)与 Al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8Al+3Fe 3O4 9Fe+4Al2O3, 则单质 X为 Fe。X(Fe)与单质 Y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A(Fe3O4),则 Y为 O2。E 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 酸反应,E 为 SiO2,从而推知单质 Z为 Si。E(SiO 2)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2SiO3和 H2O,则 M为 Na2SiO3。Y(O 2) 与 NO、H 2O反应生成 D,则 D为 HNO3。M(Na 2SiO3)与 D(HNO3)溶液混合,可得 H2SiO3(或 H4SiO4)胶体,则 R为 H2SiO3(或 H4SiO4)。因 D(HNO3)有强氧化性,故与 A(Fe3O4)反应生成 G为 Fe(NO3)3。(5)向 HNO3溶液中加入 Fe粉,开 始时 HNO3过量,Fe 被氧化成 Fe(NO3)3:Fe+4HNO3(稀) Fe(NO3)3+NO+2H 2O,当加入 1 mol Fe时恰好生成 1 mol Fe(NO3)3。再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2Fe(NO 3)3+Fe 3Fe(NO3)2,当总共加入 1.5 mol Fe时,生成 1.5 mol Fe(NO3)2,继续加入铁粉后,不再发生反应,n(Fe 2+)不变。由此可画出 n(Fe2+)随 n(Fe)变化的曲线。 答案:(1)第二周期第A 族 离子键、共价键 H 2SiO3(或 H4SiO4) (2) (3)8Al(s)+3Fe3O4(s) 9Fe(s)+4Al2O3(s) H=-8a kJ/mol (4)3Fe3O4+28H+N 9Fe3+NO+14H 2O3 (5) 7.(2010年安徽理综,28,13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 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 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 制备银镜,并与 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边振荡盛有 2%的 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 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 2 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 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 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 Ag。 假设 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 N 能氧化 Ag。3O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 Fe2+,验证了假设 1成立。请写出 Fe3+氧化 Ag的离子方程式: 。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 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 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若银镜消失,假设 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 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 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 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 3)3溶液中的 Fe3+ 和 N 都氧化了 Ag。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3O 。 解析:(1)制备银镜时,应将几滴乙醛滴入 2 mL银氨溶液中,制备银镜时,应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故 b、c 都错。 (2)生成物中检出 Fe2+,说明 Fe3+氧化了 Ag,其离子方程式为 Fe3+Ag Fe2+Ag+。 (3)乙同学设计实验是验证 N 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 Ag,因此方案设计中要提供 N 和 H+,可以将银镜放到酸3O 3O 性硝酸盐溶液中。 答案:(1)ade (2)Fe 3+Ag Fe2+Ag+ (3)测定上述实验用的 Fe(NO3)3溶液的 pH 配制相同 pH的稀硝酸溶液,将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4)不同意,甲同学检验出了 Fe2+,可确定 Fe3+一定氧化了 Ag;乙同学虽然验证了此条件下 N 能氧化 Ag,但在3O 硝酸铁溶液中氧化 Ag时,由于没有检验 N 的还原产物,因此不能确定 N 是否氧化了 Ag3O 3O (3)、(4)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考点二 Cu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012年四川理综,13,6 分)向 27.2 g Cu和 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 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 成 NO和 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 1.0 mol/L的 NaOH溶液 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 沉淀质量为 39.2 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与 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6 mol/L C.产生的 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48 L D.Cu、Cu 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 HNO3为 0.2 mol 解析:根据题意知最后得到的沉淀是 Cu(OH)2,其质量是 39.2 g,则 nCu(OH)2=0.4 mol,n(Cu)=0.4 mol,即原 混合物中的 n(Cu)等于 0.4 mol,设原混合物中的 Cu和 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x、y,则有 x+2y=0.4 mol,64 g/mol x+144 g/mol y =27.2 g,解得 x= 0.2 mol,y=0.1 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 21,A 正确;反应后得到的溶质是 NaNO3,则表现酸性的硝酸与氢氧化 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即 1 mol,0.2 mol Cu和 0.1 mol Cu2O被硝酸氧化时共失去(0.4+0.2) mol e -,则有 =0.2 mol的硝酸被还原为 NO,所以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 1.2 mol,物质的量浓度是 2.4 mol/L,B错;产0.6 mol3 生的 NO为 0.2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是 4.48 L,C正确;原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生成 Cu(NO3)2,n(Cu)=0.4 mol,所 以 n(N )=0.8 mol,被还原的硝酸是 0.2 mol,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 1.2 mol,所以剩余硝酸 0.2 mol,D正确。3O 答案:B 2.(2011年山东理综,12,4 分)Al、Fe、Cu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 AlCl3、FeCl 3、CuCl 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 AlCl3、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 Cu、Fe、Al 解析:Al 对应的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A 错;Cu 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即 Cu2(OH)2CO3,B错;由 于 AlCl3、FeCl 3、CuCl 2都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时发生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进行完全,只 能得到氢氧化物,所以均不能用直接加热蒸干的方法,C 正确;电解 AlCl3、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时,依据阳 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能力,可知 Al3+排在 H+后,不能得电子,Fe 3+得电子生成 Fe2+,Cu2+得电子生成 Cu,H+得电子 生成 H2,D错误。 答案:C 3.(2013年浙江理综,26,15 分)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 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 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 6.72 L 的 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 能放出 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 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 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25 g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 ;乙的电子式是 。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 CuO反应可生成 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有人提出产物 Cu中可能还混有 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 (已知:Cu 2O+2H+ Cu+Cu2+H2O) (5)甲与乙之间 (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 H2,判断理由是 。 解析:(1)6.00 g 甲分解得到 H2 0.3 mol,根据质量守恒则得到金属单质 5.4 g,又化合物甲与水反应放出 H2和 生成白色沉淀,而白色沉淀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该白色沉淀为 Al(OH)3,则甲中的另一种元素为 Al,甲为 AlH3,根据反应产物写化学方程式。 (2)由丙的密度可求出丙为 N2,则化合物乙为 NH3。 (3)N2与镁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 Mg3N2。 (4)NH3与 CuO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 Cu、N 2和 H2O。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Cu 2O和酸反应能生成 Cu2+(显蓝色), 所以选择的试剂只要保证 Cu不反应而 Cu2O能反应即可,则可以选择稀硫酸或稀盐酸等非氧化性的酸。 (5)AlH3中 H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而 NH3中 H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根据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可发生归中反应,生 成中间价态的物质,所以两者可以发生反应。 答案:(1)AlH 3 (2)AlH3+3H2O Al(OH)3+3H 2 (3)Mg3N2 (4)2NH3+3CuO 3Cu+N2+3H2O 取样后加稀 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 Cu2O,反之则无 Cu2O (5)可能 AlH 3中 H化合价为-1 价,而 NH3中 H为+1 价,因而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4.(2013年广东理综,32,15 分)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 下: 注:Al(OH) 3和 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 450 和 80 (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 ; 滤渣 A与稀 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固体混合物 B的组成为 ;在生成固体 B的过程中,需控制 NaOH的加入量,若 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 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 Al 2O3 CuAlO 2+ 。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3.5%,理论上 5.0 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 mol CuAlO 2,至少 需要 1.0 molL-1的 Al2(SO4)3溶液 L。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 、过滤、洗涤和干燥。 解析:(1)电解精炼银时,Ag +在阴极得电子生成银单质,气体迅速变棕红是因为生成的 NO气体被空气中的氧气 氧化成 NO2,2NO+O2 2NO2。 (2)Al2(SO4)3和 CuSO4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后得到的固体为 Al(OH)3和 Cu(OH)2的混合物,但是煮沸后,氢氧化 铜在 80 即分解,因此固体 B应是氢氧化铝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若加入的 NaOH过量会使生成的 Al(OH)3溶解。 (3)该反应中未确定的产物因为是气体,结合反应物的组成,可推知其应该为 O2,然后依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 法进行配平,最终有 4CuO+2Al2O3 4CuAlO2+O2。 (4)根据铜守恒可得: n(CuAlO2)= =50 mol, 3-15.0g6.5%mol nAl2(SO4)3= n(Al)= n(CuAlO2),则可知需 1.0 molL-1的 Al2(SO4)3溶液 25 L。 (5)因是从 CuSO4溶液出发来制备胆矾,因此其基本操作只能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1)Ag +e- Ag 2NO+O 2 2NO2 (2)Al(OH)3和 CuO Al(OH) 3+OH- Al +2H2O (3)4 2 4 O 2 (4)50 25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2012年天津理综,9,18 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 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 70%Cu、25%Al、4%Fe 及少量 Au、Pt 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 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步 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得到滤渣 1的主要成分为 。 (2)第步加 H2O2的作用是 , 使用 H2O2的优点是 ; 调溶液 pH的目的是使 生成沉淀。 (3)用第步所得 CuSO45H2O制备无水 CuSO4的方法是 。 (4)由滤渣 2制取 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甲: 滤渣 2 酸浸液 Al2(SO4)318H2O 乙: 滤渣 2 酸浸液 滤液 Al2(SO4)318H2O 丙: 滤渣 2 滤液 溶液 Al2(SO4)318H2O 上述三种方案中, 方案不可行,原因是 ;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 方案更合理。 (5)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 CuSO45H2O(Mr=250)含量。取 a g试样配成 100 mL溶液,每次取 20.00 mL,消除干 扰离子后,用 c mol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 EDTA溶液 b mL。滴定反应如下: Cu2+H2Y2- CuY2-+2H+ 写出计算 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w= ; 下列操作会导致 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 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解析:根据制备路线可知,Cu、Al、Fe、Au、Pt 的混合物中加入稀 H2SO4、浓硝酸,则可以将 Cu、Al、Fe 溶解, Au、Pt 不溶解,所以滤渣 1的主要成分为 Au、Pt,滤液 1中含有 Cu、Fe、Al 的离子。根据滤液 2和 CuSO45H2O可知,滤液 2为 CuSO4溶液,滤渣 2中含有 Fe(OH)3和 Al(OH)3。 (1)第步中 Cu与酸发生的反应为 Cu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 +2N Cu2+2NO2+2H 2O或浓硝酸与稀硫酸O 的混合过程中硝酸变稀,发生的反应也可能为 3Cu+8H+2N 3Cu2+2NO+4H 2O。根据分析可知滤渣 1的主3 要成分为 Pt、Au。 (2)第步操作中加 H2O2的目的是将 Fe2+转化为 Fe3+,从而将 Fe3+转化为沉淀除去,防止对 CuSO4晶体的制备产 生干扰。H 2O2的优点是:还原产物为 H2O,不引入杂质,同时对环境没有污染。调节 pH的目的是将 Fe3+和 Al3+转 化为沉淀而除去。 (3)用 CuSO45H2O制备无水 CuSO4,只要除去结晶水即可。在加热过程中 CuSO4发生水解,但是因为硫酸不挥发,所 以最终得到的仍然是 CuSO4,所以只要加热脱水即可。 (4)甲中制备的 Al2(SO4)3晶体中含有 Fe3+。乙、丙两种方案中,丙方案中的 H2SO4有部分转化为 Na2SO4,所以乙 方案的原子利用率更高。 (5)根据题意可知,Cu 2+H 2Y2-,发生反应的 EDTA的物质的量为 c molL-1b/1 000 L,所以 20 mL该溶液中含 有的 CuSO4的物质的量为 c molL-1b/1 000 L,样品中含有的 CuSO45H2O的质量为(c molL -1b/1 000 L250 gmol-15),所以 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 100%。根据 13-1 molL05gmol ba CuSO45H2O的质量分数表达式可知,未干燥锥形瓶,对 CuSO4的物质的量的测定无影响,所以 a无影响;滴定终 点时滴定管的尖嘴部分产生气泡,则实际消耗的 EDTA溶液的体积比读出来的数值大,即 b值偏小,所以 CuSO45H2O含量偏低;若未除净可与 EDTA反应的离子,则消耗的 EDTA溶液的体积偏大,即 b值偏大, CuSO45H2O的含量偏高,c 项正确。 答案:(1)Cu+4H +2N Cu2+2NO2+2H 2O或 3Cu+8H+2N 3Cu2+2NO+4H 2O Au、Pt3 3 (2)将 Fe2+氧化为 Fe3+ 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 Fe 3+、Al 3+ (3)加热脱水 (4)甲 所得产品中含有较多 Fe2(SO4)3杂质 乙 (5) 100% c 13-1 molL025gmol cba 6.(2010年新课标全国理综,26,14 分)物质 AG 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 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 B和 C。单质 C可与 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 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G ; (2)利用电解可提纯 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 ,阴极物质是 ,电解质溶液是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将 0.23 mol B和 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 得到 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 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 B的 平衡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或 “降低”),D 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解析:(1)本推断题的突破口有两个:G 为砖红色沉淀,可推知 G为 Cu2O,逆推 F中含有 Cu2+,从而推知 C单质应 为单质 Cu;单质 C可与 E的浓溶液加热反应而被氧化为 Cu2+,结合 BD 的反应条件可知 E为浓硫酸,逆推 D 为 SO3,B为 SO2。 (2)粗铜精炼装置,阳极应为粗铜,阴极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含 Cu2+的溶液。 (4)根据已知条件可得以下“三行”式关系 2SO 2 + O 2 2SO 3 c(起始)/molL -1 0.23 0.11 0 c(转化)/molL -1 0.12 0.06 0.12 c(平衡)/molL -1 0.11 0.05 0.12 则 K23.8。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 0.50 mol O2,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重新达到平衡后,而 O2自身转化率降低,对于 SO3来说,虽平衡右移使其物质的量增加,但比不上总物质的量增加,故 SO3的体积分数减小。 答案:(1)SO 2 H 2SO4 Cu 2O (2)粗铜 精铜 CuSO 4溶液 (3)Cu+2H2SO4(浓) CuSO4+SO2+2H 2O (4)23.8 减小 降低 减小 模拟试题 考点一 Fe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012杭州学军中学高三月考)某稀溶液中含有 Fe(NO3)3、Cu(NO 3)2、HNO 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 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 Fe(NO3)3、Cu(NO 3)2、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 之比为( ) A.111 B.131 C.338 D.114 解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NO 3Fe3+Cu2+,则随铁粉增加,反应分别为: 4HNO3(稀)+Fe Fe(NO3)3+NO+2H 2O 2Fe(NO3)3+Fe 3Fe(NO3)2 Cu(NO3)2+Fe Fe(NO3)2+Cu 所以原溶液中 Fe(NO3)3、Cu(NO 3)2、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4=114。 答案:D 2.(2012潍坊高三质检)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是( ) A.加入 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 Fe2+ C.溶液中一定含 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 Cu 解析:加入铁粉,先发生反应:2Fe 3+Fe 3Fe2+,再发生反应:Fe+Cu 2+ Fe2+Cu。反应后有固体存在,可能为两 种情况:Cu,Fe 和 Cu,无论哪种情况,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一定没有 Fe3+,可能含有 Cu2+。 答案:C 3.(2013安徽合肥第一次质检)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 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S 24O B 光洁的铁钉放在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铁钉与冷的浓硫酸不 反应 C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 FeCl2溶液、NaI 溶液中,再分别滴加 CCl4振荡静置,下层 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 氧化性:Br 2Fe3+I2 D 向浓度均为 0.1 molL-1的 KCl、KI 混合溶液中滴加 12 滴 0.01 molL-1 的 AgNO3溶液,产生的沉淀呈黄色 Ksp(AgCl)Fe3+、Br 2I2,但不能得出氧化性:Fe 3+I2的结论,与实验结论不一致;D 中产生的沉 淀呈黄色,是 AgI沉淀。由于 KCl、KI 的浓度相同,且化合物类型相同,表明 Ksp(AgCl)Ksp(AgI),与实验结论不 一致。 答案:A 考点二 Cu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4.(2013四川德阳一诊)向 100 mL 18 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加热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分反应后转移 1.8 mol电子 B.H2SO4只作氧化剂 C.若不加热应生成 H2 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少于 57.6 g 解析:n(H 2SO4)=1.8 mol,由于铜只能与浓硫酸反应:Cu+2H 2SO4(浓) CuSO4+2H2O+SO2,所以不会生成 H2,C错;由 于不能确定有多少 H2SO4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不能确定,A 错;H 2SO4既作氧化剂,也起到酸性作用,B 错;当 1.8 mol H2SO4完全反应,理论上消耗铜 0.9 mol。m(Cu)=0.9 mol64 gmol -1=57.6 g,但随反应进行 硫酸浓度变小,反应将会停止,消耗的铜质量少于 57.6 g,D正确。 答案:D 5.(2013重庆九校联合诊断)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 验方案: 方案: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 A和 B均可以是盐酸或 NaOH溶液 B.溶液 A和 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C.若溶液 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室方案更便于实施 解析:因为盐酸或 NaOH溶液都只能溶解金属铝,则可以通过生成氢气的量计算出金属铝的质量,方案则直接 测得金属铜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铜的质量分数,A 正确;若 A选稀硝酸,则生成 NO气体,测定 NO的气体体积要 避免被空气氧化为 NO2,又 2NO2 N2O4,会使测得气体体积偏小。铜和铝都能溶于稀硝酸,所以溶液 B不能是稀 硝酸,否则不会有固体剩余,B 不正确;当溶液 B选用浓硝酸,铜溶解于浓硝酸;铝发生钝化,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故 测得固体的质量为铝和部分氧化铝的质量,则计算出铜的质量偏小,最终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C 正确;对于气 体的体积不便于测定(需要考虑温度、压强等),而固体的质量则易于测定,D 正确。 答案:B 6.(2012常州高三统测)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 + 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时,可能产生 Cu或 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 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加入 试剂 稀硫酸 浓硫酸、 加热 稀硝酸 浓硝酸 实验 现象 红色固体和 蓝色溶液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和 蓝色溶液 红棕色气体 和蓝色溶液 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 A.Cu B.一定有 Cu,可能有 Cu2O C.Cu2O D.一定有 Cu2O,可能有 Cu 解析:由红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知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Cu2O,又由于 Cu2O、Cu 分别与浓硫酸、稀 硝酸、浓硝酸反应时产生的现象分别相同,故无法确定红色固体中是否有 Cu。 答案:D 综合演练 7.(2013杭州第一次质量检测)根据下列框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3+的氧化性比 M2+的氧化性弱 B.在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3SCN-+E3+ E(SCN)3 D.在反应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红褐色沉淀 解析:M 是红色金属,则可以确定是金属铜,在 H2O2作用下与 H2SO4反应生成 CuSO4,Y遇到 KSCN出现红色,Y 中有 Fe3+,则金属 E是铁,X 是 FeSO4,经步反应氧化为 Fe2(SO4)3,与氨水反应得到红褐色的 Fe(OH)3。Fe 3+的氧化性 比 Cu2+的氧化性强,A 错;在反应中硫酸只表现了酸性,H 2O2表现了氧化性,B 错;SCN -与 Fe3+反应生成的产物是 可溶于水的配离子,C 错;反应为:2Fe 2+H2O2+2H+ 2Fe3+2H2O,可见反应过程消耗 H+,pH增大,有可能会生成 红褐色的 Fe(OH)3沉淀,D 正确。 答案:D 8.(2013安徽示范高中名校联考)合肥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 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B中的实验现象是 。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从 C中有少量的气泡冒出,此气泡的成分是 。 (2)用“可抽动的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 ; 反应结束后,不需要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 (3)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 A中溶液的金属阳离子进行了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 1:溶液中只存在 Fe2+; 假设 2: ; 假设 3:溶液中存在 Fe2+和 Fe3+。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 1,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限选试剂:酸性 KMnO4溶液、NaOH 溶液、 淀粉 KI溶液、KSCN 溶液。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解析:(1)A 中开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Fe+6H 2SO4(浓) Fe2(SO4)3+3SO2+6H 2O、Fe+Fe 2(SO4)3 3FeSO4,随着 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2)将抽动的铁丝脱离液面,反应停止,将抽动的铁丝插入液面,反应开始;鼓入空气将试管内的气体排出。 (3)检验 Fe2+时必须防止 Fe3+的干扰,Fe 3+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而 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 Fe2+能使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但必须还要证明溶液中不含 选用 KSCN溶液。3+Fe 答案:(1)品红溶液褪色 H 2 (2)便于控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和停止 从 D管口向 A中鼓入大量的空气 (3)溶液中只存在 Fe3+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法一:取少量 A中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中 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乙中滴加少量 KSCN溶液 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中 KSCN溶液不变红 溶液中存在 Fe2+,不存在 Fe3+ 方法二:取少量 A中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少量 KSCN溶液, 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少量氯水 加入 KSCN溶液不显红色,继续 加入少量氯水,溶液显红色 溶液中不存在 Fe3+,存在 Fe2+ 9.(2012广东佛山高三质检)硫铁矿烧渣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中间产物,主要成分是 Fe3O4、Fe 2O3、FeO 和二 氧化硅等。下面是以硫铁矿烧渣制备高效净水剂聚合硫酸铁的流程图: (1)实验室实现“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和烧杯。“操作”系列操作名称依次为 、 、过滤和洗涤。 (2)“酸溶”过程中 Fe3O4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硫铁矿烧渣在“酸溶”前要粉碎的主要目的是 。 (4)实验室检验“反应”已经完全的试剂是 ,现象是 。 (5)加入适量 H2O2的目的是氧化 Fe2+,写出 H2O2氧化 Fe2+为 Fe3+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1)根据流程图可知,操作为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操作的目的是由溶液得 到晶体 FeSO47H2O,故需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Fe3O4和 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FeSO4、Fe 2(SO4)3。 (3)将固体粉碎能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4)反应为:Fe+2Fe 3+ 3Fe2+,取清液,用 KSCN溶液检验不显红色,从而确认 Fe3+反应完全。 (5)H2O2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为 H2O。 答案:(1)漏斗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2)Fe3O4+4H2SO4 FeSO4+Fe2(SO4)3+4H2O (3)增大烧渣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烧渣的溶解 (4)KSCN溶液 溶液不呈红色 (5)2Fe2+H2O2+2H+ 2Fe3+2H2O 10.(2013安徽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工业上以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CuFeS2,杂质不溶于水和酸)为原料,制备蓝 色晶体 G,其化学式为Cu(NH 3)4SO4H2O,涉及流程如下: 已知 25 时,几种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和完全沉淀的 pH范围如下表: Fe(OH)2 Cu(OH)2 Fe(OH)3 Ksp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 pH 9.6 6.4 3.2 (1)加快黄铜矿焙烧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 (写两种)。 (2)加入双氧水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试剂 X的化学式为 。 (3)常温下,0.1 mol/L 试剂 Y的 pH=11,则该温度下,试剂 Y的电离常数为 ,用 pH试纸测该溶液 pH的 方法是 。 (4)已知 Cu(OH)2+4NH3H2O Cu(NH3)42+2OH-+4H2O,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5)在溶液 N中加入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