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_第1页
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_第2页
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_第3页
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_第4页
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 据美国世界周刊报道,经营纽约市景点门票的袁鹏不久前回到北京给父母 扫墓,刚刚归来的他表示,他对北京的巨大变化只有两个字描述:震撼!他说,他 在北京已经“找不到北了(普通话摸不清东西南北的意思),心里很失落,感到回不 去了,因为童年的记忆全没有了”。上海籍移民吕玉新博士几年前回上海探亲时发 现,上海的变化实在太大。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他表示,由于中美之间文化差异,他 感到自己“两头不是人”。 不仅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变化巨大,一些中国的中小城市及乡镇也同样如 此。纽约华策会小区拓展专员郑杨超十年前从福州马尾移民美国,“最近几年回国 几次”。她说,出国时,家乡是旧房子,现在到处在拆迁,“都不认得了”。温州 籍移民方银生是温州市七都镇人,1995 年赴美谋生,2010 年回到七都镇探亲时 “找不到家,因为小路没有了”。 华人失落 心理受冲击 家乡巨变带来的不仅是兴奋,而且更有失落。有华人发表文章称,一名加拿大 华裔青年回到中国“并未找到自己的根”。青年说,在这段带着祖辈记忆的特殊旅 程中,爷爷姥姥唠嗑述说的家乡,早就在过去某个时间点上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 现在这个他们根本不熟悉的老家,不只是建筑,不只是老家的宅子,整个环境和人 们也因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有了不同的发展。“那个魂牵梦系的家乡已经一去不 复返了”。 沙斯曼(Nan Sussman)博士是纽约市立大学史泰登学院心理学教授,多年来一 直研究世界各地移民的回归现象以及这一过程对移民心理及文化冲击。她接受采访 时指出,导致失根有两个原因。一、中国变化太快,人的流动也太大。当移民回到 他们家乡时,家乡变了,人也变了,许多东西移走了。二、移民本身也发生变化。 他们已经适应在美国生活,其思想和行为已与过去不同。“他们突然感到对家乡不 能适应”。纽约华裔心理医师金晓春博士指出,有些人有失根感,而有人则没有。 产生“失根之感”是因为这些华人仍保留中国文化,而没有“失根之感”表示他们 已经认同美国文化。 无法回头 适应美环境 今年 48 岁的温州移民叶新云 2001 年 12 月移民美国,2008 年 1 月回到温州市 探亲,感到温州市变化太大,“不知道怎么找路”。楼高了,路宽了,交通也方便, 人也变得文明了。但他有点失根的感觉。现在,他们一家人都在美国,回到中国只 是看看父母。过去,他“在中国做建筑,现在美国做生意”。他表示,虽然中国发 展很好,他也没有后悔,因为“美国也不错”。 今年 50 多岁方银生表示,他现在是“出家容易回家难,这辈子回不去了”。 他说,老家镇里的居民“80%在国外”,如意大利、法国和美国。他出来后,先在 一家华人衣厂打杂,现在一家华人蔬果超市卖肉。他说,家乡人现在生活很好,有 人还请保姆。村里人早晨去餐馆吃早点,午餐买熟菜吃,都不做饭了。他不后悔来 美国,因为“儿子和女儿在这里发展很好”。 纽约市健康医疗总局市场代表蔡韦仪说,她是客家人,上世纪 80 年代从广东 惠州移民美国,1998 年回国时感触很大。“我借辆自行车,在惠州城到处转,但是 找不到过去那种感觉”。她感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她说,许多华人经常回中 国,主要是做生意。 金晓春认为,失根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由于中国变化太快,许多华人移民 回乡后对一切感到陌生。变化包括路找不到,四周冒出许多高楼大厦。“如果有人 感到没有变化,才会奇怪”。他说,有人回到中国后,父母不在了,亲戚也不热情, 吃的东西也没有过去的味道,导致失根感。有人在中国没有近亲,就在美国扎根了, 也属正常现象。“移民的过程就是文化的适应”。 环境差异 无共同语言 纽约法拉盛图书馆副馆长邱辛晔过去几年曾经两次回到家乡上海,发现“过去 住过的房子都没有了”。他回国主要是参加同学会,“参加同学会有寻根的感觉”。 但是,与那些国内的同学对话,他发现双方存在很大的距离,大家关心的内容不同, “想法不在一条轨道上”。他说,中国人喜欢寻根。目前,中国大陆掀起寻根热。 许多人回到自己的老家寻亲,编撰家谱。他们生活好了,也有空闲时间。美国华人 组织的寻根夏令营一个接着一个。他认为,如果从基因角度讲,纯种的中国人很少, 大家都是“杂果拼盘”。 吕玉新博士在 1970 年就从上海下放到北大荒,1978 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日 语系。他在日本从事过学术研究,后在纽约圣若望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 获得世界史博士学位,现在几所大学担任教授。2009 年,他回到上海,并到北大荒 访问。出国多年后,他回到中国感到很不适应,“对中国不习惯了”。他说,这种 不适应是由人际关系和体制不同带来的。他觉得自己既有中国文化,也有美国文化, “把中美文化混在一起了”。他举例说,曼哈顿的高级厨师做的菜肴不同在调料的 不同,厨师用不同的原料配制调料,关键就在这调料上。“我就像这个调料”。 同时,有些海外华人在设法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位作者在文中描述加拿大 一华裔青年回到中国的观感。“在中国,我好像到了外国;回到加拿大,我似乎回 到中国”。“炎黄子孙在海外努力守住祖先留下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但是中国 却大踏步地走向西化”。 四种情况 认同美文化 金晓春说,华人移民在认同美国文化上大致分为四种情况:认同中国文化、认 同美国文化、既认同中国文化也认同美国文化以及既不认同中国文化也不认同美国 文化。他指出:“最后一类人被边缘化,生存比较困难”。 前两类华人属于单项认同。他们接受一种文化,或者坚持中国文化而抗拒美国 文化,或接受美国文化而放弃中国文化。许多华人来到美国就住在唐人街,一句英 文不会,完全是中国思维,拒绝美国文化。“这些移民比大陆的中国人还中国,但 他们回到中国大陆也看不惯”。他说,一部分高学历的华人很快融入主流,子女不 讲中文,有的家长骄傲地称“我的孩子只讲英语,将来要找美国对象”。他们的代 价是牺牲中国文化。他认为,如果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满足,也可以”。 他认为,比较理想的是第三类人,即双向认同。他们既接受美国文化,鼓励子 女交美国朋友,也不放弃中国文化中的好东西。他们对两种文化都认同,在学习和 工作中容易如鱼得水,既有美国朋友,也有中国朋友。“他们参加中国人的新年庆 祝活动,也去美国人的教会祷告”。 香港学者蔡昌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移民。他在新移民论:社会学的见解一 文中说,学者们提出六大类海外华人移民。一、落叶归根,即旅居者心态;二、斩 草除根,即完全受移居地同化;三、落地生根,即适应移居地社会,定居过日子; 四、寻根问祖,即追寻及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五、失根离祖,即处于流放状 态,如漂泊的知识分子与祖国的根断了联系;六、再生重根,指跨越国家疆界,不 愿安居和生根在任何一个国家。 边缘化者 处境最糟糕 金晓春说,有的华人在美国被边缘化,其特征是既不认同美国主流文化,也不 认同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他指出,这些华人离开中国是因为对中国某些 地方不满,如有人与工作单位领导关系紧张,负气离开。但是,他们到了美国以后, 发现美国也不尽如人意,成为边缘人。 边缘化的人“最糟糕”。他们没有中国朋友,也没有美国朋友,喜欢抱怨,也 不参加华人社团。他们不投入小区活动,也不做义工。因为天天不开心,结果患上 忧郁症。“我有的病人是这类边缘人,抱怨中国不好,美国也不好”。一些人回到 中国后又回美国,有人甚至来回好几趟,感情最痛苦。他说,完全美国化的人回到 中国也不习惯,但不会太难受。而认同中国文化的人能否回国发展得很好,也很难 说。目前,在美国华人移民中,这几部分人的比例各占多少尚不知晓,因为没有这 方面的研究资料。 生根寻根 观念大不同 近年来,美国华人掀起回中国寻根热潮。每到夏季,华裔青少年寻根团陆续飞 往中国大陆,让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孩子回到父母的祖国寻根。与此同时,一些 移民美国多年的华人也开始回乡探亲,满足多年来的思乡之情。 邱辛晔表示,他的感觉与寻根的人恰恰相反。他说,许多华人感到“失根”, 是他们太讲究“落叶归根”,对家乡的感情太强烈。华人的根究竟在哪里?人的根 实际上“是文化,是传统”。他的想法是“落地生根”。他还写下诗句,表达自己 的心境。该诗的最后两句是:“故国长辞去,美洲开我宗”。他说,别人是祖宗在 哪,根就在哪。他的观点是,子孙在哪,根就在哪。他说:“根不要跟着祖宗走, 而是要跟着儿孙走。我们的儿子、孙子将来都是美国人”。 许多华人存有过客心态,对当地小区不关心。他说,这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 显示,华人小区的人数明显减少,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他认为,很多华人实际上 已有身份,但是不想登记。他们“人在这里,心在中国”,就像关羽一样,“身在 曹营心在汉”。 子女婚姻 成文化指标 对子女婚姻的态度是检测华人父母接受美国文化程度的一个指标。黄琼华说, 过去华人在美国受到种族歧视,地位低下。由于排华方案的限制,华人不能购置房 产,不能做联邦雇员,也不能与白人通婚。许多华人只好回到中国结婚,也有的华 人与非洲裔通婚。 美国白人实行一滴血政策。“如果白人祖先与黑人通婚,那么后代就是黑人”。 华人也是一样。这些华人与黑人混血的子女也很难找到华人配偶,只有和黑人通婚。 最后,他们就融入黑人小区中。她曾经见过带有中文姓氏的黑人,感到很奇怪。这 名黑人表示,他在华埠出生长大,但是父母让他在杂货店后面工作,“不让外边人 看到”。黄琼华说,许多华人父母希望子女和华人结婚。但是,住在美国中西部的 华人就很困难,同学和邻居都是白人,子女交的朋友也都是白人,于是家长很紧张。 有的父母甚至把子女送回中国大陆,希望交个中国朋友。 福州籍移民郑杨超说,她的乡下同学基本上都来美国了,福州城里的青年人都 留在当地。她现在很少与同学联系,因为没有共同语言。她透露,在美国读大学时, 也有白人同学喜欢她,但是遭到父母的反对。她说,比较理想的男友应该和她的情 况差不多。 金晓春说,有的华人父母只接受中国文化。如果女儿找个白人,会受到家长排 斥。“如果女儿找个西语裔或者非洲裔的对象,那就要父母命了”。他曾经遇到这 样的事情。一个十几岁的华人女孩找了一个西语裔的男友,父母知道后,把女孩押 送回中国。“有的父母甚至因子女找外族裔的朋友而与子女断绝关系”。他说,一 些西化的家庭在家只讲英语,交的朋友也都是美国人。因此,他们的子女将来会和 白人结婚,不会找中国男友。有份调查报告显示,2006 年,美国出生的华裔女性和 外族裔结婚的比率占到 59.5%。 中国崛起 华人渐自信 黄琼华认为,在上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华人子女为了融入白人社会,不讲 中文,只讲英语。有的华人家长给孩子带米饭便当,但是孩子不要,因为吃米饭会 被同学耻笑。但是,60 年代中期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受其影响,亚裔开始觉醒。 他们开始相信,“黄皮肤就是美,吃米饭是正常的”。 华人的意识随着民权运动逐渐觉醒,也认识到,“语言也是人权”。纽约华埠 曾经出现“义和拳”组织,反抗英语的强权。中国崛起后,美国华人开始恢复自信, 拥抱中国文化。过去 20、30 年,中国大陆新移民涌入纽约华埠,主流社会出现一 波又一波的中文热,加上中国经济起飞的大背景,中文成为主流语言。“但是,大 多数研究华人的学者不会中文”。 她说,华人子女都有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她的女儿在美国中西部长大,同学都 是白人,女儿也认为自己是白人。“她的学校请我去演讲,女儿装作不认识我”。 后来,女儿参加学校演出,扮演一个角色,被同学认为“有外国口音”。实际上, 她女儿的英文很地道,但因为肤色的原因,被认为具有戏中角色的口音。这件事让 她的女儿出现华人意识,承认自己是华裔,要求参加华裔俱乐部。“女儿后来想通 了,世界不是白人的世界,世界的规则也不是白人订的”。她认为,华人子女的族 裔觉醒很重要,人人都要过这一关。 梁志英(Russell Leong)是美国出生的第三代华裔,家族来自广东新会。他目 前是洛杉矶加大(UCLA)英语系副教授,教授小说和诗歌写作,出版过多部小说和诗 歌,并担任该校的亚美学报季刊编辑长达 33 年。他认为,“人的根实际上是心理 上的想法,不一定要有一个物质载体”。 在旧金山华埠长大的他在 1984 年第一次回到中国,参加中山大学召开的海外 华人文学会议。“看到那么多人讲中文,觉得讲中文并非低人一等”。他认为,美 国华人小区与中国密不可分。中国强盛后,美国华人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逐步提 高。“回到中国后,我觉得自己是个华人,也是个美国人”。 抗拒同化 “我的唐人街” 梁志英在 15 岁时出版我的唐人街画册,描写旧金山唐人街的情况。他说 自己具有“小村意识”,把唐人街视为自己的故乡。“每次到外地出差,我都要打 听当地有无唐人街”。然后,他就去当地唐人街买酱油、醋、面条和茶叶等。“吃 过一碗面条,感到很满足”。 香港学者蔡昌认为,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是华人对抗同化的一种方式。他把移民 融入新社会粗略分为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种模式。前者 指少数团体采取多数团体或主流社会的价值和行为标准,最后被多数团体所吸纳; 后者则是各族群彼此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