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2012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2012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2012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2012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201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2012-06-25 22:14 | (分类: 默认分类) 1、文化:广义的文化,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等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 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 2、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 ”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 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3、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P13) 疆域 政区 民族 人口 地形 地貌 气候 4、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P26) (1)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中心南移。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3)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4)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5、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P30) (1)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2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 进 (3)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4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6、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2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3)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7、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2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 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8、宗法制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 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其特点 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9、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 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 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 庶子为别子,他们被 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 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 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10、科举制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 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 (605 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 了一千三百多年。 11、道教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 1800 余年的历史。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 有着特色鲜明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 、垂法济人、无量度人,早期以老子 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而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 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 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道家思想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先秦时期著 名的显学,直到汉朝才有具体正规的教团产生,并奉老子为道德天尊。 12、儒家 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 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 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 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 核心的思想体系。 1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2 )封国制度不断(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4)家国同构 1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2 )经济基础稳固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4 )对人身控制严密 15、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2)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3)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 治伦理化 16、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P57 86) 17、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P125) 天学:天象记录、天体测量、历法 数学:十进位值制、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宋元算学 医学:中医学、中药学 18、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19、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2 )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3)封建制度的扼制 20、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1)综合观,即大教育观(2 )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 (3)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21、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 )温故知新,学思并重(3)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4)长善救失,教学相长(5 )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22、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P198) 编年史、纪传史、典章制度、纪事本末、史评 23、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1)学兼天人,会通古今(2 )以古为镜,经世致用 (3)求实直书,书法不隐(4 )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24、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P231) 25、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P235) 26、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P252) (1)创化的宇宙,创造的人生(2 )天人之际,性命之原(3 )人生境界 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这里所说的境界,是中国哲学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 至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宋明理学家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孔颜乐处” 。 境界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是一种精神的天地、世界或宇宙。儒家主张“立人极” ,以圣 贤人格为向度,以个体的道德自觉,卓然挺立于天壤间,不断地追求自我实现。如果我们 把每个人的人生境界抽象一番,划分几个等级,那么大体上可以分成:自然境界、功利境 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 境界。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境界,人境之间有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 现实指导意义:(1)有利于引导人们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2)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 谐关系(3)有利于实现个体价值追求,人类价值追求向更高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提升, 并把这种追求化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形成个体内在的和谐、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人生与 宇宙的和谐,在实现人格理想完善的同时,达到整个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27、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P256) (1)逻辑分析、辩证综合(2 )直觉体悟(3)知行动态统合 28、道家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 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 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 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29、墨家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 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 ,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 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 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30、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据今天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 他的名字是悉达多,他的姓是乔达摩。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 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在历 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 但同时,佛教对人文社会也有着优良的影响。 31、察举制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 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2、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 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 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 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 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33、纪传体 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 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的官 方正史“二十四史 ”及其他史书,都依照 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34、编年体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 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35、纪事本末体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 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