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1页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2页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3页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4页
《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教神话女娲造人 一到六班又受到了强烈欢迎,学生搬着凳子往过道里塞, 因班级人数太多,有的看不清楚就动了位置,我觉得不能辜负 学生每一节课的兴趣,所以每次都是好好的进行了备课。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由于没能及时预习,首先我给学 生先说了本课中重要的或容易写错的字词:蓬勃、疲倦、偶然、 蹲、掘起、掺和、揉团、模样、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 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注音及注释) 。 我让学生站起来读着划着写着,弄会了就坐下,教学中发 现有时候让他们这样站起来效果比较好,可以无形中有一种竞 争意识。先坐下来的学生就给课文标上段落序号然后开始读课 文。 学生读完后,我让停了下来。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本文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有学生站起来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还有学生加了一些形容词“聪明、智慧”等等。 然后我说,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那么你能说说什么是神话 吗?” 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对童话的认识。紧接着,我在屏幕上打 出来“什么是神话?马克思对神话的见解”这些内容,让学生 自读。这使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神话,补充了以往不知道的知识。 作者袁珂不是很重要,所以稍微让学生读了一下文学常识。 并对作者的著作水经注校注中的“校”做了正音,多音字。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内容,你 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吗?就当是回家讲给家人听一样,练习着 试一试,要讲出“女娲为什么造人” , “怎样造人” , “怎样造更 多的人”及“怎样使人们继续生存下去”这些情节。 ”这个环节 其实就是锻炼学生讲故事的的能力,别看这是个小事情,其实 复述课文一直是中学生一个大困难,尤其是再将故事生动的讲 出来就更难了。不信,你看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人讲话没有逻 辑性,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很好地表达出来,所以我设计了这个 版块。 确实如我所想,学生的确讲得不好,就像是生硬的背课文 一样,力求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原文背出来,而这样的方法是极 其错误的,脑中只是在简单的复制,更别说再加上自己的一些 创造了,所以故事讲得坑坑巴巴,索然无味。于是,我给他们 做了一个例子,听了之后再让他们练讲,有了提高。 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问道“你认为女娲造 人还有哪些动机?” “为了排除寂寞” “我说的是还有 ,文中已经说了寂寞、孤独,就不要再 重复了” ,我重申道。 “为了统治宇宙,他想让人类来帮他管理” 。一男生说。 紧接着,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想使学生再往想象能 力的锻炼上走一步, “大胆想象:如果你是神,由你来造 人,亿万年前的你会怎么造?怎样才会造的更多?” 这个问题像一颗石子一样,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 动荡了起来,有一些答案很出人意料,但又很合理有趣。 比如:范海潮说, “我会先做一个风车或者是水车, 将藤条绑在车叶上,然后由风或者是水带动起来,甩出来 的泥点施上魔法就都变成了人,又快又省力。 ”大家听完 自觉地报以掌声。 还有一女生更浪漫一些,说是把黄土洒在云彩里,在 下雨时那些云中的泥点落下来就全变成了人。 还有好多奇思妙想。 我想现在的中国,学生缺乏了创造力,不敢想象,不 知想象为何物,这大多是教育惹的祸,而作为教育工作者 的我们,应当悬崖勒马。 我算见识了,看吧,当你打开他的想象大门的门缝时 时,瞧那里是多么美的景色吧!而我也只是偶然地窥见了 一角而已,多希望我们的教育不再继续扼杀学生的思想了! 我接着上课,我是这样说的:“好,大家说的很精彩。 再来看课文,请你说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女神或者是妈 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 经过简单的思考后,很多同学开始举手,他们从文中 找到了相关例句并作出了自己的分析,最后我们一起总结 了一下:女娲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 浆造人,从神性的方面来说她是一位神通广大的 女神;而从寂寞孤独,自豪欣慰, 忙碌疲倦, 从人性的方面可知她是一个勤劳、聪明、有爱心、 有创造力的母亲。 并且学生做了笔记。 然后,我讲道:“女娲真的是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 看到自己孩子的降生是那样的开心,快乐,那么,作为孩 子的人类对自己获得生命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呢?从文中找 出相关语句分析,说说自己的体会。 语句很容易找,但分析人类欢喜的情感时遇到了些许 障碍,于是我启发道:“当你由于事故被埋于地下时,渴 望什么?” “吃的,喝的”有人说。 “希望被人快点救出来”有学生说道。 “对,很希望获救,有没有希望死的?没有!那么你 被解救时,生命有了重生,你会觉得” “特别幸运,开心,快乐,”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诞生了会感到快乐的原因了,人 人都希望生,这样在世间才会继续产生爱 真情 幸 福感 ,不是吗?” 同学们似有所悟。 我接着说:“当人难吗?” “难”齐声回答。 “那你下辈子还做人吗?”我又问。 “做,一定还做人。 ”是快乐地回答。 “为什么这么难你还做?” 答案不一,但从学生的脸上及不停地回答中我觉 得他们已经明白刚才的问题了。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的是比较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 习一是翻译后的内容,而我将风俗通的原文打到了屏 幕上: 原文: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 创造了人类)抟黄土做人。剧务(工作繁忙) ,力不暇供(没有 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要) ,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绳)人也。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 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 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 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 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 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原文: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 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我在学生读完之后问道:“这与课文里及研讨与练习一相 比什么地方不一样?” “缺少了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绳)人也。 这一句”七嘴八舌的都找到了。 “为什么少了呢?” 同学们思考着,之后马上就有举手的了。 “我认为它放在这 里不合适,因为女娲是爱他所创造的每一个孩子的,而那一句 话是古时的统治阶级利用来麻痹人民的,所以课文没有再采用。 ” 还有同学说:“本文的内容是女娲造人 ,如果写了那个 部分就有点跑题了。 ” “对,我也不赞同有,因为这么多小人快快乐乐的,一会 儿一个小人说我是妈妈捏的,我要通知你们,很不合时宜,况 且女娲妈妈听了一定会不高兴的。 ” 对这些回答我抱赞同的态度,不时地表扬他们说得好。 接下来,我又回到了课本中,问道, “那么,课文与风俗 通相比,它增加了那些内容?” “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人被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 “女娲的心理活动及情绪” ,同学们一一找出作了回答。 最后我说道, “不仅如此,作者将自己的看法,评价也写了 进去,这在表达方式里叫做议论。 ”这已经超出了本课的范 围,但我想着应当让学生稍作了解,于是我举了个例子,指着 正倾听的一位女生雨露说:“雨露侧耳倾听着老师讲课,低 下头来拿起笔在书上做出来了笔记,一会儿,举手发言发表自 己的见解和看法。 这是什么?” “动作描写”有同学喊了出来。 “不错”我说, “是描写吧,这是表达方式的一种,那么, 我对雨露的这种好的听讲状态是雨露,真是一位好学的同学 啊!这是我的什么呢?” “评价”学生立即答道。 “对,我的评价就是我的看法,而我的看法、评价、观点, 发自我内心的见解都被称为议论。 ” “哦,原来这就是议论啊.”同学们若有所悟。 “所以说我们的课文还另加入了作者的评述。 ”最后我补充 说。 到这里应当说已经可以截止了,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文 化知识,我又问大家:“大家还知道哪些神话?” 就有学生立即说到了上帝,还讲了伊甸园的故事。还有学 生说到了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等等。 时间到了,要下课了,但学生的兴致未尽。于是我说,在 平时希望大家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多补充我们的知识,好, 就到这里,下课。 原文: 女娲造人(袁珂)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 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 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 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 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 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 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 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 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 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 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 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 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 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 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 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 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 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 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 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 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教案: 学习过程: 1、导入 (多样化) 2、出示目标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会分析出女娲的形象。 3、了解神话 神话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烂漫的幻想, 最初是口头流传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想像的手法。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 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4、作者介绍 袁珂,生于 1916 年,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县人。论著有中 国古代神话 、 山海经校注等。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5、读课文,了解内容,会讲这个故事。 要讲出“女娲为什么造人” , “怎样造人” , “怎样造更多的人” 及“怎样使人们继续生存下去”这些情节。 最好再讲一讲看过这个故事后的感想、看法、评价或者是想法, 可以是对女娲亦或是对全文的。 6、勇于思考: 你认为女娲造人还有哪些动机? 大胆想象: 如果你是神,由你来造人,亿万年前的你会怎么造?怎样 才会造的更多? 7、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女神或者是妈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 以说明。 8、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请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 句,说说你对人类诞生喜悦感的体会。 例如:人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 ;“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 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许多小人儿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 劳 人的产生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 “爱” ,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9、比较阅读(一) 风俗通女娲造人 原文: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 创造了人类)抟黄土做人。剧务(工作繁忙) ,力不暇供 (没有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要) ,乃引(牵、拉)绳于泥 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绳) 人也。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 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