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新北区泰山小学语文课题组 一、选题的背景: 语文是一门最有内蕴和思想的、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同时,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 殊的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 现。因此,杨再隋教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这样写道:“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 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 生命活动。 ”此语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和生活应是紧密联系的,语文教学中的儿童应是生活 中本真的、真心真意的、有真情实感的人,而不应是“戴着面具的、其人格分裂成为两个互 不接触的世界的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 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学会生存 ) 反观以往的语文教学,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学生学习语文习惯差,对学习语文 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语文综合水平不高,语文教学忽视人文性等等。究其根本 原因,问题在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大 课堂,致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因此失去了新鲜的活力,丧失了人性的魅力。 为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选题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 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 ”(说苑?杂言 )这句话 生动而形象地阐明了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现代,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 据中国的国情,把他老师的“教育即生活”学说做了改造,明确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 学校、民众即中心,要让社会和学校实行“教学做合一”。他还指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 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 ”我国当代着名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指出:“读(包括听) ,是 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脱离生活,就变成无意义的活动,吸收鉴赏都失去辨 别优劣美恶的基本标准。写(包括说) ,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服务于 生活;脱离生活,写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了无所依附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相 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 ” 2、 语文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表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的确,语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 服务于生活的。语文和生活之间本不应该有厚厚的障碍,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 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 “课堂语文 ”走向“ 生活语文”。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互相交融。也就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开放 语文课堂,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 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 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 陶冶情操、磨炼思想、完善人格,最终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成为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生气勃 勃的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畅游不已, “鸟到树林”自由飞翔,也像“ 春光之下的花草”, 欣欣向荣, “一天新似一天” 。 三、概念界定: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 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 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 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 四、选题的意义: 1、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将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人 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语文对于人的精神生命的影响。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则不然,它的教 学触角已经延伸到学生的生命领域,彰显出非凡的人文气息。 2、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将发展学生的个体潜能。 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着相对优势的智力领域。在生活 化的语文课堂上,教学可以尽可能多的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 表达自己的感受、思想、情感,使不同的个体拥有尽可能多的展示自身特殊才能的机会, 是真正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 3、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将拓展学生的体验渠道。 生活的本质在于它的丰富性,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 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拓展学生的体验渠道。 4、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将凸显学生学习活动的实践性。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活动,学生应该多途径接受、发现、体验语文,在生活化的语文 实践中发展语文素养, “用语文”才是“ 教语文”、 “学语文”的实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学生 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在创设的各种情景中,通过实践学语文、用语 文,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五、研究的内容: (一)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主要指教室,也就是“学生的家”。我们现在的教室体现出了浓浓的知识气 息与竞争意识。然而,要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 无论是大到校园环境的规划还是小到的教室布置,都必须更多地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 浓浓的童真童趣。 (二)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 如前文所述,教学生活中的学生和教师都应是生活中本真的、真心真意的、有真情实 感的人。我们要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就必须构建一种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是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前提。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民主地相处, 真诚地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身体、学习、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 和感情,做到体贴入微。比如在平时的交往中,合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习惯,注意保护 学生隐私;适当的时候称呼学生的“小名”,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和学生一起游戏,融入 他们的世界,成为他们的伙伴、朋友、兄长;设立“知心信箱”,分担学生的小秘密等等。 当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缩短时,学生就会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会“亲其师而信 其道”,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产生质的转变,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建构符合生活需要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注意全面,又面向全体,更着眼未来。要树立“大语文”的 观念,培养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要把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高度统一,培养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四)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 内容,但远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 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 1、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能 够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都可以看作语文教学的内容。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立足 课本,将学生引向更广泛的生活天地,挖掘语文学习的内容。 2、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我们 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教学时善加利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 文学习的效率。 3、以生活为依托重组教材。我们可以利用现有教材,按照不同主题重新组合,配合生 活中的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尽量贴近生活。 (五)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 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童 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我们准备从三个角度来打造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第一个角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这一角度又分两个方面去探讨。第一方 面,联系生活解读课文,使课文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强化对课文的感受,而不是认识。 用创设生活情景、朗读等方式体验作者的生活,实现作者的情感与读者(学生)的情感和 谐共振。第二个方面,以生活化的活动去观照课文,使学生能真正地深入到课文的世界, 体验、掂量、揣摩课文的言语,感受到言语的质地、味道、色彩,实现美的言语的内化。 生活化的活动可以是表演、辩论、实验、采访等。要注意的是生活化活动是手段、策略, 是承担教学内容的载体,实现美的言语的内化是目的,以此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真正的提 高,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第二个角度,阅读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认为学生解读课文不是在空白 状态下进行的。教学不能一概先入为主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应当在学生自己解读的基 础上组织教学,同时渗透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求引导学生走向所谓的“正 确”理解,而在充分肯定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哪怕看起来是错误的理解,也应当让 学生拥有陈述理由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扩大阅 读空间,甚至可以采用超文本阅读的方式,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地阅读。 第三个角度,打破学生被动接受教材的局面,以课文为中介,实现主体与主体的对话。 作者是主体,编者是主体,学生更是主体,作品的好坏,教材编写的成败得失,应当先倾 听学生这个主体的声音,这是阅读作为一项生活内容所应有的状态。另外,有的课文的阅 读,我们也鼓励学生与里面的人物对话,以展示学生自我的生活态度。 (六)引进生活化的作业方式。 语文广泛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学生除了在语文课上学语文、 用语文外,更多的时间则是在语文课外学、课外用。学生作业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深入 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培养语文能力 的好习惯。 六、研究的方法: 总体上以行动研究为主,并辅之以各种研究方法。 前期工作:采取以文献资料法为主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文献,搜集资料; 具体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成果总结阶段:以实验观察分析法,案例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本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常州市级课题优化心理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精 神的研究工作,并成功结题;承担了区级课题新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相关性研究的 研究工作,目前已通过中期评估;有五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有三十多 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获奖。这些课题研究及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 础。 八、研究计划: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预期达到的目标 阶段成果名称及其形式 承担人 1 准备阶段 2006年1月-2006年2月 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各研究内容的负责人及 职责,建立课题组规章制度。 课题实施方案,研究人员职责及分工一览表,规章制度。 蒋辉 2 启动阶段 2006年2月-2006年4月 请有关专家修改完善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了解相关课 题的研究现状,学习相关理论。 小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相关课题情况,学习书 目及笔记。 沈丽亚 符丽华 李春花 3 实施阶段 2006年4月-2008年3月 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引领,围绕课题深入学习,深入课堂开展课 例研讨、学术研究,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 专家讲座资料,学习笔记及研究体会,教学设 计、课堂实录及研讨记录,教学案例及论文。 课题组所有成员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