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雪为例看三种读解理论的运用 文章作者:黄最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作者理论、文本理论和读者理论这三种著名的读解理论范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占据 过阅读的中心位置。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大致认为作者理论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是以 作者为中心的,是由读者(师生)到文字(课文),再到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 合”,就是恢复作者原意。文本理论则专注于文本所表现的语言世界和形式结构。读者理论 认为凡有理解就有不同,一个文本可以读出多种意义,通过一代代师生的解读,课文的意 义可以被不断丰富,不断读出独特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创新意味。笔者前不久曾 教雪一文,尝试过分别用上述三种理论读解文本,颇有意思,整理之,供抛砖引玉之 用。 从作者理论的层面进行解读深入研究作者及其创作,巧用互文理论加以印证。 纵观鲁迅的散文,其始终贯穿着两个独特的话题:即“爱”与“死”的体验与思考。鲁迅不 仅真诚、直率地写出了他自身作为一个“人间至爱者”从生到死的生命的、精神的历程,而 且十分感人地写出了他所目睹的像他那样的“人间至爱者”的“死”:长妈妈(阿长与山 海经)、父亲(父亲的病)、徐锡麟和范爱农(范爱农)、刘和珍(记念 刘和珍君)、柔石(为了忘却的记念)、毕磊(怎么写)可以说都是鲁迅 散文中最动人的篇章,都是表现“人间至爱者为死亡所捕获”的主题的,由此而升华出的诗 的散文,如雪、死火、秋夜、女吊、这样的战士等等,无一不是鲁 迅散文的精粹。鲁迅的散文创作有两个高潮,即写作野草与朝花夕拾的 1924 年至 1926 年间,以及着手写夜记创作计划的 1936 年,都是他个人生命面临疾病与死亡的 威胁,心境最为“芜杂” 、阴暗、寂寞的时刻,产生了“ 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 ”来的心理与 情绪的需求,要用“爱” 的呼唤来医治心灵的创伤,平息内心的痛苦。我们结合原文,再回 味雪的前三段写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情趣盎然的雪地塑罗汉,原来是作者这种“爱” 的、如梦幻般温馨可人的需要被抚慰的心理与情绪的需求。但鲁迅毕竟是鲁迅,面对肃杀 的、凛冽的、孤独的、无人理解的现实,他作着更为冷峻的思考,并像朔方的雪一样,“蓬 勃地奋飞”,“旋转而升腾” ,以达到个体生命的升华与超越。 相比江南的雪,作者明显偏爱“朔方的雪”,可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江南的雪”,甚至 于用两个小节写塑雪罗汉的情景?这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情赞美”和“对童年生 活美好的回忆”,更是作者疗治创伤心理与情绪的需求。王蒙认为雪是鲁迅作品中少有 的温情之作,这一类包括好的故事和一觉。野草中绝大多数作品的气氛和基 调或是阴冷、或是激愤、或是悲观、或是绝望,而这三篇却给人一种珍贵的暖意和亮色。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精神世界中那少以示人的一面。鲁迅在雪中塑造了两个形 象: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使我们联想起两种性格:童年和青春的美艳与脆弱,战士和公 民的坚强与孤独;敷染了两类美学色调:玫瑰的和斑驳的,亲切的和严峻的,鲜活的、深 重的、怡悦的和粗犷的、温馨的、悲壮的这二者像一个乐曲中的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 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纠缠,互相争斗,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然而是非凡的篇章。由 此,我们可以大概地得知:“江南的雪”和“ 朔方的雪”是人生意义上和美学意义上的两种象 征。比如文中说鲁迅虽怀念童年和青春的美丽,但也沉重地感觉到、清醒地懂得:童年和 青春虽然美丽多姿,却也有它软弱、不定、短暂的一面,“童年和青春是要长大的,长大了 就要变化,也应该变化,鲁迅是最不喜欢老了还要装小孩的老菜子的”。文中如粉如沙决不 粘连灿灿生光旋旋升腾的“朔方的雪”,也如秋夜中的“枣树”一样,可看作是当时鲁迅 的自我象征。“孤独的雪” 、“死掉的雨”、“雨的精魂”,这些都该是鲁迅有意无意中的自我 定性吧,那是经历大磨难之后的坚定和从容,那是经过苦痛洗礼之后的成熟和骄傲,那是 一种美丽而高贵的人生境界。 从文本理论的层面进行解读用细读法,对关键词句进 行推敲、斟酌和挖掘。 如雪开头写“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 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课文附录的孙玉石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中认为“他 是由北方落雪的自然现象引起感兴,而想起了南国的温暖,曲折地对于使暖国的雨 变成 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的北方凛冽的严冬,表示了自己内心的不满 ”。“在散文诗的后 面,鲁迅把朔方孤独的雪称作死掉的雨 ,称作雨的精魂,就是对这一段感兴之话的很好 的说明。” 这虽不失为一种能自圆其说的说法,但文末鲁迅究竟为什么把朔方的雪称作“死掉的雨”, 称作“雨的精魂” ?既然是“ 向往江南雪景温暖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地把朔方的雪 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既然是“这旋转飞腾的 朔方的雪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 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那么为什么不称作“顽强的雨” 、 “雨的斗士” ? 再细细咀嚼,我们不难发现鲁迅把“朔方的雪”称作“ 死掉的雨 ”,称作“ 雨的精魂”,恰恰 是为了凸现朔方雪的独立“精神”与“ 灵魂”,这也正是文本所散发的人生的一种灵魂奔放无 畏、精神超迈独立的境界。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社会,都少不了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 现实,就像四季中无法抹去冬天一般。再读“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看似向往, 看似赞美,却透着一股“梦终要做醒”的清醒。 从读者理论的层面进行解读在分析学生读解过程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认 知冲突,激活思维,积淀阅读感悟。 雪是一篇与学生认知结构不太相适应的作品,其读解接受方式大致有四种。第一种 是被动接受,只是悬空地虚拟想象,完全套用课文附录或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因为 出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认知结构无力进入文本世界。第二类是过度自信,初步进入文本就 浅尝辄止,轻率作出结论。第三类是变形接受,缺少整体意识,注意到了文本的许多细节, 但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抓住某句话、某个人、某件事便推导出结 论。第四类是顺利接受,结论合理。他们先辨作者,再看写作背景,然后细究结构,贯通 全文,再得出结论。 例如网上一个叫钱小明的教师从雪中读到了三种人生:“暖国的雨”、“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象征着三种人生“ 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让“ 博识的人们 觉得他单调”,是自己应该感到“不幸” 而又不一定不幸的人生; “滋润美艳之至” ,是如小丑 般媚俗而受宠,却终究因没有灵魂而成为匆匆“过客”的人生;“蓬勃地奋飞”“ 使太空旋转而 且升腾地闪烁”,是永远独立独行却必须忍受“孤独” 的人生。 如何帮助学生进入高水准的阅读层级呢?关键是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维修标准合同范本及说明
- 基于遥感技术的农业监测服务协议
- 2025年软件设计师模拟试卷:软件项目进度跟踪与报告编制试题
- 车位的租赁协议书范本2篇
- 猴头菇收购批发合同书4篇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渠道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新型社区便民服务综合体规划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生态圈深度解析报告
- 2025年宠物医疗市场研究报告:宠物医疗行业市场机遇与风险
- 2025年大数据在高端化妆品行业的精准营销技术报告
- 扬州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招聘30名警务辅助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农业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教师参加初中英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 2024年重庆万州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果树中级工试题及答案
- 2025鸡舍建设承包合同书样本版
-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案例2025
-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册1-12单元22个必考实验大全(背诵+默写)含答案
- 儿科规培入科教育
- DBJ04T 447-2023 装配式农村住房建筑技术标准
-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