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案例与反思_第1页
七颗钻石案例与反思_第2页
七颗钻石案例与反思_第3页
七颗钻石案例与反思_第4页
七颗钻石案例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征集案例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知识游乐场” 七颗钻石教学案例与反思 长沙县江背镇印山学校 裴媚 一、教材说明: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语文第六册教材,是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 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 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 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 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 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二、课堂描述: 每一学期,我们印山学校语文组的全体青年教师都要精心打造一节校级公 开课,以求共同进步。本学期我选的是三年级课文,题目是七颗钻石。我任 教的是五年级语文,这次之所以选择三年级课文,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参加工 作以来我一直任教的是高年级,说实在的,虽然已有八年的教龄,也上过好几次 公开课,但在对学生毫不熟悉的情况下上公开课,心里还真有些紧张,真担心学 生跟不上,把课上砸了。于是我花了整整两个星期认真钻研课文,精心备课, 制作课件。虽然准备比较充分,可心里始终没有底,总觉得教学中似乎少了些 什么,可自己也说不上来。 直到在将要上课时,忽然听到有两个学生表现得异常兴奋,只听见他们在 窃窃私语:“听说会有好多人来听课呢,真有趣!” “有趣 !”这时的我恍然大悟, 突然茅塞顿开,我的教学中缺少的不正是这个吗?我何不就着这一点来上课呢? 可 为了教学效果,我决定一搏,改变原来计划。 于是上课铃声一响,我就问学生:“你们以前有没有读过有趣味的童话故事? ” “我读过,”“我也读过” “谁能说一说?”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纷纷抢着发言:“白雪公主、 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海的女儿” 学生的热情瞬间勃发起来。 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故事热潮中,我适时打开大屏幕:“大熊星座”的画面。 问: “这是什么?” 生:“北斗七星”。 我又追问一句:“有谁知道它的故事?”刚才的热闹一下寂静了。我望着几 十双充满求知的眼睛,禁不住动情地讲述了古希腊那个古老的故事。美丽动人的 神话传说,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你们想不想知道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关于 北斗七星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神秘感。让我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 这时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课堂,我想等一下再把学生的思路引回我的教学设 计上来就行了。可就在这时,一个学生把手高高举起,提出了一个我始料不及的 问题:“老师,我觉得这个大作家把题目起错了,不应该叫做七颗钻石,应该 叫做神奇的水罐更好,小姑娘的水罐变了好几回咧?”这男生话音还没有落 下,马上得到许多同学的附和。这完全不符合我事先预设的教学流程,我开始有 些着急。 “对呀,对呀!这一些变化真的太神奇了,题目应该叫做神奇的变化。” 望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深受感染,我想决不能完全否定他们的想法,打 消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将计就计:“同学们真会发现问题,是啊!这个题目真的 该改改,水罐变了五次-不过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它为什么变 吗?”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自发地展开了讨论。 我顺势利导:“同学们,你们一遍又一遍地读了课文,能试着根据课文内容说 说这个句子吗?” 出示:当( )时,水罐( ) 。 生:当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等她醒来时,水 罐里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 生:当小姑娘把水倒一点给小狗喝时,水罐变成了银的。 生:当妈妈把水让给女儿喝时,水罐变成了金的。 生:当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喝时,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流出了一股 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我趁机追问:“在水罐一系列的变化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让我感受到了爱。 生:我感受到小姑很爱小狗。 生:我感受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生:我还感受到妈妈也很爱她的女儿。 生:我还感受到小姑娘对过路人也充满了爱心。 我又适时地抛出一句:“从小姑娘的表现中,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用 这是个( )的小姑娘的句式说一说。 ” 生:这是个善良的小姑娘。 生:这是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 生:这是个有爱心的小姑娘。 此时,学生对课文的主题认识逐步明朗,这就是“爱心”。由于爱,水罐一次 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说明爱心像银、金、像钻石般珍贵,作者通过想象和夸 张的手法说明只要有爱,世界就会充满希望,作者就是希望爱心像北斗七星一样 普照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把“七颗钻石”作为题目的目的。 我正准备向同学们解释“七颗钻石”作为题目的原因。这时,原先那个要 求改题目的那个小男生唰地站了起来,很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我觉得课文 的题目没有起错,我知道为什么了?”这时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了他。 “七颗钻石就像是小姑娘的眼睛,就像她的爱心闪闪发光。”顿时,教室里响 起了热烈的掌声。是啊!他的解释虽然不那么完整,但一定比老师的指导的效 果要强十倍甚至一百倍。此时,我觉得我似乎不是一个施教者,而更像是一位 倾听者。 在热烈的掌声中,我突然想起来事先准备的课件,我播放了一首韦唯演唱的 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句句 动人心弦的歌声,一幅幅催人泪下的援助画面,将整个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此情此景,不但学生融入了课堂,我也一样融入了课堂。歌曲声中,我用沉缓 的语调道出:“我们今天的生活非常的幸福,但是,这个世界上同样也存在病痛、 饥饿、战乱-面对着苦难的人们,我们该怎么办?”学生们陷入了一片沉思。 我又接着说道:“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光,照亮每个人的 心灵。这堂课的学习是否也有闪光的东西留在你的心里呢?谈谈你这一堂课的收 获吧。” “我要为玉树地震的小朋友捐钱、捐学习用品。” “我们要关心爱护小动物。” “为希望工程出力。” “关心帮助残疾人。” “我要关心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 同学们都受到了感染,眼看就要下课了,我及时对课文进行了总结: 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因 为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希望你们能够把爱心付 诸行动,奇迹一定会出现! 叮铃铃!下课了。 虽然这堂课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改变了正常的教学步骤,忘了精心制 作的课件(只用了几幅画面和一首歌),可我又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实现了新课标 的“三维”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真正成为了课 堂的主人,更可喜的是我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现了美,得到了美的熏陶。法国艺术 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 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完美结合的艺术体现,是教师与学生创 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 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育和情商的发展,更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 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作为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 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 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新课程标 准培养的目标之一,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 三、 教学反思: 课上完之后,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当他们知道我是临时改的教案, 都对我的勇气表示赞赏。作为教者的我,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些后怕,也不知 当时是哪里来的胆量。不过,第一次 “吃螃蟹”就有如此收获,我感到庆幸。 是啊,兴趣之于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动力源!没 有兴趣或激不起学生兴趣的语文课,其课堂教学效果绝不会好到哪里去。一堂 没有生气、古板的语文课教学,充其量只是“课堂气势严肃” ,而要去追问教学 效果,学生们厌恶听课便是明证。在当今实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课 教学中,如果谁还在欣赏那种毫无生气死板沉闷枯燥无味的所谓“严肃” 的教学, 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敢说比登天还难!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强的阶段, 又很多奇思妙想,可能有些是错误的,教师切忌不能将其抹杀,让学生在学习 探究过程中自己找到答案,直到更新想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兴趣保鲜,让课 堂成为学生的向往的“知识游乐场”让他们主动去学,乐意去学。通过这堂课 学生的投入程度和教学效果,我更加肯定了寓教于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强大力量, 我庆幸上课前做的那个决定。 这堂课中,美育是在我的设计之中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所要得到 的是一种使人格变高尚的内在情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 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 地位。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人文性,也恰好适应了这一需要。由于语文 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语文学科的美育, 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 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 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领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