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第1页
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第2页
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第3页
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第4页
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 心血管疾病(cvd)一直是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已 经有大量证据证实无论是在一级还是二级预防方面,他汀类药物 都可以降低冠心病(chd)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些证据 还显示出他汀类药物还可以使其他高危的心血管疾病获益,如糖 尿病、慢性肾病、慢性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和外周血管疾病。 目前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指南都推荐对无禁忌证的患者给予他汀治 疗。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他汀类; 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805(2012)28014905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的头号杀手,每年近 30%的人死于心 血管疾病1。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患有一种或更多的 cvd。在美国据估计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患急性冠心病事件。脑卒 中是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第二大疾病,每年超过 60万人被确诊为脑 卒中2。其他形式的心血管疾病也相当普遍。大约有 500万美国 人患有心脏衰竭(hf) ,800 万美国人患有外周血管疾病(pvd) 。 糖尿病,这一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心病等危症折磨着 大约 550万美国人。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和脑卒中的 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降胆固醇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因此,以 hmg辅酶 a抑制剂(他汀)为主降脂治疗已成为治疗指 南的重心。越来越多的数据证实,他汀类药物还可以使其他的心 血管疾病获益,如心衰(hf) 、pvd 和慢性肾脏病(ckd) 。此外, 他汀类药物也已经成为糖尿病这一主要的 cvd危险因素和冠心病 等危症的标准化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 虽然心血管疾病负担仍然很高,但其死亡率一直呈下降趋势,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为循证医学,特别是降低危险因素的策略, 包括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尽管他汀类药物的益处已经很明确,但 是仍有相当比例的患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没有进行调脂治疗或停 止使用他汀类药物。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对于指南依从性的提 高都可以进一步降低因 cvd所致的影响公众健康和医疗负担的危 害。 1 血脂、cvd 危险因素和他汀类药物 现代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强调的是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其始动机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侵 入到在功能异常的血管内皮中。血管壁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被 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这一过程进一步刺激脂质沉积,激 化炎症级联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另一方面,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促进胆固醇从富含脂质的巨噬细胞中转 运出来,并具有抗炎作用,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使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4。不管在什么情况下,ldl 水平异常增高 或 hdl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就会加快,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也会增加。 他汀类药物发挥其降低 ldl的效果,主要是通过抑制 hmgcoa 还原酶,该酶是介导胆固醇的合成的第一步骤甲羟戊酸合成的关 键酶。这类药物也可以轻度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是通过抑制 其在肝脏中合成和增强脂肪细胞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5。他汀类 药物还可以中度升高 hdl。另外,他汀类的降脂外的特性也有助于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包括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 能以及抗凝作用6。 最早上市的他汀类药物是洛伐他汀,1987 年开始在临床使用。 此后,其他几个药物也相继上市。临床数据显示古老的他汀类药 物(如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降 低 25%39%,甘油三酯降低 8%12%,以及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 6%8%。此后生产出的更强效的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 汀)可以是血脂降到更低的程度(降低 ldl的程度可高达 55%,降 甘油三酯可达 20%,高密度脂蛋白可增加 10%)7。 2 他汀与冠心病的预防 2.1 一级预防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即有脂蛋白的参与,所以在理论上讲, 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而未发病的患者就开始用他汀治疗可以 避免 chd的发生。 woscops研究8(west of scotland coronary prevention study)和最近的 mega实验9都证实对胆固醇水平增高,但没有 mi或脑卒中病史的患者给予他汀治疗可以预防 chd的发生。这两 个研究合计总样本量超过 14 500例,经过 5年的随访,都证实普 伐他汀可以降低 mi的发生(woscops 研究为 31%,mega 研究是 48%) 和死亡率(woscops 研究为 32%,mega 研究是 28%) 。 jupiter研究10发现,在近 18000例胆固醇水平正常而 c反应 蛋白增高的健康人群中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 发生达 54%,并使死亡率降低 20%。降脂治疗的指南11在 jupiter研究完成前就已经颁布,所以对于低危的患者进行 chd的 一级预防,ldl190 mg/dl 时开始他汀治疗。对于有 2个或更多的 危险因素的患者 ldl160 mg/dl时开始药物治疗。 2.2 二级预防 虽然对于健康的个体是否应该应用他汀进行 chd的一级预防的 争论仍在继续,但是他汀对于进一步预防冠心病事件的作用是不 容置疑的,并且已经彻底改变了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策略,4s 研究 12(the 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 study)第一个 证实了这一点。在此研究中,共入组了 4444例患有 chd的患者给 予辛伐他汀长期治疗,结果显示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达 30%,减少 冠状动脉事件 34%。紧接着是 care实验13(the 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 ,共入组了 4000例陈旧性 mi的患者,证 实普伐他汀降低 chd事件 24%。 大剂量的他汀治疗可以显著的降低冠心病患者的 ldl水平和动 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程度。tnt 实验证实这种获益在 ldl水平正常的 患者也可以看到。这个实验共入组了超过 10 000例患有 chd并且 ldl130 mg/dl的患者,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预防 chd时间复发 方面明显优于低剂量组14。一个涉及 70 000例 chd患者,共 25 个实验的荟萃研究发现,无论开始治疗时血脂的程度,他汀类药 物治疗可以使心血管事件降低 25%,总死亡率降低 16%,包括那些 低密度脂蛋白基线水平低于 100 mg/dl的患者15。 3 他汀与脑血管疾病 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使冠心病的风险大大降低,有很多证据也 证实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一级预防治疗中的优势。 sparcl研究16是第一个前瞻性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tia 二级预防的试验,认为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 80 mg/d)在无冠 心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tia 患者中具有预防卒中复发的作用,但 还没有他汀类药物能降低没有冠心病的一般人群脑卒中发生危险 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和 tia预防的中国专家共识 (草案)认为:他汀类药物是卒中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降脂治疗 中的主要药物,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获益的趋势与预防冠 心病事件获益的趋势一致。 lipid、care 和 woscops三个实验,共涉及 20 000例 chd患者, 其汇总数据显示普伐他汀治疗是减少了 22%脑中风的危险17。 tnt实验表明,与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相比,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 以减少 25%致命和非致命性脑中风发生率14。 指南建议对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降脂目标和他汀类药物开 始治疗的血脂水平与 chd一致。强烈建议对患有脑中风或 tia合 并冠心病的患者应使 ldl降至 100 mg/dl以下,对于有多种危险 因素的患者应降至 70 mg/dl以下。对没有合并 chd和高脂血症的 脑中风或 tia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是合理的18。 4 他汀与心力衰竭 对降脂治疗的这些临床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 可以使心衰的患者获益。最早显示出这样效果的临床数据来自于 对 4s试验的后期分析,对于患有冠心病,但没有心衰症状的患者, 辛伐他汀与安慰剂相比可以降低心衰症状发生率。对已有心衰症 状的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使死亡率减少 19%19。tnt 试验 也证实在 10 000例患有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中使用大剂量的他汀 类药物(阿托伐他汀,80 mg/d)治疗可以使这些患者因心衰住院 率降低 26%,对于既往有心衰病史的患者可以降低住院率达 41%14。 但是,一些大型的前瞻性的随机试验并没有证实这一点。例如, corona试验共入组了 5000例患有缺血性心衰的老年病例,没有发 现使用瑞舒伐他汀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20。gissi hf试验21通过对 4500例患有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衰患者的数据 进行分析也未发现瑞舒伐他汀可以改善心血管病的终点。 因为缺乏确凿的证据,所以现有的心衰治疗指南并没有强调他 汀类药物的作用。但是,所有的指南都推荐合并有心血管疾病 (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心衰患者血脂要达标。 5 他汀与心律失常 目前已有很多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及房 颤的发生。madit数据显示,对于已患有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衰 的患者,经常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使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 降低 35%22。另一方面,对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definite 试验一个亚组数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使除颤器减少 22%的非常规 放电,因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降低 84%23。 hanna 等24观察 25 268 例左室射血分数低于 40%的患者,结 果表明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房颤发生率低于未接受降脂治 疗的患者和无高脂血症的患者。并且这种效应明显大于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和 受体阻滞剂。该研究还证实他汀类药物的抗 心律失常作用独立于其降脂效应之外。 6 他汀与外周血管疾病 hps研究是最早证实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使外周血管疾病 (pvd)的患者获益的试验。在此试验中,共入组了 6700多例患 有 pvd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治疗中可以使 cvd事件减少 22%,非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减少 20%,而且这种获益与基线胆固醇水平无关 25。一些小样本,非随机研究也表明,对患有 pvd的患者给予 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地改善其行走的能力和整体腿部的功能26。 这些获益都被定义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样性效应,因为这些发现都 与胆固醇的降低无关。 一部分小样本的随机试验,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改善 pvd 和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整体行走能力,踝臂指数和跛行的症状。短 期(6 个月)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使患者无痛行走距离平均增 加 90米,无症状运动时间增加 1分钟27。 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试验来证实他汀类药 物的这种效果。由于 pvd是冠心病等危症,所以现有的指南建议 对所有患 pvd的患者应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预防 cvd事件, 并且 ldl应低于 100 mg/dl,高危的患者应低于 70 mg/dl28。 7 他汀与糖尿病 在早期降脂治疗研究中认为,他汀类药物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 事件减少。通过对 lipid、care 和 4s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他汀 类药物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冠脉事件减少 28%,脑卒中减少 32%,而 且与胆固醇的基线水平无关。因此,他汀类药物对于合并糖尿病 的 cvd患者获益更大29。 hps研究直接证实了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 cvd事件的 发生率。该研究共入组了约 6000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使用辛伐 他汀治疗可以减少 22%的冠脉事件和脑卒中,与是否合并 cvd和基 线 ldl水平无关25。 cards试验30也证实了他汀类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 cvd一 级预防的有效性。该实验共入组了约 2800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 者的胆固醇水平均正常,且既往没有 cvd病史。试验结果显示阿 托伐他汀可以使 chd事件降低 36%,脑卒中减少 48%,死亡率降低 27%。目前的临床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应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使 ldl100 mg/dl。对于已患有 cvd的患者,不管血脂的基线水平如 何,ldl 应低于 70 mg/dl。 8 他汀与慢性肾脏疾病(ckd) 在 care试验31中,入组了 1700例合并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 冠心病患者,使用普伐他汀治疗可以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减少 28%。但是,特别要提及他汀类药物并未能降低轻度慢性肾病患者 中风的发病率。患有中度 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肾功能正 常或轻度异常的患者高 50%。最近一项涉及 26个试验,超过 25 000例不需透析的 ckd患者的荟萃研究显示他汀治疗可以明显降低 死亡率,而没有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32。但是,这些获益还不 能推广至终末期 ckd的患者。aurora 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瑞舒伐 他汀尽管使 ldl降低达 43%,但对冠心病,卒中及死亡率没有明显 的影响33。这可能与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开始降脂治疗的时间太 晚,已经无法改善其临床预后有关。指南认为 ckd的任何阶段均 为冠心病等危症,并建议 ckd患者 ldl100 mg/dl。如果 ldl基线 水平高于 130 mg/dl或终末期肾病(肾衰或临床指征为透析或肾 移植的患者)就应该开始他汀治疗34。 大量的数据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 都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各种指南都 推荐在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衰、pvd 时使用 他汀类药物。然而,总体而言,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仍然不 理想,这与患者、医师和经济因素都有关系。为了使患者从这种 药物中获得最大的益处,医护人员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以改善其 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2004 updater.2008. 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 executive summ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0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2010,121(7):948954. 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08j.diabetes care,2008,31(1): 1254. 4 fuster v,moreno p r,fayad z a,et al.atherothrombosis and highrisk plaque: part i: evolving conceptsj.j am coll cardiol,2005,46(6): 937954. 5 saiki a,murano t,watanabe f,et al.pitavastatin enhanced lipoprotein lipase expression in 3t3l1 preadipocytesj.j atheroscler thromb,2005,12(3): 163168. 6 yano m,matsumura t,senokuchi t,et al.statins activat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through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 and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dependent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in macrophagesj. circ res,2007,100(10):14421451. 7 jones p h,davidson m h,stein e a,et 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osuvastatin versus atorvastatin, simvastatin, and pravastatin across dosesj.am j cardiol,2003,92(2):152160. 8 shepherd j, cobbe s m,ford i,et al.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pravastatin in men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j.n engl j med,1995,333(20): 13011307. 9 nakamura h,arakawa k,itakura h,et al.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pravastatin in japan (mega study):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6,368(9542):11551163. 10 ridker p m,danielson e,fonseca f a g,et al.jupiter study group. rosuvastatin to prevent vascular events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j. n engl j med,2008,359(21):21952207. 11 the coordinat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sj.circulation,2004,110(2):227239. 12 the 4s investigators.randomised trial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in 4444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 study (4s) j.lancet,1994,344(8934):13831389. 13 sacks f m,pfeffer m a,moye l a,et al.the effect of pravastatin on coronary even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verage cholesterol levels. 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 trial investigatorsj.n engl j med,1996,335(14):10011009. 14 larosa j c,deedwania p c,shepherd j,et al.tnt investigators. comparison of 80 versus 10 mg of atorvastatin on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the first event (from the treating to new targets tnt trial)j.am j cardiol,2010,105(3):283287. 15 wilt t j,bloomfield h e,macdonald r,et al.effectiveness of statin therapy in adul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rch intern med,2004,164(13):14271436. 16 amarenco p,bogousslavsky j,callahan a,et al.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 (sparcl) investigators. highdose atorvastatin afte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n engl j med,2006,355(6):549559. 17 byington r p,davis b r,plehn j f,et al.reduction of stroke events with pravastatin: the prospective pravastatin pooling (ppp) projectj. circulation,2001,103(3):387392. 18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council on stroke: cosponsored by 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radiology and intervention: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ffirms the value of this guidelinej. stroke,2006,37(2):577617. 19 deedwania p c,javed u.statins in heart failurej. cardiol clin,2008,26(4):573587. 20 the corona investigators. rosuvastatin in older patients with systolic heart failurej.n engl j med,2007,357(22):22482261. 21 gissihf investigators.effect of rosu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e gissihf trial):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8,372(9645): 12311239. 22 vyas a k,guo h, moss a j,et al.reduction in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with statins in the 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rial (madit)iij.j am coll cardiol,2006,47(4):769 773. 23 goldberger j j,subacius h,schaechter a,et al.effects of statin therapy on arrhythmic events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j am coll cardiol,2006,48(6): 12281233. 24 hanna i r,heeke b, bush h,et al.lipidlowering drug us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j.heart rhythm,2006,3(8):881886. 25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randomized trial of the effects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on peripheral vascular and other major vascular outcomes in 20,536 people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other highrisk conditionsj.j vasc surg,2007,45(4):645654. 26 giri j,mcdermott m m,greenland p,et al. statin use and functional decline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2006,47(5):9981004. 27 aronow w s,nayak d,woodworth s,et al.effect of simvastatin versus placebo on treadmill exercise time until the onset of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in olde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t six months and at one year after treatmentj.am j cardiol,2003,92(6):711712. 28 acc/aha 2005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lower extremity, renal, mesenteric, and abdominal aortic): a collaborative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vascular surgery/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 society for vascular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nd the acc/aha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writing committee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society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