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2011经济学二考博真题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 2011 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经济学(二)试题 一、某人有形式为 的效用函数,其中 b 为2(,)ln(3)()Ubcfmbcfm 面包消费数量,c 为奶酪消费数量,f 为牛奶消费数量,m 为结余未花的钱,假设其共有 100 元钱,三种商品的价格 均大于 0。,bcfp 1、假设取到最优,仍有结余,试求三种商品的需求。 2、三种商品最多能购买多少? 二、完全竞争市场,10 家企业边际成本 MC=y+4,总需求函数 D=200-10p。 1、求市场均衡结果。 2、若 5 家企业污染,5 家企业不污染,政府决定给前 5 家企业每单位产品征税 1 元,后 5 家企业每单位产品补贴 1 元,求市场均衡结果,并求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净盈余。 3、假设污染企业每单位产品污染损失为 2 元,若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政府盈余减去污 染损失为社会总剩余福利,计算 1、2 中情形并比较各项间大小。 三、西屋和 GE 是世界最大的两家电气设备生产商,从 80 年代起,西屋发布了消费者价格 保护条款并请最有声望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执行,凡是在架的所有型号设备产品均打 7.8 折,此前三个月内如果有消费者获得的价格高于这个水平,将有权向西屋公司索要退款。 这一措施极大促进了西屋产品销售,不久后,GE 也开始推行类似政策。 请问,这一现象对消费者福利有何影响?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出发,政府该如何做? 四、请写出利率平价公式,并证明不同国家对真实利率预期相等。 部分解答:第一题就是将 m 当做第四种价格为 1 的商品。第一问很容易,就是第二问很雾 水,我考试时是再加入了一个 m=0 约束条件,不知道对了没。 第二题比较简单,就不说了。 第三题给的材料比较唬人,其实就是寡头现象,当然措施本身是对消费者短期有利的,但 是从长期来看,消费者剩余将被寡头部分占有,因为寡头不会达到 Bertrand 均衡的,有 Bertrand 悖论的存在,各企业仍有高额超额利润。对本题比较合适的解释是博弈时序解, 即两企业相继降价,但是各自预料到两败俱伤的结局,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可能都降到 7.8 折就打住了,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